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二圣屈服 掩耳盗铃
第一百一十章二圣屈服掩耳盗铃 吃过了晚饭,燥依然没有消解下去,四周里就象是一团团火在燃烧。 天时,还认为太子的份是不错的,到了这时候,李威又不这样想了。冷还可以加几件衣服,怎么办?这时候很怀念有空调的子,即便没有,有一个电风扇也是好的。 当然,还是有扇子的,碧儿手持着一把大团扇,在不停地替他扇风,看到这个忠心耿耿的小萝莉满头大汗,他舍得么?换成其他宫里的人,也觉得不大好意思。思想观念一时半会还没有扭转过来。就是扇,还一样是一团团火风。 用湿毛巾擦了一下汗水,碧儿说道:“下,沐浴吧。” 李威吓得一哆嗦,这件事得立即解决,将碧儿与上官婉儿喊到眼前,让她们坐下来,说道:“麦子非要等到麦穗黄了时才能收割,对不对?” “嗯,”两个一大一小的萝莉点了一下头。 “如果麦穗还是半青半黄就收割如何?” “会减产。”是上官婉儿回答的。 “不但减产,有可能麦子瘪的。”碧儿小时候还做过农事,回答更标准一点。 “如果麦穗是青的时候就割,会怎么样?” “没有人会这样做的。”上官婉儿说道。 “你们想一想,万一如果有人这样做,会怎么样?” “没有收成了。” “就是,碧儿,你就是那株半青半黄的麦穗,婉儿,你连青麦穗都称不上。如果你们现在陪……”说到这里,李威话憋了回去,婉儿太小,当着面说不出口,改口道:“你们以为这样,是为了孤好,让孤开心。实际上错了,对你们体没有一点好处。你们体没有好处了,孤看着不开心,会不会快乐。那么你们是不是为了孤好呢?” “婉儿是小了些,可是奴婢,奴婢不小了,外面那么多人象奴婢这么大时,结婚生子了。” 唉,这个悲催的年代,李威心中暗叹一口气,说道:“那是他们没有发觉。总有一天,大家才意识这是错误的做法。” “可是,可是……” “不要可是了,以前有没有人想过竹子会造出纸来?要相信孤。再问你们一句,想不想孤快乐?” “想,”两人同时点头。 “想孤快乐,以后此事休提,到你们能陪寝的时候,孤自会让你们陪寝。不管以后怎么样,孤不会丢弃你们就是,不陪寝,孤也不会丢弃。不但你们,就是孤与太子妃大婚后,也未必让她陪寝。”说完了,李威感到很得意,终于将这个问题,解释清楚了。 碧儿心里想到,太子啊,这一回太子妃不是杨家小娘子了,有可能是裴家那个小娘子,比奴婢还小一岁。这件事洛阳很多人都知道了,东宫知道的也不少。碧儿也才刚刚听说的。不过都不知道该不该通知太子。万一是假的呢? 碧儿心里,还是喜欢杨敏做太子妃的,虽然她以前不大好,可现在对太子还是可以的。再说长得又漂亮,又与自己熟识,对自己似乎也没有藐视。 裴家的那个女儿,只是在终南山见过一面。很坚强,跑了那么远路,居然不吭一声。印象也只有这些。最要命的是裴家的门槛,虽然五姓七家并没有裴家,可是河东裴家与兰陵萧家这几个家族,同样是一个庞然大物,让她这个小老百姓望而生畏。杨敏家也不错,官宦世家,严格说杨坚也是来自这一族,还远远不能与河东裴相比。 有些自卑了。 这也是事实,面对这些名门世家,就是皇帝本人,都不大抬起头来。于是使命地往陇西李家上攀。 “碧儿,你在想什么?” “奴婢没有想什么。” 难道有什么心事?不过李威并没有追问。开通了两个小萝莉,才到沐浴的时候,正准备让宫里人打水来,太监来了,说是皇上与皇后召见。 …………………………………… “弘儿,坐下。”李治说道。 “喏,”李威坐了下来,看了看,除了父亲外,还有郝处俊与阎立本,连母亲居然都从帘中走出来,坐在侧面。 李治冲站在旁边的太监说道:“将那些奏折全部搬过来,给太子下观看。” “喏”太监将一本本奏折抱过来,很多。这一时半会也看不完,不过父亲命令嘛,与圣旨无异,只好打开来看。各个方面都有,比如官吏迁降的,罪犯罪大恶极要秋后问斩的,各地水利以及收成的,其实奏折远不止这些。绝大部分在三省六部就批注了,只有事重大或者疑难不决,才递到皇宫。甚至还有西京戴至德他们决议不下,同样用快马,送到洛阳。 但大多数是关于旱的事。比如秦州禀报,自寒食节以来,只落雨四场,每次即落即息,“千里焦土,万里荒芜”。反正这时候都不敢要政绩了,有的官员为了多向朝廷要物资,都不惜夸大了灾。然后又奏道,自巴蜀调动粮食,可是蜀道艰难,运不了多少粮食过来,还望朝廷将江淮调来的粮食,分一些给秦州百姓,都是圣上的子民。 