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南国江山在线阅读 - 第三十一章 讨伐朱全忠

第三十一章 讨伐朱全忠

    第三十一章讨伐朱全忠

    就在田覠气冲冲的离开淮南节度使府后,杨行密也在厅堂内大发怒火。

    他向来都是一个仁厚的人,对部下宽仁,广施恩义,所以他才能得到部下的忠心。但人心总是善变,许多以前忠心的部下在当了几年刺史后野心就会逐渐膨胀。

    以前的田覠,与他是同乡故旧,一起起兵,约为兄弟。那时候的田覠对他忠心耿耿,屡次建立战功;而杨行密对田覠也非常看重,不仅在自己成为淮南节度使后,将宣州这个他的起家之地交给田覠留守,甚至对田覠的父母他都像对自己的长辈一样对待,可以说是仁至义尽了。

    但如今的田覠却野心如此的大,占有了宣州还不满足,如今还想要升州或者池州、歙州等地盘,这不能不让他感到愤怒。

    听着侍卫进来对他汇报田覠刚才在节度使府门口说的话,他沉默了半天,这才阴沉着脸道,“看来渥儿说的对,我过去对他的确是太过放纵了结果导致他的野心如此之大。”

    他又想起来有密报表明,前些天任家庄之战的背后,是朱延寿的儿子朱广德在暗中搞鬼,不但收买内应,还暗中勾连颜建发动夜袭。这件事让杨行密对他那位小舅子更加警惕起来。

    此外还有润州刺史安仁义,此人与田覠关系亲密,为至交好友。两人暗中结为盟友,互为掎角。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杨行密都是一清二楚的,但考虑到这几人以前立下的功劳实在太大,现在又没有明显造反的迹象,这才没有收拾他们,内心的忌惮却一天强过一天。

    “寿州朱延寿,润州安仁义,还有宣州田覠!总有一天会收拾你们的。”他冷笑几声,随即又想到自己的长子,“还好我家渥儿有出息,这次出征没有给我丢脸。”

    任家庄之战的消息刚传来的时候,他心中欣喜若狂,觉得自己儿子的表现总算对得起自己的期望,对于将来把节度使位置传给长子的心思也更加坚定了。

    不过后来具体的细节传过来时,他听说刘德全居然里通外合,差点就坏了杨渥的性命,心中在愤怒的同时,也感到非常庆幸。

    “要不是渥儿能够临危不乱,迅速平定了营中的混乱,加上那刘德全是新任命的营指挥,还不能完全控制他那一营的人,不然一整个营的人都造反的话,就算渥儿有天大的本事,只怕也要危险了。只是不知道他现在到了哪里,今天能不能赶上我出征呢?”

    杨行密转向身边的高勗问道,“渥儿现在到哪里了?”

    高勗是杨行密身边的心腹,担任的是掌书记的官职,相当于杨行密的秘书,许多机密事情杨行密都没有避开他,刚才和田覠起冲突的经过他也在一旁见证了。

    “回大王,根据才发回来的消息,长公子才刚刚从升州出发,可能今天晚上能回节度使府。

    “看来是赶不上我率军出征了。”杨行密有些失望,又询问道,“调拨给他的三千将士已经准备好了吗?”

    高勖抱拳拱手说到,“给长公子调拨的三都士兵现在也已经准备妥当了,都是以前上过战场的老兵,各级指挥也是久在军中的老人,在忠诚上没有半点问题。长公子接手后只要稍微使些手段就能掌控这些人。”

    按照军制,一营有500人,两个营就是一都共千人,设立都头一人,有时候也由指挥使出任都头的职务,比如杨渥就是这种情况;至于都头之上的军官就是指挥使,再往上就是都指挥使。

    目前杨渥就是都指挥使的职务。但这个时代职务是虚设的,具体指挥多少兵马各有不同,像李神福、王茂章这种都指挥使级别的大将,手下有上万甚至数万兵力;但像杨渥这种都指挥使,手下却只能有三千兵力。可以说差别实在是太大了。

    好在他毕竟是杨行密的长子,有自己的父亲在背后支持,各都的都头以及之下的营指挥等官职都是由杨渥自己任命,所以现在杨行密只负责调拨士兵给他。

    在过问了调拨给杨渥的士兵的情况后,杨行密开始询问讨伐朱全忠的准备事宜。

    “让你为进攻朱全忠的做准备,现在怎么样了?”

