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人言真的可畏
孙长兴和孙氏回大院看了看孙明,见他无恙,孙氏便回自家窝棚去收拾收拾。 虽然家中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可搬到人家这院子来住,也得收拾些生活用品。 打了两个包袱,她又将那些风干的野味挑拣了品相最好的一只野兔两只野鸡出来,其余的打包装好。提着行李去大院的时候顺便将这一包也带过去,那三只等会儿再给连芳洲送去。 李氏也是厚道人,孙长兴三口住进来她和女儿儿子进进出出的帮了不少,又是生炭火又是送热茶热水的。 见孙氏拿了一包野味来,因为没有连芳洲的话她还不敢收,后来去问了秦风。秦风想了想点了头,她这才收下。 李氏抽空忍不住向张秀儿感叹道:“咱们真的是摊上了好主子了如今也算衣食住有了着落,吃得饱穿得暖,住的地方也干净暖和,也不朝打暮骂的。要不然这样的天,可要怎么过呀看看这孙家,唉,也真是可怜” 张秀儿听得连连点头:“谁说不是呢娘您放心,我会好好干活,一定会让姑娘满意的” 李氏笑了笑。 放下东西,孙氏便又回去拿了那两只野鸡一只野兔上连芳洲家去。 连芳洲倒是意外,见她一片心意便也不再推辞笑着收下了。装了一小袋的小米和一瓶从苏家带来的开胃小菜交给孙氏,让她拿回去可以熬些稀粥给孙明喝。 孙氏大喜,感激不尽。 晚饭后,连芳洲跟阿简又说起了孙家的事儿,不由得笑道:“看到孙家的这样,我倒是有个主意正想要跟你商量商量呢” 阿简便问是什么主意 连芳洲说道:“就是三岔口那边,明年又是棉田又是果园的,我还想在果园里养鸡呢没有个人在那里看守也不太好。正好孙家也无田地,靠着孙叔打猎过日子也不是一回事儿遇上天气不好的,十天半个月进不了山也很正常我想索性雇了他两口子帮我看守那一片你看怎样索性他们也不用回那窝棚住了,就在小花果山上先临时搭建个房子住下等明年冬天,那边自然是要另外盖好房子的” 连芳洲说完看向阿简笑问道:“你觉得怎样” 阿简笑道:“你已想得如此周全哪儿有什么不好这样算是两全其美了,想来孙家也会乐意的” “孙家不会觉得我唐突吧”连芳洲听见阿简这么说放了一半心,忍不住说了自己心里的担忧。 脑子里灵机一动起了这个念头之后,连芳洲是越想越觉得这事儿靠谱。 他们两口子知根知底,又没有田地,正好可以一心一意的帮着她看管。 而且,孙长兴是当猎户的,对人迹行踪什么的必然比常人更加敏锐,到时候再买两条狗给他们喂养着,每日里巡视几次,假如有什么人想打坏主意的,多半逃不过他的眼睛。 “为何会觉得唐突呢”阿简倒是好笑了起来,说道:“反正要是我我就不会这对他们来说分明是好事呀” 连芳洲瞧了他一眼,道:“可是,他家儿子不是要考秀才吗他们会不会觉得受雇与我面子上过不去” 阿简瞅着她古怪的瞧了一眼,好笑道:“你什么时候生出这么奇怪的想法他们家境就是那样,打猎跟受雇与你有何分别又不是卖身为奴。再说了,你给他们工钱,也是解决了他们的难题,他们求之不得才是” 连芳洲顿时放下心来,笑道:“你这么说我心里便有数了过几便向他们提一提,真要这样,咱们也省许多事呢” 阿简笑着说是。 过了三四天,连芳洲果然试探着向孙长兴和孙氏两口子提了这事儿。 孙氏一听说提供地方住光看这院子她便知道肯定比自家那窝棚的条件好,一日三餐不用管,每个月每人还能有五钱银子的工钱。 而且听连芳洲的意思,还能抽空去打猎的,只是去之前必定要经过她同意。而且有几个月份特别忙的时候不能去,不过工钱会加倍。 这就是十分体贴难得的事情了,孙氏相信,若不是连芳洲有心相帮,肯定不会有这么好的条件 孙氏立刻就要答应,被孙长兴咳了一声给止住了。孙长兴笑着说这是大事,一下子拿不定主意想要考虑考虑。 连芳洲也没有立刻就非要答案不可,很痛快的答应了。让他们考虑两天再说,不愿意也没有什么的。 谁知连芳洲离开大院还没走几步,就听到孙长兴在背后叫着“连姑娘”追了上来。 她便含笑站住了。 孙长兴跑上来笑着点头道:“这事儿就按连姑娘说的办吧连姑娘安排就是” 连芳洲微怔,很快笑道:“那行那你们就安心先在这边住下吧,暂时别搬回去了你们那窝棚,想修的话便修一下,暂时不修也无妨” 孙长兴笑着答应,道了谢,便转回去了。 连芳洲不禁失笑,这才想明白,想来孙长兴之所以没有立刻答应是去跟儿子商量去了吧孙明倒是明白人,让他答应了。所以,他便追着上来跟自己说 虽然过了年,这几日仍旧是冷,似乎并没有缓解的意思。 农闲无事之时,传言更是风一样长了翅膀传得既快又远。 阿简在落村打死大虫得事儿很快便传遍了十村八寨,传得沸沸扬扬,人人提起他都满是好奇。本村好多人都特意上连芳洲家来寻阿简说话,打听这件事的经过。 阿简不是虚浮爱名声之人,人家兴致勃勃的问,他答得平淡无奇,就好像吃饭睡觉一般简单。不但令来人大失所望,渐渐的,更流传出了好几个不同的解读版本。 有的人是全心相信的,毕竟落村的小张等亲身经历的人都这么说还能有假 有的人将信将疑,想着落村那张家可是张婶的娘家,张婶一向来跟连芳洲一家子交好,老张家岂能不帮着阿简吹嘘吹嘘说说话要不然阿简自己怎的没多少话说呢可见是心虚不过还好有自知之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