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其他小说 - 办公室潜规则在线阅读 - 第二章 与领导相处并不难

第二章 与领导相处并不难

要努力适应她。

    即使是被她训斥,也不要耿耿于怀。

    要做到心胸宽广,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因为这些问题和上司闹僵,甚至辞职。

    也许女上司会更注意你工作中的细节与态度。

    聪明的你,只需要多花点心思,多创造一些与她沟通的机会,就能给女上司留个好印象。

    19.你也有选择权,选择老板须谨慎

    《好女孩,上天堂;坏女孩,走四方》是美国非常畅销的一本书,书中教导女孩子不要为了满足他人的需求做个时时听话的乖女孩,而是要根据自己的想法活得率性和精彩。

    其实老板也是一样,没有主见、充满人情味的“好老板”,对于职场人士来讲,未必是一件好事,“坏老板”才是职场中的一所好学校。

    “好老板”扮演着所谓“人见人爱”的“好好先生”的角色,员工任务没有完成,他情有可原;员工犯了原则性错误,他认为不必大惊小怪;订单丢失了,他觉得没什么了不起。

    “坏老板”的表现却完全相反,甚至有时候会对员工的某个小缺点锱铢必较,甚至暴跳如雷。

    “坏老板”和“好老板”对自身的要求也完全不一样,“好老板”更容易原谅自己的错误和失误,习惯性地为自己寻找冠冕堂皇的借口,而坏老板则对自己的要求异常严厉,行事果断高效,注重行动表率,对客户的需求更加关注,对成功的欲望更加强烈,具有天生的领导气质,他绝不允许在自己身上存在低级错误,他甚至会自我惩罚。

    “如果你有机会重新选择老板,你是选严厉的老板,还是选宽厚的老板?”

    作为雇员,当然是希望有一个宽厚的、比较好说话的老板。

    但是,人的惰性是一种本能,一个公司如果不加以严格的管理,这种惰性就会越来越大,最后会压倒人的理性。

    无数证据表明,“坏老板”领导团队的执行力远远胜过“好老板”。

    微软的比尔·盖茨和鲍尔默对着完不成任务的员工骂粗话,对着不能迅速领会他们意图的员工讽刺挖苦是常有的事;华为的任正非更是取笑他的财务总监“你最近进步很大,从很差进步到了比较差”,甚至跟新员工说:“进了华为就是进了坟墓。”

    联想的柳传志在一次cctv《对话》节目就坦诚自己办企业时拍过不少次桌子,骂过不少回娘;史玉柱在创建巨人时更是出名的暴脾气:以“砸冰箱”和不允许员工随地大小便管理起家,被誉为中国企业现代企业管理教父的海尔张瑞敏说过“伟人首先是恶人”;甲骨文的拉里·埃里森和戴尔电脑的迈克·戴尔更是it业的著名“恶人”,拉里·埃里森甚至在企业员工的衬衫上直接印上“杀死对手”的挑战性宣言;被喻为全球第一ceo的杰克·韦尔奇更是有个杀伤力奇强的绰号“中子弹杰克”……你可以骂这样的老板简直“坏透了”,但你不得不佩服这些“坏老板”却做出了一家高执行力、高绩效,而且是当代最卓越的企业。

    苹果人说:“制造好产品不能靠民主,得靠有能力的暴君。”

    乔布斯的暴君作为,让苹果一直好下去。

    现实中,绝大多数老板是介于“好”与“坏”之间,所以,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是平庸的企业,而那些失败的企业则往往是由那些“该好时却坏,该坏时却好”的老板所经营的。

    我们也许无法重新选择父母,但是却有权选择自己的老板。

    洞察职场成功者的关键在于,选对了老板、做对了事。

    选对了老板,便可以在老板的支持下一展所长,犹如游鱼入海,飞鸟入林,可以实实在在地大展身手;做对了事,就能用真实业绩赢得老板的信任和同事的尊敬,并收获可喜的成果。

    无论是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还是对那些在职场摸爬滚打已久的中年人,重新选择工作时,可以参考这样一个标准:大公司选文化,中型公司选行业,小公司选老板。

    在刚刚创业的小公司,老板则是下折不扣的“灵魂人物”。

    老板的眼界、能力和管理方法对公司未来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个人在选小公司时,老板的风格和为人便成了必不可少的判断依据。

    老板总是与公司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对于小公司来说,老板可能就是投资人、股东,他们能直接与你打交道;对于那些规模大的公司来说,中间有许多层级,投资人和股东往往并不直接参与公司经营,我们称之为老板的人和我们一样是被雇佣者,包括ceo、总经理、分公司经理、部门经理、业务主管等,直接和间接地管理我们。

