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北京郊外的小路在线阅读 - 第四十章 一个读者的理解

第四十章 一个读者的理解

    真是时不我与。这一年,资本收缩,疯狂了多年的影视圈消停下来,乃至进入了寒冬期。赵小亮所在的公司也注销了。

    小说影视版权?暂且按下不表。

    至于做编剧,倒是有人有意邀我组团写剧本,我婉拒了。

    电影是集体创作,编剧过程特别复杂,比自己写作难受多了。且不说要开会讨论、修改、过审,拍摄时还要再创作,导演现场琢磨,演员临场发挥,有时候要的就是这艺术家的范儿,大牌的腕儿,不可能严格按剧本拍。

    这就苦了编剧了,就问你认真不认真,反正不能太认真。

    写长篇小说真是个体力活,还耗费心神。随着故事的进展,那些字符像汪洋,像密林,像沙漠,让人迷失其中,晕头转向。

    我觉得这不仅需要形象思维,更需要逻辑思维,甚至不亚于演算数学题和做科学实验。有人说,小说应该像音乐。起码,写小说像谱曲。

    我曾自我怀疑,深感力不从心,几欲撂挑子。

    虽然以后恐怕还将继续写下去,甚至,当写作变成了一种习惯和职业,你会写没有多大意义的“活儿”,或者别的什么不知所谓的东西。

    但是,现在,我想缓缓。

    或许,写广告真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一个slogan就几句话,一个文案就几百字,起码可以尽收眼底。按照前面的比喻,写广告有点像狙击手,大概也有钓鱼般的乐趣吧。

    我准备去广告公司当个文案,或者创意顾问?

    投简历的时候,我把我的小说在文学网站上的链接附了上去,并给他们的五个重要客户分别拟了一个广告词。另外,我还挑了他们之前的五个案例,对其中的文案提了一些创意、遣词造句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接受别人的考察和拣选,很难说是一件自在的事情。

    我做了一些心理建设,比如,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我大小也是个作家了,而且聊作品比聊人品轻松多了,也靠谱多了。

    我还看了一些刷到的恶搞面试的短视频,这也让我心态放松了不少,甚至有些跃跃欲试。

    在遇见她之前,我陆续“访问”了几家公司,打了几场“友谊赛”,熟悉了场地,了解了行情,积累了经验。毕竟,我闭关也久,久疏战阵。

    她身材、模样都很好,自然黑的长发、白皙的皮肤,黑白分明的眼睛,黑白搭配的休闲装。这黑白是彩色的,精致而又生动。

    就像骑士的最终归宿是踏板,美到极致是黑白——本色的黑白。我不喜欢那些刻意处理成黑白色调的图片或影像,哪怕以艺术的名义。

    她的气质也很好,可甜可咸。俗话说,要想甜,加点盐。我想这个“盐”于一个女子来说,大概就是英气吧。

    “……我还是个诗人。”我补充道。

    “有什么作品吗?”

    “没有,做个诗人是一种生活态度。而且,我觉得自己相对长篇小说来说,更乐于写短句。好的短句就是诗。诗歌是文学的最高形式和终极目的。”

    “好的文案也是诗。您的小说,我前段时间读过。”

    “是吗?!”我有点惊讶,更觉得欣喜,几乎是下意识地反问道。

    “有摩托车嘛。我觉得写得挺好的。”

    “谢谢。一个您这样的女读者,胜过一百个不管什么样的男读者。”我想到书中的一些直露的描写,有点不好意思起来,“如果以后有人问我,是哪个时间点或者哪一件事让我觉得有人认识我了,我一定说此时此刻。”

    “您的英语怎么样,我看您小说里不时有些英文单词、句子。”

    “惭愧,我当梗或成语用,一是增加点趣味,再一个有些东西翻译了就不准确了。我觉得,对于母语,要想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就已经难乎其难了。对于外语,我们更多是欣赏——其实也没那功夫,看文言文都闲慢,看英语就更费劲了;至于使用,也更多是俗语而不是雅言。”

    “我们说话的时候,一半汉语的俗语,一半英语的俗语,负负得正,俗俗得雅。”她笑着自我调侃。

    “您别误会,我指的是文字。语言不同,说话本来就讲究个生动活泼。再说了,这也分人,您用肯定都特雅。”

    “我喜欢他们刚认识的时候‘我’说的那句话:还是用和气的‘你’代替客气的‘您’吧。化用的普希金的诗,是吧?”

    “您……你圣明,那傻姑娘怕是一直都不知道它的出处。”

    “她真是个好姑娘。”

    “是。都是‘我’不好。”

    “我有个问题,书中两人共有三次相遇,是不是过于巧合,或者说巧合的次数有点多?”

    “其实,一次遇见是不算数的,茫茫人海中的擦肩而过罢了。两次相遇也是很常见的事,上学或上班,大部分时间都是两点一线、朝九晚五,如果发生过一次,它就有很大概率发生第二次。三次嘛,在故事里叫‘无巧不成书’,在现实中叫缘分。”

    “这是一种可能。我觉得另外还有两种可能:一个是,这三次遇见的不是同一个人,后来的故事是一场美丽的误会;另一个是,这三次遇见中有的是想象的。”

    “按照文本细读的观点,作品中呈现了什么,表达了什么,就是什么。作者事前的设想和事后的阐释,都不重要。或者说,它不比一个读者的理解更重要。”

    “你真的在东二环上见过一个骑摩托车的姑娘吗?”

    “看来,用第一人称写作,确实可以让故事显得更真实,也更容易让人想象故事背后的故事。虽然从生活中提取人物是作家的普遍做法,但是——”

    “你真的在东二环上见过一个骑摩托车的姑娘吗?”

    “是啊。”

    “两次?”

    “是啊。”

    “你真的认识她吗?”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