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掌控内心之戏说金庸心理学在线阅读 - 第十五章 意识的秘密(下)

第十五章 意识的秘密(下)

    其实关于因果规律,仍有没说透彻之处。这里就对上等心胸智慧的人,介绍一些更深刻的理念。

    前文讲了很多善恶的道理,其实从最高层次来理解,善恶不是二元对立的,是没有区别的,有个专用名词叫做“善恶不二“。这个观点,一般资质的人,一辈子也理解不了、接受不了。

    其实这个理念讲或不讲我很犹豫,因为它对于上等智慧的人来说,是破执的重要方式。而对下等心智的人来说就可能成为致命毒药,使他/她有借口放纵自己的欲望,他/她会安慰自己说,反正善恶不二,那我堕落一点、自私一点也没什么,都是梦幻泡影嘛。如果这样那就无药可救了。不过再三斟酌后,还是决定讲出来,不能为了少数恶念重的人,而放弃使更多人接触正确理念的机会。

    “善“与“恶“本质上说都是便于大众理解而立的“假名“。其实并没有绝对的善,也没有绝对的恶。不过都是人类根据自己的社会角色、思想理念以及利益得失来定义的。

    所以,历史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两个拼杀的你死我活、血流成河的团体、民族或国家,都宣称自己是正义的,对方是邪恶的。并且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真的就是这样认定的。

    比如十字军东征时作战的双方便是如此。这是国外的历史,我们可能没有代入感。

    再比如成吉思汗,杀人如麻,被他入侵的国家,当然认为他是邪恶残酷的。但目前仍有很多人称之为民族英雄。同治回乱屠杀汉人过千万,首领白彦虎也被一些人称为民族英雄,左宗棠平定回乱,收复新疆,也杀了数百万回族人,于是有人称之为屠夫,有人称之为民族英雄,尊称为左公。

    人就是这样,总是站在自己的身份立场上去判定善恶并执着善恶,于是天下纷争不断,然而到了今天又如何呢,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当年的善恶已经烟消云散了。

    所以说,什么都不要执着,延长了时空来看,一切善恶都是不停转变的,今人今日以为是恶的,他人他年可能以为是善,反之亦然,比如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都是害苦了当时的人,却惠泽后世之人。

    再比如,唐朝时张巡守睢阳,间接拯救后方城市千万百姓,可以称之为大善。但为了守城,以食人而续命,被杀者数达几万,给后人传递并强化了一个极恶的却貌似高大巍峨、冠冕堂皇的理念,那就是在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等“大义“之下,无辜的老弱妇孺就是可以被吃掉,被牺牲掉的。于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多少罪恶大行其道。他的善恶你如何区分?

    再比如,洪承畴投降满清,辅佐满清灭亡明朝,自然被称为汉jian叛徒,当时的明朝人很是鄙视痛恨他,但是他们也承认,明朝确实是自己烂到根了。然后呢,汉人习惯了满清的统治,到了民国要剪辫子的时候,他们又要死要活的不愿意剪。

    史可法拼死抗击满清侵略者,这种气节当然被称为民族英雄。但引发了“扬州十日“的大屠杀,百姓死亡几十万。

    再比如说,清朝杀戮汉人无数,逼汉人“剃发易服“,不服者杀,这是何等的残暴。但其统治期间也曾经强盛一时,开疆拓土。

    在《碧血剑》和《鹿鼎记》中,金庸先生对此已经有所反思。韦小宝的父亲就可能是任何一个民族的人,他自己也无法确定。

    国家、民族,这方面总是在变化、融合或分裂的,那么这些善恶你又如何去区分呢。

    即便同年同月同日同一事,也会出现这群人以为是善的,另一群人以为是恶的情况,反之也亦然。

    《天龙八部》原文:萧峰道:“我想请问他老人家:倘若辽兵前来攻打少林寺,他却怎生处置?“玄渡道:“那自是奋起杀敌,护寺护法,更有何疑?“萧峰道:“然而我爹爹是契丹人,如何要他为了汉人,去杀契丹人?“玄渡沉吟道:“弃暗投明,可敬可佩!“

    萧峰道:“大师是汉人,只道汉为明,契丹为暗。我契丹人却说大辽为明,大宋为暗。想我契丹祖先为羯人所残杀,为鲜卑人所胁迫,东逃西窜,苦不堪言。大唐之时,你们汉人武功极盛,不知杀了我契丹多少勇士,掳了我契丹多少妇女,现今你们汉人武功不行了,我契丹反过来攻杀你们。如此杀来杀去,不知何日方了?“……