    选择公司,老板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找工作时,老板有权选择员工,同样,员工也有选择老板的权利。

    一个成熟的商业社会,个人创业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容易了,包括你我在内的大部分人在人生某一个阶段甚至一辈子可能都要扮演雇员的角色,选择一位值得追随的老板,是个人前途的最大保证。

    也许我们无法知道什么样的老板是值得追随的,但却有能力判断谁是不值得追随的老板。

    以下列出的几种特质,可以作为面试老板的一个参照。

    1.没有成功经验的“好”老板

    如果你的老板在商场已闯荡多年,经营的企业少说也有三五家以上,但却没有一次真正成功的经验,而他却经常沾沾自喜地说:“我经历过太多事情了,像我这样垮下去又能站起来的人也不多,毕竟我有我独到之处。”

    此时,你应该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了。

    是的,他是有独到之处。

    能够连续几次从失败中站起来,的确不是一件易事。

    相反地,若连续数次都未能尽其全功,想必他个人有某些重大的缺点,因为不好的运气不会都落在某一个人身上。

    若你的老板属于此一类型,那你就必须仔细探寻他多次失败的原因。

    一个没有成功经验的老板,你怎能肯定他这一次一定会成功,除非你能替他带来好运。

    2.事必躬亲的“好”老板

    “每一件事情我不经手就一定会出差错。”

    这是很多老板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也是他们引以为豪的一件事。

    事实上,这是老板自己造成的后果。

    如果老板事不问大小皆要亲自参与,他怎能期待下属独立呢,无法独立的下属出错的机会自然就大,特别是当事必躬亲的老板不在场的时候。

    如果你不希望永远待在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便最好选择一位懂得授权的老板,不要在意公司目前的规模大小。

    除此之外,事必躬亲的老板也无法留住真正的人才。

    一位有创意、有个性的人才绝不希望老板常伴左右。

    同样地,一家留不住人才的公司,你怎能期望它有良好的绩效呢?

    3.轻视财富的“好”老板

    这类老板最常说的一句话是:“赚这么多钱对我并没有什么意义。”

    企业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追求利润,利润是公司生存的唯一命脉,又何必刻意加以否认呢,或许你有机会经常与这类老板共餐,但是你永远学不到攫取财富的本领。

    4.管理不严格的“好”老板

    一个严厉的老板,看到部下迟到早退,或看到部下的工作没有及时完成或出了差错,就会严肃地批评部下。

    这样的话,部下虽然当时心里很不舒服,但是部下会为了不再遭受同样的不舒服就不再迟到,而把工作做得更好。

    进一步说,如果每个部下都知道这个老板很严厉,工作不做好不行,整个公司的工作就会越来越好,公司才能保持持续的发展;相反,一个对部下很好说话的宽厚的老板,看到部下迟到早退,或看到部下工作没有及时完成,或出了差错,都睁只眼闭只眼,其结果是公司的业绩下降,企业破产,个人失业。

    好老板与好教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们可以让日复一日单调乏味的办公室变成一个学习的地方,他们使你确信,你和你的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

    他们给你信心,让你大胆开口,勇于承担责任,对今后的人生充满憧憬。

    一句话,他们是一个知道如何启发和教导你的导师型老板,而不仅仅是对你感情好的老板。

    20.和老板谈公平?

    你应该清醒一下了

    lily刚进公司做企划部主管时,除了工资,就没享受过另类待遇。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得知行政主管阿c的手机费竟实报实销,这让她很不服气!想到阿c天天坐在公司里,从没听她用手机联系工作,凭什么就能报通信费?

    不行,她也要向老板争取!于是lily借汇报工作之机向老板提出申请,老板听了很惊讶,说后勤人员不是都没有通信费吗?

    “可是阿c就有呀!她的费用实报实销,据说还不低呢。”

    老板听了沉吟道:“是吗?

    我了解一下再说。”

    这一了解就是两个月,按说上司不回复也就算了,而且lily每月才一百多块钱的话费,争来争去也没啥意思。

    可是偏偏她就和阿c较上劲了,见老板没动静,她既生气又愤恨,终于忍不住和同事抱怨,却被人家一语道破天机:“你知道阿c的手机费是怎么回事?

