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带着农场当崇祯在线阅读 - 18.科技创新的开始

18.科技创新的开始

    送走卢象升后,朱伟迪先前命人去找的有关天启年间朝廷寻求葡萄牙人帮助的资料终于到手。

    天启二年遣人招募葡萄牙国铳师至京教铳时,被葡萄牙人占据的澳门曾议派百余人部队援明,因募兵所费不赀,且遭朝中保守人士反对,故当时决定仅聘请少数几名铳师入京。

    主要负责这事的人叫李之藻,万历年间的进士,和徐光启一样对西学很感兴趣,经徐光启推荐任光禄寺少卿兼工部都水清吏司事,负责过招募葡萄牙人。

    明朝的火炮制造技术此时已经落后于西方,炮手训练更是不如西方,聘请一些西方炮兵和铸炮师傅前来也是当务之急。

    查出资料后,朱伟迪很快决定起复李之藻,知会内阁后他准备让李只藻官复原职,专门写了封信,要求他去和澳门的葡萄人接洽,招募会铸炮的葡萄牙人和炮手,还要招募一支海军雇佣军。

    接下来,在商讨起复李之藻这件事的廷议上,闹出了很大的风波。皇帝起复徐光启本就让反对引入西方事物的保守官员们大为不满,现在又是一个李之藻,更是让这些保守人士像疯狗一样上书弹劾李之藻和皇帝。

    那几个保守人士让朱伟迪感到十分厌烦,长期处理政事让他也觉得身心俱疲,大事也已经安排好,那个要人起得很早的早朝也让他不满,于是他决定称病罢朝,只处理有关军事和重臣的大事,其余的事统统丢给内阁和司礼监。

    皇帝和万历一样撂了挑子,这让文官们游戏始料不及。不过任他们怎么骂,皇帝都不见他们,他们也没辙。

    其间朱伟迪倒是没有断了和孙承宗与卢象升的联系,他们两人的奏折还是能到达朱伟迪手里,两人自然少不了劝谏,不过朱伟迪也只是敷衍了下他们,还是继续罢朝。

    他很清楚,自己这种政治小白,勤奋也对处理政事起不到多大帮助,还不如放权给官僚们,自己只需要控制好军权便是,也省得看见那些文官们就烦。

    罢朝之后,朱伟迪便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研究新事物提升生产力方面。

    那个貌似很黑科技的外挂,朱伟迪一直都在研究,至于原理,那种神迹一般的技术他自然不打算去弄明白,研究的只是里面有什么好东西。

    里面的东西,每一样都可以说是价值连城。

    经过粗加工的初级农产品,比如粮食,还有去壳的细绒棉,还有初步收集过的天然橡胶。挑出的有用的活物也是一大堆,高产杂交的各种粮食作物等,比如水稻、大豆、土豆、玉米、番薯、细绒棉、橡胶树和白花除虫菊(原产于南斯拉夫的强力驱虫植物,第一个现代蚊香的原料)等,rou禽类的瘦rou猪、rou鸡等,还有各种名字古怪的马,一些还是品质极好的战马。

    这些他早已分发了大批出去,这些日子以来,京城的商贸活动已经变得极其繁荣,商贾们发现,京师的物资要多少有多少,他们缺的只是钱,京城已经完全成了物资输出地。

    在工匠们的日夜赶工下,珍妮机差不多三天就快完成,还是工匠们改造出的八锭人力纺车。朱伟迪拿到样品,自然是龙颜大悦,按照承诺奖励了参与研发的管理人员和匠人后,下一道命令便是让他们去研究水力大纺车。

    在研究那个黑科技产物的同时,他也开始把自己所学过的知识拿出来,寻求制造急需的新事物。

    他把注意力放在了提纯酒精方面,造出烈酒卖钱倒是次要的,而且如果他没有外挂也是一定不会支持大规模酿酒的,马上就会有连绵不断的天灾,在粮食短缺的情况下不禁止用酿酒,还把可以救命的粮食拿去酿酒实在是很蠢,他主要的目的是医用酒精。

    用酒精清洗伤口,可以挽救很多士兵的生命,在这个没有抗生素的时代,伤口感染是要命的。他现在最关注的,始终还是和军事有关的革新。

    提纯酒精也超简单,酒精沸点比水低,只需蒸馏冷凝便可收集到纯度不错的酒精,捅破一层窗户纸的技术而已。

    吩咐了太监去干这事后,一个大酒精厂便很快开始筹建,现在的酒精提纯技术要达到医用标准还有点难,需要不断改良工艺,不过给出了方法,重赏之下总是有人能办到的。

    研究酒精的同时,朱伟迪也开始着手玻璃和水泥的烧制研究。

    水泥的用途自然不必说,军用民用都是大杀器,原料很简单,作为建筑专业毕业的,对他来说实在没有什么难度。

    只是他郁闷的是水泥要量产的话,以现有的工艺条件,难度真的很大,水泥原料的粉碎和提纯工艺,还有最后那个煅烧用的回转窑,这些都不是手工业时代能轻易解决的。

    至于玻璃,倒不是他要拿玻璃赚钱,军队中有了望远镜,早发现敌人,获胜的希望也大一分,他还想把显微镜和反射式天文望远镜弄出来,玻璃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此时西方人已经研究出了玻璃镜和望远镜,自然要迎头赶上。

