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情况4
#
2017年3月11日
新加坡,新加坡铜处理公司
D37F站
0450时
#
K博士把那张擦手的纸巾丢在桌面上,目瞪口呆地盯着大屏幕上的航拍影像。
“博士,应该进入情况4了。”阮女士终于忍受不了任务中心气氛的变化,开口提醒K博士。
情况4并不意味着有人员伤亡,人员伤亡在基金会的日常运作中是很常见的,基地内的一般性伤亡会被归类在情况1到情况3之间,不会达到情况4的高度。
有时候人们正好端端地在基金会的某个研究站里工作,除了办公室离地表太远,电梯里人太多,休息区太吵这些细枝末节的小问题之外,一切都显得宁静而美好。
有一天,当所有人都还在考虑怎么维持一种介于怠工和找死之间的工作态度,准备将手头的工作拖延到下一年的时候,整个站点突然就被一台计算机接管了。
这台计算机会告诉所有人,在整个站点的最深处,有一次常规的检验试验出了一些意料之外的小问题,所以它将按照一条被人已经遗忘了的规则,开始往站点的空气循环系统里释放神经毒气。
它会用事先录制好的声音告诉人们,生命是美好的,请基金会的诸位同仁尽量活下去,不要提前放弃。基金会也希望在事故发生后,站点里的人类工作人员能努力挣扎一下,不要因为神经毒气的皮肤吸收特性而放弃自救。
因为……首先,“在绝境中保持着希望是人类最美好的品质之一,只要不放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奇迹就会发生”,而且任何自救行为都会为基金会提供宝贵的经验,用于完善之后的隔离收容措施。
然而,在站点管理层眼里,这样的事故只需要将警报级别上调到情况3。也就是:“物件造成人员伤亡,相关物资可收容。”
情况4所代表的,是一种基金会无法控制事故范围,无法回收人员尸体和物资的状况。比方说因为实验事故,埋藏在盐矿里的地下站点被跨世界喷流整个炸开,里面基金会设备和人员残片散布在方圆十几公里的范围内。或者某种异界生物透过意外开启的传送门入侵,借着从传送门另一边喷涌而出的迷雾,从研究站内部突破了所有收容措施,甚至还占领了研究站附近山下的小镇。
在这些情况下,基金会人员或者物资被带入了不受基金会监控的开放环境,没人知道是否泄露了关键的信息,没人知道信息泄露的范围。
如果有基金会人员意外跌进了另一个世界,整个站点就可能进入情况4,这意味着该站点的所有人员都必须开始保密审查,确认失踪人员所记得的知识,检查失踪者携带的设备中有没有可能造成暴露的技术。
K博士的喉头蠕动了一下,他揉了揉自己的额角:“D37F站进入情况4,命令即时起效。”他记起了一些SOP的内容,询问道:“站点有ART-35的热备份吗?”