    那是老板的私人电话,只不过借了一下阿c的名字,公司里人都不过问此事。

    就你傻,竟然想用这事和老板论高低,这不是找死吗?”

    lily吓出一身冷汗,暗暗自责不懂高低深浅!怪不得老板见了自己总皱眉头!从此她再也不敢提手机费的事,看阿c的时候也不眼红了。

    公平,这是一个让我们很受伤的词语,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在受着不公平的待遇。

    事实上,这个世界上没有百分百的公平,你越想寻求百分百的公平,你就会越觉得别人对自己不公平。

    无论社会进步到什么程度,企业管理如何扁平化,企业永远是个金字塔;既然是个金字塔,就必然会有上下之分;既然有上下之分,就必然会有不平等的现象存在;企业作为一台利润压榨机,与追求“公平”相比,它更喜欢“效率”;在一个公司内部,如果没有适当的等级制度和淘汰制度,它就会因为自己的“仁义”而失去竞争力,就会在竞争中遭到淘汰。

    因此,在现实生活之中,永远不会出现你在书本上看到的那种“公平”,如此一来,你也不可苛求领导能多么公正。

    小f今天非常郁闷,他无缘无故地成了老板的出气筒——被老板痛骂了一顿,也不给他解释的机会。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小f所在的人力资源部门经常外出,所以带公章办事是很必要的。

    比如,社会保险工伤类、劳动纠纷类、医院结账、法院起诉等,尤其是社会保险部门需要用到公章的地方更多,而且用到公章的文件也是不能带回公司来盖章的。

    这就出现了这么一个问题:公司的公章每天、每个部门,或者和银行有关的也都经常用到。

    这就造成使用公章的冲突,况且老板也经常把公章放在身边,以便自己随时用到。

    最终为了大家办事的方便,小f的老板就专门做了一个假章,专门交给小f的人力资源部门使用。

    假公章的事情之前一直没有人知道,包括小f在内。

    但是因为年代久远的缘故,这假公章的边缘部门出现了残缺,虽然小f对此也很疑惑,并向上级主管反映过类似的问题,但是一直没有音信。

    于是,小f依旧使用这假公章盖文件,但是恰巧有一次,社保站的站长查资料就发现了假公章的秘密,并打电话给小f的老板,当然说了一些难听的话,导致小f的老板颜面无存。

    结果是可以预料的,老板进行了报复,把火撒向了人力资源部,并找到了这件事情的“罪魁祸首”——小f。

    小f当然感觉很委屈,辩解自己一直不知道假公章的秘密,而且也反映过此事……但是老板根本不听,完全把他当成了出气筒。

    从此后,小f记取了教训,每次外出用到公章就会去老板那申请。

    但是问题出现了,星期二用到公章找老板申请时,老板不在,导致办事人员和司机都空等了一天,最后只好推迟了行程,改为星期三的下午。

    为了以防万一,星期三的上午小f就跑去老板那里申请公章,但是老板却提起上次的事情,将小f再次责难一通,结果仍旧不给小f公章,并甩给他一句话:“下午用公章就下午申请,上午我要用!”

    小f解释道:“已经和别人约好下午出发,我怕您下午不在。”

    老板火了,“怎么会不在?

    每天上班时间我都在!”

    尽管小f百般解释,老板都一一辩解了,结果还对小f的表现很不满。

    “人在屋檐下,岂能不低头?”

    在公司里,老板就是老大,老板就是权威,就算他犯了再大的错,身为下属的你也不能说他的不是。

    不要心中抱怨这对你太不公平了,更不要说出来,不公平的现象太正常了,对于职场上种种不公平现象,不管你喜不喜欢,你都必须接受这种现实,并且最好是主动地去适应这种现实,淡然地对待它,把它作为家常便饭一样。

    追求公平只是人类的一种理想,一味追求公平往往不会有好结果,“追求真理”的正义使者也容易讨人嫌,有时候,你所知道的表象,不一定能成为申诉的证据或理由,对此你不必愤愤不平,等你深入了解公司的运作文化,慢慢熟悉老板的行事风格,也就能够见怪不怪了。

    虽然在表面上公司告诉我们要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做事,但是潜规则却警醒我们不能苛求上司一碗水端平,尤其是老板更有特权。

    公平,实际上只是领导者自由掌控的弹簧。

    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一个“公平理论”,认为职工的工作动机不仅受自己所得的绝对报酬的影响,而且还受相对报酬的影响,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付出的劳动与所得报酬同他人相比较,如果觉得不合理,就会产生不公平感,导致心理不平衡。

    因为你和老板地位上的不平等,也就决定了你和老板之间没有所谓的平等和公正。

    你应该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来看清楚问题的根源。

    1.你对老板效忠,老板却不会对你效忠

    你和上司之间,是单向的效忠关系。

    你对上司效忠,他却不会对你效忠。

    所以从实质上讲,上司是不需要对你负责的。

    而上司对你的关照度有多少,并没有契约或者权力进行约束,你对此毫无办法。

    这的确是不公平的,但你应该明白,这就是权力的魅力。

    为什么历来有这么多人想爬到高位上去?