    段誉……喟然吟道:“……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萧峰……高声而唱:“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亡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段誉点头道:“这是匈奴人的歌,当年汉武帝大伐匈奴,抢夺了大片地方,匈奴人惨伤困苦,想不到这歌直传到今日。“萧峰道:“我契丹祖先,当年和匈奴乃是同族,和当时匈奴人一般苦楚。“

    玄渡叹了口气,说道:“只有普天下的帝王将军们都信奉佛法,以慈悲为怀,那时才不再有征战杀伐的惨事。“萧峰道:“可不知何年何月,才有这等太平世界。“

    又有一段:那辽人见强敌尽歼,奔到那少妇尸首之旁,抱着她放声大哭,哭得凄切之极。我听了这哭声,心下竟忍不住的难过,觉得这恶兽魔鬼一样的辽狗,居然也有人性,哀痛之情,似乎并不比咱们汉人来得浅了。“

    赵钱孙冷冷地道:“那又有什么稀奇?野兽的亲子夫妇之情,未必就不及人。辽人也是人,为什么就不及汉人了?“丐帮中有几人叫了起来:“辽狗凶残暴虐,胜过了毒蛇猛兽,和我汉人大不相同。“赵钱孙只是冷笑,并不答话。

    再有一段:萧峰悠悠一声长叹,……寻思:“若不是有人揭露我的身世之谜,我直至今日,还道自己是大宋百姓。我和这些人说一样的话,吃一样的饭,又有什么分别?为什么大家好好的都是人,却要强分为契丹、大宋、女真、高丽?你到我境内来打草谷,我到你境内去杀人放火;你骂我辽狗、我骂你宋猪?“一时之间,思涌如潮。

    《倚天屠龙记》原文:张无忌道:“魔教中就算有人做了坏事,难道人人都做坏事?正派之中,难道就没人做坏事?说到杀人,那青翼蝠王只杀了二人,你们所杀之人已多了十倍。他用牙齿杀人,尊师用倚天剑杀人,一般的杀,有何善恶之分?“

    其实,从最高层次看来,善恶犹如是硬币的两面,又犹如无论伸掌还是握拳,都是那只手而已。

    如果过分执着善恶,就可能会酿成悲剧,害人害己,甚至是涂炭生灵。

    倚天中还有一段原文,是谢逊评价张翠山的,“谢逊道:“你心地仁厚,原该福泽无尽,但于是非善恶之际太过执着,难免厄难重重,你一切小心。无忌胸襟宽广,看来日后行事处世,比你圆通随和得多。“

    结果就真的一语成谶,张翠山得知妻子是导致俞岱岩瘫痪的罪魁祸首,便无法承受道德感上的巨大损失,看不开也化解不了这个心结,只能自杀了事。若他能有一灯大师的智慧(一灯当年对瑛姑的孩子见死不救,比他这件事的道德损失感要大得多),那么这件事便可另行化解,虽然不见得能完美处理,但总胜过了自杀的结果。

    说了这么多,就是表达一个观点,善恶其实到了最高层次就不是那么分明了,非黑即白那是不成熟的价值观。执着更是极大的缺点,哪怕执着的是善恶。

    为什么举了这么多家国天下、大善大恶的例子,这些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又不密切。

    因为在一般人心目中,这些几乎已经成了不可质疑、不可思考的东西。涉及到国家、民族,有几个人敢去冒天下之大不韪,去说这些其实并不具备根本意义,也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都是暂时的,有时甚至是被扭曲的,颠倒的,被利用的。一旦这样说了,有无数智商、心胸即弱且窄的人就会疯狂攻击、谩骂。

    尤其是年轻人里面,这种情况最为严重,越是身处社会底层的越是明显,这些早有历史可证,于是日本政府和希特勒可以毫不费力的煽动起本国青年去侵略他国,屠杀百姓。

    那么如果我们能把这些高大光辉到常人不敢质疑不敢思索的东西,包括善恶观念的本身,都去看透彻想明白,都不再执着,那么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当然就更容易解脱放下了。这就好比说一个人能轻松打败萧锋,还怕打不过慕容复、包不同吗。

    当然,凡事不可矫枉过正,善恶不二是不错,但每个人有自己的当下的身份和所处的环境,那就有相应的责任。也就是说,虽然一切都是虚幻无常的大戏,但你自己的角色得演好。

    比如说,郭靖既然选择了固守襄阳城,带领满城军民进入了战争的流程,那么即便是他突然大彻大悟,明白一切国家民族的争斗都是过眼云烟,是非成败转头空,那也不能随便转身离开,不止是他,城中其它军人也都是如此,各有其角色所带来的职责,不能随便放弃,否则,襄阳立破。