“没有。”当然没有。
K博士记得,自从自己来到D37F站,就从来没有见到过关于热备份的文件,果然是没有。
毕竟没人会浪费好好的一个周末,跑去上传数据,校准自己的克隆。
在潜在的“冲突地区”,基金会曾经要求前线人员每两周备份一次自己的“灵魂”,校准Doppelganger。随着基金会自身认识的发展和技术上的进步,后来这项要求变成了备份综合感知数据,校准自己的克隆。
在十九世纪之前,人力资源部门总会提前把十几个成熟的克隆体运到离前线非常近的地方,有备无患,免得现场人员被消耗得太快,在热点地区出现难以弥补的人力缺口。
可以想见的是,那些校准周末一定会忙得要人命:每校准一个克隆体大致要花两三个小时,如果人力资源部门认为你比较容易死,那么一天校准两三个备份都是常有的事情。
而所谓的“校准”就是和处于麻醉状态的“自己”进行一段冗长的对答,问些诸如“假设你看到一只黄蜂停在你的手背上,你会怎么做?”之类的暧昧问题。克隆体的回答对被浪费了一个周末的人来说毫无意义,只是反映其意识活动反馈链的一个窗口罢了,如果测试者和自己的克隆体产生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反馈,那么乐子可就大了,更多的周末会被消耗在各种检查和重校准中。
这种设计源于基金会早期经历的一些通讯和物流上的困难,当时基金会很难跨过半个地球进行实时补给。只有在非常紧急的情况下,基金会才会使用一些神秘学手段来解决问题,但是……神秘学手段造成的后果往往会变得非常不可控。
为了在任务区域快速重建损失的单位,基金会的人力生产部门原先将自己的制造中心分布在世界各地,有时候甚至放在船上,用不了一个星期就能将一模一样的补充兵送到基金会受到损失的地方。
他们原来把这种机制叫做训练营、人rou仓库、沉睡营(因为未激活的克隆总是处于一种类似沉睡的状态)。后来人力生产部门被合并进了人力资源部,物流团队被剥离,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传统的手段也就变成了“行动人员的热备份”。当然,这个称呼也算是一个符合HR部门幽默感水平的双关语——在启用备份人员之前,他们当然是温热的。
在21世纪的今天,没有人愿意为了自己这辈子肯定用不上的东西,而白白浪费自己这辈子急需的休假。在机动特遣队能够全球抵达的现在,热备份制度最终也就变成了一种纸面上的选择。
K博士被这句斩钉截铁的回答噎住了,他侧转过身,阮女士面无表情,全神贯注地注视着她面前的屏幕。K博士只能转回头去,望向正播放着无人机视频流的大屏幕。
“能援救人员吗?”
“本世界的雨水没有穿透介面层,说明这一介面层可能是选择性的。”D37F站的神秘学负责人解释说:“如果……斯通-弗林特集团派驻在此的车辆也是这么失踪的,那么我们就有机会向介面层的另一边投放救援物资。”
说话的这位斯特林博士看上去完全是一个干瘦的老头,在基金会,只有很少一些人有幸像他那样。K博士相信斯特林博士具有一些特殊的品质,可以帮助他和多灾多难的D37F站熬过这次危机。
“……而且,失踪者把IR闪光器带到‘另一边’去了,介面层是选择性的,但并不是过滤性的。”
斯特林停顿了一下,好让K博士充分理解他的分析过程:“从无人机拍摄的影像可以看出来,失踪者在穿过介面层的过程中有一个连续的坠落过程。我相信他应该还活着,救援是可行的,但是时间上会非常紧张。”斯特林博士解释说:“像这样的介面层,对面极有可能是同样的液体,可能只是一个充满了水的池子。”
K博士把手肘支在桌面上,十指交叉,用大拇指揉着自己左手的虎口,他脖子右边的肌rou有些僵硬,据说应该揉左手的虎口。
“以回收DSU为目标吧。”他用力一掐,感觉在肩头压制着他的压力随着虎口的疼痛一起消退了:“没必要造成更大的损失,以回收DSU为目标,先进行探测,确定介面层对面的状态。让军事组……让保卫组控制那条山路,在日出之前完成。”
K博士用拇指支着他凸出的颧骨,把下半边面孔隐藏在阴影中,在黎明前最为难熬的这个时刻,指挥中心能做的事情已经很少了。无人机正沿着一条环绕任务区域的航线飞到东北方,大屏幕上,现场人员还保持在事故发生时的位置。
至少,夏言的动作一直维持着刚发现人员失踪时的状态,直到有另一个热源靠近他,拉着他退回掩体后为止。作战指挥中心还以为他中了什么降头,或者被水里显现的图像模因控制了。
“愤怒鹬,需要确认物件状态。”同时,另一个频道正在秘密联络站在夏言身后的两名士兵,让他们抓紧时间检查自己的综合护身符。
夏言自己也检查了一下自己的护身符,在没有战斗服的情况下,他就像十九世纪的基金会士兵一样,只能凭感觉去体会护身符的变化。
好像没什么事。没有东西烧起来,银戒指也没有快速氧化,这个物件没有主动干涉本世界,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上校从震惊中缓了过来:“保卫组全体都有!我们要推进到水池的另一头,控制大门。”他甩开拉住他的手,站起来观察了一下35-B的方向:“棕翅鹬,听得到吗?从边缘和水池中央抽五个点采水样。多采一些,我们时间足够。”
“棕翅鹬收到,正在执行。”
“灰翅鹬,痕迹分析小组,到我这里来。”夏言急得不想继续用暗语了,那些TR0猿人几乎不可能破解基金会的通讯,为什么还要费这事呢?
