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科技王座在线阅读 - 200.第200章 不眠之夜

200.第200章 不眠之夜

    五轴自动加工中心里,刀具完成了最后一丝切削作业,在控制部件的cao纵下缓缓回收,归位。

    邹永东打开密闭的强化玻璃罩,取出加工完成的小型发动机气缸。

    在身边的手推车上,放着五个一模一样的气缸。经过三道工序处理完毕的气缸表面光洁铮亮,手摸上去几乎感觉不到刀具留下的纹路,比许多还要经过打磨的工件还要圆润。

    “这是今天的第十一个吧,这些我就先推去做珩磨处理。待会儿你做好了先放到一旁,我再来收”脚步声响,一名关飞实验室的技术人员来到近前,正好看到他取下加工完毕的发动机气缸,立即欣喜地说了一声,就准备推着小车离开。

    “好”

    邹永东还是一如既往地沉默寡言,只管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嗯了一声,就继续抱起一块金属毛坯,准备加工下一个气缸。

    “对了,前线正在打仗,司令让我们多准备一些,能做多少做多少。所以这几天你就辛苦一点,争取能做十五个”那名技术人员正要走,忽然停下来,回头对他认真道。

    “知道了”邹永东点点头,表示自己收到。

    他不只是打算做完十五个气缸就收工。既然司令都让他们多多储备,那么就尽可能多做一点吧。他算了一下,到晚上十二点以前,他还能再做七八个。反正大量的活都是机床自己在运作,一点也不累,干脆就一直干下去吧。

    电台里这两天一直在播报前线胜利的消息,说明大家都很努力,那么在他这里,就更不能掉链子

    他飞快地将毛坯件安装到位,仔仔细细测量了位置,然后关上防爆门,按动启动按钮,开始加工。

    那名技术人员推着手推车来到车间右上角的珩磨车间。

    说是车间,其实是一台整体密封的珩磨机,内部完全被封死,清洁作业、机件运动全部都是自动化。cao作人员只需要将等待珩磨的工件用夹具固定好,通过内部的激光测量、电子测量、光学测量装置实现精确定位,然后输入程序,就可以进行自动珩磨作业。

    这段时间所有人都在赶班制作无人机发动机,所有的数据都已录入,不需要经过调整。

    技术人员将气缸固定好,按动按钮,底座自动收回,防尘玻璃罩也自动关闭。

    这个时代的激光测量装置、光学装置、电子测量设备还是太大,如果摆在外面既占地方,也容易被经过的人员、车辆、物体碰歪。所以才会与珩磨机做成一个整体,用外壳封闭起来,这样也可以减少光线、电磁干扰,提高测量精度。

    同时还能起到防尘、防湿作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珩磨作业比加工中心的工序要简单得多,也可靠得多,他启动加工开关以后,就将完成珩磨的气缸装上手推车,推着小车出了车间,进入到实验楼右侧的热处理车间。

    这里除了传统的热处理炉,还有关飞带领大家自制的高频炉、中频炉、盐浴氮碳齐渗炉、气体氮碳硼共渗炉等多种热处理设备。

    热处理是利用高温分子运动,改变金属部件内部金相结构,使之内部应力趋于一致,或是让特定位置结合更紧密,以提升某一特性的处理。

    在现代热处理中,又深入开发了在热升温时,通过撒放碳粉或其他材料、放置于高压含氮处理炉内等方式,为金属添加一定配比的其他元素,以提高金属件的表面强度、耐磨、耐冲击力等特性。

    他们加工的这批发动机本身就是二战时期的星形活塞结构,强度要求并不太高。并且加工的金属锭是军分区自行冶炼的特种合金,比国外现行采用的航空发动机材料都还要好,完全用不着做太复杂的热处理强化。

    所以技术人员只是将气缸送到了高频高压渗氮渗碳炉,与对方交接完毕就回去做自己的事了。

    热处理车间这段时间对大批同型号气缸做过上百次热处理了,明白这批气缸该如何处理。他们将高频炉打开,将气缸按要求摆放在耐高温陶瓷底盘上,然后就关上了炉门,按下启动开关。

    关飞自己的实验室,最大的特色就是自动化程度非常高,凡是他觉得某个流程可以采用自动化作业的,都被他加以改造。故而实验室内的研究员、技术工人即便不是最出色,也能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稳定地完成自己所负责的工序。

    高频炉内气体抽完真空后开始注入氮气,直到炉内气压提升至十兆帕方才停止。

    随后高频单元开始工作,对工件所处的陶瓷盘进行电磁共振,十几秒钟工件表面温度就提升至了千度以上。在炉内十兆帕的巨大压力下,氮气开始缓慢渗透入工件表面,同时炉内开始洒落碳粉,部分碳粉附着于工件表面,在高温高压下与工件表面金属融合,形成薄薄的一层高碳外壳,刚度变得更高。

