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囹圄如何证清白(九)
官家给定的时间太短,根本容不得开封府察明真相,故而最终开封府极有可能和司农寺妥协,将李存推出去抵罪,届时再按上个什么辽国细作之类的罪名,就连官家北伐辽国的借口都找好了! 到时候罪责一定,呈至官家案前,官家点头之后,便是一切皆空了!哪怕事后查出凶徒另有其人,开封府衙也定不会翻案,等待李存的,便只有大刀落下的结局。 李存和陈康、张看三人的脸色都不由得阴沉了下来。 “只是,我实在是想不通,那曹和笙为何要如此置我于死地?”李存说出了心中的疑惑。 “这倒也是怪事。”张看点头,“库仓中的哪怕皆是空着,被烧了也是数千贯的损失。再加上之前付给李兄的四千贯定金,加在一起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还有七条人命…… 这姓曹的和李兄你究竟是有什么仇怨,竟然甘愿损失这么多来钱财,只为构陷于你?” “这便是我想不通的地方。先前我和这曹和笙也并无交集,不然也不会向你们打听此人的消息。”李存苦笑着摇了摇头。 “李兄的天一阁势头正足,那曹和笙也是书商,会不会是那曹和笙担心李兄后来者居上,将来抢了他的生意,故而才出此狠手,要将李兄这么一个威胁扼杀在摇篮之中?”张看分析道。 “应该不会吧……天一阁虽然生意火爆,但也只是做话本生意罢了,和那曹和笙的曹记书斋并不冲突……” “那可不一定。”陈康道。 李存闻言不由得默然。 分析了一会曹和笙构陷李存的动机之后,张看看着李存,眼神复杂的说道:“按着如今的形式看来,李兄的情况很是不妙。” “原本是这样,我被关在大牢之中,消息闭塞,即便想要证明自己是被冤枉的也无能为力。” “但是你们竟然来了,情况自然便有不同。”说道这里,李存抬头看着眼前的陈康、张看两人,眼神炙切的说道:“我需要你们的帮助。” “李兄尽可开口,只要我们可以办得到。”陈康当即答道。 张看也自然亦是。 李存听后当即便是一阵感动,张看和自己是多年的好友,上一世自己如今次这般遇难之时,相交的好友中也只有张看一人为了自己到处奔波。这一世,竟然还能多出一个方认识不久的陈康……着实令他意外和感动。 “大恩不言谢,二位兄弟的恩情存自是牢记在心……”李存感动道。 “李兄莫要如此,若是实在觉得难以偿还恩情,rou尝也是可以的嘛。”陈康之前的表现还算正常,此时却是恢复了往日的模样,露出一副柔美的表情,看着李存的目光,也是一阵含情脉脉…… 好吧,姑且算作含情脉脉! 李存和张看闻言顿时便是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 …… 入夜,东京的繁华依旧,除了东水门一带之外,其他的街巷依旧是一副热闹的景象,熙熙攘攘,好似昨夜的大火没有发生过一样。 外城西南,一处偏僻的小巷。 “应当是这里了吧。” 张看借着大街上通明的灯光,寻到墙壁上写着巷名,然后对陈康说道。 陈康闻言,抬起手中提着的灯笼往墙壁上照去,只见上面写着“青沢巷”三个之后,点头道:“应该便是这里。” “西边数第三家。”陈康接着道。 两人相视点头,面容中透露着一丝紧张之意,然后一齐往巷子里走,走了十余步,在一个大门前停下。 张看上前便是一阵敲门。 “有人么?” 敲门许久,院子里仍旧一片寂静,倒是对门的院子开了。 “你们是干什么的?”对面院子出来的是一位四五十岁的老汉,提着灯笼,一脸怀疑的看着张看和陈康二人。 “老丈,我们找宋老二,敲了半天门都没人应,敢问老丈知道宋老二一家去哪里了吗?”张看两人连忙转身过来,解释道。 “找宋老二?”老汉大量了一番陈康和张看两人,发现两人皆是一副书生模样的打扮,原本警惕的心便放下了一半,然后道:“他家人啊,前些日子说是老家有事,都回老家去了。” 说罢,老汉又补充道:“大概是四五天前吧。” “那老丈您知道他们多会回来吗?”张看连忙问道。 “这个就不清楚了。”老汉摇了摇头道。 张看和陈康闻言脸上顿时多了出了一副“果然也是如此”的表情,谢过了老汉之后,两人便向折路返回。 “这是第三家了。”张看一脸阴霾的说道。 “三家皆是无人,以各种原因。”陈康脸色也是一般,心情有些沉重道。 “看来对方早有准备。” “本来还想从此打开破口,为李兄洗清冤情……谁知对方行事竟然如此周密……” “京中的那些个豪商巨贾们,哪个不是如此?”陈康哂笑一声, “不过也并非没有收获,如此不正是可以说明,李兄正是被构陷的吗?” “只是,我们接下来又该如何?”张看却没有陈康这般洒脱。 “自然是将剩下四家一一走访,说不定有什么线索留下。”陈康道。 张看闻言,微微颔首。 两人去寻找的,皆是昨夜曹记书斋命丧火海的七位伙计家。 既然认定李存是被曹和笙所构陷,而根据码头看守所言,昨日曹记书斋的库仓在李存他们离开之后亦没有他人出现,那么库仓中包括徐胄徐掌柜在内的七个人的死因便是很可疑了。 下午时李存请求他们帮的忙,便是去找到这七人的家属,并从家属身上找到破绽,以此破局。 可谁知道,这死去的七人家属皆尽不见了踪影,询问过邻居之后才知几家都已经离去,而离去的理由则是各不相同:有人说是老家叔伯去世事,回老家奔丧了;有的则是外出走亲访友去了;更有一家,给出的理由是一位没有子嗣远房的地主亲戚去世,前去悼念以及继承遗产去了…… 可相同的却是,这七家皆尽是在四五日前离去的! 这之中便耐人寻味了。 …… ……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