“把乔带过来,还有工具箱,别忘了工具箱。”夏言直接站起来,冲着远处伏在铁丝网栅栏外的士兵们喊叫起来:“把乔带过来!带着乔的人员来这里集中,全过来!”
他终于想起来了,他有一些部下根本不在这里:“军士长,把四号车开过来。让新人在上面看着,停车处到行动起始点之间1.5公里处有一段砂质山坡已经滑坡了,你要全程越野行驶,小心点。”
巴拿在出事的时候已经离开了他的位置,开始往山下藏车的地方跑了,他侧着身子,滑下一段松松垮垮的碎石坡,不敢分神答话。
“军士长!你听到我没有?”
巴拿猛赶两步,化解了从坡上滑下来的冲势,按下对讲机的开关:“明白,正在前往车辆。”
“记住是四号车。”夏言从ART-35的频道里离开,接入了通往指挥中心的卫星线路:“杜鹃巢,我需要喇叭鸟给四号车提供导航和路况分析,需要侦查公路另一头的潜在敌对活动,我们需要喇叭鸟盯着周围的山。”
“待命,愤怒鹬,喇叭鸟正在爬升,139秒后恢复侦查。”
偏偏是这时候!夏言把自己的背包丢在徐老虎失踪前攀下的悬崖边上,把绳子的一端系在背包上,任由另一头在水里漂着。背包里有一些备用的弹药和护符,对留在后面的人员来说可能是很重要的补充。
徐老虎应该已经没戏了,夏言估计这可能是一种相位转移场,或者更糟糕,是两个世界间的重叠,一点点额外的物质或者能量都能破坏这种状态。
徐老虎应该已经没戏了,指挥部的命令是尽量回收他的DSU,希望能获得一些可以利用的情报。但是在夏言看来,DSU也不太能指望,也许那些植入式设备已经化为了纯粹的能量,其中的数据也变成了噪音。
他快步跟上其他的士兵,朝大门走去。那扇门周围并没有围墙,也没有和最外圈的铁丝网障碍连在一起,只不过是两个固定着铁门的砖石柱子罢了,反倒是大门外的沙包掩体更能代表斯通-弗林特集团,作为私有财产所有权的标志。
三支武装到牙齿的小队花了将近半个小时,小心翼翼地挪到场地的另一端,把“水池”边的犄角旮旯仔仔细细地清扫了一遍。
铁门外的景象和更早的一张卫片差不多,只是一条被重型车辆碾得乱七八糟的土路罢了,如果斯通-弗林特集团还想在这里继续施工,他们应该整理一下路面,但是从上一次空中侦查至今,这条路还是同一副鬼样子。
“愤怒鹬呼叫杜鹃巢,我将派一个小组建立警戒哨,请提供空中侦查情报。”
“愤怒鹬,原地待命,没有视线,山体遮挡。”无人机小组也很无奈,好在喇叭鸟已经进行了一次爬升,现在正顶着自己的实用升限飞行。更高的飞行高度减少了山体遮挡的程度,但是更加稀薄的空气使无人机必须以更大的转弯半径绕更大的圈,才能避免失速。
无人机小组:“下一圈之后将转换到备份航线,注意侦查窗口时间。”无人机的这一圈最后将转到文莱以北的海面上空,从那里折向西北,从廖内群岛内侧转回来,调整好角度,从任务区上空经过。