连河东道与河南道部分州县也在诉苦不迭。看着这些奏折,不用看实际况,都让人觉得触目惊心。 不是真让他看完,看到李威看了许多本后,李治问道:“弘儿,可看出什么了?” 李威老老实实地回答道:“孩儿只看到旱没有缓解,还变得严重起来。” “是啊,”李治叹了一口气。 竹纸是让他与妻子争了一份大义,弹压了一部分民怨,可这个旱却是不能置若罔闻的。象这样下去,不但眼下关中以及河东河南一些州县,百姓生活难熬,秋收又耽搁了,秋收荒废,一直到明年夏收到来,百姓都没有粮食吃了。试问,不将这个危机解决,那个人能饿到明年夏收? 李威沉默不语,虽然浮想起那些老百姓十分可怜,可自己有什么办法。上次都想了一个主意,可让这位父亲,斥责得连头都抬不起来。现在不敢多嘴。 李治又说道:“弘儿,你上次出的那个主意……” “那是儿臣胡乱说的。”李威连忙说道。果如狄仁杰所料,面对久久不能解决的旱,父母要向自己出的那条主意屈服了。可未必是好事,看到狄仁杰没有,明知道会活人无数,可态度生硬,很不感冒。 武则天在边上说道:“弘儿,你那条主意不是治国之道。” “是,母后,儿臣错了。” “你听本宫将话说完。虽不是治国之道,可事态紧急,如有大批粮食进入关中,粮价会应声而落,活人无数。反之,关中不但有可能饿殍千里,粮食会越抬越高。又旱了这么久,国家的粮食本就不足,整个国家粮价都会被商贾哄抬起来。” “母后,这只是一时的阵痛,一旦旱得到缓解,局面就会好转。可采用了儿臣那个主意,让百姓产生什么误会,全国上下不是重农轻商,而变成重商轻农,都能影响到国家千秋的基业,”李威将狄仁杰的话原原本本地搬了出来。 武则天皱了一下眉头,冲郝处俊说道:“郝相公,你来说。” “是,”郝处俊应了一声,然后对李威说道:“下的话也是理。然而今年的旱却是很重,有的山区连食用的水都断了。臣与阎相公在中书省商议了大半天,最后认为虽然上次下的办法不大妥当,可事急了就得从权。能将灾缓一缓,活人无数,朝廷不惜三四个子爵或者男爵,也是值得的。不过陛下却不能下明诏,向天下商人宣告,否则将震惊朝野,耻名史册。有什么办法,能让这些商贾相信有这么回事,自动将粮食蜂拥进入关中。再用昭奖的态度,进行封赏。这样倒是解决的途径。” 说完了郝处俊用殷切的眼神看着李威。 掰不倒皇后,就立即办正事,灾是一天不能缓了。尽管对商贾不耻,可无他途,只好与阎立本再次商议,然后进宫禀奏。巨大的旱,压得李治与武则天低下了头,也压得这位鲠直的使相,不得不低下脑袋。 乍听起来象是掩耳盗铃,xg质确实是两回事。但李威想都没有想,就说道:“郝相公,这是不可能的,不下诏书,商人虽然jin诈,逐利而行,然而地位低jiàn),朝廷反悔与何人诉说?商人既然喜欢逐利而行,看不到实质xg的好处,更不会相信,他们会不会放手去做?” “所以喊你前来,看看能不能想出歪邪的主意,”李治说道。 歪邪的主意?得,我还是不吭声吧。李威将嘴巴一闭。 武则天将李治胳膊肘儿拽了一下,对李威说道:“弘儿,你心肠仁厚,每拖一天,就会有一些百姓死去。拖得越久,死去的百姓就会越多。再想一想,看有没有什么方法?” 就是有也不能说,以后弄不好,此事翻出来,骂名却是自己来杠,忽然灵机一动,说道:“母后,孩儿都有一个计策,不过需要父皇、母后以及两位相公一起出面才行。” 大家一起下水吧。 “咳,咳,”李治呛着了,要自己出面?不如下一道明诏还来得省事。 武则天又拽了一下他的龙袍,问道:“是何方法?” “母后,可以请一位高僧,暗示他象窥基法师那样,在白马寺来场善会。然后利用奖励的语气,请上次大慈恩寺善会捐款的商贾,到东都来,在皇宫中设宴宴请。正好白马寺善会也开始得差不多了。两京商人,至少心存善念的商贾一起汇聚东都。在宴会上,再指使一个人故作随意地放出这个口风,父皇母后与两位相公,既不否认,也不承认。可毕竟父皇母后与两位相公全部在场,这些商贾会心领神会的。或者有人进谏,父皇你也没有承认表态此事,也无从谏起。” 与郝处俊的说法差不多,还是掩耳盗铃,只不过掩得巧妙,没有那么直接罢了。 果然是一个歪邪的主意。 “咳,咳,”李治再次呛着了。 ps:第五更送上。三天十五更,五万多字,虽然累得要死,居然让我办到了。自己为自己感到惊奇。明天再奋斗,看能码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