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充实的日常
“什么药?” 向刚拉高她,上上下下地打量。 “哪儿不舒服吗?” “不是啦,就是那啥……”盈芳有点羞于启口,“咳,就咱们领证那天,民政局的人给的,你忘啦?我记得锁在大衣橱小抽屉里的,这趟回去本想带过来的……” 向刚愣了一下,继而木着脸翻了个身,将她压到身下:“那药吃了对身体不好,我给扔了。” “……” 扔了你好歹吱一声啊。 …… 暖房宴后第三天,向刚回归部队,盈芳也恢复了早出晚归的学校生活。 她如今是高一的学生了。当时去宁和中学开证明,留了个心眼,没说具体年级。 到了万霞中学,说要念高一,教学办老师给了她一张高一的数学、语文卷,她分别考了81分和89分。 校方挺宽容,说了句“继续努力”,就把她编入了高一班级。 该庆幸这几年,学校对成绩抓的并不是很紧,出的卷子也倾向于基础题,盈芳钻了个空子,换了个地方,成了名年龄与学龄相符的高中生。 学校离家不远,走走十来分钟。吃了早饭出门,边走边消食,到校刚好赶上早读课。 向刚若不赶时间,会和她一起慢悠悠地吃早饭,然后踩着自行车送她到学校、再去部队。 晚饭也通常一起吃,吃完带着老金下楼遛遛。要是天还没黑,就遛一趟菜地,带些次日吃的菜回来。 只有强化训练、模拟对战或是开会走不开时,才留她一人在家。 老金暂时在西屋安了家。 反正目前两人没孩子,西屋又空着一半。 天井要规划,狗窝搭好了没准还得搬,怪麻烦的,于是打了个报告,让老金住在家里,既能看家,又能陪陪媳妇儿,一举两得。 等以后天井规划好了,再给老金搭个舒适的窝。 不过看老金挺满意西屋的,似乎并不介意每天遛个弯都需要上下三楼。 家里多了条狗,明显热闹多了。再加上彪悍的小金,即使向刚晚上有事回不来,盈芳也不觉得害怕。 何况她充实着咧——学校的课本、老家寄来的医书,再不济玩会儿缝纫机,用边角料车车椅垫、桌垫,做点手工布艺,把小家布置的漂亮又温馨。 礼拜天的时候,就带着二金上山。 不过小金没法现于人前,往往先他们一步去山里放飞自我了。 她和老金,通常都是和向刚一起吃过早饭,被他自行车载着送到山脚,才分道扬镳。 向刚很少有礼拜天,即便休息,不是缠着媳妇儿在家么么哒,就是挑上水桶、粪桶,去山脚的菜地浇水、施肥。很少有闲下来陪她到处逛逛的时间。 反而还是和李双英几位军嫂相处的时间多。 这天又是礼拜天,盈芳刷干净碗筷,正要喊上老金去山脚,陈玉香急吼吼地跑上来问:“小舒,你想不想买点碎布头?” 她知道盈芳喜欢用碎布头车小东西,听说城西的服装厂,有大量的碎布头要清仓,不要布票、还很便宜,赶紧来约她要不要一起去。 “好啊。我正缺零碎布扎拖把呢。扫把扫地,总觉得不那么干净。” “那咱们现在就出发?你收拾收拾,最好和营长说一声。去城西,前后得转三趟车,回来起码下午了,我再去问问双英嫂子她们。” 约好一刻钟后单元楼门口见,陈玉香和来时一样,小跑着下楼,去东单元问副团长家属。 盈芳回屋和正穿军装的向刚说了这事儿。 向刚没拘着她:“想去就去,就是注意点安全,城西那边的居民鱼龙混杂,比其他几个区乱多了。买完东西早点回家,别到处瞎逛。” “知道了,不用你说,我也会早点回来。”盈芳踮起脚尖,给他把领子整平了,掸了掸肩头说,“今晚回家吃的吧?我把糯米先浸上,晚上咱们焖紫云英咸rou饭,再煮个鲜蘑汤。” “好。”向刚搂住她腰,低头亲了她两口,才依依不舍地松开人,戴上军帽下楼。
盈芳在他走后,拿上毛巾去盥洗室冲了把脸,凉水泼面,总算消了莫名的热意。 回屋挂好毛巾,揣上小荷包,挑了个细麻编的软藤篮,挎在手腕上,篮子里塞了两只洗干净、叠成方块的蛇皮袋。 门钥匙依然挂脖子上,塞入衣领,免得搞丢。 确保没落下什么后,带上门下楼。 冯美娟听到动静,开门出来问:“小舒,你是不是去山脚整菜地啊?等我一会儿,我和你一道去。” 盈芳难为情地笑道:“不好意思啊嫂子,我今儿不去菜地了,玉香嫂子约我去城西服装厂买碎布头,嫂子要一块儿去吗?” 冯美娟一听要去城西,打了退堂鼓。 她不像盈芳,向刚不在家就自由自在,她还有个女儿要管呢,何况李建树没说中午不来,万一来了家里冷锅冷灶的,少不了被念几句,想想还是算了,来回倒车的时间都够她补个眠了。再说,来回一趟倒多次车,车费也不少。可对不要票的碎布头确实挺心动,就央盈芳帮她捎几斤。 “钱回来给你啊。” “没事的嫂子,那我先走了。”盈芳摆摆手,和她道了再见。 到楼下时,陈玉香和李双英已经在了。 陈玉香笑着打趣:“是不是你家的向营长不舍得放你出门啊?” “不是的。”盈芳脸红红地解释,“是隔壁冯嫂子,拉住我聊了几句,她有事走不开,托我顺带捎几斤……” 不等她说完,陈玉香撇撇嘴:“就她大忙人,咱们都闲着没事做。” “算了,你又不是第一次见识。”李双英摊摊手,“走吧!边走边说,要是错过八点半这趟车,得等中午了。” “就咱们三个去吗?”盈芳四下看了看,“周副团和王副团家的嫂子都不去?” “她们结伴回娘家了。”李双英说道,“本来我也要回的,这个月还没去过呢,不过服装厂清仓卖碎布头的趟数比过年还少,过这个村没这个店,娘家下个礼拜再去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