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寻汉记在线阅读 - 第二十九章 会见董仲舒

第二十九章 会见董仲舒

    刘彻正襟的坐在案台前,他在等待一个人,这个人或许能够解开他心中的结,那就是黄老之学和儒学之间到底哪个更适合作为治国策略,现在朝廷里已经分成两派,以卫绾为首的儒学派,以汲黯为首的黄老派,而这两个人都是太子太傅,刘彻从小开始就受这两种学派的影响,这两种学派也让刘彻在心中滋生了矛盾,到底哪种更适合用来治国。

    李思汉推荐的董仲舒是个名副其实的书呆子,说好听点就是博览群书,可是这些书呆子却很多次改变了历史,我上学的时候,语文老师对我们说,这些人就是中国的脊梁,每当中华民族在危险的时候,他们总是能够挺身而出,甘当牺牲者,唤醒全华人,纵观中华五千年,这些人比比皆是,在这就不举例。而董仲舒虽不是在中华民族危亡之时,可他对后世却影响甚大。

    过了会儿,只听到苏文喊道:“宣董仲舒觐见。”刘彻站了起来。只见一个人东倒西歪的上了台阶,人还没有到,身上的酒味已经钻入了刘彻的鼻子,这就是这些文人的特点,爱好醉酒,一杯酒下肚,好像变成了美妙文字,一发不可收拾。可是刘彻一看到此人,只见此人是在邋遢之极,头发上还有稻草,刘彻感觉好像被骗了一样,这么重大的国家之策居然交到一个这样的人手上。董仲舒东倒西歪的走上台阶,在他的眼里,天下的人均相等,没有贵贱之分,他看到穷人,也是这种打扮,其实他自己就是穷人,他见皇上,也是这种打扮,不在乎世俗的眼神。

    董仲舒走进殿内,跪道:“小民董仲舒参加皇上。”皇上听后道:“请起。”准备上去搀扶董仲舒,可是他身上的味道实在太浓,皇上忍不住用手遮住鼻子,后退几步道:“董仲舒,今日你是在见天子,为何如此打扮?你就不怕朕杀了你。”

    董仲舒听后大笑起来。道:“不知道皇上可明白‘天子‘二字?”

    刘彻一听道:“何为天子?朕就是天子。”

    “秦皇二世也是天子,可是却亡国,周幽王也是天子,可是烽火戏诸侯,一样亡国,商纣同样是天子,暴·政民反,这些都是天子。”

    刘彻越听越气道:“我朝开国高祖是天子,周武王是天子,这些都顺应民意,百姓生活丰足。”

    “所以陛下,‘天子’既可以让国家富强,同样也可以让国家破败。不知道在陛下的心里,天子应该是哪种?”

    “董仲舒,就凭你这些话,如果我是个昏君的话,你的人头不知道被砍了多少回。在两位老师的教导下,我自小就愿意做个武王一样的明君,我不光要国家富强,我还要汉朝威名远播四海,与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在内要整顿吏治,减轻百姓负担,让百姓安乐生活。”

    董仲舒听后,再次跪道:“陛下,请恕小民刚才无礼,小民愿意辅佐陛下成万世之君。”

    刘彻听后大感欣慰道:“好,有你的帮助,我想我现在心里的问题可以解决了。”

    “我猜陛下一定是在为黄老之学和儒学的事劳烦。”

    “不错,先生知道最好,我朝开国以来,都是遵循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来治理国家。可是现在朕感觉到吏治越来越腐败,百姓也越来越不易。我有几个不解,还请先生解答。”

    “陛下请说。”

    “第一个问题,如何治理好国家。”

    “陛下,这第一个问题是个很深的问题。陛下是天子,我曾著过《天人三策》里面的第一策就是说‘天人感应’。为什么刚才我们说的天子有好有坏,全是个人性情决定。灾异就是天与人之间的对话。国家政治有失,天就出现灾害来谴责他;如不知道自我反省,又出怪异现象来警告他;如果还不知悔改,天才改变成命,使其丧邦失国。这就是“天人感应”,天和人可以互相感应,互相影响。因此,尧舜行德政其民就仁厚长寿,桀纣行暴·政其民就贪鄙夭折。《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见一是万物的根基,是本,是始。元,为首,为大。称一为元,即是说要重视开始,端正根本。政治之本在百官,百官之本在朝廷,朝廷之本在君主,君主之本在仁政。

    所以陛下,这第一个问题就是君主为本,君主实行什么政策,这个国家就会走向富强还是衰落。”

    “听了董先生说的,感觉心里有面明镜,董先生说有三策,刚才说的是第一策,那第二策和第三策请先生道来。”

    “陛下,我的第二策说的就是陛下的心结,当年尧舜在位时,有众位大臣辅佐,然后教化百姓,百姓安居乐业,所以实行无为而治造福了百姓,可是周文王时,商纣在朝,尊卑混乱,百姓都流离失所,不能安定,所以周文王实行有为而治造福了百姓。陛下,不管是黄老之学,还是儒学,在特定时期内均有其益处,现如今,虽然百姓安居乐业,可是吏治混乱,尊卑不分,纲常不定,所以现在应以儒学为首,兼以吸收其他学派方能安定国家。正所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也。”

    “先生一席话,解决了困扰我十几年的问题。真是人才,先生请继续。”

    “陛下,周成王时,没有刑罚,可是却同样没有犯罪,到了秦朝时,秦始皇大兴刑罚,可是犯罪的人却越来越多,为什么?因为周成王有周武王实行教化百姓的举措,而且周朝实行公制礼乐,无人敢于越权越级,三纲俱在,这三纲包括君臣纲,父子纲,夫妻纲。而秦朝靠的是韩非之法家思想,大兴司狱,也不教化百姓,所以导致犯罪的人越来越多。现阶段陛下可以在实行儒学的基础上吸收法家一些的思想。实行公制礼乐,同样也使用刑罚。”

    刘彻看到董仲舒说的有点口渴,特命人递了杯茶水给他,董仲舒喝了口茶接着道:“

    多谢陛下。陛下,可以看出,教化百姓一可以实行‘天人感应’,二使百姓懂得公制礼乐,三纲五常,社会和谐安定,三可以选拔人才,供陛下使用,所以陛下可以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教育为一国之本。人才为朝廷的基础。”

    “嗯,说的非常好,先生,当年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之药,可是还是死在回宫的路上,今日我问先生,有没有万古不变之道?”

    “陛下,道出自于天!没有不变的天,同样没有不变的道。”

    汉武帝点头不说话,沉默会道:“今天听了先生的话,让我茅舍顿开,多谢先生。”

    “陛下言重了,小民只希望陛下可以做个旷世奇君,爱抚百姓,使国家富强,不枉费我今日的一番口舌。”

    “先生,请放心,朕不会让先生失望,还希望先生在朕的身边。能够给朕指明朕的错误。”

    董仲舒听后跪道:“臣誓死愿意辅佐陛下。”

    “好,好,董先生,你先下去好好的歇息。”

    “谢陛下,小民先告退。”

    董仲舒说完后退出大殿,刘彻知道经过董仲舒一说,心中确定了儒学为治国之学的思想,剩下的就是要实行改革。刘彻不知道的是他第一场改革将会在痛苦中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