    就是要享受这种高海拔的魅力。

    所有人都臣服在你脚下,并且对你效忠,而你却不需要对他们负责。

    有很多人以为,对上司的效忠是对等的,这实在是太天真的想法。

    就效忠这件事情上来看,你并没有什么资本和上司对等。

    他可以管理你、压制你,而你没办法管理他、压制他。

    所以你必须效忠上司,而他却可以做选择题,可以拔擢你,也可以拔擢你的对手,甚至看你们厮杀争斗。

    这是权力造成这一切,而你在追逐的,也正是这一切。

    2.你和上司只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有些职场新人,有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他们觉得和上司之间,应该是亲如父子的,可以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上司,包括职场计划、自己的前途和所有的事业。

    我承认你的想象非常美好,但是这是不可能的。

    这个世界可以为你交出一切的,只有你的亲生父母。

    而上司,不管多么和善、对你有多关照或者有多大的交情,他们和你之间,唯有相互利用的关系。

    既然你们是相互利用的关系,那么你的命运,又怎么可以交给上司决定呢?

    你希望一个利用你的人来控制你的人生么?

    3.上司看重的永远只有权力

    为什么说,上司不是你的人呢?

    因为你的上司也是他上司的人。

    权力的诱惑是无边无际的,越是高位的人就越贪恋权位,他们不会就此停步,而上司的目标,一定是还要继续往上爬。

    所以他们工作的重心是讨好他们的上司。

    这是一条生物链,最大的boss呆在顶端,牵扯整条链条,而你是最底层的。

    最底层的生物,是唯一能被吃掉且没有任何后遗症的。

    只要有必要,你的上司就会牺牲你来换取他自己的利益。

    任何对上司人品以及道义抱有的期望,都是不切实际的。

    既然你们是相互利用的关系,那就该让自己有足够的利用价值,而且尽量不犯错。

    当高层发生利益交换的时候,是不会有你说话机会的。

    4.为上司做事而要求回报是不明智的

    看了以上三点,相信你已经明白,自己和上司之间既不是亲属也不是朋友,完全是种相互利用的关系。

    那么最后一点,你需要更明白,在你和上司之间,更多的是他利用你。

    所以他可以要求你做事情,而你主动要求回报是不明智的。

    有的人可能觉着奇怪,既然是相互利用关系,那就应该我做一点,他回报一点,要不然就是单方面的付出。

    而事实上,你对上司效忠,这是你的付出,而他允许你效忠,这就是他的付出。

    如果你想老板把你摆在和他一样高度的天平上,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还没有进入职场之前,还在校园里做梦的时候,我们以为这个世界一切都是公平的,不是吗?

    我们可以大胆地驳斥学校里面的一些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如果老师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我们可以直接提出来,根本不用害怕什么。

    在别人眼里,你是“有个性”、“有气魄”的人。

    但是,进入职场之后,“人人平等”变成了下级和上级不可逾越的界限,“言论自由”变成了尽可能地服从。

    如果你动不动就对公司的制度提出质疑,或者动不动就和老板理论,到头来往往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21.视上司为知己,只能让你很受伤

    有个朋友讲她今天很不开心,因为觉得她的老板朋友对不住她,缘由是她老板是她老公的好朋友。

    她哭诉地说,当年这家公司还是小公司时她就过来帮忙,尽心尽力,身兼几职,而如今这家公司也小有规模了。

    可如今她由于孩子要读小学了,家里没人照顾,想以后都提前在下午4点就下班以方便接孩子。

    按她的想法,这个老板朋友当然要同意!不是吗?

    一来她是老臣子,是得力助手;二来她是老板老友的老婆,难道不应该照顾一下吗?

