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言情小说 - 乱世女医在线阅读 - 第94章 刘太后寿宴

第94章 刘太后寿宴

    刘太后一心要将五十大寿办得空前隆重,对她而言,钱不是问题。据《皇太后五旬庆典》记载,朝廷特别要涿州官窑承办刘太后五十大寿的瓷质餐具,各种规格的碗碟勺盘加在一起,足有近3万件。涿州官窑接到这一命令时正值初夏阴雨时节,并不适合烧炼瓷器。因为烧好的瓷器需要晾晒烘干。可皇命在上,窑工们也不得埋怨,他们日夜不停地赶制瓷器,烧出来的瓷具十有八九是残品次品,上不了台面。待他们完成上面规定的数额,已经统计不清扔掉了多少残次产品了。

    涿州灾后重建工程并不顺利,就此一事,涿州上下更是义愤填膺。加之太后懿旨,加重赋税,涿州的瓷器才运走,听到惠州反了的消息,涿州立刻积极响应。

    在惠州反叛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以前岭南的贼首万安,万安吸取了上次失败的教训,笼络了一批人,去了惠州。惠州本是流放之所,罪官尤其多,万安本是有勇无谋,得了谋士几许,便发达了起来,继续称王称霸了起来。

    刘太后在期待五十大寿的同时,捎带着“cao心”了下岭南问题,她还以为,岭南的事情和契丹的事情一样,可以轻易的解决。她给大臣们发出的指示是“岭南事求速结”。

    刘太后不知道的是,天下已经大乱了--岭南、通州有柴夔,幽州、和州、霸州三州有李烈,惠州、涿州有万安。

    大寿宴请后,大臣想着这些事情终究是瞒不住,便上报了刘太后。刘太后愤愤不平,她心想,我为景龙朝辛辛苦苦cao持了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如今我也该好好享享福了。即使是平常人家的老太太,这五十大寿也该热热闹闹地庆祝一下,可我的大寿怎么就碰到这样倒霉的事呢?我这招谁惹谁了?

    从十月初一起,内外臣工“穿蟒袍补褂一月”,隆重的祝寿活动正式开始了。宫里日日有隆重的庆祝活动,直到十月十七日五旬庆典才告结束。

    十月十一开始,刘太后得知了各州反叛之后,就开始心里烦闷。但是,一来是自己的寿宴,刘太后也想有始有终,讨个好兆头;二来,刘太后手中无兵了,唯一的兵权有三处:一是由禁军统领乔军带领的禁卫军,这个可不能动,这是保命的手段,要真的打不过,还得靠着这支队伍呢!一是守卫雍州、青州的守军,这个倒是可以动一动的。

    十月十七,寿宴结束后,刘太后下了诏书,命令守卫雍州、青州的守军各出一半,进京勤王,拱卫京城。

    因不在前线,青州战乱也不多,青州守军本就不多,只有三千卫士,由青州的步兵统领李克穆统领着。诏书一下,青州的步兵统领李克穆无法,虽然舍不得把自己带的兵给了别人,然而圣意不可违。李克穆点了一千五百士兵,自己亲自带着,沿途快赶慢赶,去了上京。余下一千五百将士,李克穆却是不放心他人,便交由青州知州暂时统领着,待他回来再做打算。

    却不说诏书怎的瞒得了幽州探子,就是一千五百士兵开拨也瞒不了人啊!步兵统领前脚刚走,后面李烈得了信,马上就派了军队来围攻青州来了。

    四郎和一干兄弟及家属都还未走呢!裴大郎书信一封,与四郎几兄弟正好来个里应外合。青州卫士本就无心恋战,再加上自己城门大开(司马空空的功劳),首领被擒(四郎的功劳),知州府衙被占(张昌、林忠的功劳)。又见对方乃是幽州守军(两州紧邻,亲戚众多,哪有不认识的),干脆的投降认输。

    就这样,不过一日功夫,青州便成了李烈的囊中之物,刘太后听了,非但没有伤心,反而觉得自己做了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反军勇猛异常,还是多点人守着放心。

    反倒是青州的步兵统领李克穆叹了口气,早知道青州这么容易被拿下,还不如自己全带走了,也免了日后相见与自己亲手带出来的兄弟拼杀。又暗恨内应的贼子,不知忠君爱国,毫无廉耻之心。李克穆带着他的一千五百青州卫士,留在了京城,驻守西城门。

    其实,这话若被四郎听见,四郎一定嘲笑于他--他的君主还被人挟持着,发言权都没有呢!不过是刘太后手中的傀儡罢了!若要说忠君爱国,你把刘太后杀了,让你的君执政啊!只怕你一来不敢,二来你这君也治不了国吧。愚忠!

    可惜两人都听不到,也对对方心中的鄙视完全不知。

    青州城早解了宵禁,入夜之后依然繁华如昼,尤其是这烟花脂粉地界,到了晚上才真正热闹起来。

    百花楼的大娘喜娘儿今天特别高兴,午前有人通报,北王李烈今晚要到她百花楼来摆宴庆功,她还当谁诳她。结果天刚暗下,就有骑着高头大马的亲兵前来通报准备。她这才恍悟过来,北王真的来了!想那北王年少有为,真真是金镀的好丈夫、金龟婿,先别说今晚这生意能赚多少了,能与北王一度春宵,楼里的姑娘们先要疯了。

    百花楼里春光融融,红绸绿袖热浪翻飞。一干武将都抱着美娇娘,饮酒调笑,不亦乐乎。厅中有番邦歌姬献舞,蛮腰犹如金蛇附体,扭得那叫个销魂蚀骨。有心的人都想搏个出彩,引得北王侧目,虽说不能做妻,做个妾也是条好出路不是。

    可惜,北王李烈来打了一头,安排好了一切,就走了。

    原来,裴大郎听了四郎几兄弟显摆那日的好宴,又言三娘厨艺如何之好,裴大郎失了口福云云。裴大郎哪里肯依,与兄弟些攀扯起来,几兄弟早就商议好了,在三娘家里开宴席,弥补裴大郎没能赶上的四郎归家、三娘及笄的宴席。

    李烈本着笼络人心的心思,安顿好了手下将士,也来赴这宴席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