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庙堂与江湖
第四十六章庙堂与江湖 大元顺帝至元二年,岁在丙子。 这一年,由于某根搅屎棍的动作,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 七月十五,中元之夜。 大元汝阳王、兵马大元帅察罕特穆尔,满门被诛。 经刑部协同大宗正府一番苦心探查后,案件的真相终于彻底浮出了水面。 犯下此惊天血案的正是少林三代嫡传弟子圆通。 元帝大怒,当即下旨除少林禅宗魁首之名,并责令其全力协同,缉拿此恶胆包天之贼。 否则朝廷大军顷刻便至,灭少林于旦夕。 风声一经传出,不但少林上下一时间风声鹤唳,人心惶惶。 整个江湖更是瞠目结舌。 只是就在所有人都在等着看少林凄惨下场的时候,这份杀机腾腾的圣旨,却被独揽朝纲的中书右丞相,秦王伯彦留中不发,之后便彻底没了下文。 于是,坊间很快便有传闻,那中书右丞相伯彦,与已故汝阳王察罕素来不合。 此次汝阳王府灭门惨案,其实是伯彦下的黑手。 更有甚者,将矛头直指伯彦本身,斥责其野心勃勃,图谋不轨,乃是国之大贼! 而就在大都里流言四起的时候,伯彦本人却老神在在地高居府中,丝毫不以为意。 “大师果然神机妙算,不过是将那圣旨留中不发,便引得这些宵小之徒,慌不择路地跳将出来,呵呵,着实可笑……” 伯彦这话说着,笑意冰冷无比,一向杀心极重的他,此时实际上已经磨刀霍霍了。 道衍闻言,手拈檀珠,不露声色地呵呵一笑。 “王爷谬赞了,区区拙计,不值一提。” 说完,才又道,“不过,王爷刚才那后半话却是说错了……” 伯彦意外道,“何错之有?” “非是那些人慌不择路……而是今上慌了……” “汝阳王一死,朝堂之上、军旅之中,已然大半落于王爷之手,如果此时今上再没有什么动作,那与闭目待死,又有何区别?” 道衍高深莫测一笑,言下之意不言而喻。 而伯彦听得此言,朗声哈哈一笑。 “这么说,那小儿已经黔驴技穷了?” “正是,”道衍笑道,“瓮中捉鳖,可捉也。” 听得道衍这般大逆不道的话,伯彦不但不以为杵,反而神色越发畅快起来。 “好一个瓮中捉鳖!你们汉人的话,确实字字珠玑,妙不可言啊!哈哈……” 好自痛笑了一阵,伯彦才正色道,“大师以为,废帝之后,何人可用?” 道衍故作沉吟了一阵,幽幽道,“文宗之子,燕帖古思。” “太子?”伯彦讶异道,“那个八岁稚子?” 道衍反问道,“若非年幼,王爷怎可取而代之?” …… 七月二十一夜。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接手汝阳王死后的权力真空后。 权臣伯彦领右卫阿速亲军,直扑内廷。 然而令伯彦没想到的是,一直被他倚为亲信的亲侄儿,内廷宿卫亲军指挥使脱脱帖木儿,却是临阵倒戈,紧急封锁宫门。 要说这脱脱帖木儿,虽长于伯彦府中,却自幼深受当朝大儒吴直方熏陶。 忠君之心早已深入骨髓,眼见伯彦深夜提兵入宫,欲谋不轨,当面痛斥伯彦狼子野心,忤逆不道! 伯彦面色铁青之下,双方于宫门处展开了一场惨烈厮杀。 可尽管脱脱帖木儿早已已然警觉伯父伯彦的异动与野心,事先更是隐秘地在内廷中多加布置。 最终还是因为双方实力相差太大,兵败生死。 而在临死前,脱脱帖木儿还不忘大骂,一手将他推到如此显赫地位的伯彦,‘弑君惘上,大逆不道,不得好死’云云。 本就杀心极重的伯彦,怒意勃然、心思郁结之下,大手一挥,下令尽屠宿卫全军。 人头滚滚,血流成河间。 伯彦本人更是亲自纵马,生生将脱脱这个自己昔日视为千里驹的爱侄,尸体踏成rou泥! 心中恨意仍然未散尽的伯彦,听着身边起此彼伏地喊杀声,双目赤红地说出了三国曹丞相那句脍炙人口的千古名言。 “自此之后,宁教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 翌日。 大元中书右丞相伯彦,以‘帝昏聩,不足掌天下’之名,废元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谪封‘顺王’。 改立年仅八岁的太子燕帖古思为新帝。 不足一月,伯彦再次贬废帝‘顺王’爵,为‘东昏侯’。 十月底,‘东昏侯’忧惧之下,骤然暴毙。 十一月,年岁已然颇大的伯彦,一面在朝廷内外大举屠刀,‘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扫平一切不服。 另一面已经急不可耐地准备着,让新帝行那‘禅让’古风了。 而这时,一路风尘仆仆的丁烨,却是才悠悠然来到了眼下这混乱不堪的大元都城。 …… 大都,某不起眼的民居之内。 如今在大元一手遮天的权相伯彦,身边的红人道衍,却是一脸恭敬地冲那个月白僧袍的长发年轻人,恭声拜道。 “道衍,见过恩主。” 丁烨呵呵一笑,礼贤下士地亲自探手,将道衍扶起。 “做得不错,总算没有让我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