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汉水血未休(七)
毕竟,认真说来,此时文鸯也根本没有违反军纪好不好! 他也的确是亲自引军悍然杀入了汉军阵中! 只不过,他没有去凿那面在月色中,也甚是显眼的关字大旗,足足有万人护卫的汉军最大坚阵,而是去凿了旁边那个立着李字旗,只有千多人的小军阵而已。 没错,魏军先锋将官文鸯在整个战场最焦灼的时候,利用了可能是魏军最好一次战机,费劲心力组织了最强一次突击,却是带领着陈骞给他的所有援骑,还有他自己的本部强骑,也就是此时郧县魏军中,所有的骑兵,一共六千许的骑兵,狠狠的凿入了关彝麾下上庸郡都尉李慕的军阵中。 此战的战果丰获,李慕本人是第一时间殉国,数百羌民组成的汉军当场战死,并造成了剩余数百汉军溃散和汉军临近部分战场局势的崩溃。 当然,魏军也不是毫无损失,从汉军大阵前掠过之后,汉军的弓弩竟然对魏军造成了半数的伤害,魏军的战骑经此一战,已然损失了一半,这当然出乎了文鸯的预料,也稍微出乎关彝的预料。 关彝本来预计,魏军突破前方后,可能会损失上两千许,但是如今多了一千,而此时前方弓弩手已经再次张弓搭箭了,再来一次,依照魏骑如今的规模,恐怕要全军尽没在此了,已然不足为虑了! 如此战果,难怪关彝会因为友军的崩溃失声大笑了,也难怪蒋斌会下令全军不顾一切朝着魏军袭杀,扩大战场,更难怪关彝和他此时麾下战将孟犇、张牧之等将领陷入到了一种怪异的失声状态。 关彝笑完之后,眼见着蒋斌部开始朝着魏军中军袭杀,却也不准备再度等着静候时机了,准备命令全军,先合围此时正欲要从散军中脱离的文鸯所部。 骑军是左右一场战役的关键,而魏军骑军如今既然落到了此处,那么尽力在此留下一员,接下来就好打了许多! 就比如蒋斌所部,为何之前要歇息,占了魏军营寨之后不动,就是为了防止魏军的战骑来袭,不过魏军没了战骑,蒋斌立刻就敢全军尽出,杀向魏军。 且说,自从文鸯那次完美的冲锋以后,陈骞便彻底陷入到了暴怒与混乱之中。 而汉军蒋斌部的进攻则更加让他这种情绪失控起来——因为汉军关彝部的旗帜依然在下游飘扬,然后关彝部的兵马若是全力来攻,而己方文鸯部前军若是依然不能解决这支部队,陈骞就必须面对一个两难的抉择,到底要分多少兵去阻拦关彝,又该用多少兵来阻截蒋斌? 坦诚来说,情绪崩溃之余,陈骞依然敏感的意识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他今日真要陷入苦战了! 至于刚才见势不妙,已然派出探马向司马机部求援,而司马机能否及时回援,根本不是能否解决这眼下汉军大队的问题了,而是能否保全自家军队的问题! 到时候就是司马机及时回援,能逼退汉军,也就不错了! 不过,出乎陈骞意料,在分出兵马去阻截蒋斌部汉军以后,关彝部此时并未朝中军这里攻来。 当然,他此时不知关彝部后军和中军已然在合围绞杀文鸯所率的骑军,李慕虽然战死,不过所部羌民却是悍勇,虽然被冲散,却也奋力和魏骑搏杀。 李慕所部的汉军溃退,不过被督战队逼回,随后督战队也奋力杀来,倒是迟滞住了文鸯所率的魏骑,随后,汉军大部就围了上来。 骑军固然是强大,一部一千余人的骑军,就可以冲杀五倍甚至十倍于己的步军,但是骑军若是冲不起来,面对着三五倍于己的步军,也不会有多少生存的希望。 于是乎,汉水之畔,关彝部的汉军开始利用河上现成的浮桥大面积拉开战线,扩大战场范围,以此来展示出自己的数量优势,而魏军骑兵开始往来不断,用自己的韧性与骑兵的机动性勉力支撑,只是汉军合围之势已然形成,迂回的汉军各部,从汉水之上,踏着冰层,或者踏着浮桥绕着到了魏骑背后,这种情况下,文鸯想要再组织之前那种大规模冲锋无异于痴人说梦。 蒋斌所部的汉军,老弱居多,虽然士气高昂,但是数量上也不占据优势,自然也被陈骞指派来的魏军挡下了。 双方似乎要进入到了某种煎熬的拉锯战中,不过这让陈骞稍微放松了一点点,因为根据以往的经验,这种拼耐力和韧性的战事,最终结果往往还是魏军能胜。 当然,也不能说胜,而是面对着这种消耗战,汉军多是撤军了事。 汉国之势比着魏国还是差的多,这种消耗战,汉国支撑不下去的,对于魏国来说,惨胜也是胜,甚至小败也算是胜。 但是对于汉国来说,惨胜却算是败了! 但仅仅是差不多一刻钟后,望着关彝部忽然而起,滚滚涌来的攻势,陈骞却彻底陷入到了慌乱之中,他这才想起了自己遗忘了什么。 文鸯部冲杀入那支汉军侧翼之后,竟然就消失不见了,虽然汉军上前数步,像是挡住了文鸯归途一般。 但是陈骞并不以为意,文鸯也是六千多的战骑,如此多的战骑,就是冲杀关彝督率的大军本部也够了,怎么会冲杀那一小部汉军就失利了? 可是不知为何,如今文鸯就是大迂回,此时也该显出身影了,他和文鸯也未曾深交,双发不算信任,所以探知不得文鸯的状态,也不能探知文鸯亲率所部的状态! 不过,此时他却有很不好预感! 因为不知道为什么,随着这最后两万早在预料之中的汉军攻来,整个战场上,汉军的数量像是已然和己方持平,甚至稍微有了一些优势,而汉军的士气,居然一直都是保持在一种振奋状态? 此时司马炎从郧县城中遣人来询问战报事宜。 “必然是汉军主帅亲至前线所至!”此时陈骞想了一会,给了一个解释:“可照此回禀都督,不必担忧,汉军主帅,吾数次交锋,已然明了其能,其人并无指挥之能,这种士气一鼓之后便会没了。” 信使自去城中回禀司马炎,司马炎倒是没说什么,司马氏的几条忠犬中,陈骞之能数第一,他与贾充、石苞、裴秀都是司马昭司马炎父子的重要心腹,但陈骞的智计是四人中最出色的,他的结论,司马炎自然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