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满地】第九章【10部分】
表过题外话,按下不提: 【再看这边厢。商业区饭铺,江岸大城。1920年3月】 吃饱了点颗烟,咨询饭铺掌柜: 【出门溜达,直进1家糕点铺】 铺子中式,拆卸门板。往里走,木框柜台镶玻璃: 【那条街面用玻璃,确实少见。掌柜很朴素,40多岁。缎子瓜皮帽,加棉花布长衫。相声舞台常见那种,北方叫‘大褂’。冬季保暖款,无论南北,1920年满大街】 柜台内各种糕点,五颜六色很亮眼: 【严谨讲,仿制西式糕点,融合中国口味。用很多蜜饯、黄油辅料。不是人造黄油,纯天然】 1920年卖糕点,黄色食品纸包裹, 【上边覆盖红纸。纸面商号名称,最后扎个草绳】 这家用罕见纸盒。在1920年水平: 【算漂亮图案,还商号名称。再看糕点品相,价格自然不同】 宗骁卫直掏5块银元,拜托一番: 【给装几盒糕点,大的。看望长辈,多谢】 如此痛快买主,真心罕见: 【掌柜忙不迭作揖打千,亲自张罗】 那叫一个用心,精挑细选: 【哪怕缺个角、掉个渣,立即跳过】 宗骁卫所以痛快,问过饭铺掌柜: 【就一句评价:东西真的好。好就应该贵。先生您,肯定买得起】 眼睛一扫,后生从没见过: 【家在长江中游省份,当地糕点都吃过。从未见如此漂亮】 后生真心问一句: 【这点心…本地是不是,很多人吃】 掌柜的顿了顿,回道: 【先生啊,您北方过来做生意…咱们老实讲,一般人家,真的舍不得啊…如果做那样很便宜的,到处都有,对哇…有时候,带小孩子过来。就买一点回去,吃吃味道,就好了呀】 后生口音,源自学校一位先生: 【毕业于北方某所大学,十分儒雅。通过介绍,被聘请学校老师。先生非常欣赏宗骁卫,给讲很多历代英雄故事。直白相告:你生就一副铁骨,将来定有一番作为。 如此夸赞,实在太对心思。后生敬佩五体投地,常跟先生探讨。时日久了,连口音都靠拢先生。后生父母祖籍南部沿海,只在家才跟父母说祖籍方言。出门讲国语,没口音】 表过题外话,按下不提: 【再看这边厢,糕点铺】 宗骁卫当然理解,没任何多余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