    三来只不过提前两个小时下班而已,按说应该影响不大。

    前天她和老板提出她的计划时,老板有点不置可否,她脸上就有点挂不住啦,当场她给了老板两个选择,一是她辞职,一是同意她的要求。

    可是结果老板告诉她,同意她辞职,因为如果同意她的做法,会对公司其他员工有不好的影响。

    所以她很不开心,觉得老板很不够朋友,伤了她的心。

    就算你再能干,再了解上司的心意,也只能是个能干的员工、贴心的员工。

    在上司心目中,你绝不会变成能干的朋友、贴心的朋友。

    如果你有股份与他的同等,你也只是和他合作得很好的生意伙伴,一切还是以利益为分成的。

    工作就是工作,上司就是上司,真正的朋友是没有利益关系的。

    朋友是心灵的慰藉,与我们的精神世界息息相关;上司则是衣食来源的掌握者,与我们的物质生存紧密相连。

    假如有一天,你遇上了这样一位上司,他欣赏你、理解你、信任你、支持你,在工作之余你们还一起去踢球看电影。

    遇上这样的上司,你是不是在暗自庆幸,并迫不及待地将他划入你的“好友”之列,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就等着伤心的那一天吧。

    圣人说:“君子之交淡如水。”

    千万不要让你的朋友当你的上司,更不要把上司当朋友。

    因为你们的关系从一开始就不是纯净如水的,而是建立在利益关系上的。

    a与b两人同岁,一起进入同一家公司,b是a的上级主管,b口口声声地说与a是好朋友。

    a也一直把b当成自己的好朋友,而且经常一起开玩笑,甚至说一些相对隐私的话题。

    然而,a却想不到b会把他说的牢骚话传给公司老板,害得他挨老板一顿臭骂。

    a非常委屈,弄不明白其中的原因,他不知道为什么b会如此言行不一,他不知接下来该如何与b相处。

    a的问题在于把领导当成朋友,领导却并没有把他当做朋友。

    领导有时为了鼓励下属,会说一些客套话,这是一种策略,千万别当真。

    所以,如果有一天,一位当上司的朋友向你发出诚恳的邀请,切记冷却一下澎湃的热血,仔细考量一下前景。

    如果他真处于危难之中,急需你“两肋插刀”救一回火,短期帮忙当然无法推脱,但此种情况之外则不宜考虑。

    朋友之间羞于谈钱,可作为工作必定是需要薪水的,该拿多少无法衡量,倘若你把工作和私人感情牵扯到一起,最后受伤的只能是你自己,而你的职位、公司发展等问题,也一定是引发你不满的导火线。

    现代社会的人们,都愿意与领导交朋友,这是不争的事实。

    因为领导可以帮着解决很多问题,给自己或亲属带来许多利益。

    古人早就说过,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识,时代发展到今天,这个现象依然存在,且更为明显。

    当把领导与朋友这两个概念放在一起时,你就得把握准确了。

    如果你把握不好,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吃几碗干饭,最后的结果是不仅朋友做不成,他还不想领导你了呢。

    想和领导做朋友?

    你得看清楚领导的本质。

    领导是权威,是制度,是有权力给你带来福利分配的人,是管理约束你日常行为的人。

    当你和领导成为朋友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流露出你们的感情和关系,说小一点会影响领导工作的开展,说大一点会影响到领导的威信,让领导心里不舒服。

    尽管你是领导的朋友,甚至达到了私下里无话不谈的地步,但是在公开场合下,你始终得维护领导的地位,和别人一样说着些恭维领导的话。

    而朋友是什么呢?

    朋友是手足,是义气,是真诚的交往和平等的沟通,是可以与你同患难、共甘苦的人。

    你和领导交朋友,会有这种感觉吗,所以说,千万别把领导当朋友。

    那么,在职场中,应当如何与自己的上司相处呢?

    1.站在上司的立场上想问题

    如果独立思考是一种技能的话,很多人已经遗忘了如何做到。

    遇见一件事情,并非考虑表面问题就可以,需要的是更深入的思索和换位思考。

    上司交给你一件事情,一般人都只会去想自己能不能做好,有多大的好处。

    但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对你上司的好处,以及将会产生的影响力也是你必须思考的,因为只有了解这一切,你才能做出最正确的判断。

    所以,你先要站在上司的立场上想问题。

    这种换位思考是必要的,只有你站在上司立场上,才能看到对事件的更高一层反应。

    他让你做的,是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

    为什么要做,为什么找你做,你的同事会有什么看法?

    你上司的同僚会有什么看法?

    在公司里会有什么反响?

