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一章 风吹雨打旧江山
主父偃死了。死在庭院中那棵树上的最后一片枯叶落下来之前。 这个曾经在史书上权倾朝野令天下诸侯闻风丧胆的人物,因为元召的参与,最终没有能够飞龙在天风云激荡。有很多时候,元召看着被自己改变生命轨迹的每一个人,走向一个完全不同的结局,他的感觉很奇怪。 也许这些已经死去的人,并不知道自己被悄悄地改变过什么。命运的安排就是如此奇妙,生命旅程中走过的每一个分叉路口,都代表着天差地别的未来,一念之差,一步天涯,轮回不息,难以复制。 主父偃最后还是了却了遗憾。沐浴在东方升起的霞光中,他眼里焕发出久违的神采,问了元召一个他在心中疑惑已久的问题。 “从前日子……曾经听你言语中说起过许多奇闻异事,那些煌煌盛世场景,真的是人间所能够达到的高度吗?” 安静的房间里再无别人,面对着他最后渴求的目光,元召轻轻点了点头。相识一场,从此天人永隔后,没有来生!他不忍欺瞒,遂握住那只枯瘦如柴的手,轻声细语讲述起一些如果被别人听到必定会惊魂失魄的秘密。 “原来……那个最初的传说是真的啊……你果然不是我等凡人……呵呵!” 最后的笑容凝结在脸上,完全放下心事的主父偃安然逝去。良久之后,元召用手轻轻替他合上眼睛,巨大的悲伤涌上心头。窦太后、窦婴、汲黯、郑当时、姚尚、季心……主父偃!当他终于成长为搏击长空的雄鹰时候,曾经替他遮挡过风雨的这些人,终于都渐渐的离开,永远不再回来。 秋末冬初的季节里,正东方向的长安城霞光万道,气蕴蒸腾。泾渭之水,奔流不息。南边的终南山壮阔深远,风贯林间,龙吟虎啸之音不绝。元召负手而立在高处,已经待了很久很久。 “元哥儿,对不起……。” 已经换上一身素白孝服的太子刘琚默默走到他身边,低声说了一句。这其中包含的无限愧疚,是他代表先皇帝和整个皇室对元召的道歉。 “不用说这些。那些事……本来就与你没有关系。” 元召回过头看了他一眼,这些日子的遭遇,已经把这位太子殿下折磨的心力交瘁,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可是,我还是不能原谅自己啊!如果在出巡之前,我能对你加以提醒的话,也许就能避免很多事发生……都怪我!” 太子的痛苦与内疚发自内心。虽然知道在皇帝的意志下,就算他想做些什么恐怕也无济于事,但他还是痛恨自己在这件事上的懦弱。 “好了,不要再纠结。先皇帝陛下的良苦用心,不过都是为了江山的稳固,本来就无可厚非。在我领受遗诏之时,已经答应过他所有恩怨一笔勾销。” 元召拍了拍他的肩膀,他不希望太子为此而背上心理负担。那样不管是对谁都没有好处的。感受到他手掌的宽厚,太子刘琚想起他这些年对自己的帮助,又想到父皇的死去,终于忍受不住悲伤,泪 落如雨,哭了一会。 “其实,主父偃先生教授过我很多道理,他胸有大才。如果不是天不假年……唉!元哥儿,你也不要太悲伤了。” 看到元召的脸色始终不好,太子忍着自己心中的难过,倒是先劝说起他来。元召默然。这些胸中伤痛,不是劝解就可以排遣的,也许唯有时间可以治愈。 “往事已矣,不必再说。太子,长安许多大事正等着你才能决定……也许,我们该回去了。” 两人并肩而立,看着秋水浩荡,天地辽阔,惆怅之余,更有无限期望渐渐滋生。明日之后,这脚下山河,真的就任凭他们年轻的双手去尽情描画了吗? 而在不远之处,当初追随着太子刘琚来长乐塬避难的所有人都已经准备完毕,以司马相如为首,在安静的等待着他们,整装待发。 八百赤火军骑兵盔明甲亮,精神抖擞。当初是他们从长安西门外救护落魄太子至此,今日又将全程护送他归去长安,登基为帝。 那一匹赤火骝驹好像懂得主人心意,在这样的场面下,难得的没有去急躁的奔驰。而它的主人,在一袭大红战袍掩映中,脸孔有些异常的红晕。好在,她放下了面甲,没有人会发觉,也不怕她如水眼眸里盛满的柔情被那人回头看到。 更没有人能够知道,她一身坚硬铠甲之下包裹的那颗心,此刻非自己所属,已经牢牢的牵挂在元召身上。