    高勗道,“启禀大王,各路大军已经准备妥当,军粮也已经储备充足了。就只等着大王一声令下,大军就能出兵北上。”

    杨行密道,“回去你再好好想想,看看还有没有什么遗漏的地方。这次出兵非常重要,万万不可出差错。”

    “是,属下一定会仔细查看,保证不会出差错。”高勗恭敬的答道。

    杨行密点点头,他刚刚才收到消息,前几天岐王李茂贞亲自统帅大军从凤翔出发,与朱全忠在虢县以北交战,结果大败而回,损失了上万人的军队。目前朱全忠的宣武军正在大举出击,攻打岐王的地盘。

    所以他不能等太久了,必须迅速出兵,才能帮助岐王减轻压力。至于田覠三人,他们虽然心中有野心,但要对付他们也不急于这一时半会。

    宣武节度使朱全忠本来名叫朱温,以前参加过黄巢的农民起义军,先后攻陷洛阳、长安等地,大大动摇了唐王朝的统治地位;后来他见起义军在与唐朝的交战中逐渐落於下风,于是就率领手下大军投降了唐军,并与李克用等联合镇压起义军。不久朝廷将他册封为宣武节度使,并赐名为“朱全忠”。

    在此后的二十年里,朱全忠以河南为中心,逐步扩大势力,如今成了天下最强大的割据势力。

    说起来,杨行密与朱全忠曾经也有过一段“蜜月期”。那时候杨行密刚刚起家不久,势力较弱,而朱全忠的宣武军因为处在中原四战之地,仇家众多,也不愿与杨行密交恶,于是两家结成盟友,相互扶持。

    然而正所谓“天下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几年以后,杨行密在淮南逐渐强大起来,而朱全忠更是成为天下一等一的藩镇势力。由于不愿杨行密迅速崛起,朱全忠开始不断的在北方给他找麻烦,先后数次派大军南下试探着进攻他。

    五年前,公元897年,朱全忠兵分两路,派遣他手下大将庞师古率徐州、宿州、宋州、滑州的军队共7万人,从徐州出发前进至清口,渡过淮河目标直指扬州;又派遣葛从周率兖州、郓州、曹州、濮州的军队1万余人从兖州出发前进至安丰,以牵制寿州的淮南军队;朱全忠自己亲帅主力部队坐镇宿州,随时接应庞师古、葛从周二人。

    面对危机,杨行密也尽起大军前去抵抗,他本来打算先率军去击败葛从周,然后汇合寿州朱延寿的军队一起去攻打庞师古。但他的部将李承嗣却提出不同意见,希望先攻打庞师古,等击败了庞师古后,自然就能解寿州之围。

    最后杨行密采用了李承嗣的意见,发兵3万抵达清口前线,并在这里一举击败庞师古,将他的7万大军打得全军覆没,连庞师古本人都在此战中阵亡了。之后杨行密马不停蹄转攻葛从周,将他也迅速打败;又趁机继续向朱全忠的主力发动进攻,朱全忠被吓得胆战心惊,最终只好撤退。

    这就是五代十国时期具有重大意义的清口之战,这一战之后数十年间,立足中原的政权再也不敢率军南下进攻淮南,可以说一战就奠定了淮南作为天下强藩的基础。

    想着曾经击败朱全忠的辉煌战绩,杨行密心中振奋不已。

    “五年前我能够在清口打败朱全忠,现在我也一定能够再次击败他!”他心中想着,脸上充满自信。

    他已经迫不及待要出兵了,岐王支撑不了多久。因为升州的叛乱,他已经浪费了太多时间,如今大军既然已经准备好了,他便开始传令让众位将军都到节度使府参加军议。不一会儿,众人纷纷赶到。

    杨行密坐在主位上,目光徐徐扫过手下的众位将军,最后定格在节度副使李承嗣身上。

    “李将军,孤率军北上以后,淮南节度使府的大小事务就交由你来主持,不可懈怠。”

    “是,大王。末将定当竭忠效命!”李承嗣抱拳郑重答道。

    他本来是晋王李克用的手下大将,因为率军援助朱瑾的时候后路被朱全忠截断了,只好和朱瑾等人南下投靠杨行密。在淮南,他作为一个外来者,虽然威望很重,但一点根基都没有,所以杨行密很信任他,让他负责留守节度使府的事情。

    至于杨渥,虽然在之前任家庄之战里立下了功劳,但他年纪太小,十六岁都不到,威望也还差得远,现在还不是让他出头的时候。

    当然,这次杨渥能够立下大功,对杨行密来说也是一次意外之喜。若是以后能立下更多的功劳,然后再等他年纪再大一点,自己就能逐渐让他出来管事了。

    不过这次征讨朱全忠他不打算让杨渥随军出征,毕竟他刚刚攻打冯弘铎归来,手下士兵伤亡较重,加上如今升官为都指挥使,必须花时间去掌控新的军队,所以杨行密将他留下来。好在自己现在还年富力强,有足够的的时间来培养长子,倒是不急于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