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群芳寻踪在线阅读 - 第二百三十二章:东吴大司马--吕岱

第二百三十二章:东吴大司马--吕岱

    过了几‘日’。吕范前来传报:“吕岱到了!”

    因为迎接的是未来的义弟,金良便带着全家老小出城相迎。

    金良一边策马向南城门外走去。一边问吕范:“子衡。你那三百门客怎么安置的?”

    吕范道:“大哥,之前郑泰滥用门客搞得他丢官罢职,我吸取这个教训,并没有把这些家伙塞到地方衙门,而是让中央军各个部门到我那里挑人,郭奉孝的军情部从里面选了五十多个,分别安插在那三大情报组织里,董昭的军政部选了八十多个,先放在宣抚营里。三个月后他们将分派到下面的营队里做参军,郑浑的军备部选了二十多个,安排在军备部的工场里,韩浩的军需部也弄走了十多个去做各级的军需官,还有二十多个被主公的统帅部征走了。先放在教导营里,三个月后他们将分派到下面的营队里做主将,剩下的则都被我留在宪兵队伍里。”

    金良本来是想把军备这一块列为一个司放在军需部里面。转念想了一下后世的总后勤部和总装备部为什么要分列出来,说明军需和军备是同样重要的,不能合二为一,金良便把军械司摘出来,扩大权限,把郑浑任命为军备部的都督,负责所有武器、盔甲、马匹、攻城器械等军事装备的一系列事宜,金良已经将高桥马鞍、双马镫、马蹄铁这骑兵三宝交给郑浑去打造,等金良麾下骑兵过十万的时候就大规模启用。

    郭嘉策马跟在一旁,听吕范这么一说,郭嘉脸上促狭一笑道:“衡,你的势力一下铺得挺大的嘛,你的门客将来是不是要遍布中央军的各个部门,跟那汝南袁氏有一拼啊,门生故吏遍布中央?!”

    吕范知道郭嘉是在调笑他的同时,帮助他来降低金良心中的忌惮,便哈哈笑道:“郭奉孝,你个浪,休得浪言****地在主公面前说我坏话,难道你不清楚,我那三百门客大部分都要被你们中情司发展为间谍了?我看反倒是你郭奉孝的手下遍布中央军各部呢?”

    金良看他们两人嬉闹时声调颇高,连忙低声制止道:“衡,奉孝,中央军军务院军情部下面只有军事情报司一个部门,没有什么中央情报司和暗香司,你们可要明白!”

    吕范和郭嘉知道金良想把中央情报司和暗香司设成两个不被世人知晓的秘密情报组织,一是防止内部人员被监控的心里反弹,二是为了防止内部别有用心之辈的‘精’惕。

    吕范和郭嘉点点头,遂把话题扯向别的地方,此后再也不提这两个组织。

    当吕岱站在金良面前,金良还是十分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样一个面‘色’黝黑、一脸愁苦活像一个渔网破掉的渔夫一样的家伙,竟然是历史上那个活到九十六岁,荣任东吴大司马的吕岱。

    金良看到吕岱身后那个骨瘦如柴的五岁男童和那个面有菜‘色’的瘦弱女,他相信了历史上的记载,说吕岱廉洁奉公,初任交州刺史时,历年未能瞻顾家用,妻儿贫乏。

    金良疾步走上前,伸出大手道:“定公贤弟,你真的来了!你千里来投,实在让愚兄感动之至!”

    吕岱之前已经知道金良推行出一个握手礼,据说握手礼非常能够表达出人与人之间的的尊敬和热情,据说金良只对他欣赏的人会伸手,吕岱受宠若惊,大步流星,上前紧紧握住金良的手:“贤兄,小弟久仰贤兄大名,只是一直不得相见,幸得兄长抬爱,召我入宗,我便星夜赶程,前来襄阳。”

    金良看了看吕岱身后的妇人和男童,笑问道:“莫非这是我家弟妹与侄儿?”

