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再次出现的冷家军
就在冷家军躲在大草原上的不儿罕山过冬和修整的时候,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已然结束了,可是这一年发生的大事件却是多的很,导致本来就混乱不堪的中原大地更加的满目疮痍千疮百孔了。 大宋政权的韩灵儿,在早先年的三路北伐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标,或先后遭致失败,或远离宋都汴梁,宋政权很快从鼎盛开始逆转。 所以韩灵儿才偏安一隅的醉生梦死,那些远大的理想和抱负都被他掩盖了起来,实在是他明白自己只是一个傀儡罢了,军政大权都落在那些大将军手里,就比如刘福通。 名义上韩灵儿还是大宋皇帝,可是每一道指令都由刘福通等大将们来定夺。他只能逃到安丰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摆摆架子而已。 江南的红巾起义军本来就是军阀混战的局面,相互攻伐抢地盘,这不张士诚派遣大将吕珍攻打安丰,小明王韩灵儿急向朱元璋求救,朱元璋不顾张士诚、陈友谅东西夹击的危险,亲率大军北上,救出小明王、刘福通,安置于滁州。至此,宋政权已经名存实亡。 当小明王韩灵儿和刘福通被朱元璋救起后,他们的命运早就已经注定不得善终了,至正二十六年(1366)十二月,朱元璋称吴王前夕,其将廖永安迎小明王、刘福通至应天,途经瓜步,将他们溺死。 再来看看张士诚这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他一边降元,一边与朱元璋争夺地盘,就在今年与元廷妥欢帖木儿闹翻,双方关系断绝,致使张士诚腹背受敌,然而他的政权也更加的腐朽堕落,灭亡之日也指日可待了。 方国珍只是胸无大志的起义军小头领而已,他就是夹缝中生存的小军阀,灭亡是必然的,就看朱元璋什么时候抽空便能扫平。 至正二十三年最瞩目的大事件就是陈友谅这个枭雄举兵六十万攻伐朱元璋,朱元璋以二十万的兵力抵御,双方在鄱阳湖水域大战,这次被誉为中世纪世界最大规模的水战终究以朱元璋的胜利而告终。 此战,朱元璋乘陈友谅军久攻坚城受挫,分兵据守鄱阳湖口,先断其退路;继集中兵力,巧用火攻,歼其主力;后水陆截击,全歼陈军于突围之际。创造了中国水战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为统一江南奠定了基础。 陈友谅也在此次战役中被流失射中,中箭身亡。 最后这个腐败不堪的元廷还在继续着党争,而且还是愈演愈烈,扩廓帖木儿(又名王保保)在平定中原以后,没有利用朱元璋、陈友谅等人在江南大战的机会麾兵南指,彻底歼灭起义军,反而不遗余力地参与元朝内部党争。 当时元朝所依靠的地主武装有两支,分别是察罕帖木儿、扩廓帖木儿父子与答失八都鲁、孛罗帖木儿父子,但两军渐生龃龉,自至正二十、二十一年(1360、1361年)以来就互相攻伐于山西一带,争夺地盘。 扩廓帖木儿子承父业,也继承了与孛罗帖木儿的矛盾,他们“各拥强兵于外,以权势相轧,衅隙遂成“,元顺帝妥欢帖木儿虽然屡次下旨劝他们和解,但反而“仇隙日深“。 经过多次军阀混战,到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十月时,扩廓帖木儿的势力已占孛罗帖木儿的上风。其后应朝廷调停,两军罢兵,各守其地。 扩廓帖木儿和孛罗帖木儿的斗争还牵涉到朝中元顺帝妥欢帖木儿和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的争端…… 孛罗帖木儿也是在驻守辖地的时候接到元顺帝妥欢帖木儿的旨意来剿灭冷家军的,可惜,天不遂人愿,不但没有剿灭掉冷家军,反而还让冷家军把元廷的大后方给搅的天翻地覆的。 话说冷家军就在不儿罕山过完了整个冬天,迎来了至正二十四年的春天,春暖花开,冰雪消融,大草原渐渐恢复了生机,动物们也从冬眠中醒来,活动在大山中。 冷家军也找到了下山的路,整装待发的准备继续深入大草原的腹地,继续进行北上战略大转移的方针,至此,冷家军的军队人数由于接连大战的缘故锐减到了一万两千多人。 