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田地、家仆
张籍闻听父亲似是对自己这个翰林编修的官职有些失望,不由得想办法解释起来。 “爹,孩儿的编修一职是京官中的正七品,放到地方上可是正六品官,比七品县令高两级呢。”为了让父亲有个直观的概念,张籍又道,“打个比方咱临清州毛知州是从五品的官阶,孩儿只比他低半级,若正式见面,咱州里的同知和判官见到孩儿还要行礼呢。” “只比毛知州低半级?”张父还是有些疑虑。 “不错。”张籍确认道。 “唔,……是这样啊。”张父这才满意的点点头,终于可以满足他那小小的虚荣心了。 随着张籍步入仕途,以及城中诸位高官的接连前来拜访,张父渐渐的对官场中事也关心起来,故而才有了刚才父子两个关于官职品级的一番对答,看到父亲这般做派,张籍心底一乐安慰父亲道:“爹,儿子现在出息了,您就在家享享福就是了。” “那哪儿能,你二弟还没成家,我怎么能闲下来。” 张父是农民出身,和时下的大明百姓一样,对土地看得很重,这不,就在张籍离京的这一段时间,他又在城外买下来一片土地,因着张籍原本解元的身份,买地的事情进行的还颇为顺利。 现在张籍成为了翰林官员,名下田地几乎全部免税免征,可以预见的是,张家又将迎来一波田地诡寄之事,张家的田产将翻倍剧增,这是一家一户之幸,却是整个大明之不幸。对于整个国家和民族是一场灾难,客观上看,大明灭亡的原因之一是大明后期税赋艰难,国家拿不出钱,去打辽东的后金鞑子,不得不三次对民间加税,最后导致自耕农破产,李自成率领流民灭 亡了大明。 税赋艰难的原因究其根本在于土地被官员士大夫和皇亲国戚等权贵给打量兼并了,须知这些人都是免税的,从而导致江浙一带地区越来越富庶但是朝廷的税收越来越少的怪现象,这是由无数个如张籍这般的官绅家庭联合在一起造就的这般后果。 念及此张籍又道:“爹,咱家的田产现在有多少了,乡亲四邻有没有前来寄名的?” “怎么想来问这个了?咱家现在乡下和城边林林总总应该有五百多亩地了吧。”张父颇有些兴奋的答道。 一提起田地这事张父就高兴的不得了,因为这年月家中的土地越多,就代表着家庭越兴旺发达,若是家中没有出个有功名的读书人,只靠农户勤俭持家一点一点攒下土地,风调雨顺诸事咸宜的情况下也至少要经过三代人的努力。如今张家在张父这一辈已经有了五百余亩田地,他如何不高兴呢。 “五百多亩?爹,咱家的土地已经不少了,以后在有乡人前来寄田,就不要收了。现有的这些田地中只留些好田,剩下的有机会分给咱家的亲戚。”张籍闻听现在已有了五百多亩地不由得大吃一惊,从最初的十几亩地发展到现在,一年时间不到,这速度可真够快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