    吕岱牵过那妇人和男童:“这是我家拙荆郑氏,这是我家凯儿。”

    郑氏深施一礼:“贱妾见过大将军。”金良现在高的官衔便是征北大将军,便被人简称为大将军,其实跟卫青、窦宪、梁冀、何进曾当任过的大将军相比,还是差了一个档次,不过金良也不准备做那个大将军,因为做过那个大将军的,包括袁绍,都没有落得了什么好下场,金良准备‘日’后直接跨过那个大将军位。

    五岁的吕凯也深施一礼:“凯儿见过大将军。”

    金良弯下腰,抱起吕凯:“凯儿,应该叫我伯父是。”

    金良暗道,这个小吕凯是东吴大司马吕岱的儿,史载曾拜副军校尉,监兵蒲圻,应该不是那个曾在历史上献给南征的诸葛亮平蛮指掌图的西蜀永昌郡功曹吕凯,两人重名罢了。

    吕岱,字定公,广陵海陵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将领。吕岱本为郡县吏,因避乱而南渡。受孙权赏识,在其手下做事。

    乱世出英雄。战乱频繁的三国时代,古海陵因地处魏吴两国边境,一度成为人烟稀少的空旷之地。但就在这个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的历史舞台上,走出了第一位载入史册的海陵名人吕岱。

    镇岭南、抚山越、战长沙、守武昌,93岁官拜大司马在三国演义中只出现一次,但却是孙权托以治国重任的顾命大臣作为三国时期最长寿的东吴名将,他是第一个被载入史册的海陵名人。

    公元161年,东汉延熹四年,吕岱出生在广陵郡海陵县东境的一个官宦人家。

    这一年,北方的羌族已开始反叛汉朝。第二年,农民起义的号角在湖南、江西相继吹响。之后,各地起义一发不可收拾,这一乱就是104年。

    公元182年,那一年吕岱22岁。也就是这一年,吴国开国皇帝孙权出生。但这并没有立刻影响到吕岱在东汉王朝平稳地做一个安于现状的下级官吏。好景不长,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海陵被卷入战火之中。三国志吴书孙韶传说“徐、泗、江、淮之地,不居者各数百里”,原本富庶的鱼米之乡几乎成为一块赤地,渺无人烟。一时间,东汉郡县的官吏纷纷渡江避乱。步入中年的吕岱思虑再三后,也加入逃难人群中,想去江东谋取一个职位。

    公元200年,东吴开基之主孙策去世,其弟孙权继位后,广揽天下人才。吕岱前往孙权幕府投其麾下,但因出身寒微,最初并未像周瑜、鲁肃之辈受到重用,孙权只是根据其履历,派他到吴郡试任郡丞。

    吕岱在郡丞之位上恪尽职守,把分管之事治理得井井有条,很快脱颖而出。一次,孙权主持召开会议,亲自检查各郡仓库管理以及狱中囚犯处置情况,县令县丞都来拜见,其他郡丞受到孙权责备,惟有吕岱从容不迫地“处法应问”,深得孙权赏识。于是,孙权将其留在身边,任录事掌管文案,不久提升为“余姚长”。这是他人生最大的转折点。

    吕岱到余姚县后第一件事就是组建了一支一千余人的部队,这些招募来的江南健儿后来跟随吕岱转战南北,建下赫赫战功。山越是我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越人的后裔,民风剽悍,随山屯聚,不仅“攻没城郭,杀略长吏”,且常被东吴的敌国利用成为内应,成为东吴政权的心腹之患。

    公元204年,孙权亲征江夏黄祖,就在胜利在望之际,江东各地山越趁着江东后方空虚而群起暴动,会稽郡东冶等五县山越,也在其首领吕合、秦狼率领下发动叛乱。情急之下,孙权决定起用吕岱。

    建安十六年,孙权以吕岱为督军校尉,时年43岁的吕岱立即率领本部人马赶往东冶,与西部校尉蒋钦等“将兵讨之”,于是生擒吕合、秦狼,五县于是被平定,吕岱被任命为昭信中郎将。

    建安二十年,吕岱督率孙茂等十将跟随孙权配合吕蒙进取长沙三郡,而安成、攸、永新、茶陵四县的官吏一道进入阴山城,聚合兵众抗拒吕岱,吕岱进攻围寨,这些人众全都投降,三郡于是平定。孙权留下吕岱镇守长沙。安成县县长吴砀及中郎将袁龙等响应关羽,再为反乱。吴砀占据攸县,袁龙守在醴陵。孙权派遣横江将军鲁肃攻打攸县,吴砀突围逃走。吕岱进攻醴陵,于是生擒袁龙并将其斩杀,吕岱升为庐陵太守。

