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宋王来访
略加思索后,熊槐不由抚掌笑道“好计策。” 接着,熊槐与公孙衍景翠二人商议了一下细节后,开口下令道“犀首,立即传讯司败,让司败加紧刺激田甲,激他进兵。” “是,大王。” “另外,犀首,安排假意撤退的事情,依旧由你来负责。” “唯。” 说完,熊槐停顿了一下,向景翠询问道“柱国,这攻打薛城的事情已经安排妥当,寡人想要听一听,若是田甲不上当,而我们又未能攻破薛城的情况下,如何避免与齐魏联军决战。” “大王,若是事不可为,那么我们还可以进为退,以救援宋国的名义,从薛地撤军。保住宋国,下次依然可以卷土重来。” 说着,景翠顿了顿,继续开口道“或许我们也可以将这第二个选择与假意撤退进行融合。” “融合”熊槐若有所思。 “正是如此。”景翠解释道“大王,齐魏联军前来救薛,有两种途径,其一是合兵一处,从平陆南下攻打滕地,打通齐国本土与薛地的联系,然后齐魏联军与楚宋联军决战。另一种就是目前魏国所展示的情况,齐魏两国兵分两路,魏国攻打宋国,逼迫宋**队回援,而后齐国主力南下与我们这支孤军决战。” “虽然现在来看,第二种情况可能性更大,但是也不能排除这是齐魏两国障眼法的可能性。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只要我们还没有攻下薛城,宋军必然要回师自保,这只是时间的快慢问题。” “只要宋军撤走,那么我们就可以打着履行盟约的幌子,对宋国进行救援。这样薛地之围自解,而齐楚宋魏四方的地位也将发生扭转。我楚宋两国将会扭转地利人和的不利局面,并且齐魏宋三国变成局中人,而我楚国将会成为局外的援军,这就是一举三得的事情。” 熊槐听到这,接着开口道“同时,我们也可以将诈退的事情掩藏在救宋的过程中。若是田甲不出,那么我们就直接前去救援宋国,若是田甲出兵,我们就全力打垮他。” 景翠拱手道“大王英明” 楚军这里商议完,景翠返回前线指挥楚军攻城不久,呆在宋营联络的上官大夫匆匆进来禀报道“大王,宋王来访,如今已经在赶来楚营的路上,很快就会抵达大营外。” “宋王来了” 熊槐对宋王没有提前派出使者约定时间,就径直往楚营赶,不由愣了愣。 随后,立即反应过来,宋王肯定也得知魏国的事情了。 “传令,打开营门,寡人将亲自迎接宋王。” “诺。” 就在熊槐起身前去迎接宋王的时候,公孙衍跟着起身,然后跟在熊槐身后,一边向外走一边开口道“大王,宋王此来肯定是为了魏国的事情。魏将公孙喜驻兵济北,直接威胁宋国北部重镇陶县。而齐国声子呆在平陆,威胁宋国新占领的滕地。面对齐魏两国的进攻,如今宋国主力在薛,恐怕难以自保,所以,臣以为,宋王此时前来,除了商议魏国的事情,可能还会提出退兵的事情。” “退兵”以己度人,熊槐听到魏国有变的消息,也曾冒出退兵的念头,更何况身在局中的宋王呢。 前行的步伐不变,熊槐点头道“不错,这种可能性很大。要是寡人,在不知能否攻下薛城的情况下,自然也要先保住原本的土地了。” 公孙衍接着道“不仅如此,宋王如此迫不及待的赶来楚营,可能还会向我们楚国求援的意思。齐国被三国围攻数月,现在行事扭转,自然要进行报复。齐魏联合,那么报复的对象,十有**就是宋国了。” “救援宋国” 按照计划,若是事有不谐,宋国自然要去救援,但是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薛城真的攻不下来。 而且,在救援宋国之前,楚宋两军还得再为攻破薛城尽最后一次努力才行。 公孙衍接着道“大王,现在情况还不明朗,魏国聚集兵力需要一些时间,而且齐国北部的兵力南下同样也需要时间。所以,目前的局势还没有到崩坏的局面,我们依然还要保持信心,。一旦宋王提出退兵,那就要稳住宋王,让宋王暂不退兵。” 公孙衍所说的,是最不利的情况,一旦宋国退兵,三国联军必将解散。 想着,熊槐点了点头道“好,寡人知道了。” 还未走出楚营大门,熊槐就见一支打着宋王旗号的队伍,已经匆匆来到楚营外,并且正在减速,而后停在楚营之外的不远处。 熊槐微微皱眉,宋王来的太快了一些,也太急促了一些。 上官大夫前脚返回楚营禀报,这宋王后脚便抵达楚营,中间几乎没有停顿,可想而知宋王是如何的紧迫。 将宋王迎入楚营,进入营帐,带宋王做好后,熊槐故作轻松的看着眉头紧锁的宋王问道“宋王,此时来楚营与寡人一会,不知有何要事” 宋王沉吟了一下,没有开口,而是对身侧的惠盎使了一个眼色。 惠盎会意,从宋王身侧走出,来到大帐中间,对熊槐拱手行了一礼,然后开口道“大王,不久前敝国得知,魏将公孙喜聚兵于济水之北,与敝国陶邑隔岸相对。寡君担心魏国在敝国国中空虚之际,趁机攻打敝国,故特意前来与大王商议。” 惠盎说完,宋王接着开口道“不错,寡人还听说魏国不久前罢免了亲近楚国的魏相楼庳。魏国这不仅是针对寡人,而且也是针对楚国,故,寡人想与楚王商议一下如何针对魏国的事情。” 熊槐迟疑的看着宋王以及惠盎,宋王来的很急,但是话却不急。 君臣来到楚营丝毫不提起撤兵自保之事,反而摆出一副要针对魏国的模样,这是故弄玄虚以退为进,还是宋国另有打算呢 想了想,却并没有想出一个所以然来,但见宋国君臣都不急,那楚国也可以缓缓,表示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