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觐见
四天后东厂的都头来了消息说是大太监魏忠贤要面见张家五小姐。对于身份被拆穿张芸娘并不意外,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魏忠贤能爬到当今的位置,无论它人品如何,智商是有的。任何人做事都会想到知己知彼,这位大太监当然也不例外。 张芸娘依旧一身男装,一顶幂离,坐着马车就去了魏太监的外宅。明朝的太监一般都是有外宅的,当然这里的太监都是高级的宦官。这个事情张芸娘一开始还弄了个乌龙。明朝阉人很多,多是活不下去的穷苦人自己阉割,但是宫中用不了那么些人所以其中大部分流落在外成了最下等的乞丐。浸入宫中的这部分只能称为宦官,只有少部分有品级的才能称为太监。 魏忠贤的府邸不小,是从一个勋贵家硬抢来的,当时还闹得京城沸沸扬扬,可以看出这位先生的功力了得。 穿过两道花门,一院子的仆人。中间一棵大树之下,一位头发有些许花白的中年人,正慢慢的品着茶,一身翠色的道袍看起来像个富家翁,但是光洁的下巴,让张芸娘一下子就猜出,这位就是今日要面见的主角,魏忠贤魏大太监。 “张驰见过魏公公。”张芸娘清了清嗓子。 “你们下去吧。”魏公公抬眼看了一下张芸娘,挥了挥手示意众人离开,而后接着说“张家五女,父亲张贞修,母亲刘氏,后过挂到主母林氏名下,嫁入杨家二房。是试得堂,铁器坊。琉璃坊,巾帼的幕后主人,我说的没错吧。”魏公公一双狭长的眼睛让整个人显得十分精明。 “公公果然英明!”张芸娘尽量让自己显得卑微。 “不用来客套话,我既然能查到这些,也知道你有所凭仗。你说你有主意能解决粮食的问题?”魏忠贤的话让张芸娘有些意外,毕竟这样的魏忠贤与从前所看见的影视作品中的形象不一样。 “魏公公果然是痛快。既然这样张弛也就直话直说,人说大旱之后必有黄灾。闹灾荒是肯定得啦。正如公公所知。小女子略有余财,可是面对这大旱也是杯水车薪。公公派人到庄子上,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小女子想到了一个办法!” “说吧,别废话。” “公公,小女子敢说我朝开国以来,权倾朝野的公公不在少数,但是真正能受到别人打心里尊崇的却没有几位?敢问公公是是不是这样?” “是!又如何,你又当如何?” “敢问公公是想做个刘瑾,还是想做三宝?” “恩?做刘瑾如何。做三宝又如何?”魏忠贤眉毛一挑,张芸娘看了,心中暗自后悔,就这模样,怎么看也不是个正面角色。 “若公公想做刘瑾,就当小女子没有来过。若公公效仿三宝公公。小女子还有胆子一说。” “你先说,我听听,再决定。”魏忠贤眼睛再次眯了起来。张芸娘气的想骂娘。这是个什么人呢? “天下,天下,其实这普天之下除了大明还有许多国家。就像是当初三宝公公,七次下西洋,所到国家无数。我大明遭受旱灾,但周边各国不一定都遭受旱灾。。。。。。” “有点意思,接着说。”魏忠贤显然有了兴趣。 “北方旱灾,南方却不受影响,大明旱灾,他国可能丰收。我们只需用钱财买回粮食即可。” “说来容易。钱财从何而来?你休当杂家不懂?这万里之遥,粮食的价格一下子就会变高很多。” “公公所说不错,但是也正因为这万里之遥。所以我大明的很多普通物件在海外已经卖到了天价。” “你也想赚上一笔?小丫头你不要太贪心。” “公公所说的不错,小女子确实有伸手的意思,但是却和公公所想不同。” “怎么个不同?” “我大明海禁,所以导致海外大明的丝绸瓷器茶叶已经飙升到天价。更引得无数人铤而走险,只为的天价的利润。若是我们能开一个口岸,发放通行的许可,收取一定的费用,同时要求所有船只再返航的时候携带相对的粮食。当然还有针对外来胡商的政策。” “你要发许可的权力?” “小女子要发许可的权力,还有控制出口的权力,这方面主要针对胡商。” “胃口不小呀?我凭什么帮你?你又怎么能确定我能帮你?” “感觉,我觉得公公有大志。” “少来那些虚的。开海禁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杂家要抵挡天下人的非议,而你坐享其成,有些过分了吧!” “公公能换来辽东,西北两军的粮饷难道不值吗?” “这又有什么关系?” “人说攘外必先安内,但是小女子却认为安内必先攘外。北方金人蒙古人虎视眈眈,西北,辽东两军正可当用。” “你夫家杨家可是亲东林党的?” “小女子娘家还是楚党呢?”张芸娘笑了笑。脸上的面纱也一颤一颤的。
“呵呵,这话有意思。我还真想知道你是怎么想的?” “小女子说小了,不过小老百姓一枚,说大了也不过是个商人罢了。无论是东林党,楚党,或是皇上,公公,于我来说都是神仙打架,不关乎生活。只知道谁能让我们吃饱穿暖,让我们远离战争,就是好的。” “好一个小老百姓,你这小老百姓志向不小呀。吃饱穿暖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人吗,最重要的是有个憧憬,看到希望就是好的,也许终有一天可以实现。” “好吧,我这个神仙就造福一下你这效劳百姓,这件事要是能顺利,你所期望的也会答道,但是在这之前你先把具体的要写下来。” 人类永远没有知足的时候,就像是张芸娘现在坐拥巾帼坊,琉璃坊,铁器坊,试得堂,知味楼的巨大利润,但是仍然想要赚取更多。 一年一度的朝贡又到来了,大街上红眉毛绿眼睛的不在少数,各式的奇装异服的胡人,番国人遍布大街小巷。朝贡一事其实很有意思,一些外国电视剧中把向中国朝贡写的无比屈辱,实际上却不然。朝贡其实是一种闭关锁国条件下的贸易,对于番国是只赚不赔的买卖。就像是最多的时候,朝鲜曾经一年朝贡一百五十多次,琉球一年朝贡七十多次。日本万历年间对朝鲜发动战争,理由就是朝贡的时候向朝鲜借道,朝鲜不允许。但是大明对于日本发动战争的制裁就是禁止他们朝贡。由此看来,这些周边的国家对于朝贡是十分热衷的。尤其是看了明朝的体制服装,就会发现,后来的韩服就是照着明朝的袄裙拔下来的。 等待是件十分漫长的事情,魏公公的的许诺迟迟没有消息,张芸娘有些抑郁。只是没想到等来等去,竟然等来了一纸面圣的圣旨。一石激起千层浪,从来不问朝事,连阁老都难得相见的木匠皇帝竟然要见一个小小举人的妻子。但是并没有荣的众人揣测,宫中的公公就催促着张芸娘换上正式的衣服立即进宫面圣。 一路忐忑,张芸娘可以为了三姐和尚书吵架,可以无视作为国公的公公,但是那毕竟是了解,知道对方不能把自己怎么样。但是这样突入其来的宣见,却让张芸娘十分的慌乱。 进入宫中等了许久,也没人和张芸娘说上一句话,但是看见身边人来人往异常忙碌。说是皇帝正在召开宴请众番国的宴会。 ps: 今个更两千五,那五百明个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