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新房子
小城里一年之中最热闹的时节就是元宵节。 正月十五闹元宵。过了初十各单位的秧歌队就开始排练,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连着三天扭秧歌。 乡里只有一个秧歌队,许多家庭fù女都愿意报名参加,因为每天有几块钱的工资补助。 一个队的秧歌看着当然不解嘎吱,每到十五的晚上,市里的秧歌队就会到乡政府大院扭上一圈,男男女女穿着绿sè、粉sè的绸衣绸kù,手上拿着荷花灯笼或扇子,一个个脸上冻的通红,伴着鼓点和唢呐声欢快的扭着。 林涵一家五口也去看秧歌,前两年弟弟meimei小,没带他们出去看过。今年林福生和郑雅兰商量着,一人抱着一个,林涵扯着老妈的衣服,也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进了乡政府大院。 老爸带着几人先去了办公室,在里面喝上一杯热水,暖和一会,听着隐隐绰绰的鼓号声响起,才全家穿戴好出了办公室。 在办公室外,水泥平台上,已经挤满了人。林福生干脆折回去搬了张凳子,俩小的往上一站,林涵一下就乐了,还是看不到前面。 “爸爸,你抱着小溯,我也站上面。”林涵爬上凳子,扯着乐乐的小手说:“一会儿jiejie抱着你看。” 乐乐点点头,她们穿的都很厚,又都戴着棉帽子,棉手套还是那种一个大拇指带一个巴掌那种,一个个圆的跟着球似的。 小溯骑在爸爸的脖子上,使劲往前够,好像要下去跟着扭一样。 林涵刚弯腰要抱meimei,就被老妈制止了,“你才比她高多点,摔就得摔个狠的。不是我抱着吧!”她可不放心,要是平时在家里抱抱还行,现在这么多人,人挤人的,稍碰一下就容易摔倒,况且穿的太厚也不方便。 林涵重生前,小城里过节就没有秧歌了,以前的热闹气氛也都消逝不见。现在看着这些热情的人们,林涵深受感染,只是她人小个矮,即便站在凳子上也啥都看不着。而老爸老妈也顾不上她,她左右看看,留下一句,“我上前面去看。”就钻进了人群中。 郑雅兰一把没拉住,气的直喊。可这闹哄哄的锣鼓声加上鞭炮声,人群吵闹声,根本不可能听得见。“这孩子也太气人了,这么多人再挤卡了怎么办?” 林福生安慰她道:“她机灵着呢,你不用担心,没事的。” 俩口子倒没想到她才五岁,要是有坏人把她抱跑了怎么办? 只能说明这时候小城的治安还是很好的,而这时候人们大多还是淳朴的。 林涵灵活的在人群里钻来钻去,很快就到了最前排。院子里有三只秧歌队在扭秧歌,敲鼓的和吹喇叭的都是身强力壮的男人,比着劲的使劲敲、吹,一时间大院里真是锣鼓喧天。 林涵看了一会儿,怕爸爸mama着急,才不舍的返回到后面。 郑雅兰等了这么半天才见她回来,早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见她过来,气不打一处,照着她的小屁股就拍了两下。 穿的厚实,打的又不狠,林涵双手捂着揉了两下,朝老妈讨好的嘿嘿笑。 上一年的严打并没有bō及到小城,这一年林涵家平平安安的渡过。 过了二月二,林涵大舅母工作进行调动,因为她出sè的工作表现被两家单位同时看好。一家是当地有名的国有企业,一家是劳动局。 李玉芬有些纠结,到底去哪个单位。 这若是放在二十年后,不用考虑肯定会选劳动局。公务员多吃香啊,每年大学毕业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就为了能进机关事业单位捧上铁饭碗。 这若是放在十五年后,林涵肯定会劝她进入劳动局,工资高地位高,退休后待遇高。 可现在关键是在未来十五年之内,这家国有企业都是当地人心中的好单位。工资高、待遇高、靠几年还能分楼房。 现在让她选择,李玉芬当然倾向于选择这有企业。 不过林涵可知道,前一世大舅妈退休时五十五岁,副科级,退休工资只有四五百块钱。更重要的是企业退休后几年不涨工资,而涨一次才几十块钱。老妈退休时不过一千块钱的工资,十年时间涨到了四千多块钱,这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当时小城九十年代初好多人自愿或被单位调到下属企业工作,最后退休时变成了企业职工,与机关事业的同事相比少开一半甚至还要多的工资。 