    公元210年,孙权任命步骘为交州刺史,率军剪灭刘表在岭南的余部,迫使士氏兄弟归顺。虽然孙权加封士燮为左将军仍领交趾太守,但东吴对这位不称王的“岭南王”并不真正放心。

    延康元年,曹cao去世,曹丕称帝,东汉正式灭亡。孙权将交州刺史步骘调到前线,吕岱替代步骘为交州刺史。到任后的吕岱一方面恩威并施,在不断削平岭南地方势力反抗的过程中积蓄自身实力,一面努力寻求剪灭岭南割据势力的机会。

    吕岱到了交州,高凉贼寇头领钱博乞求归降,吕岱承袭旧制,以钱博为高凉西部都尉。又郁林少数民族兵卒进犯并保卫郡县,吕岱讨伐击败了他们。其时桂阳、浈阳贼寇王金聚众在南海境界上,领头作乱为害,孙权又诏令吕岱征讨,生获绑缚王金,传送到京都,斩首和生擒共达一万多人。吕岱升为安南将军、假节,封爵都乡侯。

    东汉末年,岭南最大地方势力代表为士燮兄弟。赤壁大战以后,曹cao势力退北方,孙权向西发展遭到刘备集团阻击,向北发展暂无胜算,岭南成为孙权势在必得之地。

    黄武五年,任交趾太守40年之久的士燮去世,士燮的儿子士徽意欲叛吴自立,割据一方。孙权出于防范,欲罢免士徽交趾太守一职,改任其为安远将军,领九真太守,以校尉陈时接代士燮为交趾太守,目的是进一步削弱士徽的势力。对此,士徽更加不满,叛吴之心益明。为此,吕岱上表孙权建议分拆南海三郡设置交州,以将军戴良为交州刺史,海东四郡另外虚置广州,吕岱自任为广州刺史。

    孙权采纳了吕岱的建议,派遣戴良与陈时南往就任,士徽不服从命令,公然发兵防守海口以抵拒戴良等人。吕岱知道士徽此时不除,必然后患无穷,一面上书孙权请求征讨士徽抗命之罪,一面书致士徽“告喻祸福”,发动政治攻势。

    吕岱督领兵卒三千人日夜渡海进军。有人对吕岱说:“士徽凭借几代的恩宠,被全州人所依附,不可轻视他。”吕岱说:“如今士徽虽说心怀反计,但未曾料到我会猝然杀到,如果我军轻装悄然疾进,攻其无备,一定能打败他。如果我军滞留不疾速挺进,使他产生疑心,固城坚守,七郡百蛮,到时云集响应,即使有智谋之人,又有谁能图谋他们?”于是进军,过合浦时,与戴良合兵共进。

    士徽听说吕岱前来,果然大为惊惧,不知如何是好,当即率领兄弟六人赤膊跪迎吕岱。吕岱将他们全部斩首,并送首级至京城。士徽大将甘醴、桓治等率领官吏百姓攻打吕岱,吕岱奋击将他们打得大败,晋封为番禺侯。于是取消广州,仍恢复交州如前。

    吕岱接着乘胜进军讨伐九真,大军所到之处,无不望风披靡,自此岭南才算真正纳入东吴政权直接控制之下。吕岱因功被封番禺侯,升为镇南将军。后来,孙权又将岭南七郡合并为交州,仍令其为交州刺史。

    任交州刺史期间,吕岱再次显示出他过人的才干。他多次派官员“南宣国化”,出使“西南大海洲上”以及今东南亚一带众多国家。境外扶南、林邑、堂明等国国王纷纷派遣使者至吴朝贡。吕岱的这一举措,在我国历史上可与东汉时期班超遣使访问西亚各国一事相媲美。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指出:吕岱这次外交行动“从此开始了中国和海南诸国的正式往来”东吴政权恢复对岭南的实际统治,是中央政权对于地方割据分裂势力的胜利,吕岱功不可没,其功不在周瑜、鲁肃之下。

