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情怀和信仰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薄言煜在部队从来不避讳自己的锋芒。 他是曾经想当将军的兵,如今最好的将军。 “二队谁去,可以两个人。下来过后自愿请命。” “然后,我们说一下预备方案。一队负责水路,二队负责陆路。”薄言煜指着地图继续说道。 “水路的对水性有要求,如果临时行动有变,我们或许会选择潜水攻入,那部分河道分布在丘陵地带,水路不深;陆路对山地埋伏战有需求,友谊关是我国九大名关之一,左侧是左弼山城墙、右侧是右辅山城墙,像巨蟒分联两山之麓,我们可以利用地形进行强攻。” …… 薄言煜说得差不多了。 “今天说这些,对于这次行动有什么建议可以下来告诉我。先去训练吧。” 薄言煜深邃的瞳孔专注地看着边境地形图,他思考着如何精准地打击毒贩而又让自己的人一个不少地归家。 薄言煜不是一个冷血无情的将领,他的战友们很多都已经有了家室,家里人最大的盼望不是他们能立多少军功,而是希望他们每次执行完任务后,都能平安回家。 相起这一点,薄言煜倒还是个孤家寡人。 顾家的家业虽大,但是算少了他,爷爷最多悲痛一场,璟予最多像失了臂膀消沉一段时日,以他的冷静性格会重新振作。 最后还是会肩负起顾家的重任,所以,自己真的无牵无挂,反倒越是这样,每次他执行任务时都特别干脆利落。 速战速决是他的行动准则之一,这次也一样,他还没看仔细三弟的新媳妇儿呢。 想起薄璟予提起辛漫清时那张跟冰川世纪大消融似的神情,薄言煜心疼了好一会儿自己从小护到大的小屁孩儿都有了爱人。 自己呢?不免有些感伤。 电视剧里的铁汉柔情什么时候才能在自己身演一次。 薄言煜撇撇嘴,真是老了吧,竟然还能主动有想安定下来的想法,薄二少当年采过万花丛,片叶不沾身的光辉业绩还至今未有人打破呢。 “报告长官!我有提议!” 薄言煜的思绪被强行拉回眼前,一个年轻的小士兵说他对本次活动有自己的一些想法。 “说来看看。” 薄言煜抬眼看看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兵,他眼里的那股子劲儿倒有几分像两年前的自己。 “我以前吸过毒,进过戒毒所。出来后毒贩子又无数次的找我,想要干涉我的生活,后来家里人没办法,才送我来当了兵。” 小士兵的亲身经历顿时让薄言煜来了兴趣,他本来想去部队图书室查阅吸毒者的相关研究资料,好让自己在执行任务时不被识破。 结果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这不有一个活生生的真实案例吗? 这下子对这次缉毒工作薄言煜有了更大的胜算把握,不,他哪次任务不是要绝对的胜利? 这次也不例外。 “你当初是怎么吸毒的?来,坐我旁边,详细跟我说说。” 薄言煜决定深度挖掘。 为了加大事件的更具真实性,他决定守株待兔。 这样更不容易让毒贩子起疑,因为是他们自己找门来的,又不是自己去找着买,谁会怀疑自己选的“鱼”呢? 计划的改变在薄言煜心悄然而生。 “毒贩子常常活跃在管控不是特别严的型酒吧或者夜总会里。我也是以前跟着一个在社会混的所谓兄弟去了一个夜场,然后聚会的环境人挺杂的,毒贩会混迹其。” 看薄言煜眯着眼似乎在思考什么,没有给出回应,小士兵停了下来。 “继续说,我在听。毒贩有什么外貌特征吗?” 薄言煜换了个撑下巴的姿势,等着小士兵的下。 “毒贩子没有特别的外貌特征,只能等他主动找你交涉,他们胆子很大。” 小兵在努力回想着一些细节。 “那你觉得以前的自己是怎么吸引到毒贩子的?” 薄言煜转了下手的笔杆,断断续续地写写画画。 记录着一些突然冒出来的新点子,说不定会对这次行动有所突破性的帮助。 “怎么吸引的……我记得当时我觉得很吵,自己躲在一个角落去了……对!落单!他们会盯落单的人!” 小兵因为自己的发现脸露出欣喜的憨笑。 “不错!给你记一笔!庆功宴给你奖励!” “谢谢长官!”小兵得到了肯定,心更加雀跃。 “长官,我可以申请去做二队毒贩子的贩毒目标吗?” 小兵大概是因为得到了鼓励,胆子更大了。 心的热血开始沸腾。 薄言煜拿着笔正在思考着什么,听到小兵的申请没有马做声。 “长官?我有实际经验呀!”小兵有些着急。 “如果你想参与这次任务,性子可不能这么急。” 薄言煜微微抬起头笑着说。 这些游走在未成年和成年边界来到部队的军小苗们,常常会想家,但是很多小兵知道男儿有泪不轻弹的道理,所以都不会哭鼻子。 所以他们把军的老兵们当做家长,把祖国的每一寸领土当做家园誓死守卫,将祖国当作母亲来守护。 军人都有一种情怀,一份信仰。 当他们年少轻狂时肩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经过时间的洗礼后,自然也潜移默化将这份责任爱得深沉。 没有当过兵的人难以理解这份情感,如同你永远不明白军嫂们为什么会因为爱一个军人,而甘愿与祖国成为情敌。 她们明明要一个人带着孩子长大,孩子半夜三更烧到糊涂,只能用自己原本柔弱的肩膀将孩子驼到医院。 她们明明在工作遇到挫折,司责难时,想要找一个怀抱撒撒娇,可是最后还是对着电话说,没关系,你别担心。 她们明明面对婆婆的挑三拣四,指桑骂槐,还要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后勤有了保障,才能让他安心驻守边疆。 这些都有关信念。 /html/book/42/42367/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