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轮回之帝国历史在线阅读 - 第八十三章 文武之议

第八十三章 文武之议

    当邓光荐跟随苏刘义到达翁州时,这已是景炎五年的正月了。

    宋军这时候已抄掠了沿海很多地方,庆元府(又称明州、即后世的宁波)、温州、瑞安等地均已被洗劫过了。如果单从获得的北元宝钞数量来看,他们在温州、瑞安等地的永嘉、天富、双穗盐场,黄岩地区的于浦、杜渎等盐场,收获尤其巨大。

    在百姓的生活用盐上面,北元实行的是和宋帝国、以及历代基本相同的政策,那就是专卖。你要想做盐的买卖,必须先买盐引,也就是许可,然后才能做生意。开始的时候,北元中统钞一贯,买盐四斤八两,到后来,钞一贯,仅买盐一斤。如此高的价格,甚至导致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尽量淡食。在这种情况下,有元一代,贩私盐的从来就没断过。后世朱元璋的主要对手张士诚、方国珍等人都曾从事过这项当时的暴利行业。

    这个弊病,并不仅仅是元代有,历代都差不多。宋代做的也不怎么样。

    盐铁之专卖,是中国古代的一项基本经济政策,它起于春秋管仲提出的“官山海”之策,大成于汉武帝时期桑弘羊主持下的“笼盐铁”之法。在很长时期内,它都是古代朝廷除了田赋之外的第二大收入。

    文官们很清楚,盐场里除了盐,最多的就是钱。在这帮“行家里手”的指点下,宋军洗劫了所有沿海盐场,他们不仅获得了大量的宝钞,连盐包也没放过,顺便还带走了盐场里的人。有了在定海和翁州的经验教训,宋军现在是基本上做到了“三光”。

    邓光荐到了翁州后,立刻召集诸位大臣传达了陛下的旨意。哪个穿越者在诏书中也rou麻地将文官们夸奖了一番。反正好话在他嘴里打个滚就出来了,自然会有人将这些话弄成圣旨。

    文官们刚“老怀大慰”,邓光荐就又给了他们一针兴奋剂,“陛下说了,诸位公忠体国,与朝廷共患难,他是决不会忘了大家的。经陛下和陆相、赵大人商议,此次出击的战果,将拿出一成来分配给朝廷大臣,尤其是在外的诸位。”

    你们跟着帝国跑到了海上,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就冲这份心,咱也不会冷落了你们,那可是有点不仗义滴。不过,宋军几万人才分两成,你们就分一成,咱也不薄哦。

    屋子里的气温当时就高了八度。这才像话嘛,这也不枉咱为你尽心尽力了一场,要不你什么都向着贼配军,那可就寒了咱们的心了。当然,夫子们还是矜持滴,咱怎么能像哪些贼配军那样,吃像那么难看呢?

    “此外,”邓光荐接着说道。“经陛下提议,陆相、赵大人、陈相等人已在商议,准备升格琼州和流求两地为路。”宋代的路,相当于后世的省。

    闻言,屋子里的气温顿时又升高了,很多夫子的心,这才真的是热了。行朝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官多地方少,他们中的很多人其实并没有多少事可做。琼州严格意义上是老赵的地盘,你把人家的职位都抢下来?强龙还不压地头蛇呢。再说了,就咱原来哪个品级,去当府以下那些官,也不合适啊。可一旦改制,就不一样了,流求是新地方,谁去还不是应当的?升为路,也和咱的品级基本上相称了啊。

    但关键是,哪个地方更蛮荒,就算咱不在乎,可是人和东西都太少了点,怎么办?聪明点的文官早想到了,要想在哪里以后好当官,现在一定要多抢、多搬、多运,更要多“迁”百姓。

    果然,邓光荐后面说道:“陛下极为重视流求,他不仅认为那将是吾等复国的重要基地,更视之等同为大宋在海外的开疆拓土。”有点上纲上线了啊。

    “他要在下晓谕诸位,琼州过去也是一蛮荒之地,但在各位的努力下,现在完全不亚于我大宋故地,他相信流求在吾等手中也一定能弄好。”高帽子又带上了。

    “为此,他让诸位告诉所有已迁或即将被迁去的百姓,到了流求之后,除了按以前所说的给地、免十年的赋税外,不管男女老幼,每人先发百斤口粮,免费提供农具。”这在以前,虽然很多人也是这么办的,但朝廷并没有明确的规定,现在算是正式行文了。

    夫子们互相看了一眼,他们很清楚,按这个要求做,物资需求是很大的,光粮食这一项,来个十万人,就要一千万斤粮食。琼州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摆脱粮食的危机,原因就在这。

    那邓光荐慎重地说道:“根据陛下的旨意,陆相和赵大人让在下给诸位带来了朝廷的公文,请诸位务必将缴获的宝钞全部换成我们需要的物资,对于朝廷急需的粮食、布帛、铁器等东西,更是一点都不要放过,只要有,即使是用我们自己的龙币来买,也再所不惜。”说到这里,这位夫子的脸上也露出了决然的神情。