    再有就是,虽然蒙古必然灭亡大宋,这是大势,个人纵然粉身碎骨也无法扭转,但一个国家无故被侵犯,百姓被屠杀,也不能直接就屈膝投降。否则,后世的侵略者就更加肆无忌惮。

    所以,对主动来犯的侵略者,那是可以杀的。只不过,若是修心人,杀人不是为了泄愤,而是为了悲悯,既为了悲悯本国的百姓,使之免于被屠杀。也悲悯对方的将士,因为贪嗔痴,作下杀戮无辜的大恶。

    杀他们既是为了救本国人生命,也是为了制止对方更多的作恶。这是以大慈悲心,施展雷霆手段,济世救人,宁可自己承担其中的因果。他心中明白,杀人是为了救世,是残酷人世中的无奈之举,对整个人类来说,即便是为反抗侵略而进行的杀戮,也只是饮鸩止渴,别无选择下的一种悲哀。并没什么值得自豪和兴奋的,不动声色的尽最大努力作战、击败敌人便是,不需要把杀戮同类当成赏心乐事,更不需要为了用对方人命换来的功勋而欣喜。作为真正的名将,应该是悲天悯人的反战主义者。

    话又说回来,郭靖守城、殉城固然可敬可佩。但如果因此而否定其它人,比如杨过、小龙女、郭襄、黄药师等,说这些人没有和郭靖一起守城殉国,就是卑鄙自私、就是汉jian。这种言论就是独裁的种子,以大义之名行至恶之事。一个国家如果不允许子民选择避世退隐,甚至逼着早已避世的人也要必须参军杀敌,那这样的国家,即便保住了,也是罪恶的渊弊,其国的人民也是被统治者鱼rou欺凌的羔羊。

    神雕侠侣中,襄阳英雄大宴,郭靖、黄蓉邀请隐居多年的赵老爵爷和乌鸦山聋哑头陀赴宴,二人都没有参与。难道要因此斥之为汉jian、叛徒按照某些执着者的逻辑,这二人武功高强,却不为国效力,抵抗蒙古,那简直就是罪大恶极啊。

    避世或隐居就是对整个世界的金盆洗手,不参与一切争斗,每个人都有选择这条路的权力,因为人家看明白了,一切争斗,小到两个人之间为了财色名利或理念之争,大到两个国家的战争,都不过是蜗角之争,千百年后都是过眼云烟。那人家为什么不能避而远之呢。

    还有倚天屠龙记里,蒙古已经统治中原,张三丰武功大成,也没有全力去造反,推翻元朝啊。按照某些人的逻辑,这也是汉jian啊。还有当时千千万万的普通百姓,选择了忍耐度日,没有和蒙古人拼命,难道都要打成汉jian一派。

    当然,反过来思考,隐居者、避世修行者也好,普通百姓也好,不应当因为自己不参与战争,而指责为了保家卫国而血战牺牲的将士。一切都是因缘际会,把每个人推到了当下的角色,各负其责,各走各路,谁也不要指责谁,因为没有绝对的对与错。

    因果规律,与其说善因与恶因,不如说是顺从与敌对,因为善恶往往是人类根据自己的得失定下的标准,并不能全部准确,前文说过,人经常以善为恶或以恶为善,说到底都是人类的分别、妄想造就的概念。

    比如发财这种事,大多数人认为是善果,其实如果善因善缘不够,定力不足,就可能因为骄奢yin逸、吃喝嫖赌甚至是吸毒引来灾祸,比如那些因拆迁暴富后,挥霍无度导致短期返贫甚至横死的人;生病则大多以为是恶果,但如果善因善缘足够,病人因此反省人生信念,以后注意保养身体,修心行善,那就其实是善果了。

    所以用顺从与敌对描述就更准确一些。你顺从世界、众生,世界、众生就顺从你,你敌对世界、众生,世界、众生就敌对你。你令世界、众生快乐愉悦,世界、众生就令你快乐愉悦;你令世界、众生痛苦烦恼,世界、众生就令你痛苦烦恼。这就是因果规律的本质。

    说了这么多善恶不二的道理,要强调的是,这是最高理念,是为了破解执着的专用药方。智慧、心胸不够的人,不要乱用,否则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以善恶不二为借口,从此善恶不分,对己不修善,对外不止恶。

    有一句话极其重要,“理可顿悟,事须渐修。“做人也好修心也好,切不可好高骛远。善恶不二那是最高理念,没到那个层次之前就要老老实实地止恶行善,一点一滴的改正自己的缺点,半点不能马虎。没有长期的具体事情的积累,是不可能直接真正彻底体悟到最高理念的。

