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言情小说 - 昭华在线阅读 - 第二十七章 只好无赖

第二十七章 只好无赖

    李景隆的大军迎着朝阳赶到了北平城下,在进入宛平的时候,河上的卢沟桥引起了他的兴趣。

    这座建于金朝大定年间的石桥,从东到西一共有十一孔,而桥两边护栏间的二百八十跟壁柱上,雕刻着千姿百态的小狮子,十分灵秀。

    李景隆骑马过河的时候,还下令大军在这里停顿了许久,仔细观赏了这座名桥。“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李景隆不由得哈哈大笑道:“此桥不仅是观景佳处,而且还是必守之地,如今却无一个燕兵,本将就知道他们城中空虚,无兵可派啊!”

    李景隆志得意满地笑着,然而他的笑声却没有人附和和搭腔。因为在抵达德州的时候,李景隆就颁布了军令,什么“夫鼙鼓金铎,所以威耳;旌旗麾帜,所以威目;禁令刑罚,所以威心。耳威于声,不可不清;目威于色,不可不明;心威于刑,不可不严。”

    听他训话的将领们莫名其妙交头接耳,李景隆就把脸一变,疾言厉色地抓了个姓徐的千户出来,说他在军营里博戏赌钱,不由分说就请了尚方宝剑出来,杀鸡给猴看,对那些轻视他的老将们提个醒儿。然而这个徐千户就十分冤屈了,他并没有博戏赌钱,只是有一次喝醉了酒,说了一些李景隆这个主帅的闲话而已。

    李景隆既然威重令行,将士们也就听他指挥,来到了北平城下,排了阵出来,准备攻城——然而还没等火炮对向城楼,却见丽正门上的守将似乎嗡嗡乱了起来,不多时就有一面白旗竖了起来,晃晃悠悠地挥舞着。

    李景隆不由得惊讶了一下,他下令先不要攻城,果然城门上有人朝下喊着:“不要打,我们要谈判,要交涉!”

    李景隆眯着眼睛往城楼看去,果然见到人影萎缩,几个士兵甚至盔甲都不整齐,而白旗摇了一会儿,旗下的士兵又道:“南边的,说你们呢,你们派个人来,跟俺们好生谈谈。”

    很快觇视彰义门、安定门的士兵回来禀报,说两座城门也同时举起了白旗,这就不是一座城门守将的擅自决定了,应该是北平城中如今坐镇的燕王世子高炽的意思了。

    “不能谈判!”瞿能立刻道:“这必然是诈!”

    李景隆冷哼一声,慢条斯理道:“什么诈?他们城中,不过老幼病残几千人,朝廷大军压境,他们扛得过几时?就算是诈,本将不过派一人去勘探虚实,于大军何损?他若敢有诈,我大军如风靡草,无坚不摧,不消一时半刻,就让他北平城,人城俱亡!”

    李景隆内心很相信自己的判断,他认为朝廷灭燕之战,轻而易举,他手上可有五十万兵呢!之前耿炳文败北,不过是人老昏庸了,燕王侥幸地了一时,怎可侥幸一世!他来燕地,在卢沟桥那里更是坚信了北平如今空虚的判断,燕王去驰援永平,带走了精锐,留在城里的,不是老弱,就是女流,这些人对上朝廷十万军队,还不是立时束手就擒吗?而且他还知道,守城的燕世子高炽,身躯肥大,未经战阵,不如燕王远甚,见到天兵压境,应该早就吓得神魂俱亡了,早早服帖不出自己所料。

    况且他认为兵法之中,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若是能不战而屈人之兵,那他这一次的成就,岂不是能和古之名将相提并论了?

    “大将军,”瞿能忍不住道:“末将昨日攻城时候,还遭到逆贼扞格顽抗,昨日还没有丝毫投降之意,今日怎么就要结城下之盟?此中定有蹊跷,还望大将军明察!”

    李景隆十分泰然自若的样子,心里却道,你不过一介前锋,怎可与本将相比?燕军降服的是我,可不是你这个只知道一味攻城的人!

    “要谈可以,叫你们燕军派个人下来,”瞿良材对着城上的人道:“最好是燕世子朱高炽亲自来,这样显得有诚意不是?”