    邓光荐的命运在这里是被改变了的,在历史上,他于厓山战败之后跳海,结果被元军捞起,就此被俘获。并和文天祥一起被送往大都,但途中因病留在了健康。他后来当了张弘范儿子张珪的老师,并将他著的《相业》传授给了张珪。他告诉张珪:“熟读之,后必赖其用矣。”张珪后来历任北元镇国上将军、江淮行枢、密院副使、御史中丞、中书平章政事等高位,有可能从他的书中受益不少。

    邓光荐本来就应当活下来,因为这是陆秀夫要求他的。

    方秀夫海上时,记二王事为一书甚悉,以授礼部侍郎邓光荐曰:“君后死,幸传之。”其后崖山平,光荐以其书还庐陵。大德初,光荐卒,其书存亡无从知,故海上之事,世莫得其详云。

    但邓光荐为什么没有将这本书传下来?在端宗去世、赵昺即位后,位于惠州的文天祥曾上书过朝廷。“天祥闻宋主即位,上表自劾兵败江西之罪,请入朝。优诏不许,更加官爵。天祥移书陆秀夫曰:‘天子幼冲,宰相遁荒,诏令皆出诸公之口,岂得以游词相拒!’”可见那时行朝当中仍然是勾心斗角。其实端宗去世后,人心已经散了,是陆秀夫的坚持,才最后又拥立了赵昺。

    宋末最后亡的原因中至少有如下两点,一是没有服众的核心,二是内乱。陈宜中这个老江湖都玩不转走人,其他人更觉得自己是老大。帝国那时已经没有多少规矩了。

    因为邓光荐和文天祥待在一起有一段时间,文天祥在他的《指南录》中已经记载了很多,而陆秀夫的书中肯定涉及到了许多人许多事,但这些人大部分死在海上,也许邓光荐是为死者讳,所以就干脆不提了。这件事也算是宋史中的一个谜(猜着玩啊)。

    文官们在哪里开会,宋军这边苏刘义也和文天祥、张士杰、刘师勇,以及几位军中重将在商议,他们的屋子中间悬挂了一幅很大的图。这是一幅没有经纬度、没有等高线,甚至许多城镇、河流山川都没有完全详细标明的地图,它最多只能算是一幅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平面图。

    但在它的下面,写着南的方向上,却清晰的画着海岸线,沿海的城镇基本上都标在了上面,这包括了琼州、流求、翁州、定海等地。而且越往南,注得越详细,往北,则基本上很粗略。

    宋军所有将领均神情严肃地看着这幅图,听苏刘义的解说。

    “经留守琼州的参谋院谋划认为,占据翁州,对我们来说过于突出,大军完全孤悬于外,这最大的问题是离琼州太远,军械补给不易,一旦战局不利,救援难以及时达到。”

    “他们也同意我们的看法,目前占据翁州,由于北兵的水师还不是我们的对手,如果他们现在来攻,只要击破其水师船队,就算他们步军能上岛,困也能困死他们。但我们必须考虑到他们水师的实力扩充,因为决定来日翁州大战成败的关键,是水师。”

    苏刘义看了看众人,接着说道:“参谋院多数还是倾向于占领翁州,他们在看了陛下的这个图后认为,有了翁州这个前进基地,不仅现在可以抄掠两浙路,以后还可以溯江而上奔袭沿江两岸,更可以再向北,袭扰他们的北方沿海各地。”闻言,刘师勇的眼中精光闪闪,他手下的谢复、张达二人更是摩拳擦掌,这他妈的多过瘾。刘尚武这时在琼州看家。

    “我们的问题是,水师实力还不足以支撑两个方向上的用兵,琼州必须有水师护卫,用以震慑广南,不可能将所有战船全投入到翁州方向。为此,参谋院已经向陛下提交了新的水师扩充计划,在这个计划中,水师至少要达到一百五十艘炮船,如此才可能在大战来临时,确保有两个舰队一百艘以上炮船参战,这样虽未必形成绝对优势,但应该不会落在下风。”

    苏刘义有点歉疚地看了看文天祥、张士杰:“只是如此一来,步军的扩军计划又要向后推了。”

    宋瑞和张士杰互相看了一眼,宋瑞肃然而言:“为了复国大业,理当如此。”张老大大手一挥:“迟一点就迟一点,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刘义,你不要婆婆mama。”

    “参谋院的建议是,要想更好地控制翁州,必须尽快强化我们在流求的力量,”苏刘义的手指向了流求。“流求和琼州相比,离我们这里,要近了不止一半的距离,一旦有变,救援将十分快捷。”

    “关键还是流求啊。”宋瑞低低地说了一句。

    张士杰问道:“陛下的圣意如何?”

    “陛下请在下转告诸位,这次他将听从我们的决定。”苏刘义异常严肃地说道。是啊,这是一个有利有弊的方案,咱也不好决断。但最了解情况的是你们。而一旦决定,做事的更是你们,你们该决定一些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