    修心过程中万万不可学倚天屠龙记中的朱长龄,原文:“朱长龄……当即从洞xue中钻了进去,没爬得多远,便到了五年前折骨之处。他心中只一个念头:“这小子比我高大,他能钻过,我当然更能钻过。“想法原本不错,只是有一点却没料到:张无忌已练成了九阳神功中的缩骨之法。

    ……这时双手给四周岩石束在头顶,伸展不开,半点力气也使不出来。心中却兀自在想:“这小子比我高大,他既能过去,我也必能够过去。为什么我竟会给挤在这里?真正岂有此理?“

    可是世上确有不少岂有此理之事,这个文才武功俱臻上乘、聪明机智算得是第一流人物的高手,从此便嵌在这窄窄的山洞之中,进也进不得,退也退不出。“

    这就好比说,一个人穿越回到1937年,做了全国军事总司令,明知道抗日战争必胜,这是最高理念,确信无疑的。但每一场战役也还是得殚精竭虑的去筹划、指挥,还得靠一点一滴的的战斗堆积起最后的胜利,不可能放任不管就轻松胜利,这就是事须渐修。

    所以呢,不只是对自己心中的恶要尽力制止,对正在严重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恶行,只要有能力,就一定要全力制止,只是心中不能因他人之恶行而引发类似愤怒、仇恨等负面情绪。不到那个境界之前,不要妄谈善恶没有分别,否则就是卖弄嘴皮子,误人误己。

    说到这呢,小结一下,要表达的就是分别、妄想要不得,那是所有人际关系矛盾的重要根源,因为它会告诉我们,这是好的,我要得到,我要亲近;那是坏的,我要避开、推远。

    然后就产生了各种被认为是利益的事物,物质利益,情感利益,道德感利益。而除了道德感利益是无限的,不怕被分割以外,其它利益都是有限的,都具有排他性。那结果显而易见,要得利就要争夺,争夺自然就有矛盾,小利益还好办,大利益就要杀人流血。

    举个生活中真实发生过的例子,比如某人低价买了二手房,各方面都满意,住了几个月,什么都好,吃得饱睡的香。然后某一天,突然无意中听到邻居议论,原来这所房子是凶宅,就在这房子里原住户老婆杀了老公,然后自己在屋里上吊了。

    他一查证,确实是真的,不是邻居造谣。这下好了,所有的分别妄想就全出来了,他听过的关于凶宅如何不吉利的所有知识就都出现在脑海里了,这屋子怎么住怎么不舒服,进屋就觉得阴森森,晚上怎么也睡不安稳,那是非得设法搬家卖房或者和卖家打官司要求退房不可。

    但这个房子,真的不能住吗?当然不是,前几个月他不知道的时候,住的很好,没有任何异样的感觉啊。

    那现在为什么不舒服,知见障带来的分别、妄想啊,他所有的知识,都告诉他,“住凶宅有百害而无一利,“然后再经过第七识的执着一加工,再他心里就成了真理了,自然所有的感受都会变得极其不舒服。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仁者心动了。

    所谓“如人在荆棘林,不动即刺不伤。妄心不起,恒处寂灭之乐。一会妄心才动,即被诸有刺伤。“这个例子简直就是这段话的最佳生活化诠释。

    外界环境没有丝毫变化,房子还是那个房子,家具还是那些家具,一切都如从前。但他的心动了,一切就都恶化了,幸福马上变成了痛苦,心魔既生,烦恼立起,焦恼忧怖就全来了,哪还有平静从容。

    如果是一位真正有定力有信念的修心人,碰到这种事,根本就不会动心,也就不会仅仅因为知道了一个信息而产生烦恼忧惧。如果他是单身,那么他会平淡的继续住下去,如果他有家人同住,家人极其恐惧,并无法通过劝解开导化解这种恐惧,那他就可以配合家人去起诉要求退房,只是为了化解家人的妄念而已,既不是必须退房,也不是必须不退房,要看其它条件是怎样的,再做决定,而所有的决定都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是为了他人心中不起恶念,这就是随缘而动。

    生活中其它一切引起烦恼的事都可以此类推,你仔细反思就会发现,很多时候本来是可以没事的,都是因为你心动了才有烦恼。

    如果只是分别、妄想,那还有救,毕竟还可以讲道理,还可以慢慢的自己想通,扭转那些错误的观念。但一进入第七识的程序就难办了,为什么呢?因为第七识的主要功能就是执着啊,白话翻译就是钻牛角尖、固执、认死理。这就好比说,人有妄想是用手摸热铁,如果一触即收就基本没事,就算受伤也是轻伤,如果执着了,那就等于烫的皮焦rou烂也要死死握住,非重伤不可。

