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抗战尖兵在线阅读 - 第一百零一章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第一百零一章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八月十九日清晨,根据中西空指命令,第五大队大队长丁纪徐率第二十四、二十五两队各六机共十四架,各机携带五十公斤*两枚,十八公斤*六牧前往轰炸日本特陆司令部。丁纪徐对这次任务是有看法的,他很有理由地认为是上级别有用心的安排。作为大队长,他能了解到一些机密的情况。西北陆航向中央空军介绍过他们对航空*威力的实验结果,对于日本特别陆战队司令部这种钢筋水泥建筑物,这种轻量级*根本无效。而陈纳德来中央空军后,经常拿西北陆航的训练成果来讽刺打击中央空军的少爷们,陈纳德对于自己训练西北陆航的战斗机也能用俯冲轰炸的技术精确摧毁地面目标特别得意,他当然已经选择性遗忘了那是在来自美国海军航空队的原俯冲轰炸机飞行员肖恩协助的。陈纳德经常绘声绘色地告诉中央空军的大队长们,西北陆航的一架歼击轰炸机是怎么把一颗训练弹扔进模拟上海特陆司令部建筑的烟囱口里去的。

      丁纪徐可是医生出身,留法学医留德学航空的,还捎带了一位德国太太,他一向心思慎密,怎么想怎么觉得那位懂行的柳随吾和虽然话多但是肚子里真有货的陈纳德不会下一道乱七八糟的的命令。他很怀疑,这是不是指挥部故意想用第五大队作诱饵呢?不过军人就必须执行命令,但是作为大队长,他要尽量为大队留下些种子,所以他向指挥部说明了大队的情况,得到指挥部同意,只带领装备霍克三的两个中队去做轰炸,而让装备比较过时的霍克二型战斗机的中队直接转场,私下里,他吩咐各中队长选一些年轻的、技术好有前途的飞行员飞霍克二去直接转场,这样如果万一有事儿,第五大队的各个中队还可以保留些飞行员种子。

      被24中队选来直接转场的有一个年轻飞行员叫阎海文。阎海文(1916年-1937年8月17日),男,满族,辽宁北镇人,空军第5航空大队飞行员。九一八事变后加入空军,为航校六期毕业。阎海文1916年出生于辽宁省北镇县。“九一八”事变时,他才15岁。日本侵略军的铁蹄践踏着我国东北的土地,阎海文不甘心生活于异国军队统治之下。他从东北流亡到北平。到北平后,他到东北流亡学校读书。东北沦亡,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重的伤疤。他后来写道:“东北沦亡,国将不国。堂堂的中华民族,竟受倭奴之摧残与蹂躏,令人痛心,所以我常为之悲,为之泣。”1934年阎海文高中毕业后,正好中央航空学校到北平来招生。阎海文想是学本领,培养自己,以便将来报国的好机会。于是他便报了名,经过考试,很快被录取了。中央航空学校是学习军事技术的好环境,阎海文学习非常专心。后来他在自传中写道:“高中毕业后,我考入航校,入校后只知一心向学,救国之法,期必达成。”1936年阎海文从航空学校毕业,被分配到第五大队二十四中队,先是当见习官。1937年4月,他被任命为少尉飞行员。

      他的中队长就是中央空军后来大名鼎鼎的四大天王之一刘粹刚,刘粹刚(1913―1937年10月25日),原籍安徽宿县(今宿州),1913年2月出生于辽宁省昌图县金家屯(现为金家镇),一个富庶小康之家。他自幼聪慧刚毅,好学不倦,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辽宁省立第一工科学校。1931年,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国土大片沦丧,刘粹刚痛恨日本侵略者到处横行霸道,便下定决心,弃文从武,投笔从戎。他愤怒地表示“失土不可不复,国仇不可不报”。他千方百计寻找报国途径,后来经过努力,他成功考入了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第九期步兵科。随后,又成功考入了笕桥中央航空学校第二期。在航空学校受训期间,刘粹刚努力学习,刻苦训练,飞行技术高超,成为我国早期空军中的著名战将。他尤其擅长射击技术,有百发百中之本领,颇受同行战友的称赞,和上级的看重。1934年2月,他从航空学校毕业,被分配到中国新建空军中服役,从队员逐步擢升为分队长。1936年,升任中国空军第5大队第24中队的中队长。

