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无限江山在线阅读 - 第二卷 风雨之秋 第八十章 莫名慌乱

第二卷 风雨之秋 第八十章 莫名慌乱

    新的一年揭开了序幕,京师各坊都还沉浸在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里,当真是如后世王安石的诗中所描写的那般:“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户万户瞳瞳日,忙把新桃换旧符。”

    曲池坊李玹府上的家人们也都在忙碌着,更换府门前的牌匾。

    大唐宗室的封爵隔一段时间便要换一个封号,如皇帝的长子李琮,他一开始的封爵是郯王,后来才改封的庆王。

    而李玹今年也被皇帝改封为琅琊郡王,虽说这其实并没有什么特殊意义,但谁让人家皇帝喜欢折腾呢。

    相比于这件可有可无的小事,李玹对近日在长安闹得沸沸扬扬的另一件事的兴趣显然要更多些。

    最近不知道从哪儿传出来的小道消息,引起了尚留在朝中的几位边镇统帅的一致sao动。

    据说皇帝要改调安西节度使高仙芝为河西节度使,而现在的河西节度使安思顺则是改调入朝,或者任他为河东节度使。

    这个消息甫一传出,便同时引起了高仙芝、安思顺和安禄山三大节度使的恐慌。

    高仙芝自少年随父从军开始,便是在安西军中效命。历经了盖嘉运、夫蒙灵察之后,他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了自己,成为了安西的统帅。这么多年来,他的一切都已经与安西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相较于长安,他甚至觉得充满异域风情的龟兹倒更像他的家。把他调出安西,这无疑是等于要他的命。

    安思顺和高仙芝的情形其实差不多,他多年来统帅河西,将军政方面都治理的紧紧有条,河西诸胡的酋长们与他的关系也都极好。他节度河西的这些年,大大的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完美地控制住了这个中原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

    如今这则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传闻竟然说皇帝要将他调离在十大节度使中实力最雄厚的河西,改任到几乎无仗可打的河东甚至是回朝中做个闲散无事的高官,这对他来说是绝对不可容忍的。

    这几天来,为了验证消息的准确性以及求得应对之法,高安二人都在京中四处奔走。即使用尽一切办法也要让他们保留在原任上。

    不得不说,无论高仙芝与安思顺怀的是怎样的心思,但到了如今这个时候,大唐各镇节度使显然都已经有了一丝拥兵自重的苗头,即使他们目前都还没有反抗朝廷的念头。

    如果说安思顺和高仙芝的恐慌是为了他们的自身利益,那么安禄山如此急切的反应便不得不用诡异这两个字来形容了。

    传出来的消息中说的只是可能将高仙芝和安思顺调任别处,并没有一丁点跟安禄山有关的成分。但是安禄山却好像比那两位当事人还要忙碌,今日在长安频频活动,造访一些高官重臣的府邸。

    对于一些人的质疑,他的说辞是这样的:他的堂兄安思顺在河西镇守多年,早已对那里有了感情,他不忍堂兄失落,故而作此努力。

    许多不明就里之人也信了他这番话,但是在一些真正的明白人眼里,安禄山心中的真正目的却是一目了然。

    比如李林甫,比如李玹。

    “安禄山这等粗鄙胡儿,自以为精明无比,瞒过了所有人。但他又怎能想到,在明眼人看来,他的这点伎俩不过是猴子上树而已。”

    琅琊王府的内厅中,李玹正跪坐着,面对杨光程的提问,不由得冷笑了一声。

    杨光程无奈地翻了翻白眼,说道:“某就是来问问你,你还真嘚瑟起来了,别给我打机锋,捡重点说!”

