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章 巧用心思
随着文聘的话音落下,王旭顷刻间就听懂了,苦笑着摇摇头:“得!你也是来要人的!” 跪倒在地的文聘面露惭愧,低下头去,并没有答话。 “仲业,真的就不能再撑一段时间?各府最近都向我要人,才能出众的可都被要走了!” 文聘此刻也真是逼急了,硬着头皮大吐苦水:“主公!若是末将有办法,也不会来叨扰主公,实在无能为力,以前的典农将军府本就人手不足,现在又承担下大量职责,属下实在力不从心,末将斗胆说句心里话,这典农将军府根本就没有能独挡一面的。” “寻常官吏连军队都没有指挥过,不知什么军队需要什么样的补给,需要多少,战时怎么配给,非战时又怎么配给,医官如何调派,随军军需官需要多少,他们只懂奉命行事!几乎事事都要属下亲自督办,可楚国现在主力军、边防军、近卫军多达百万人,属下实在分身乏术。” “末将也不想给主公增添烦恼,可如今实在无人可用,这么多年来,那些有才能的人都被其它各府争去,就咱典农将军府从没来过真正有经验有能力的人,早些年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人才,也在末将……也在末将降曹的时候,被众人给挖光了!” “这几年培养的人,前段日子又被各大将军府给死活借走,说是军中缺人,应应急!末将也是饱经战阵之人,知道军队不能缺人。便答应借给他们。可没想这借去就不还了。他们直接就将人派往各方,现在末将走遍南宫,连借个人都借不到。特别是周智,借了我一半能人,现在却连面都见不着。” 看着文聘越说越委屈,王旭真是哭笑不得,脑中也渐渐想通了很多事情。 “仲业啊!仲业!你真是够耿直,够老实的!他们说借。你还真信?” “末将只是想着军队关系国家安危,不能不帮忙!” “知道为什么他们都找你借吗?因为就你会这么想,他们在别处都借不到!主力军人才济济,哪儿会真的缺到那么严重,如果都到那等地步,着急的就是我了!如果不出预料,肯定是周智先找你借,然后高顺、赵云和张辽他们才紧跟着来的吧!” “主公如何知晓?”文聘惊愕。 “不用想也知道,赵云他们肯定是被周智怂恿来的!” “好个周智,末将这就找他算账!”文聘气不过。起身就要走。 “不用了,他这是逼你来找我呢!”王旭摆摆手。淡定地说:“其实他也算是帮你,他要逼你这闷葫芦主动向我张口要人,毕竟你手下那些人确实不太顶事,难堪大任。徐庶他们不借人给你,应该也是看到了这点,不然何至于如此集体躲着你。” “帮我?”文聘若有所悟。 “是的,帮你!既然典农大将军府已经弄成这样,我岂能不做安排,既然安排,怎么会不一步到位呢?”王旭似笑非笑地摇摇头,不再多说废话,略微沉凝片刻,已是接道:“本来此事我还想再缓缓,但事已至此,也只能安排下去了。” 说着,他闭上眼睛顿了顿。 “现在由我说,你来记,然后由你亲自去各府传报!” “诺!” “第一,召宣义将军严颜还都,升任典农左将军,为你副职,分管军队的相关后勤事务,霍峻拔升鹰扬将军,代替严颜的青龙军团副将一职!第二,召平虏将军吴懿还都,升任典农右将军,分管屯田及预备兵相关事务,杨怀拔升平虏将军,代替其东方军团副将职务。” “第三,典农左右将军以下,设典农中朗将四人,位与杂号将军等同,拔升皇甫嵩之子皇甫坚寿,刘磐,及大考中新晋奇才杨仪、宗预四人为此职,具体职务由你自行分配。第四,典农中郎将下再设典农八校尉,位与偏将军同,由你今后自行挑选人才,并经提交尚书台确认后录用。” “至于此级以下的官吏,则与各府通常官吏选拔制度相同,不用我再重复了吧!” 随着王旭接二连三地说出这么一长串名字,文聘那张脸可是已经笑得合不拢嘴。 “主公放心,末将明白,末将明白!” “行了,现在你这个典农大将军足以称得上名副其实,只是你可必须把事做好,你应该明白你肩负的职责是多么重要,如果出了差错会造成什么结果,你也应该明白!” “末将绝不辜负主公的嘱托!” “嗯!正因为是你,所以我才放心!”王旭笑笑,随之挥手:“行了,去忙你的吧!” “诺!” “诶!等等……”文聘刚要退出殿内,王旭却突然想起些事,忍不住叫住了他。 “主公还有何吩咐?”文聘躬着身子,抬头相望。 王旭看了看他,指着胸口意味深长地说:“仲业,你现在已经是楚国的典农大将军,执掌三大将军府之一,今后可不要再局限于做好本职事务,在朝中之事上,也要多用点心思啊!” “心思?”文聘略微不解。 王旭想了下,觉得有些事情还是该点醒一下自己这个心腹爱将,便接着说:“你知道为什么各府都不肯借人给你,反而逼你来向我要人吗?” “不是很清楚!”文聘摇头。 “因为楚国最上层的各府各部中,只有你最不会玩心思,所以他们选定你!