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渐起理政难
受降城又称三降城,唐朝时亦称河外三城。最初以接受匈奴贵族投降而建立,到了唐朝时因后突厥汗国的兴起,受降城成为黄河外侧驻防城群体。 三受降城体系是唐朝建立的进攻型军事重镇体系,控制了漠南,就等同于后突厥汗国的根据地、政治军事经济的中心地区成为唐朝北疆内的军事地区被唐朝控制,所以三受降城的存在严重削弱了后突厥汗国。 三受降城位于河套北岸,隶属于天德军和振武军两个军镇,与周边军镇、州形成中晚唐时期河套内外的防御体系,带有突出的军事驻防性质,同时兼具多种其他功能,如军政中心,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 唐朝在三受降城及其周围地区组织垦田,部分地解决了当地驻军的军粮供应和经费开支。自筑城后,又先后为安北都护府、单于都护府、天德军、振武军等重要军事机构的治所。 在这里不得不说唐朝的对外军事部署,唐朝立国之初主张不修筑长城,因此大规模构筑长城的活动并没有出现,这在中国历史上实为罕见。于是相对前朝而言,三受降城的规模要小得多,且所费人物财力不可同与秦、汉、北魏、北齐、北周、隋等相比,但是三受降城却对悬远人烟稀少的边疆防御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受降城皆筑有壅门,在公元708年,唐朝乘默啜可汗西征突骑施时,遣张仁愿于河套北岸筑三受降城,耗时2个月,并于牛头朝那山以北置烽候一千八百所。到了公元711年,解琬又奏请裁减三受降城戍兵10万人,但是张仁愿却想继续扩建三受降城。 不过张仁愿最初遭到了唐休璟的反对。在公元683年时,唐休璟突然反对放弃丰州,命令张仁愿扩建三受降城,于是唐朝乃在此扩建了三受降城,占据了漠南,严重削弱了后突厥汗国。 公元716年,默啜被他的邻居靺鞨的拔曳固部众所杀,于是毗伽可汗继位。并且毗伽可汗开始对唐朝改善关系,于是频繁的边关战事才得以停止下来。草原民族一直到了公元840年回鹘汗国灭亡的时侯,都未能对唐朝造成较大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唐朝河套地区基本无战事。 不过到了安史之乱后,唐朝对于边关的控制力大不如前,三受降城的驻守士兵也由几万兵马锐减到了两千多兵马。随着唐朝对于漠南由军事进攻到军事防守的变化,契丹人组成了新的八部联盟,开始壮大了起来,已经成为唐朝北境的重要威胁。 北受降城天德军防御使府邸的一座大厅内,两个年轻的文人正盘膝而坐,焚香煮茶,讨论棋道。 “明日殿下就回来了!”崔胤一脸放松地说道。 “是啊,丰州的一切都可以迎刃而解了,真是愧对殿下厚望,辱没了我杜家名声啊!”杜让能脸色落寞地说道。 本来李健让杜让能与崔胤一同先来,而且杜让能也是打算提前治理好丰州,等待岐王殿下的驾临,可是他没有想到丰州的官场如此黑暗,根本不买他们两个人的账。 “这怎么能够怪群懿呢?丰州这些官员一个个阴奉阳违,况且群懿只不过是殿下的谋士而已,殿下如何不知道呢?”崔胤悠悠地说道。 “昌遐可知道殿下为何将势力从长安转移出来?”杜让能看着崔胤,颇有深意地问道。 “哈哈!”崔胤笑着说道:“群懿出身杜家,又是杜相的后人,岂能不知?无非就是学重耳矣!” 姬重耳就是大名鼎鼎的晋文公,少时谦虚而好学,善于结交有才能的人。骊姬之乱时被迫流亡在外十九年。 公元前636年春,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晋杀晋怀公而立。晋文公在位期间任用狐偃、先轸、赵衰、贾佗、魏犨等人实行通商宽农、明贤良、赏功劳等政策,作三军六卿,使晋国国力大增。 对外联合秦国和齐国伐曹攻卫、救宋服郑,平定周室子带之乱,受到周天子赏赐。公元前632年,于城濮大败楚军,并召集齐、宋等国于践土会盟,顺利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崔胤将岐王李健比作晋国的重耳,其目的不言而喻,就是像李健这个真正的心腹谋臣杜让能相信自己。 “哈哈!”两人相视而笑。 …… “咚!咚!咚!” 清晨的北受降城被打扫的一尘不染,整个丰州的大小文武官员都齐聚城门口,许许多多不明所以的百姓也全聚到官道旁边。 “老张头,你二弟是这城门的守军,你知道这是谁要来咱这穷乡僻壤的地方啊?还弄这么大的阵仗!”人群中有人嘀嘀咕咕地问道。 “我知道,好像是朝廷的岐王殿下要来丰州,担任丰州防御使和天德军都指挥使。”旁边的老张头略感自豪地说道。 “啥?天德军都指挥使?这天德军还剩多少人啊?连东北边的仆骨都打不过,唉!这岐王殿下来干啥,会不会朝廷想起我们来了!” “嗯嗯,可能是,我们这丰州总管竟然是一个亲王啊!肯定是陛下想起我们来了!苍天有眼啊,陛下圣明啊!”老张头激动哭泣着说道。 …… 岐王李健领兵成功回归北受降城,如此风光的时刻,任是谁都想走在最前面。李存孝和史敬思二人果断的将辎重以及文书交给下面的人管理,自己则骑马赶到了李健的身边。 此刻,在李健的身旁拥簇着文武五人。文只有有敬翔一人,少年张污落算是半个,武有李鑫、李存孝、史敬思,这五个人当中除了史敬思以外,余下的人都是一开始就追随李健左右的老班底,一路上的惊心动魄,又深入草原,分化仆骨,所以这次的封赏绝对少不了,所以大家的心情都非常好。 还没等看到北受降城高耸的角楼,就已经听到震天的嘈杂声渐渐由远而近。等他们这支队伍出现在百姓视野中时,欢呼声更是达到了一个沸点。 李健看见都城外官道两旁的草丛中都密密麻麻的挤满了人,管道上则是两队维持秩序的士兵,他看得出来,这些士兵全是他的侍卫亲军,这让李健彻底的放下了心。 不是李健胆小怕死,而是他害怕有些人想要他的命,毕竟从他真正崛起以来,李健可是杀了不少人,他不能保证那些被杀的人没有个亲人不帮他们报仇。 全军上下,除了李健见过这种人山人海的场面,其他人哪里见识过这等壮观的景象,一时间都有些傻眼。北受降城百姓的热烈程度,当真是出乎众人意料。 敬翔策马行在李健的前方,扭头说道:“殿下,您最好还是穿上铠甲吧!” 李健知道敬翔所指,哈哈大笑道:“子振也都小心!” 等李健策马来到众人面前的时候,所有人便如同米诺骨牌一般,全都跪在了地上。 “臣等拜见殿下!” “草民拜见殿下!” …… 整个北受降城的官道上,无数的人流,包括担任守卫工作的侍卫亲军,全都跪伏在地高声呼喊着。 这一刻,喊声天地震荡! 这一刻,李健黯然失神! 让李健失神的不仅是因为无数人的跪拜高呼而感受到的惟我独尊的感觉,更重要的是旁边跪在地上的百姓眼中的殷切期盼。李健在这一刻突然感觉自己背负着重大的使命与责任,大浪淘沙,淘不尽的是这些百姓,这些最为淳朴善良的百姓。 “都起身吧!”李健大声说道。 “谢过殿下!” 又是一阵惊天动地的喊声。 李健迅速翻身下马,大踏步地向着百姓走去,一直站在他旁边的敬翔、李存孝等人也是默默地跟随在他身边。迎着朝阳,一身紫金色铠甲的李健出现在旁边无数翘首以望的丰州百姓面前。 乌黑发亮的头发被闹龙垂头紫金冠束起,挂着如意盘云紫金披风的狻猊明光铠在朝阳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笔直的身姿如同出鞘的宝剑,光芒四射。 “殿下,不能再前行了。若是有刺客欲图不轨的话,在如此众多的百姓中,恐怕……”敬翔紧走两步跟上李健,低声劝诫道。 现在人已经够多了,谁知道李健并没有去见那些官员,而是直接去看那些立在旁边的百姓。若是那些百姓有刺客出现,恐怕李健凶多吉少,敬翔只好对着李鑫和李存孝等人使了一个眼色,二人心领神会,立马上前贴在了李健的旁边。 对于旁边等人的举动,李健并没有阻止,虽然他自负武艺高强,就算出现刺客的话,他也能应付,但是凡事难免会有意外,有李存孝等人的保护,他的的安全又增加了一丝保障。 看着这些衣着朴素甚至有些破乱不堪的百姓,李健突然觉得心里有些难受。每次朝代更迭,受伤的总是这些善良的百姓,除非统治者暴虐不堪,否则这些百姓不会造反。 就如同现在的大唐,从他们的眼睛里,李健看到了希望期盼,那是对于大唐的希望和期盼,只是因为他们心中记得,他们是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