2017年3月11日
新加坡,新加坡铜处理公司
D37F站
0450时
#
K博士把那张擦手的纸巾丢在桌面上,目瞪口呆地盯着大屏幕上的航拍影像。
“博士,应该进入情况4了。”阮女士终于忍受不了任务中心气氛的变化,开口提醒K博士。
情况4并不意味着有人员伤亡,人员伤亡在基金会的日常运作中是很常见的,基地内的一般性伤亡会被归类在情况1到情况3之间,不会达到情况4的高度。
有时候人们正好端端地在基金会的某个研究站里工作,除了办公室离地表太远,电梯里人太多,休息区太吵这些细枝末节的小问题之外,一切都显得宁静而美好。
有一天,当所有人都还在考虑怎么维持一种介于怠工和找死之间的工作态度,准备将手头的工作拖延到下一年的时候,整个站点突然就被一台计算机接管了。
这台计算机会告诉所有人,在整个站点的最深处,有一次常规的检验试验出了一些意料之外的小问题,所以它将按照一条被人已经遗忘了的规则,开始往站点的空气循环系统里释放神经毒气。
它会用事先录制好的声音告诉人们,生命是美好的,请基金会的诸位同仁尽量活下去,不要提前放弃。基金会也希望在事故发生后,站点里的人类工作人员能努力挣扎一下,不要因为神经毒气的皮肤吸收特性而放弃自救。
因为……首先,“在绝境中保持着希望是人类最美好的品质之一,只要不放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奇迹就会发生”,而且任何自救行为都会为基金会提供宝贵的经验,用于完善之后的隔离收容措施。
然而,在站点管理层眼里,这样的事故只需要将警报级别上调到情况3。也就是:“物件造成人员伤亡,相关物资可收容。”
情况4所代表的,是一种基金会无法控制事故范围,无法回收人员尸体和物资的状况。比方说因为实验事故,埋藏在盐矿里的地下站点被跨世界喷流整个炸开,里面基金会设备和人员残片散布在方圆十几公里的范围内。或者某种异界生物透过意外开启的传送门入侵,借着从传送门另一边喷涌而出的迷雾,从研究站内部突破了所有收容措施,甚至还占领了研究站附近山下的小镇。
在这些情况下,基金会人员或者物资被带入了不受基金会监控的开放环境,没人知道是否泄露了关键的信息,没人知道信息泄露的范围。
如果有基金会人员意外跌进了另一个世界,整个站点就可能进入情况4,这意味着该站点的所有人员都必须开始保密审查,确认失踪人员所记得的知识,检查失踪者携带的设备中有没有可能造成暴露的技术。
K博士的喉头蠕动了一下,他揉了揉自己的额角:“D37F站进入情况4,命令即时起效。”他记起了一些SOP的内容,询问道:“站点有ART-35的热备份吗?”