      刘粹刚想把阎海文留下来做种子飞行员,其实有些私人感情成分在里面的,他觉得阎海文和自己各方面都太像了。他们都是东北流亡学生,他们都身负国恨家仇,他们还都坠入了爱河不能自拔。

      首先中招的是刘粹刚,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突然进袭沈阳,东三省沦入敌手。这时,中央军校的航空班改组为中央航空学校,设校址于杭州笕桥。痛感国仇家恨的刘粹刚,觉得惟有加入空军才能更加发挥杀敌报国的效果,乃报名应考入学。

      次年9月,一位毕业自杭州高级中学师范训练班的女学生,由教育局派往笕桥附近的临平镇,担任镇立小学的校长,她就是许希麟。杭州、笕桥、临平,是铁路沿线紧临的三个站。许希麟家在杭州,每星期六必定准时搭乘下午4时的嘉杭(嘉兴-杭州)区间车回杭州,星期日再搭乘沪杭甬(上海——杭州——宁波)班车回临平,从不例外。

      笕桥航校学生周末放假外出,多前往杭州游玩,星期日则搭乘沪杭甬班车回笕桥。就这样,刘粹刚时常在车站或火车上见到许希麟,彼此擦肩而过,未交一语。

      1933年春的一天,许希麟收到一封长信。写信人正是刘粹刚,他在信中吐露了对许希麟的倾慕之情。

      初遇城站,获睹芳姿,娟秀温雅,令人堪慕;且似与余曾相识者!初余之注意女士,而女士或未之觉也;车至笕桥,匆促而别,然未识谁家闰秀,如是风姿,意不复见,耿耿此心,望断双眸,而盈盈倩影,直据余之脑蒂,挥之不能去。

      许希麟女士是大家闺秀,她的祖父是前清世袭盐官,貌似是横河桥的名门望族,追求者众,自然不会回复刘粹刚的书信。从小到大都不缺乏追求者的大家闺秀许希麟,曾收到过一百六十多封情书,但从未给过回信。更尴尬的是,刘粹刚的情报有误,竟将许希麟的“麟”写成了“龄”。收到情书的许希麟校长提起红笔,像批改学生作业把这个错字圈了出来。可自相遇起,便一眼万年。刘粹刚一封不够就两封,两封不够就三封。他笃定:总有一封信,可以打开许希麟的心房。

      “女士,我不愿,我深深的不愿,妳适中了‘花朵其貌,蛇蝎其心’的这句话!啊!女士,我日夜是期待着妳的仁心,能送给我一个回音。”

      而刘粹刚则想起了自己老师高志航的绝招:用飞行去表示爱:话说这位赫赫有名的“空军战神”、空军总教头,有个调皮的习惯——每次教飞行经过自己家,他都会低低飞过。这是他和女儿之间的小秘密,女儿此时,便会指着天上的飞机说:“我爸爸,在上面”。“经过我们家他会低飞,呜~上去这样子,我就知道是我爸爸来了。”

      高志航用这招和女儿沟通,刘粹刚见贤思齐,用这招去泡妞儿,喜欢她,就开飞机去她家,玩低飞特技!每每有机会,刘粹刚就开着那架威风的2401,在许家上空盘旋,表演各种特技,震得电线抖动,还挥手打招呼。结果吓到了未来丈母娘,主动劝自家姑娘。(~女儿,要不你就从了吧,放过我们家的电线杆~):“飞的这样低,好猛好险,又做各种特技给我看,电线震得抖动你就和他通信做朋友吧。”可许希麟不是无动于衷,而是早已芳心暗许。有几次,刘粹刚因执行任务出差,没有按时出现在火车站台,许希麟还在人群中苦苦寻找,但却失望而归。许希麟父亲并不反对这桩感情,可一想到刘粹刚的职业有太大的不确定性,随时都有可能为国捐躯,担心女儿的许父问:“你想清楚了吗?”许希麟从容地拿筷子沾酒,写下了:“生死有命,富贵在天”。1934年2月1日刘粹刚从笕桥航校毕业,次年夏天他和许希麟决定结婚,当时中央空军规定不到28岁不得结婚,战友们于是纷纷为刘粹刚出谋划策,最靠谱的建议是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生米做成熟饭:不发喜帖不办婚宴,去上海旅行结婚。可是刘粹刚不肯委屈了未婚妻,最后还是上司高志航成全了他,高找了个理由去上海出差,回避了刘粹刚的违纪行为,刘粹刚终于成功大婚了。婚后尽管时局动荡,刘粹刚的训练又极为辛苦,但两人的日子过得幸福美满。