    城头翕动了一下,紧接着就有个宏亮的声音道:“去你、妈、的——俺们跟你诚心诚意地谈呢,你这没卵子的龟孙,敢这么涮人!”

    瞿能父子怒火贲张,而李景隆却哈哈大笑道:“我们人多,他们抵挡不住,没有人城俱亡的心,要谈也是正常的嘛!”

    他说着也对城头道:“本将便派一人去,尔等若是敢生诈,便叫你北平城,一夜化为齑粉!”

    不多时南军大营果然派来一个人,此人来到丽正门门下,燕军守将又呼喝南军离远一点,然后才小心翼翼从城墙上吊下来一截粗绳,把这人缒了上去。

    此人脚还没有粘上城池,眼睛就被蒙上了黑布,推推搡搡地带到了高炽那里。

    “臣军中书记罗贤,”这人似乎认出了高炽的身份,还文质彬彬地行了个礼:“见过燕王世子殿下。”

    高炽十分温和,脸上甚至还有安抚的笑容:“你是军中书记,千里颠踬,往来辛苦。”

    “若能消弭兵祸,”罗贤道:“臣就是赴汤蹈火,也心甘情愿。”

    高炽慰问了一下,出乎罗贤的意料,高炽还询问了皇帝并皇太后的身体状况,没有丝毫不敬的意思,用词甚至十分谦恭,仍称呼天子为“主上”,这让罗贤觉得,大将军的判断是正确的,就算燕王谋逆不臣,但是燕境之内,和燕王不是一条心的人多了,眼前这位燕世子,似乎就是个深明大义的人,不然也不会决意归降朝廷。

    “昔年主上为太孙时,”高炽陷入了回忆之中:“我与太孙共读于大本堂,朝夕听讲。大儒刘本展的课,是我最爱听的,也是太孙最爱听的。太孙仁明孝友,为高皇帝属意,即位以来,天下归心。”

    罗贤不知道燕世子说这些话的意思,但是他恭敬地听着,只见高炽道:“只是主上与我年纪一般大,潜心向学又要处理政务,每事纷杂,不得不倚赖左右朝臣辅佐。这朝臣之中,有高皇帝遗留的贤人,却也有许多不实之辈,此辈日日在主上面前,横说宗藩不法之事。主上难以辨明,一年之期,祸及五王。我父王于亲最重,却也最受逼迫。”

    “造反谋逆,就是宗亲,也罪在不赦,”高炽道:“若不是被逼到无路可走,燕境如何敢做不顺之民?只是此路也是绝路,父王与朝廷对抗,乃是为了将jian臣绳之以法,而我今日决意归顺朝廷,也是想为父王和我燕境百姓,求得不死,不知罗大人,是否能体会我心。”

    罗贤立刻道:“臣自然明白,天子尝谕众将士,不愿背杀叔之罪名,亦是对燕王厚德,若世子真心归顺,罢南北之战,则是百姓社稷之福。”

    高炽避重就轻,又忽然说起了和李景隆的几次会面,话里话外盛赞李景隆深谙兵法,有乃父之风。罗贤陪着高炽说了将近一个时辰的话,什么正题都没切进,而高炽命人款待罗贤,自己却以疲累为由离开了。

    罗贤莫名其妙地被灌了酒,还被留在了城中住宿,这样一天一夜过去了,却再也没有见到高炽。

    他两次请见,而没有人回答他,正急得跟热锅蚂蚁一样的时候,却忽然听见门口两个人嗤笑他,他不由得问道:“你们笑什么?”

    这两个燕军守将道:“你真是好笑!李景隆派你来,干什么来了?”

    “自然是劝降。”罗贤道。

    “对啊,劝降,”这守将道:“是个人都知道你是来劝降的,可是条件呢,这劝降条件是什么,这守城的兵卒要怎么办?燕王的三师怎么办?燕王一家老小怎么办?你们敢保证进入北平,能不侵扰,能不掳掠,秋毫无犯吗?”

    这一连珠炮似的问题,把罗贤问得愣住了。他很快就明白了自己使命的缺陷之处,当即就道:“快禀报世子,送我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