从东海归来的千里行程中,元召已经对她许诺,这件事了结之后,就会让她退出军中,归于安宁。 虽然这身将军甲胄还有些舍不得,但一旦多年的心愿得偿,却也顾不了许多了。想到从此之后,收起杀人剑,学会理红妆,如世间许许多多平凡的女子一样,为了一个人,朝朝暮暮,煮茶习书,心底便有异样的甜蜜。 主父偃的遗骸被安葬在长乐塬最南端的渭水之畔。临行之前,元召最后去祭拜。一抔新土,春酿飘香,这山青水明的地方,想必他漂泊大半生的灵魂能够得到很好的安息吧。 “元侯,放心去吧。老友坟墓,我自然会悉心照顾。从此以后,你在庙堂上所做的一切成就,我都会经常来念叨给他听的。” 素衣高冠的董仲舒比主父偃的年纪还要大上几岁,不过他的身体一向硬朗。此刻虽然是同样的感伤,望着这个即将踏上最新征程的年轻人,他的语气中更多的却是劝勉之意。 元召心中感激,临别再拜。他这次辅佐太子重返未央宫,除了昔日的追随者之外,同时带走的,还有长安皇家学院的一大批青年才俊之士。 董仲舒这些年为这所学院可以说是呕心沥血,倾注了全部的精力。时至今日,天下博学鸿儒汇集,各类学科分工明细。坐落在长乐塬风水最佳地的长安皇家学院,已经真正的成为培养帝国精英的摇篮。 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保障,元召才会借着这次机会,大刀阔斧毫不容情的清除了半个朝堂的腐朽反对势力。盛世帝国,要想长治久安,就要不断的创新发展,而不是整 天陷入权力斗争的倾轧和内耗。他早就想把朝堂上那些重要的职司部门来一次大洗牌,含元殿之变,从这个方面来说,正当其时也! “董师,我给你留下的那些滋补药品,切记按时服用。虽然不是什么灵丹妙药,但对于祛病延年健身安康,还是多少有些作用的。” 感受到元召的殷切之情,董仲舒点头答应。他素来信服元召的医术,更知道他亲手炼制的那些药品,都是取自于海外珍贵的各种药材成分,这份情意,足够厚重。 诸事安排已毕,大队人马启程,迤逦往长安进发。不过三十余里的路程,一个时辰之后,永宁门在望。 早已经得到通报的东方朔、卫青等人率领大批臣民人众在此等候多时。太子下马,彼此相见,自然有一番惊喜悲伤。 进城之时,太子刘琚忽然停下脚步,召唤长安令任宽到跟前来,说起那日永宁门遇险,却是多亏了他的堂弟任安舍身相助,才能顺利的出城而去。只是可惜,任安将军在反对势力的追责下,不甘受辱自刎而亡。他后来得知消息,一直耿耿于心难以释怀。 面对太子的愧疚之意,任宽拜倒在地,代替堂弟叩谢劝阻。任氏兄弟素怀忠义之心,太子十分感动,牢记在心中。等到继位之后不久,便对死去的任安追授赐封,让其荣耀等身恩泽后人,也算是报答了他的忠烈行为。 太子刘琚入城,进未央宫,先在前殿祭拜先皇帝灵柩。然后急忙奔回建章宫去,见卫皇后安然无恙,才算是放下心来。彼此说起这短短数日的惊恐不安,自然更有一番伤悲。 “琚儿,若无元召,不仅你的性命难保,恐怕连母后和卫氏一族都会族灭无类!大汉王朝更是将岌岌可危……母后希望你记住,不管未来在朝政大事上你们出现什么矛盾,都不可忘了他数次的救助之情啊。” 太子重重点头。不用说元召从前的救命之恩和这些年两个人之间的情义,就是他在风云激荡之际所展现出来的家国情怀,也足以值得自己敬慕和学习。 “母后尽管放心!儿臣即位之后,当以国政托付。元哥儿握相权掌管大政,舅舅挽大将军印震慑四方……儿臣有他们两人为左膀右臂,又有何忧呢!” 卫皇后心中宽慰。太子能这么想,真是太好了!这并不是简单的放权,而是绝对的信任,更是太子的聪明之处。 为了迅速安抚民心,尽快平定含元殿之变引起的慌乱。听从大臣们的劝告,太子刘琚即日登基,正式坐上皇帝位。是为大汉帝国第六代君王。 卸去镣铐重新拿起史笔的太史令司马迁,郑重记下:“后元二年秋,天子崩,谥曰孝武皇帝。太子琚继位,谒高庙,改元,赦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