    李玹充满鄙夷地瞥了他一眼,慢条斯理地端起矮几上的茶盏,轻轻地呷了一口,眼看着杨光程举起手要拍桌子,他这才不紧不慢地放下了茶盏,轻笑着说道:“他这么做的目的,其实都是为了目前还在空缺中的河东节度使这个位子,他可不想这块肥rou被安思顺吃了去,即使他们之间是‘堂兄弟’。”

    说到“堂兄弟”三字的时候,李玹的脸上不由得划过了一抹讥讽之色。

    虽然明面上他们说是堂兄弟,其实安思顺与安禄山二人并无一丝的血缘关系,二人的关系也很是疏远,只是在旁人看来,两人十分要好罢了。

    安思顺看都不想看一眼的河东,在安禄山的眼里却是一块无比美味的肥rou。若是能再兼任河东节度使一职,安禄山麾下的兵力便足以达到十五万之多!如此强大的一支军队再加上他所统帅的平卢、河北、河东三镇在地理上对关中之地的优势,恐怕距离他反叛或者自立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李玹相信,朝中绝对不止他一个人看到了这一点,但是可悲的是,他们都还在忙着争权夺利,丝毫不顾社稷的安危,而稳坐在梨园里的皇帝,对此却也是毫不在意,一心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事业中。

    杨光程听了他的话,似是想要说些什么。却是忽然见到高耀走进了厅中,对杨光程拱了拱手,然后便对李玹躬身说道:“王爷,河西节度使安思顺和赤水军使李晟求见。”

    李玹瞥了杨光程一眼,对高耀吩咐道:“请他们进来吧。”

    高耀应了一声便大步离去。杨光程这时忽然说道:“我先去后面看看黛儿。”

    说完,便作势要起身。李玹却是抬头望了他一眼,淡淡地说道:“他们又不是来给我送小妾的,你回避什么?坐好便是。”

    杨光程被他说的一愣,旋即便是冷冷一笑:“想的倒挺美,就算真是来给你送小妾的,你敢要?”

    李玹嗤笑了一声,悠然道:“有何不敢?”

    杨光程咳了咳,还未说话,便听到外面传来了一阵爽朗的大笑:“哈哈哈,玉郎老弟,老哥哥来也!”

    杨光程回头望了望,只见一名留着虬髯、身形高壮的中年汉子大步走来,身后还跟着一个相貌英朗的年轻小将。

    李玹却早已是站起了身子,杨光程见状,便也站起来,与李玹一起对这二人拱了拱手。安思顺和李晟也是笑着还礼。

    安思顺大笑着说道:“玉郎老弟真是好悠闲,如今每日都坐在府里和好友煮茶论道,好不快哉!不像老哥哥我啊,在外面风里来雨里去也就罢了,就算是回到这京城里,也是享受不得半点安宁啊!”

    李玹呵呵笑道:“安老哥说笑了,小弟这等纨绔子一个,哪能跟您这等真正的国家柱石相比,来,二位快请进来说话。”

    说完,李玹又指着杨光程,对二人介绍道:“这位是小弟内兄,弘农杨光程。”

    对于这位关西大族的公子,又是李玹的大舅子。安思顺也是保持了足够的尊敬,与李晟一起又对杨光程笑着见礼。

    一番客套之后,几人便各自分宾主坐下。李玹笑着问道:“安老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儿来小弟这里,想必是有些事情要说吧?”

    安思顺呵呵笑道:“玉郎不愧是玉郎,一眼便看透了老哥哥的心思啊!”

    对于这小小的奉承,李玹只是笑了笑,并未答话。安思顺便又说道:“玉郎在诺真水大破回纥,让老哥哥也沾了些好处,哥哥心里自然是万分感激,只不过,李光弼将军带过去的那七千赤水军可都还在朔方呢,你小子把李将军给留在了朔方,这七千精兵可得还给老哥哥。”

    李玹没想到他说的会是这件事,不由得微微愣了愣,其实他都忘了,在朔方还有着这七千河西军的存在了。

    于是他反应过来之后,便是轻笑着说道:“我还当是何事呢,老哥哥尽管放心便是,小弟岂是那等赖人?某待会儿便修书一封,派人送予李光弼将军,让他负责两军交接之事。”

    安思顺闻言笑了笑,看其模样却似是对此时并不怎么关注。他稍微顿了一会儿,目光瞥了一眼杨光程,表情像是有些犹豫,然后他又看着李玹,迟疑了一会儿,声音不由自主地变低了许多:“不瞒老弟,各个这次来,其实还有另一件极重要的事情想要请你帮忙,若是你能施以援手,老哥哥必然对你感激不尽!”

    李玹的眉头微微翘了翘,他身子向后靠了靠,悠然说道:“若是小弟所料不差的话,想必老哥哥所说的事情,是关于那则圣上欲调你离开河西的消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