“没有。”当然没有。
K博士记得,自从自己来到D37F站,就从来没有见到过关于热备份的文件,果然是没有。
毕竟没人会浪费好好的一个周末,跑去上传数据,校准自己的克隆。
在潜在的“冲突地区”,基金会曾经要求前线人员每两周备份一次自己的“灵魂”,校准Doppelganger。随着基金会自身认识的发展和技术上的进步,后来这项要求变成了备份综合感知数据,校准自己的克隆。
在十九世纪之前,人力资源部门总会提前把十几个成熟的克隆体运到离前线非常近的地方,有备无患,免得现场人员被消耗得太快,在热点地区出现难以弥补的人力缺口。
可以想见的是,那些校准周末一定会忙得要人命:每校准一个克隆体大致要花两三个小时,如果人力资源部门认为你比较容易死,那么一天校准两三个备份都是常有的事情。
而所谓的“校准”就是和处于麻醉状态的“自己”进行一段冗长的对答,问些诸如“假设你看到一只黄蜂停在你的手背上,你会怎么做?”之类的暧昧问题。克隆体的回答对被浪费了一个周末的人来说毫无意义,只是反映其意识活动反馈链的一个窗口罢了,如果测试者和自己的克隆体产生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反馈,那么乐子可就大了,更多的周末会被消耗在各种检查和重校准中。
这种设计源于基金会早期经历的一些通讯和物流上的困难,当时基金会很难跨过半个地球进行实时补给。只有在非常紧急的情况下,基金会才会使用一些神秘学手段来解决问题,但是……神秘学手段造成的后果往往会变得非常不可控。
为了在任务区域快速重建损失的单位,基金会的人力生产部门原先将自己的制造中心分布在世界各地,有时候甚至放在船上,用不了一个星期就能将一模一样的补充兵送到基金会受到损失的地方。
他们原来把这种机制叫做训练营、人rou仓库、沉睡营(因为未激活的克隆总是处于一种类似沉睡的状态)。后来人力生产部门被合并进了人力资源部,物流团队被剥离,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传统的手段也就变成了“行动人员的热备份”。当然,这个称呼也算是一个符合HR部门幽默感水平的双关语——在启用备份人员之前,他们当然是温热的。
在21世纪的今天,没有人愿意为了自己这辈子肯定用不上的东西,而白白浪费自己这辈子急需的休假。在机动特遣队能够全球抵达的现在,热备份制度最终也就变成了一种纸面上的选择。
K博士被这句斩钉截铁的回答噎住了,他侧转过身,阮女士面无表情,全神贯注地注视着她面前的屏幕。K博士只能转回头去,望向正播放着无人机视频流的大屏幕。
“能援救人员吗?”
“本世界的雨水没有穿透介面层,说明这一介面层可能是选择性的。”D37F站的神秘学负责人解释说:“如果……斯通-弗林特集团派驻在此的车辆也是这么失踪的,那么我们就有机会向介面层的另一边投放救援物资。”
说话的这位斯特林博士看上去完全是一个干瘦的老头,在基金会,只有很少一些人有幸像他那样。K博士相信斯特林博士具有一些特殊的品质,可以帮助他和多灾多难的D37F站熬过这次危机。
“……而且,失踪者把IR闪光器带到‘另一边’去了,介面层是选择性的,但并不是过滤性的。”
斯特林停顿了一下,好让K博士充分理解他的分析过程:“从无人机拍摄的影像可以看出来,失踪者在穿过介面层的过程中有一个连续的坠落过程。我相信他应该还活着,救援是可行的,但是时间上会非常紧张。”斯特林博士解释说:“像这样的介面层,对面极有可能是同样的液体,可能只是一个充满了水的池子。”
K博士把手肘支在桌面上,十指交叉,用大拇指揉着自己左手的虎口,他脖子右边的肌rou有些僵硬,据说应该揉左手的虎口。
“以回收DSU为目标吧。”他用力一掐,感觉在肩头压制着他的压力随着虎口的疼痛一起消退了:“没必要造成更大的损失,以回收DSU为目标,先进行探测,确定介面层对面的状态。让军事组……让保卫组控制那条山路,在日出之前完成。”
K博士用拇指支着他凸出的颧骨,把下半边面孔隐藏在阴影中,在黎明前最为难熬的这个时刻,指挥中心能做的事情已经很少了。无人机正沿着一条环绕任务区域的航线飞到东北方,大屏幕上,现场人员还保持在事故发生时的位置。
至少,夏言的动作一直维持着刚发现人员失踪时的状态,直到有另一个热源靠近他,拉着他退回掩体后为止。作战指挥中心还以为他中了什么降头,或者被水里显现的图像模因控制了。
“愤怒鹬,需要确认物件状态。”同时,另一个频道正在秘密联络站在夏言身后的两名士兵,让他们抓紧时间检查自己的综合护身符。
夏言自己也检查了一下自己的护身符,在没有战斗服的情况下,他就像十九世纪的基金会士兵一样,只能凭感觉去体会护身符的变化。
好像没什么事。没有东西烧起来,银戒指也没有快速氧化,这个物件没有主动干涉本世界,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上校从震惊中缓了过来:“保卫组全体都有!我们要推进到水池的另一头,控制大门。”他甩开拉住他的手,站起来观察了一下35-B的方向:“棕翅鹬,听得到吗?从边缘和水池中央抽五个点采水样。多采一些,我们时间足够。”
“棕翅鹬收到,正在执行。”
“灰翅鹬,痕迹分析小组,到我这里来。”夏言急得不想继续用暗语了,那些TR0猿人几乎不可能破解基金会的通讯,为什么还要费这事呢?
