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二篇(三)
《周易》一书共有六十四篇文章,而且十五篇涉及到“君子”一词,其中还有三篇是通篇讲“君子”之道。严格地讲《周易》六十四篇,是针对“君子”讲述的政治道理,即为“君子”讲述修身、齐家、治国的政治道理。 現把《周易》一书里有关对“君子”的论述摘录如下: 《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历,无咎。” 《坤》:“君子有攸往,先迷而后得主。” 《小畜》:“月儿望,君子征凶。” 《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同人》:“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谦》:“谦,亨,君子有终。” “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劳谦,君子有终,吉。” 《观》:“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 “观我生,君子无咎。” “观其生,君子无咎。” 《剥》:“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 《遁》:“好遁,君子吉,小人否。” 《大壮》:“小人用壮,君子用罔” 《明夷》:“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 《解》:“君子唯有解,吉,有孚于小人。” 《夬》:“君子夬夬独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 《革》:“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 《未齐》:“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 《周易》一书共15篇出现了“君子”一词,出现的次数共十九次。那么《周易》一书“君子”的含义的是什么呢? 我们知道现在所说的“君子”是指品德高尚的人,“小人”是指品德不好的人。那么,《周易》里的“君子”是否也是指人的品德所言呢?我们已论述过《诗》里的早期诗歌里出现的“君子”是个身份概念。 《诗》里在西周早中期产生的诗歌中出现的“君子”称谓,是指“周王”,到西周后期产生的诗歌中出现的“君子”的含义趋向扩大化,已不特指“周王”,而扩大到整个贵族统治集团。《周易》里的“君子”称谓与西周中晚期产生的诗歌里出现的“君子”称谓,应是同一概念,即是一种泛指,是指周族开国君主之后的子孙,应是一个血统上的身份概念。 正如有学者所言:“君子的初始涵义为"君之子"。"君之子"更能体现西周初年的分封制和嫡长子世袭制对于语言文化的影响。周朝通过分封制"封土建君",使各地区的政权脱离原始的自然状态,又以立长立嫡世袭制确定政权传递方式,从而建立起政治秩序。嫡长子世袭制维系了统治阶级的统治政权和尊贵地位,作为统治者的儿子也因此而尊贵,换言之,"尊贵男子"可由"君之子"衍化而来。而"尊贵男子"则难以反映统治者之间的血缘关系和政权更替方式。因此,我们可以大致推论君子的初始涵义为"君之子",也就是说君子得名是因为其为"君"的儿子。在分封制和嫡长子世袭制的共同作用下,君子又引申为"贵族男子"和"统治者"。正如许倬云先生所指出的那样,"君子作为‘封君的儿子’这个涵义引申以后,就包含了通过血缘关系联结起来的与统治集团有关的所有人员,这就使得‘君子’成了‘贵族’的同义词"”。 《周易》里的“君子”同理是个身份概念,即有国有家者的受封贵族。但“君子”一词的出现,无论在早期的文献里,如《周书》,还是《诗》里已经给“君子”赋予上道德内涵。当然“君子”承载的道德内涵也是个逐步演进的过程,如《周书无逸》:“君子所其无逸”,“无逸”就是不贪图安逸。这已为“君子”设定了道德内容。当然“君子”承载的道德内容是随时代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周易》一书里“君子”这一概念,除了它传达其贵族统治地位身份之义外,还在于他承载道德内容的要求。即“主体性的内涵是道德性”。《诗》里前期出现的“君子”一词并不是干巴巴的代指周王,“君子”一词出现在《诗》里一开始就赋予上一种情感。如同在“周族开国史诗”中对文王这个称号,同样赋予着情感化,即一种歌颂赞美的称谓。“君子”一词出现在《诗》里,是在西周中期之后产生的“诗”作里才较频繁的出现和表述。而“君子”一词是“王”称法后形成的一个政治概念。而“君子”一词的出现一开始被赋予上一种情感化,这种情感化而与《周易》一书里赋予“君子”的道德性内涵是个继承与发展关系。 如《大雅·旱麓》“岂弟君子,干禄岂弟”(平易和乐的君子,求禄求得多遂心);“岂弟君子,福禄攸降”(平易和乐的君子,福禄不断降下来)。 本诗共6段24句,其中出现了“岂弟君子”反复用了五次,这里的“君子”是指周文王,是歌颂文王,歌颂文王“平易和乐”的形象。在《诗》里出现的君子所指向的是作为“周王”(西周中期的诗作)是对周初文、武、成王的歌颂,凡用“君子”一词是指有功有德的周王。“君子”一词出现在《诗》里一开始就赋予上了一种理想与情感的色彩,即树立道德理想的“君子”楷模。 如《大雅·卷阿》 “有卷者阿”(弯弯曲曲的丘陵) “飘风自南”(飘飘而来的南风) “岂弟君子”(平易和乐的君子) “来游来歌”(前来游赏来载歌) “以矢其音”(我也敬献一支歌) “伴奂尔游矣”(你你逍遥尽情游) “优游尔休矣”(悠闲自得且暂休) “岂弟君子”(平易和乐的君子) “俾尔弥尔性”(祝你高寿日月长) “似先公酋矣”(继续先公德政杨) 本诗共十段,54句,其中出现君子一词共十次。这里的“君子”是指成王。
西周中期出现的《诗》里,所出现的“君子”是对西周初期王的歌颂赞美的称谓。这“君子”一词的出现表明是对周族开国有功有德之王的称谓。到西周后期所出现在《诗》作里的“君子”已有泛指的特征,泛指“周”的在位者,即有国有家的在位者。已不单指周王。可见“君子”一词的出现就有褒奖之意,后到帝制时代,终于把带有血统身份概念变成纯粹是一种道德概念,“君子”一词变成了一个道德概念。 现代学者余时英对“君子”的说法:“君子在最初即非道德之称,更不是天子之民的通称,而是贵族在位者的专称。下层庶民纵有道德也不配称为“君子”,因为他们另有小人的专名,“君子”之逐渐从身份地位的概念取得道德品质的内涵,自然是一个长期演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大概在孔子以前早已开始,但却完成在孔子手里”。(《内在超越之路》) 确实“君子”与“小人”起初是个对称的身份概念。“小人”纵有道德也不配称为“君子”,因为“君子”本不是道德概念,当然小人再有道德修养也不能进入君子的行列,“君子”是个血缘的统治阶层,“小人”是被“君子”统治的对象。只有到了后封建社会,“君子”与“小人”才变成了道德概念,而失去了身份概念。 若说把“君子”身份称谓,而变成道德概念,说是完成在孔子手里并不确切。孔子只是承继了先儒已将“君子”这一身份概念设定道德内容的继承与深化,孔子所言的“君子”并未失去政治身份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