    黄龙三年,考虑到南方清平稳定,吕岱被召还率军驻扎长沙郡沤口。时逢武陵地区少数民族sao动,吕岱与太常潘浚共同领兵讨伐平定。

    嘉禾三年,孙权命令吕岱率领潘璋的部队,驻扎陆口,后迁往蒲圻。

    嘉禾四年,庐陵贼寇李桓、路合,会稽东冶贼寇随春,南海贼寇罗厉等人同时发乱,孙权又诏令吕岱督率刘纂、唐咨等人分兵讨伐,随春当即率先投降,吕岱任命随春为偏将军,让他继续率随旧部,于是随春成为将领行列的一员,李桓、罗厉等都被擒获斩首,首级传送到京都,孙权诏令吕岱说:“罗厉凭借险地犯上作乱,自己招致杀头之祸,李桓凶狠狡诈反复无常,投降后又再叛乱。前后讨伐多次,历年来未能擒获,如果不是您的规划策略,谁能将他斩首?您忠武的节cao,在此事上更为显著。元凶已除,大小贼寇被震慑,其余小股匪寇,扫地以尽。从今以后,国家永无南顾之忧,三郡安定,无惴惴不安的惊恐,又获得刁恶之民供给赋税徭役,值得深深赞叹。奖赏不超过一月,这是国家的常规,制度所允许的,请您考虑定夺。”

    赤乌二年,潘濬去世,吕岱接替他处理荆州文书公务,与陆逊都在武昌,故督管蒲圻。

    不久,廖式作乱,进攻围困城镇,零陵、苍梧、郁林诸郡受到sao扰,吕岱上表自动请战出兵,星夜兼程。孙权派遣使者追授吕岱为交州牧,并派遣诸将唐咨等人不断地前往增援,攻讨了一年,将廖式打败,斩杀了廖式及他任命的伪官员临贺太守费杨等人,收编他们的队伍,郡县全部平定后,吕岱又到武昌。这时他已八十岁,但他的身体素来精力充沛,依然亲自

    在荆州时,吕岱同时兼掌荆州文书,军政公务极为忙碌,尽管已年过八旬,但仍保持“躬亲王事”作风,亲自处理公文。精力过人的他不知疲倦,骑马总是一跃而上。吕岱如此老当益壮,被同僚誉称超过古代廉颇老将。

    奋威将军张承给吕岱的信说:“从前周公、召公辅佐周天子,人们作周南、召南歌颂他们,如今您与陆逊就像他们二人。忠诚勤奋都在人前,劳苦谦逊相让,功绩因审时度势而成就,道义随教化而推行,君子赞叹您们崇高的品德,百姓喜爱您们美好的本质。加上公务文书繁多,宾客终日不绝,疲惫而不放下公事,劳累而不诉说疲倦,还了解到您上马动辄自己跃上马背,不用跨踩脚蹬攀上,这样看来您就胜过廉颇了,件件事情对您来说是何等的快意!周易有言,礼仪讲究恭敬,道德讲究发扬,您怎么占尽了这些美质啊!”

    赤乌八年,陆逊去世,诸葛恪接替陆逊职位,孙权于是分武昌为两部,吕岱督领右部,自武昌而上至蒲圻,被升任为大将军,儿子吕凯也被授予副军校尉,在蒲圻监军。孙亮登基后,任命吕岱为大司马。

    赤壁之战后,曹cao下令沿江百姓内移,导致大量民众渡江南下,逃往吴国。海陵县成为人烟稀少的空旷之地。公元242年,82岁的吕岱奏请获准招抚乡民归,重建海陵县,这是老英雄为家乡做的一件“泽被桑梓”的大事。

    公元246年,孙权封吕岱为上大将军。公元252年,孙权去世,孙亮即位后拜93岁的吕岱为大司马,成为东吴后期第一重臣。三国演义第108写孙权临终召人嘱其后事,吕岱是在场的两个顾命大臣之一。虽然这是吕岱唯一一次在三国演义中露面,让普通读者很难留下什么印象,但这足以说明了吕岱在东吴政权中的地位和威望。演义小说毕竟不能代表历史。在三国演义的刀光剑影之中,人们难寻英雄的身影,但陈寿在三国志却用2000多字的记载,将吕岱列入东吴“克宁内难,绥靖邦域”重臣之内。晋灭吴后,陆机作辨亡论历数东吴栋梁之才,吕岱被列为东吴四大“以器干任职”的名臣之一。“经过多年研究,文史专家们一致认为,无论其官阶地位,还是实际贡献,老当益壮、智勇双全的常胜将军吕岱,较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等人所共知的东吴名将,丝毫不为逊色。”范国华说。