    朱伟迪是理工科出身,化学成绩很好,钠钙玻璃的原料他很清楚,甚至他还喜欢读闲书,读过技术史,对制造玻璃的方法也很清楚。

    钠钙玻璃主要由二氧化硅、氧化钙和氧化钠等组成,原材料是纯碱(碳酸钠)、二氧化硅和石灰。

    二氧化硅也不是很好找,纯度不够的沙子会影响玻璃的色泽,要用想对来说纯度高些的白色藻硅土,倒也不难找,让人去海边搜寻便是。

    至于纯碱,明朝人哪知道什么碳酸钠,只有让人大量去盐碱湖边缘搜集碱土,然后再想法子提纯。石灰这玩意满地都是,自然不用找。

    玻璃烧制可没有一般人想的那么简单,烧制原材料的软化温度是600摄氏度左右,不过要烧制合用的玻璃可不止这么低的温度,原材料熔融后玻璃浆液中会有大量的小气泡,一千度高温烧出的玻璃都还不能用来造镜子,更别说要求更高的光学玻璃。

    玻璃烧制要能将玻璃彻底液化,还要加入些沸点合适的物质(比如砒霜)不停地搅拌,以除去玻璃浆中的气泡。一边自然还得想法子研究耐火坩埚,制造温度的更高的炉子。

    酒精、水泥和玻璃,这些暂时还在寻求改进工艺或是寻找合用的天然原料。

    剩下的,他最感兴趣的自然是钢铁工业。找来高时明问过后,他才知道大明官营的铁冶所都已经完全关闭,现在朝廷用铁都是购自民间。

    查过工部的档案资料后才知道。由于管理不善,明建国之后官营铁冶业的工匠就开始不断逃亡、怠工,以至暴动,致使官铁冶开闭无常,日益走上瓦解、衰落的道路。明初后的几十年大多数官冶就基本关闭了,生命力最长的官营遵化铁冶所也在万历年间寿终正寝。

    现在大明的铁都是靠民间生产。

    至于产量,明中期以后,因为某些要皇帝不与“民”争利的文官们干的好事,全国已经无确实的铁课数可供征询,难以统计全国铁产量。但就他翻出的嘉靖元年至十三年,广东布政司的铁课数据推算,广东的年产铁量6127500斤左右,已相当于永乐初年全国铁产量的三分之一,如果把其他十二个布政司及南、北直隶的铁产量统计在内,则全国铁产量在此时的世界上也是相当大的。

    看上去,大明的资本主义是挺兴旺发达的。不过,朱伟迪也很清楚,这些民营的铁冶本质上并不能算是资本主义手工业,那些冶铁作坊主们和底下的工人,大多并不是简单的雇佣关系,而是存在一定的人身依附的主仆关系,可以说还有点奴隶制的影子,工人要是稍微不合工场主心意,甚至会被打死,这种野蛮的剥削制度严重地制约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而这些冶铁作坊主,本身大多都是一方豪强,身兼大地主身份,朝廷对矿工和冶铁业有着严格的管控,能开冶练作坊的自然和地方的官僚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可以说,和其他的多数行业一样,大明的资本主义萌芽,其实都是带着明显封建性的官僚垄断资本。

    朱伟迪是很想把这些具有很大封建性官僚垄断资本都打倒,把工人和真正的民营资本解放,不过他也清楚,没有掌控军队前最好是不要做那种蠢事。

    既然冶铁业炼都成了表面民营,实则官僚与豪强地主联合垄断的玩意,作为皇帝也不好去直接过问,要不然那些苍蝇一样的文官们又要把跳出来恶心人了。

    朱伟迪想了想,还是自己去弄个官营大炼铁厂。也不为赚钱,只是为了研发新技术。

    大明的土高炉冶铁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也没有太多的迅速改进提升的余地。至于从欧洲取经,也不大现实,欧洲的冶铁技术现在其实比中国差,他们现在还在用木炭冶铁,而中国早就开始在使用焦炭炼铁。

    当然,没有先于西方造出蒸汽机,中国的冶铁技术会一定会落后于西方,不过让人惋惜的是后来满清一来,中国的冶铁马上就经历了一场大规模的倒退,民营的冶铁作坊全部关闭,只留下少数几个官营的,直到乾隆时发现国家缺铁,才开始鼓励民间开矿。

    没有合用的鼓风设备,能改进的地方也只有往高炉里鼓热风。

    鼓热风本身只是个简单的概念,只是达到要大幅提升产量的程度,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他记得《技术史》上讲过,欧洲最初期的热风炉,鼓出的热风在冬天也只有27摄氏度左右,好长时间内也只提升到了117摄氏度。

    要大幅提高冶铁效率,除非上马风力更强劲的鼓风设备。

    想到这里,朱伟迪决定试试变速齿轮箱,要把水流转换成强风,也只有变速齿轮组可以做到。

    要造实用的变速齿轮箱,必须得上渐开线齿轮。渐开线齿轮并不是工匠们的发明,而是数学家通过计算后发明出来的设计,好在朱伟迪也曾经是个学霸,对渐开线齿轮有过研究。

    他自制的那种简陋的羽毛笔画这种精细的图纸自然不是很合适,只然要想办法把铅笔弄出来,还需要制造一些更好的几何制图工具。

    这还是第一步制图,变速齿轮要考虑的还有要选用哪种金属材料的问题,如何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使材料成形,如何控制成形精度,这些在手工业生产时代很难。

    这个什么都缺的年代,让朱伟迪感到很无力。这个进度,要花多少年才能把蒸汽机弄出来。

    第一步还是要跨出去,于是找来高时明,要求他派人去搜寻有经验的工匠和矿工,在北直隶境内找一个既出产焦煤又出产铁矿的地方。

    至于铅笔,原材料也简单,制作些粗糙的手工制铅笔也不难,只是合用的石墨却是要花段时间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