当时大舅妈也是后悔不迭,说起当时没找她谈话就被调走了档案引为遗嘱。 林涵觉得不知道该怎么讲,总不能说前世你去了企业后来退休时后悔了。可当时大舅妈在企业正是最好的时候,那国企也是在好退休之后因政策的原因才走下坡路。 要是上了劳动局,看到那企业效益好,工资高,又分房子又分东西,能不羡慕后悔? 所以这是个选择题,还是个两难的选择题。 林涵想了半天决定不去干涉。不管怎么选她埋怨不了别人。 李玉芬最后如愿调到了国企,任人事部科长兼办公室主任。 而这一年,电视上上演的香港电视剧引发了电视购买狂潮。公社家属房前后四趟房除了几户已经买了电视,还有几户不准备买之外,全都一家一台电视机搬回了家。 男人们挨家帮忙竖电线杆,没有电线杆是收不着电视的。这活干到哪家,哪家园子里围一帮孩子,嘁嘁喳喳兴奋的谈论着。这一年引发了少年们的大侠梦,引发了孩子们的追星梦。林溯也跟一帮男孩子身后整天在外面疯跑,不到吃饭不回家。 春天过后苏洪志也调离江城,回到京城。 林涵全家集思广益,市里北面的房号五一过后开始挖地基,建房子。 林福生建议房子采用四合院形式,前面是幼儿园,后面是自家住。两面厢房做幼儿园的厨房和卧室,既规整又好看。 林涵提出了不同意见。 她不想和幼儿园混在一起,住家是住家,幼儿园是幼儿园,应该分开,反正地方足够大。 最后林福生听从了她的意见,分开建。幼儿园是一栋二层小楼,二层上面是大平台,四周围上了高高的栏杆,以防有孩子掉下去。这样上面既可以做孩子们的活动场所,又可以晒东西。为以后考虑,幼儿园的地基打的深,到时候还可以加盖一层。 林涵家新建的房子是独门独院的大房子。一进小门厅,西侧是厨房和餐厅。东面是卧室。门厅南是一间大客厅,客左两侧各是两间卧室。院子东西各盖了厢房,东厢房可以住人,西厢房是仓房和厨房。房子西侧另有一个大大的库房,是为了以后买车做打算的。 房子大了,就要超出预算,好在这几年卖菜和卖药材的钱很多,只是这样一来,就更加让人眼红了。 房子建好后,除了二层小楼外,不过比别人家大一些,红砖围墙,倒是很气派。不过这二年也有人家盖起了这种大房子,围起了大院子,倒也未引起轰动。 倒是二层小楼,引得群众一拨拨过来参观。 得知是盖的幼儿园后,各种羡慕,嫉妒表现在人们的脸上。 “这老林家祖坟冒青烟了,这得挣多少钱才能盖这大房子啊?”围观的群众七嘴八舌的议论着。 “听说乡里那个幼儿园就是他家的。” “幼儿园才能挣多少钱啊,我听说他家的那个大棚菜才挣钱呢,冬天卖老贵了。” “眼馋吧?我说咱也盖一个,你不听,现在后悔了吧?”中年女人嘬嘬嘴,那口气酸得很。 “盖?上哪盖?你会shì拢地?说的真轻巧。”男人背着手往回走,“别眼馋了,老林家那大棚里种的菜那叫一个水灵,人家手巧,哪像你,养个花都养不活。” 林福生找了个附近的老头,付给他工资,每天负责烧火。虽然空房子不住人,可还是怕冻了暖气和自来水。 林涵很喜欢这个房子,前世她们在乡里住到十几岁直接搬进楼房。这一世提前盖了这么大的房子,三个孩子一人一个卧室,还有老爸的书房,姥爷和爷爷的房间,还有两间客房,是给亲戚家的孩子们预备的。 林福生的房间里安了一张铁的双人chuáng,睡热炕习惯了怕冷,又在chuáng下面盘了一个火龙,就是窄小的炕,烧暖气时火龙热,上面的chuáng自然就暖和。 林涵从空间里弄了些红松出来,这边用红松的家俱就是很高档了,烘干的红松大板上面结子很少,张进银看了直夸从没见过这么好的板材。林福生就请他给做了五斗橱、大衣柜和书桌等家俱。 郑严的房间盘的炕,林涵房间也是炕,她喜欢睡热热的炕头,浑身都舒服的很。好吧,其实是她不喜欢现在那些chuáng的样式,等以后再说吧! 现在房间全都整理完毕,就差入住。粉红sè的窗帘配着米白的轻纱,电视机上méng着同sè的纱帘,给有些空dàng的房间带来一丝暖意。 好消息是一个接着一个,转过年来,家属楼的房子卖给了个人,林涵家掏了二千块钱把房子买到手。又陆续添置了些家电,像洗衣机、电饭锅等。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