    这些问题你从前不会想,可却是你上司每天都在考虑的。

    这就是为什么他会当上司,而你没有当的原因。

    许多职场人的问题就出在这里,不想太累,不想思考,上司命令什么就做什么。

    如果真的只想这样,那你的职场之路就是永远呆在底层做小职员,看着比你晚进的人慢慢升职。

    倘若你站在上司的立场上,把整个问题想清楚,你就知道,他为什么要命令你做,这件事情对你上司有多重要,这件事情是不是可以推脱的。

    这是你接触所有工作的前提,随后你才可以对它做出判断。

    2.站在自己立场做事

    当上司相信你,让你做一些事情时,你的心里必须有自己的小算盘,别傻兮兮地什么都做。

    你要站在上司立场上去考虑问题,了解上司为什么要做,能达到什么目的,然后再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作出抉择,有些做,有些推脱。

    选择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去做,不符合利益的想法推脱。

    用做了的事情取悦上司,而不做的事情则让上司知道,你已经完全尽力了。

    一般而言,当某件事情摆在面前,你需要先站在上司的立场上考虑,如果这件事情对上司有好处、对你也有好处,那就放手去做。

    如果这件事情对上司有好处、对你却不利,那就想法子推脱掉。

    你要明白,站在上司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绝不是要站在上司立场上做事情。

    上司做错事情没关系,他可能有自己的靠山,可你做错事情却没人救你。

    所以不管怎么样,最后做事情的准则是以你的利益为重,一切都要对自己利。

    在职场上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朋友,在这里只有利益关系,如果你在保证自己利益的同时,又顺带着给上司创造利益,那就创造了多赢的局面。

    22.不要越级报告,这是危险的行为

    刚毕业不久的小周,满腔工作热情,想法也很多,但是他的创意总是被顶头上司枪毙。

    经过几次挫折之后,他认为是上司对自己存在偏见。

    于是,有一次他把一个自鸣得意的方案私自送到老总的桌上,然后以为最高决策层会对自己的才华另眼相看。

    结果老总将他的报告按下不动,好像没有这一回事一样,另行启用他所在的部门呈上的另一份方案。

    这一次,小周觉得老总可能认为那份方案一般,于是又有一次,他花了两个通宵,制作了一份上市方案,同样悄悄送到老总的办公室。

    这一次,他亲眼看到老总连翻都没有翻,径自送回部门经理那里,令其按常规程序办。

    本来觉得他潜力不错、准备今后着重培养他的部门经理从此真的对他“另眼相看”了。

    任何公司和组织的报告制度都是逐级的,因为我们每个员工都有直属上司和顶头上司。

    在工作中,越级报告意味若越过直属上司,直接与顶头上司报告你的看法或者主张。

    越级报告通常是一种危险的行为,会产生许多不良后果。

    高层主管一般都不会允许越级报告,对于越级报告一般会“退回原级处理”。

    对于高层主管来说,他不可能不考虑中层主管的威信、情绪等因素,不能不维护整个管理阶层的和谐局面。

    况且,越级报告明显是对主管不尊重的表现。

    这将直接影响到直属上司与下属之间的关系,因为这样做将使得中层主管处于被动尴尬的局面。

    高层主管也好,中层主管也好,直接主管也罢,都将难委你以重任。

    而如果身边的同事们知道了,更有可能使你处于“里外不是人”的境地。

    “坦率”的职场菜鸟会禁不住对上司的上司表忠心,在他们的脑海里,他们都是领导,而且上面人的权力明显更大,所以会很自然地贴上去,说了很多“忠心话”,就是违犯了一个新的游戏规则——越级汇报。