“把乔带过来,还有工具箱,别忘了工具箱。”夏言直接站起来,冲着远处伏在铁丝网栅栏外的士兵们喊叫起来:“把乔带过来!带着乔的人员来这里集中,全过来!”
他终于想起来了,他有一些部下根本不在这里:“军士长,把四号车开过来。让新人在上面看着,停车处到行动起始点之间1.5公里处有一段砂质山坡已经滑坡了,你要全程越野行驶,小心点。”
巴拿在出事的时候已经离开了他的位置,开始往山下藏车的地方跑了,他侧着身子,滑下一段松松垮垮的碎石坡,不敢分神答话。
“军士长!你听到我没有?”
巴拿猛赶两步,化解了从坡上滑下来的冲势,按下对讲机的开关:“明白,正在前往车辆。”
“记住是四号车。”夏言从ART-35的频道里离开,接入了通往指挥中心的卫星线路:“杜鹃巢,我需要喇叭鸟给四号车提供导航和路况分析,需要侦查公路另一头的潜在敌对活动,我们需要喇叭鸟盯着周围的山。”
“待命,愤怒鹬,喇叭鸟正在爬升,139秒后恢复侦查。”
偏偏是这时候!夏言把自己的背包丢在徐老虎失踪前攀下的悬崖边上,把绳子的一端系在背包上,任由另一头在水里漂着。背包里有一些备用的弹药和护符,对留在后面的人员来说可能是很重要的补充。
徐老虎应该已经没戏了,夏言估计这可能是一种相位转移场,或者更糟糕,是两个世界间的重叠,一点点额外的物质或者能量都能破坏这种状态。
徐老虎应该已经没戏了,指挥部的命令是尽量回收他的DSU,希望能获得一些可以利用的情报。但是在夏言看来,DSU也不太能指望,也许那些植入式设备已经化为了纯粹的能量,其中的数据也变成了噪音。
他快步跟上其他的士兵,朝大门走去。那扇门周围并没有围墙,也没有和最外圈的铁丝网障碍连在一起,只不过是两个固定着铁门的砖石柱子罢了,反倒是大门外的沙包掩体更能代表斯通-弗林特集团,作为私有财产所有权的标志。
三支武装到牙齿的小队花了将近半个小时,小心翼翼地挪到场地的另一端,把“水池”边的犄角旮旯仔仔细细地清扫了一遍。
铁门外的景象和更早的一张卫片差不多,只是一条被重型车辆碾得乱七八糟的土路罢了,如果斯通-弗林特集团还想在这里继续施工,他们应该整理一下路面,但是从上一次空中侦查至今,这条路还是同一副鬼样子。
“愤怒鹬呼叫杜鹃巢,我将派一个小组建立警戒哨,请提供空中侦查情报。”
“愤怒鹬,原地待命,没有视线,山体遮挡。”无人机小组也很无奈,好在喇叭鸟已经进行了一次爬升,现在正顶着自己的实用升限飞行。更高的飞行高度减少了山体遮挡的程度,但是更加稀薄的空气使无人机必须以更大的转弯半径绕更大的圈,才能避免失速。
无人机小组:“下一圈之后将转换到备份航线,注意侦查窗口时间。”无人机的这一圈最后将转到文莱以北的海面上空,从那里折向西北,从廖内群岛内侧转回来,调整好角度,从任务区上空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