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银子(二)
安富在屋里没事干,但是又不敢带着这么多银子出去逛,只能在屋里干等着,好在也没等多长时间方掌柜就来了。 方掌柜一来就听到伙计说安富一早就来找他了,急忙往后堂走,边走边想是不是前天签合约除了啥问题。 安富看见方掌柜就松了一大口气,赶紧拉方掌柜坐下。等方掌柜坐下后就从怀里掏出一百两银子,告诉方掌柜帮他退还给李管事。 方掌柜愣愣的看着安富,他看安富这么着急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没想到却是要退银子。不由得更敬佩安富了,寻常人看到这么多银子就算不是自己的也会起贪念的,而安富却能把别人心甘情愿送到手的银子退回去,这就不是一般的人能做到的了。 方掌柜知道安富自小就没了父母,可是在无长辈管教的情况下却长成这么高的品格,而且据他观察安贵的品格也是很好的,这么看来这兄弟俩真让人肃然起敬呀。 方掌柜怀着敬佩对安富解释说这一百两银子没必要退回来,这是安家应得的。可是安富还是不塌实,觉得礼物能收,钱是万万不能收的。 方掌柜看自己说服不了安富,就带着安富去大掌柜那里去了,还是让大掌柜和李管事来说服安富吧。 到了醉乡楼,杨大掌柜和李管事听了安富的来意,也很吃惊,当然也对安富面对巨款不贪的举动很敬佩。他们知道这一百两实际上是对安然给他们出了这么好的点子的酬金,他们敬服安富一家想和安富一家结交,没有直接挑明,而是用了送谢礼的方式。所以安富是不知道里面的弯弯绕绕的,但是如果他们收下安富退回来的银子就是他们不对了,所以也很用心的劝说安富收下银子。 虽然他们很用心的在劝说,但是安富还是不肯接受这么多银子。最后李管事逼的没法就和安富说既然安富一定要退回来的话,就是不愿意结交他们这个朋友的意思。那就只能公事公办了,他让杨大掌柜拿出来三百两银子说是付给安家给他们点子的酬金,另外他明天要再去安富家一趟,把之前送的礼物也一起拿回来。 安富目瞪口呆看着李管事,他是来退钱的,怎么手上的一百两还没退回去,反而要拿回去三百两呢。杨大掌柜和李管事趁安富愣神的功夫,又是一通忽悠,终于把安富忽悠懵了,最终还是收下了一百两银子。 等安富收下银子后,杨大掌柜和李管事又邀请安富留下来吃午饭,安富实在是被两人忽悠怕了,忙告辞了,他怕再留下去,杨大掌柜和李管事会接着忽悠他把那三百两也收下。 杨大掌柜和李管事看留不住安富,就放他走了,走之前杨大掌柜还包了几包点心让安富给几个孩子带回去,安富推辞不掉就知道接着了。 杨大掌柜和李管事送走安富以后在那唏嘘了半天,都赞叹安富的人品。李管事回去后也和家主狠赞了安富一通,杨家的家主听了也对安富起了敬佩之心,在以后和安家的交往中也优待了许多。 安富身上带着钱也没敢闲逛,赶紧出了城们找了辆马车回家了。一路上也没敢停留,在半下午的时候就到家了。 到了家才算是松了一口气,把心放下来后才发现肚子饿的咕咕叫,这才想起来自己还没吃午饭呢,安明赶紧去厨房把中午剩的饭菜给安富热了端过来。 吃完饭后,安富把门关上,把钱拿出来,然后告诉安明兄妹这钱没退回去,还和安明兄妹讲了退钱的经过。 安然听了心里偷笑,杨大掌柜和李管事真是用心了,为了让她爹收下银子,可真是没少忽悠。不过这钱他们收的一点也不冤。 安明看到安富不知所措的样子,就安慰安富说:“爹,既然退不回去,我们就收下吧。把这情份记在心里,以后有机会再还回去不就是了。” “情份我们当然地记住了,可是人家是大户人家,我们哪有机会回报人家呀?”安富叹口气说。 “怎么没有,咱们不能在钱财上回报人家,可以从其他方面来做呀,这次的核桃不就是证明吗?”安礼也安慰安富。
“就是,爹,以后我们再有核桃这么好的事情,直接告诉他们家不就是了。”安信说道。 “能发现核桃就是我们的大福气了,哪会有那么多好事等着我们呀?”安富说。 “会有的,爹爹,只要我们留心,总会有回报人家的时候的。”安然安慰安富。 “好,听闺女的。闺女说有就有。”安富见几个孩子都在安慰他,心里就松快些了。安明几个就好笑,爹真是疼meimei,他们说这么多还没meimei一句管用。不过他们也不嫉妒,因为他们也很疼meimei的。 安然倒不是安慰他爹,而是因为她确实有办法。她已经发现了现在的人还没有人家晒干菜吃,冬天的时候大家都是吃萝卜白菜。 她本来是准备夏天多晒些菜干,等冬天的时候卖给方掌柜他们铺子。不过既然他爹这么不安,就等夏天菜都下来的时候,把晒干菜的法子交给杨大掌柜还人情来安她爹的心。反正晒干菜也没什么技术含量,拿出去做人情也不心疼。 安然目前最关心的是她爹怎么花这一百两银子,所以就开口问安富:“爹爹,这钱您打算怎么花呀,还是买地吗?” “不买地了,咱们家现在已经够出名了,再买地就该招人眼红了。还是等秋后卖了核桃再买地吧!”安富说。 “那我们可不可以拿这钱送哥哥们去私塾呀,这样哥哥们就能早一年读书了!”安然接着问,她也想早些摆脱半文盲的帽子呀。 “我也想送你哥哥去私塾,可是现在送去会不会太打眼了,私塾一年的费用是三四两呢,你三个哥哥都去的话,要十来两呢。要是现在送你哥哥去私塾,村里又该议论起来了。”对于送儿子去读书,安富有些心动,不过还是有些担心太打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