    越级汇报在职场上是个大不敬的事,操作不当,不但直接得罪了上级,还很有可能给上级的上级留下负面印象。

    即便你报告的内容是非常正确的,但是,你的确破坏了单位的正常运作程序,这会让顶头上司感到“头疼”。

    即使你的越级报告得到成功,各级主管也会心存芥蒂,认为你对任何主管都可能采取同样的行为。

    所以,非特殊情况下,不要越级报告。

    事实上,有些“狡猾”的老板们,喜欢下属打小报告,以这种非常渠道来了解手下人的想法。

    对于这种偏好的老板,你以为自己越级成功,那就错了,你充其量是被利用了罢了。

    ben是一家公司的部门中层,他的顶头上司是分管副总。

    相当一段时间以来,两人关系维护得还不错,因为利益一致,所以目标与手段全都能统一在一起。

    ben是新晋升的中层,锋芒毕露,一心要在职场中崭露头角。

    所以,他对部门里的同事管理相对较严格,从上下班时间到业务考核,全都不放过。

    当然,他这么做并没错,是一个负责任的中层必须干的。

    可问题的关键在于,别的部门不像他管得这么严格,所以下属们开始转了风向,要把对他的不满意转诉到更高一层的领导那里去。

    并且,不止是不满意,工作上任何事也直接向上级领导汇报了,直接把他给架空了。

    恰好这分管副总也是个职场空降兵,刚从下面的子公司里调任上来,急于搞好人际关系,不管和谁都打得火热。

    先是百般赞扬ben,告诉ben无论怎样严厉对待下属都是理所应当的,自己会力挺ben的做法。

    可是等到那些下属试着流露出对ben管理方式的不满意时,他又全盘接收,说ben这种管理方式属于“用力过猛”,应该更“以人为本”。

    接下来,他以下属的投诉意见再来控制ben,温和但又严肃地正告ben,再这样下去,人心会散掉,队伍也会垮掉的——“我一直都在看着你,工作能力是没有问题的,但管理方法一定要改善,你做了些什么我全都知道,你一定要多和我沟通,也要多和部门同事们交流……”

    ben听了副总这番话后,知道完了。

    一是,部门里的同事大半都经由他招聘进入公司的,自己于他们有恩,这些人现在居然在背后这样告自己黑状;二是,就没见过一个像这副总似的高管,成天和公司的一帮基层人员打成一片,偏听偏信,时不时还把那些意见拎出来吓唬一下自己。

    这样的公司是典型的以办公室政治为荣的地方,谁也待不长的。

    所以,他只好闪人。

    一个正常的组织中,偶尔会出现越级报告、越级指挥应被视为常态,但要遵守“三角传球”的原则,让被跨越的层级也接收到同样讯息。

    当发生紧急、重要的事情而必须向主管报告,但直属主管正好不在,如果等到主管回来才报告的话,在实效上很可能已经不被允许。

    此时,部属应该要往更上一层的主管报告,以尽速回应、避免误事。

    但当直属主管回来之后,部属必须尽速向其“补报告”,使其掌握状况,这便是“三角传球”的涵义。

    另一种常见的情况则是,部属提出意见,经过与主管充分沟通、讨论之后,仍然未被主管采纳,如果部属认为自己提出来的意见有其重要性,而主管未采纳的原因可能是其思考上的盲点所致,此时,部属可以越级向更高一层的主管报告。

    在这种情形中,部属该注意的是必须先与主管沟通,沟通不成才能越级报告,并非凡事都直接找更高层主管而未让直属主管知道,否则,便违反了“三角传球”的原则。

    23.老板的有些话你不能当真

    小e的部门主管为了在上级面前表现自己优秀的管理能力,经常对上级夸下海口,因此,各项开发任务往往要求在不可能完成的时间完成。

    接连几次任务没有准时完成,此项目的上级产生了不满。

    小e的主管灵机一动,采用了授权管理。

    当然,情况照旧,但是唯一改变的是小e部门主管在企业内部授权给下属员工。

    当下次项目会议召开的时候,小e该部门主管在会议上详细诉说了自己部门所进行的管理创新,并且指出,在授权管理下,员工的积极性大幅度提高。

    但是,由于个别员工的组织性、纪律性、自觉性不强,造成项目整体延缓。

    于是,曾接受授权的小e被当做“首席替罪羊”调离该部门,重新补充了一个新人进去。

    由于一个项目平均进行三到六个月,这个授权伎俩被充分使用,并且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领导的话你千万不能全信,这就是职场的永恒真理。

    领导的有些话你大可不必当真,人家那么一说,你也就那么一听就得了。

    若是信了,你就是大傻瓜。

    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企业里的谎言实在是很多。

    谎言的特征是,说得天花乱坠,但是,跟实际完全不符。

    基本上是说归说,做归做,甚至,说的跟做的完全相反。

    以下四句好听的话,你听了最好多过过脑子,不要太较真。

    1.“员工是最为宝贵的财富”

    如果你去采访任何一家企业的老板,问他关于对员工的认识问题,他们都会斩钉截铁地说:“员工是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

    或者,“员工是企业的灵魂。”

    说法各有不同,不过意思完全一致。

    在这个问题上,所有的老板和管理员有着惊人的一致。

    一个老板可能敢公开地承认自己偷税漏税,但是,他绝不敢承认自己不把员工当人。

    某公司的老总对办公用品的管理非常严格,要求所有纸张必须双面使用;复写纸必须用到不能用了才能扔掉;所有的文具必须以旧换新;冬天严禁开空调,夏天必须在气温达到30度以上,并且已经到达7月中旬,才可以开空调。

    如此严格的管理,使得办公费用有所下降。

    公司里有两个新进的大学生,在工作上没有任何错误;但是,根据他们上级主管的反映,他们的工作似乎不够“积极、热情”。

    在高层管理人员会议上,老总说:“大学生现在有的是,不合适的马上开掉!”