    一生胸襟宽广、清廉如水的吕岱,不仅成为现代如皋长寿之乡最早的“代言人”,他尽忠报国、恪尽职守、顾全大局,以及为官清廉的优秀品质,对于今人来说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吕岱为官清廉,两袖清风。他初任交州刺史时,历年未能瞻顾家用,妻儿贫乏。孙权获悉以后叹息不已,加倍赏赐吕岱家属钱米布绢,并作出规定,每年按例给予供应。

    吕岱清明守正廉洁奉公,他所处过的地方都称道他。当初在交州时,多年未给家中钱财,妻子儿女饥饿困乏。孙权听说叹息不止,因此责备群臣说:“吕岱出征,身处万里之外,为国家勤苦办事,家中如此困顿,而我未能及早知晓。您们身为股肱耳目之臣,责任哪里去了?”于是加倍赏赐吕家钱米布绢,每年都有一个固定的数目。

    太平元年,为东吴cao劳一生的吕岱在武昌与世长辞,时年九十六岁,成为东吴最长寿的大将军。其子吕凯继承爵位。吕岱在弥留之际吩咐家人:“殡葬之时,棺木不用油漆、疏巾布衣。丧葬礼仪务必简单节俭。”吕凯对这些遗言全部照办,将父亲归葬于海陵高阳荡。

    小吕凯虽然骨瘦如柴,显得营养不良,但他眼神明亮睿智,颇有其父的风采。

    吕岱粗看起来像是一个渔夫一样,但他神情坚毅,眼神睿智,细看起来颇有气度,难怪成了‘日’后的东吴大司马,要知道在三国中后期,大司马的位置高于三公,甚至高于大将军,乃名符其实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东吴后期担任大司马的都是力挽狂澜、中流砥柱的重臣,如陆抗、丁奉。

    金良一脸严肃地问道:“定公,缘何弟妹与侄儿如此瘦弱?你身为海陵县吏,薪俸养不得全家?”

    不等吕岱话,吕岱的娘郑氏凄然道:“大将军有所不知,海陵县东边靠海,西边环山,海盗、山贼层出不穷,我夫为县吏,屡次领兵进剿那些贼,怎奈海陵县令与那些海盗山贼有私,责我夫君退兵,还扣罚我夫君的薪俸。”说着竟然嘤嘤哭了。

    小吕凯却大声嚷道:“爹爹领兵出征,老是忘了拿钱物家,我娘不得不靠给人家纺布为生!”

    吕岱脸‘色’一沉,想对儿发脾气:“凯儿,休要胡言乱语!”

    金良板起脸,非常严肃地对吕岱说道:“贤弟,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固然是高风亮节,让人敬佩,但做人丈夫,做人父亲,也应有起码的责任,小家不顾,安能顾大家,希望你以后在公务之外稍拨出一些时间,关心一下家人,享受一下天伦之乐,莫要让他们挨饿受冻,莫要忘了自己是一个丈夫,是一个父亲!”

    金良清楚地记得,历史上的吕岱为官清廉忠贞,勤谨敬业,君叹其德,小人悦其美,高风亮节,凛然于朝,就连孙权也为之感动。纵观吕岱一生,镇岭南,抚山越,战长沙,守武昌,一心王事,公而忘私,常年征战在外,很少顾及家庭。在担任交州刺史期间,身为东吴封疆大吏,吕岱深知责任重大,丝毫不敢懈怠,以至公而忘私,多年不寄钱物家,家中妻儿缺吃少穿。孙权知道后叹息不已,感念之余,责备朝中群臣说:“吕岱离家万里之外,为国家大事cao劳,现在家中生活如此困难,我没有及早知道。你们都是股肱大臣,作为我的耳目,你们负的什么责任?”除了加倍赏赐吕岱家属钱米布绢之外,还作出规定,每年按例给予供应。

    吕岱被金良如此一说,看看面有菜‘色’的妻看看骨瘦如柴的儿,不禁羞惭地低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