    第七识最大的本事就是把第六识的那些分别、妄想出来的概念,也就是前文说过的知见障,自行给真理化了,然后就会理直气壮的和别人辩论、争执,因为他以为自己掌握了真理嘛。最极端的例子,就好比IS组织。

    即便能靠表意识强行控制自己的言行,不与人争执,这些偏执也会长期影响整个第六识的表意识和潜意识,使整个人的言行、气质受到影响,一旦外缘恶化就会遇到逆境,甚至因为自己意识的错误判断是逆境加剧。

    比如飞狐外传中,苗人凤的妻子南兰,对田归农就起了严重的分别妄想和执着。

    原文:她睡在床上,……忍不住暗暗伤心:为什么当日救她的不是这位风流俊俏的田相公,偏生是这个木头一般睡在身旁的丈夫?……

    她对他说:“你跟我丈夫的名字该当对调了才配。他最好是归农种田,你才真正是人中的风凰。“……

    她于是下了决心。丈夫、女儿、家园、名声……一切全别了,她要温柔的爱,要体贴和热情。……但她已经下了决心,只要和归农在一起,哪怕只过短短的几天也是好的,只要和归农在一起,给丈夫杀了也罢,别了也罢。……“

    她先是分别,苗人凤木讷无趣,田归农俊俏体贴;然后妄想只要和田归农在一起就会永远快乐幸福;最后再执着一下,为了以上分别、妄想出来的虚幻场景,决定私奔,就算是死也不后悔。可实际上最后她逐渐发现田归农的真实面目,就变得郁郁寡欢。抛夫弃女最后换得这个结果,何等的愚痴。

    如果她不那么执着,只是分别、妄想。即便是已经私通并私奔了,那么苗人凤抱着女儿去追她时,原文:“厅上有很多人,但谁也不说话,只听到一个小女孩在哭叫:“mama!mama!抱抱兰兰!“即使是最硬心肠的人,也盼望她回过身来抱一抱女儿。“那时候她还能回头。可惜她执着过重,深陷其中无法解脱了。

    再比如商震对马春花,马春花对福康安,令狐冲对岳灵珊,岳灵珊对林平之,游坦之对阿紫,阿紫对萧锋。统统都是先起了分别心,也就是告诉自己,这个人比其他人更优秀,更适合我;然后再妄想一下,我和他/她在一起就绝对幸福,如果失去他/她就绝对痛苦;然后就把这个想法当作了天经地义的真理去追求和捍卫。最后落得一生心伤甚至是丧命。

    日常生活中的男女感情也大多是这个流程(欺骗感情的、以及只是为了某种目的婚恋毫不动情的例外),只是程度轻重不一而已。

    当然,不是说因此就不能爱、不能谈感情了,毕竟绝大多数人是要恋爱结婚的。那么怎么能避免为情所伤呢?

    那就是理智的去爱,随缘的去爱,绝不执着。无论有多爱一个人,也要清醒的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优点也有缺点,不要把任何人在心中完美化了,无论对方看起来有多完美。更要明白,感情必定是有起伏的,没有任何一种感情是可以一直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必然要从热烈转为平淡。还要明白,一切都不是坚固不变的,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一切都在变化,人心更是世界上最善变的,无论当初有多么亲密,多少海誓山盟,只要缘分尽了,就会无法控制的冷淡或分离,强求是没有任何作用的,不要说对方可能变得不再爱你,就是你自己的心念,你都没把握控制。

    更何况人有旦夕祸福,英年早逝的人多得是,既有生离就有死别,没什么不可能发生的事。更不可执着的认为感情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认为一旦因为某种原因失去对方的人或感情,就从此不会再幸福。

    比如说,任盈盈就没有执着的要求令狐冲必须心中只有她一个人,她允许令狐冲长期感怀小师妹。郭襄更没有因为爱上杨过,就执着的希望杨过离开小龙女和她长相厮守。这就是一种洒脱。

    只要能做到以上几点,那么无论你爱谁,无论是爱情还是亲情,都不会在失去时,极度失望甚至是绝望,痛苦的无法排解甚至自杀或杀人。完全可以云淡风轻、从容不迫的面对任何生离死别。并且在以上理念的指导下,你会更加珍惜当下拥有的一切情感关爱,更用心的呵护和关爱身边的亲人和爱人。

    这段只用了感情来举例,其它事情也是同理。

    要破解分别、妄想,可以用强行制止和转变观念的方式。简称“止“和“观“。要解脱执着,那就主要是靠“观“了,把执着看破-放下-解脱之。后续章节会谈到止观双运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