至于选你的原因,一则帮你,促使你向我要人,二则却是为我找个台阶!” “台阶?”文聘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脸上带着些许疑惑。 这次王旭笑了,没有说得太透。只是轻声道:“偌大的楚国。每次提拔人才身居要职。都是要有个理由才能服众的!这次突然大范围启用人才,即便是我也独自抗不下来,一国之地不是那么好治理,国之重臣也不是那么好当,懂吗?” 文聘并不傻,只是他的心思都用在了做事上,没去想这些,此时哪还有不明白。当即心领神会:“末将懂了,多谢主公提点!” “现在你出去传令时知道该怎么说了吗?” “知道,名单上的人,是末将向主公求来的,由末将一力保举,主公不胜其烦,因而应允!” 王旭笑笑,没有再说话了。 文聘再度恭敬一礼,随之徐徐退下! 自此,楚国三大将军府开始真正有序运转。其产生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当整个系统建立起来后。军政官吏不但感觉负担轻了,各部各府的职责也更有争对性,更有效率,更有效果。 周智虽然闹腾了些,摆了王旭几道,可边防军在他的重新编组和整顿下,只不过用了短短几个月时间,真的使其发生质变。 他让破虏将军黄权接掌了交州军,以建文将军吴班及张翼、马忠为副,对整个交州进行了重新的编组和布防,那些零散的边地哨岗、山路土寨等等全部都划归交州军体系,致使交州军多达八万人,由黄权等人统帅布防。 如此统一部署的结果是,士卒可以换防,彼此联系紧密,有大将统一指挥调度,井然有序,不但大大加强了整个交州的防御力量,也让那些边地的士卒真正有了归属感和安全感,同时因为有了轮换而不在艰苦难熬,面貌焕然一新。
这个问题谁都明白,可真正做起来很难,也不知道周智用的什么办法,狐假虎威也好,软硬兼施也好,以理劝说也好,但最终他就是能发动整个交州的地方太守、刺史全部都倾力协助,真正将一件繁琐至极的事在短时间内就集众人之力完成。 并且,不仅仅只是此一地,益州西部边陲的少量守军,向来都是各自为政,听命各地方太守,也听命于襄阳这边,可如今也由他统一收拢,设立益州军番号,由张南为主,他的老部将赵融、袁龙为副,并给予不小的权限,与地方太守也成了合作关系,情况与交州军近乎相同。 如此一来,对于王旭拓展边境的政策,可谓是有了大大促进。 须知,王旭对于边境地区从很早就做出要求,令其结好蛮夷族群,努力归化教育,或打击、或安抚,总之尽可能去控制,然后兴建道路,打开并拓展国家地域,归化族群。 过往,地方太守忙于本职事务,终究做得不是太好,这么多年虽有成绩,但并不显眼,可现在却让益州军整个统一部署,统一谋划,再加上地方太守、刺史协助,将来的效果必然会大不相同。 此外的南中地区也同样如此,周智令句扶和从军多年的蛮族将领杨峰、孟优为将,从南中都督李恢手中接掌了南中边军,全部重组为南军,职责与益州军等同。 此外,西疆与西凉接壤的地区组建了西军,由建威将军张任为主,宿将何仪、陈应为副,统帅整个西军事务。 北疆至函谷关一带的边军合并为东军,由射声将军贾逵为主,以楚国旧将陈式、邓凯为副。 最后剩下的荆州东部边军,从南阳南部绵延至荆南桂阳郡,同样也被他合并为东军,只是因为确实弄不到适合的将领了,他才和张靖共同兼任此职,至于下辖的水军,他倒是没有多管,只是让镇西将军陆逊自行整顿,然后上报于他便可。 当几个月后,王旭看到他上报的结果,那真是大喜过望。 他突然间发现边军整合起来后,其作用远不止守备那些哨卡、山道要地和险要关塞那么简单,必要的时候,如果统一指挥,那么根本就是一股强大的战力。 交州军且不说,便是东、南、西、北及益州军五支边军,就让他觉得仿佛平白无故得到了几只军团,虽然力量不是特别强,可终究是种力量,完全可以纳入全盘战略部署和谋划之中。 边军在扩张后的准确数字也真正统计出来,包括交州军八万及水军八万在内,总计多达三十万,只是分布极其零散罢了。 公元211年秋,自楚吴之战结束的两年半后,庞大的楚国终于全面完善国家体系,实力达到鼎盛,补充和扩张后的八个主力军团,两个近卫军团,再加上边军,全国总兵力近达一百二十万。 与此同时,吴魏两国却因在早前的“楚魏”“楚吴”两战中相继惨败,当时又遭到王旭有争对性的大规模抢夺和破坏,搬的搬,烧的烧,毁的毁,因而使得两国损失惨重,如今才刚刚复苏不到半年,好些残破的城池都重建不久,虽然军力恢复很快,可更多战争需要的储备力量却处于重新积累阶段。 这样的局面,使得楚国占尽优势,当初两场战争以及近两年多来的此消彼长,终于让楚国争取到出征西凉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