除了冷家禁卫军和绿林军人数都在三千左右,其他军人数都不足两千了,而且武器装备也没有之前的那么犀利和丰富多变了,扭力投石机、八牛弩和战车早在华山脚下的阻击战当中给破坏掉了。 铁蒺藜和铁制拒马三角架早在防止三部联军追击的时候就用光了,不然全是游骑军的草原部落早就把冷家军追上给歼灭了。 至于全军酷爱的短矛齐投也已经消耗了一多半,都是在追击战中无法及时回收的,至于冷家军全军配备的制式弓弩都还在,箭矢的话也在修整期间制作打磨出来很多,足够用。 长矛枪和小圆盾人手一把,这是雷打不动的,至于盔甲和战马,缴获的很多,尽管这个冬天屠杀了大量的战马来充当食物,战马也能配备冷家军军民上下人手一匹。 那些大量储存的风干rou脯基本上也食用完了,现在的冷家军可谓是穷的叮当响了,除了自身的武器和战马外,就剩下军装和他们过冬的棉衣棉帽棉手套了,以及每个人身上十天的干粮等。 在这次北上大转移的过程中,还是有许多的军民忍受不了天灾人祸的迫害给长眠于此的,至此也减员到了三万多人,这样一来,冷家军军民现在的人数已经不足五万。 不过,这些人可都是战争洗礼下来的老兵了,就连那些家属亲眷们的战斗力也不能小觑,他们不仅学会了骑马弓射,还学会了战阵厮杀,更有甚者还有独门绝技和制作陷进的。 这些家眷亲属们整天观摩冷家军cao练战阵厮杀,而且他们作为预备队民兵也要跟着训练,整个冬天旺盛的精力全部用在上了如何杀敌上,他们能不厉害么。 冷家军的精兵路线至此才系统的建立起来,他们把每一场战役都身传言教的教授给每一个人,并且相对的在解决战争中遇到的问题。 就在至正二十四年春,冷家军走下不儿罕山的时候,关于冷家军席卷草原部落屠杀游牧民族的消息不胫而走,传播到了极其遥远的地方…… 首先是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各蒙古诸部,因为三部联军的首领在来剿灭冷家军的时候就已经向这些部落告知了,也是因为这些部落要猫冬,不能出兵,才没有联合起来去灭杀这支汉人军队。 其次是科尔沁大草原和兴安岭山脉的游牧民族,消息传到这些地方各部落的首领都非常的愤怒,草原游牧民族可以相互攻伐,但是有汉人军队参与进来屠杀长生天的牧民,那就是不行的。 就好比一家人兄弟之间的矛盾可以在墙内解决,但是外人杀进来,那就得一致对外把外人杀死才行,这就是他们真正憎恨汉人军队冷家军的缘故。 这就是不同文明的碰撞,不同种族之间的较量,同时也可以上升为先进的生产力和落后的劳动力之间的角逐。 再次才是元廷大都城和元朝腹地实际控制区域,当下元顺帝妥欢帖木儿就大发雷霆,下达旨意要求蒙古诸部和草原各大部落联合剿灭冷家军,决不能放任其自由发展下去。 最后才是黄河以南长江流域中的红巾起义军各个军阀,他们得知冷家军不但没有被剿灭,而且还深入草原腹地屠杀鞑子,有的不可思议,有的震惊难以相信,还有的兴奋不已,更有的绝口称赞还叫上了好。 那些参加学潮风波的江南士子以及世家大族门阀们,在得知这样的消息后,那是赤裸裸的打脸呀,当时不可一世冷家军必灭的理论让他们羞愧难当,无以自容。 同时那些寒门士子得到这个消息后,那是振奋人心的,保不齐哪一天就能冲动的北上,去投靠冷家军去。 最希望冷家军覆灭的就属李思齐了,一共接战三次,每一次都没有讨到什么好,反而还损兵折将的,恨得他牙痒痒,再得知这样的消息后,真是痛彻心扉,悔不该让冷家军成长起来呀。 至于明三和余泰贤这两位将军和冷家军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那是气得差点背过气去,从此以后也是性情大变,变得越来越凶残暴虐了,估计以后也是惹得一个众叛亲离的下场,身首异处。 朱元璋在大胜陈友谅后,通过不断的巩固地盘和大力发展,俨然已经形成了江南地区最大的割据军阀,体系内自成一体,有着较为完善的政治体系和军队力量。 当他得知冷家军在蒙元朝廷的大后方游刃有余,混的风生水起的时候,还是非常上心的,很重视冷家军这样一股军事力量,而且还派出大量的密探打听冷家军的一举一动。 这就是当冷家军再次出现在世人面前的一种状况,在学潮风波和各大寺庙被捣毁后再一次震惊世人的认知。 不知不觉中,冷家军这个小火苗小火种,已经种在了许许多人的心中,尤其是那些得到冷家军庇护的普通老百姓们,和以前得到过冷家军理念的洗礼和好处的汉家儿郎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