      许希麟曾经问刘粹刚:“如果国家需要我出征,你不会阻止我吧?”他被逗笑了:“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国家不得不要女孩儿出征,我们就并肩作战吧!”

      刘粹刚和许希麟的爱情故事在战后举国皆知,中央空军的一首军歌居然就是这么写的:《西子姑娘》

      词:傅清石曲:刘雪庵

      柳线摇风晓气清频频吹送机声

      春光绮旎不胜情我如小燕君便似飞鹰

      轻渡关山千万里一朝际会风云

      至高无上是飞行殷勤寄盼莫负好青春

      ───

      铁鸟威鸣震大荒为君亲换征裳

      叮咛无限记心房柔情千缕摇曳白云乡

      天马行空声势壮逍遥山色湖光

      鹏程万里任飞扬人间天上比翼羡鸳鸯

      ───

      春水粼粼春意浓浣纱溪映花红

      相思不断笕桥东几番期待凝碧望天空

      一瞥飞鸿云阵动归程争乘长风

      万花丛里接英雄六桥三竺笼罩凯歌中

      这首歌,写出的是中华民国抗战军民的魂魄。杭州笕桥是年轻的中国空军的摇篮,学校大门口的碑上写着:我们的身体、飞机和*,当与敌人的兵舰阵地同归于尽!中国空军从诞生之日起,就承载这抗战的责任和雪耻的义务。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海军又在上海挑起了一二八事变,当时的中国空军十分弱小,没有能力保护中国的百姓。日本海军航空兵得以肆无忌惮地对上海闸北的平民进行轰炸,虽然21世纪的世界已经对纳粹或者倭寇的种种灭绝人性屠杀平民的行为耳熟能详了,但是在一战后和平日久的1932年,日本帝国的如此行为还是引起了国际舆论的一片哗然。各国报纸都发表社论严正申斥,美、英等国议会也都发表声明抗议谴责这一暴行。当时在上海目睹这一暴行的美国著名记者阿班后来写道:这里发生的野蛮行径,在短短的十二年时间里就让我们习以为常,所以在美国一次又一次轰炸东京的时候,我们没有惊慌,即使最后所有的日本城市都被夷为平地。有人做出了表率,就有人会用他们自己的办法对付他们。

      最富有喜剧色彩的是当时上海侵华日军头子盐泽,他对阿班说:“你们美国报纸叫我婴儿杀手,我都看到了。但是你们应该看到我也有心软的一面啊,要是我像他们说的那么残忍,我就会用500磅的*,可是我只用了30磅的*!”日本人很有幽默感,他们觉得需要向美国报纸解释清楚自己的慈善心肠,却没有对惨死的中国平民有丝毫的怜悯,这在帝国军人的逻辑里是完全正确的,对强者要谄媚,对弱者要凶恶。这是他们自认为的强者逻辑。

      但是这世界上真正的强者是有着发自内心的仁慈和同情的,抗日战争中第一位出于正义感、主动驾驶飞机帮助中国人民攻击日本空军、第一位击落日军飞机、第一位在空中英勇献身的飞行员并非中国人,而是美国飞行员、波音公司的战斗机推销员罗伯特肖特。罗伯特肖特,1905年出生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部的港口城市塔科马。原在美国陆军航空队担任飞行员(陆军预备役中尉),为人侠义、飞技高超,从军队出来之后一直为航空公司担任试飞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