    在整个自动作业中,高频炉内置的气体探测计、红外线探测仪等测量设备也在随时监控着内部变化,将相关数据传回到处理器。处理器将这些数据与要求的温度、气压、碳粉量进行对比,极其细微地控制着电磁单元、释放碳粉的速度,使渗氮、渗碳保持在允许的误差之内。

    高频炉只能对工件进行表面热处理,并无法深入到内部,所以结束得很快,半个小时后便完成了渗氮渗碳作业,开始缓慢降温降压。

    这批气缸的各项物理指标已经很好了,并不需要太高的热处理加工。

    完成热处理的气缸、连同一起送来进行热处理的活塞、套筒等工件,被送到装配车间进行装配。

    在这里,摆放着各个工序送来加工完成的轴承、连杆、齿轮、凹凸齿等数量众多的零部件,每一个都闪闪发亮,宛如艺术品一般。

    十几名技术人员忙得头也不抬,清点了热处理车间送来的零部件数量、品种,在交接清单上勾画出来,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就立即将这批零部件送了过去。其他人迅速围上来,将之与其他零部件一起,组装起来。

    在一侧的手推车上,摆放着已经组装完毕、并经过检测合格的袖珍型活塞发动机,足足有二十几台。

    这边正在接收热处理后的零部件,总装车间就来人了,他们雷厉风行地跟组装小组完成交接,便推着组装完成的发动机快步送去进行总装。

    总装车间内围着的人其实比发动机装配组的人还少些,只有不到十人。

    但是这十个人,却包含了飞机模型、发动机、电气控制、导航等多个小组,他们围在装配台周围,有序地上前,各自完成自己装配部分的工作。

    但是与无人侦察机的装配不同,这次装配的没有安装摄影机、照相机等侦查设备。每次其他小组都完成装配,便会用电瓶小车牵引着无人机拖出车间,送到一个深五米的水泥坑内。

    随后才有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一个长五十公分、宽三十公分、高十五公分的钢盒,轻手轻脚地放入机体内部空间,用螺丝钉固定。然后用一跟插线排,一头连接在控制面板上,另一头则插入钢盒侧面的插座。

    在他插入控制排线的时候,所有其他人都躲到了水泥大坑外面,似乎下面藏着的是一头噬人猛兽。

    那名安装钢盒的工作人员,也是非常小心,每一个动作都放到最缓、最轻柔,生怕一个误cao作,就将钢盒引爆。

    没错,这个钢盒中,满满地装的全都是高爆药,并且夹层内还嵌置了数以千计的钢珠。

    他们试验过,这个钢盒爆炸的冲击波可以覆盖上百米,而夹层内的钢珠,甚至可以飞到一公里外还能击穿一颗直径十公分的树干

    这家伙要是不慎引爆,他根本连个全尸都留不下来,怎么能不如临大敌

    虽然只是将钢盒置入机腹、固定、插入点火排线这么简单的工作,可是他每一次动作都柔缓无比,简直比对自己的媳妇儿还要温柔。完成整个安装工作以后,他已是浑身大汗,再三确认钢盒稳稳地固定住了,不会出现晃动、脱落之后,才如释重负地长舒一口气,将机腹盖板合上,上好螺丝。

    等他从下面出来,其他人才进入到坑内,用电瓶车将无人机牵引上来,几名技术人员跑前跑后,把前方挡路的石子清除掉。生怕因为颠簸,使得这个可怕的家伙意外爆炸。

    尽管大家都知道它很可靠,多次试验都证明里面的装药非常稳定,如果不是通过电引爆,就算是抡起榔头砸也砸不爆。电路也同样可靠,迄今为止还未出现过一次误动作。

    然而,可是,大家还是怕呀

    这东西的威力太大了,就算心里知道没问题,可是一想到爆炸后形成的十米来宽、两米来深的大坑,大家就对它敬而远之。再说,即便不在它爆炸范围之内,大家也不想被上千颗钢珠打得千疮百孔,变成一堆烂rou。

    牵引车用比步行还慢的速度,将无人机牵引到一个水泥广场。

    在这里,赫然已经停放了五十余架同样的无人机,为了怕它们会爆炸,还围着它们修了四面厚两米、高十二米的钢筋混凝土墙壁以为保护。保护墙上只开了一道十米宽的门,门是由一米来厚的钢板制成,下方装了滚轮以左右滑开,可是如果不用电动机驱动,光靠人力根本推不动这重达十余吨的钢门。

    天色渐渐变得昏黄,眼看天就要黑了。

    军分区总部内空空荡荡的,主力部队随同关飞跳到了外线作战,留守的三个营也分别前往龙康、康卡、果根设防,整个营区只有一个警卫连。

    宽阔的训练场上没有了往日人喊马嘶的热闹场景,各连各营的三层营房楼上窗户紧闭。

    营区照明灯开始一盏接一盏亮起来,驻守总部的警卫二连荷枪实弹,跑步进入训练场。在各级班排长命令下,战士们迅速以宽阔的营区主干道为中心,向两侧分散开来,退到了两百米外,拉起一道警戒线,不准任何人靠近。

    今天,将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

    对于敌人和军分区而言,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