    于是,两位大学生因为不能达到“积极、热情”的标准而被解雇。

    如果搞一个资产排名,这些作为“最宝贵的财富”排名肯定在办公用品的后面。

    2.“我们要开诚布公”

    在公司会议上,慈祥、和蔼、可亲的上司经常会这样说:“大家请畅所欲言。”

    面对一个个呆若木鸡的会议僵尸,上司清楚地知道,员工是需要鼓励的。

    当上司长篇大论说完以后,如果仅仅只有寥寥无几的掌声,对一些无能者来说是不够的。

    他们有大把的时间没有地方用,好不容易有一个开会的机会,怎么能不好好利用呢?

    于是,在员工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他们认为,需要员工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就听明白了报告的所有内容,并提出一些“令人激动”的想法来。

    对发言者来说,他们期待的“令人激动”想法包括:“这个思路太好了!我们公司又要赚大钱了!”

    “这个想法太伟大了!怎么我们从来没有想到呢?”

    “老大说得太有道理,简直说到我们心坎儿上去了!”

    “我觉得老总说得很有道理,我们一定会认真执行的!”

    如果这时候你站起来,对老板的观点进行认真地总结和分析,那么,你会发现:会议结束,报告仍然按照原样递交,而可怜的你,将面临什么样的命运呢,就要视你上司的胸怀而定了。

    老板说“随便谈谈”,你可千万别随便。

    发言之前最好多察言观色一番,三思而后再言语。

    3.“失败乃成功之母”

    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道理,失败能够增长经验,能够加强记忆。

    如果你是营销部门、开发部门的员工,你的上级一定会经常跟你们说,要敢于失败,要敢于冒险;对于按部就班的部门,比如财务部、生产部来说,一切都有明确规定,冒险代表着失败。

    但是,对于营销部门和开发部门来说,按部就班地工作,不可能有任何业绩,只有冲出去,不停地接触新的信息,做不同的尝试,才有可能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和新的创意。

    道理是不错,但是,上级一些常用的词语有不同的意思比如冒险。

    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冒险,代表着有失败的可能,甚至有很大的失败可能。

    如果一件事情的成功率达99.5%,我们不能认为这是一个冒险,当一件事的成功率接近甚至少于50%的时候,我们才可以认为这是冒险。

    上级要求下属多冒险有两个好处,如果冒险成功了,他可以以领导者的身份获得嘉奖;如果冒险失败了,下属就有个小辫子落在他的手里,每到初一、十五,他可以提一下下属的失败案例,分析一下失败原因,并且乐在其中。

    如果你的上司让你放心大胆地去冒险,你可千万别太大胆,一定要在90%以上把握的基础上去创新,美国有苹果、3m之类的大公司敢于鼓励失败,在中国,目前还没有多少如此豪迈的企业。

    4.“这事交给你了,放心去做吧”

    所谓的授权管理,就是工作任务和权力下放下去,让下属去做,以减轻管理者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这看上去非常合理。

    从一个企业的角度来说,根据企业需要,设置了各种部门,根据各部门的工作情况,设置了各种岗位。

    从一个完美的角度来说,如果各个岗位的工作都顺利展开,企业就能良好地运行。

    但是,一个把授权当做经典管理方法的企业不是这样。

    很明显,那些把授权当做管理技巧在那里推广的企业,他们的岗位设置明显地存在问题,下属没有事情干,全部工作都是上级一个人在干。

    问题是出在没有授权,还是岗位责任设置不合理呢?

    作为这样企业的员工,在授权活动进行之前,你并没有十分的空闲。

    想想看,授权,授权,你被授予了哪些权?

    你有动用资金的权力吗?

    你有调派人手的权力吗?

    如果没有的话,那么,授权跟普通的下达任务有什么不同呢?

    如果上级下达了一个长期任务,而你根本搞不清楚具体该怎么做,如何衡量成功和失败,大约需要多少时间,需要多少费用,总而言之,在你对项目怎么办不是很清楚的情况下,你也可以采取授权的方式,把这个含糊的包袱扔给你的下属。

    切记一个原则,授权并不是真的要你把权力下放,而是要把责任下放。

    人在职场,身不由己。

    领导或许也如此,每一个好不容易钻进权力金字塔的人,首先学会的就是曾经他所不屑的官话。

    这些官话有些领导只不过是为了表示自己的地位,敷衍下属,对于此类的领导,你只管听听就是;而有些领导则把他作为管理手法,你一定要听出他的话外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