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邙山定计
夜间,荆州襄阳郊外,水镜山庄中,三位分别着灰色、黄色和青色儒服的老者,正围坐在一起品茗。 灰衣老者突然叹道:“汉室历经四百年,气数休矣!” 另外两名老者闻言,俱都长叹一口。 黄衣老者不经意间仰头望了一眼北边天空,摇了摇头,正准备俯下头来再品一口香茗,却突然失手打落了手中茶盏,惊声道:“不对,司马老兄,你看!”说话时,伸手指向北边天空。 另外两名老者见黄衣老者语气激动,赶紧顺着其手指往北边望去。 这次却轮到青衣老者惊异:“虽有贪狼犯紫薇,不过田宅宫中,隐约有诸多吉星环绕,紫微星虽然暗淡,但蓬勃之气未见衰减,莫非……” 灰衣老者接道:“莫非,此星象正应……当今天子,乃千年未遇之明君?” “炎汉气运,未必便休!”这次却是三名老者齐声说道。 原来灰衣老者正是水镜山庄之主,人称水镜先生的司马徽,黄衣老者与青衣老者亦皆荆襄名士,分别是史上诸葛孔明的岳父黄承彦与师傅庞德公。 ~~~~~~~~~~~~~~~~~~~~~~~~~~~~~~~~~~~~~~~~~~~~~~~~~~~~~~~~~~~~~~~~~~~~~~~~~ 北邙大营,刘辨居主位,卢植、皇甫嵩、戏志才、曹cao、赵云、张辽等分列左右。 刘辨暂时压住心中苦闷,环顾左右,问道:“奉孝何在?” 戏志才答道:“徐晃将军得知董卓有异动,派人来通知陛下,可惜洛阳大乱,来人只好将文书投来邙山。原来董卓早与白波黄巾勾结,两方人马猝起发难,徐将军被两面夹击,形势堪危,奉孝疾往河东相助去了。” “难怪董卓有这么大动作,徐晃竟然一点消息都没有传来。看来,董卓这次兵犯洛阳早就有预谋。”荀彧闻言道。 听罢二人之言,刘辨心中更加苦闷,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董卓的事。只是他万万没有料到,董卓会在这种时刻到来。总以为掌握着历史,结果对何进错估了,对十常侍错估了,如今又对董卓错估了,而每一次的错估都会令自己付出惨重的代价。 人是活的,面对形势的变化,何进、十常侍、董卓等人岂会不知道随机应变?知道历史的走向是好的,可是如果只用静止的眼光去看待它,这和刻舟求剑又有什么区别呢? 可惜刘辨心中所思,是没有人能理解的。 其实,即便这些情况事先都能料到,由于手中兵力不足,刘辨又能改变什么呢?须知只有拥有绝对的势力,才能去创造时事,扭转乾坤。 只是,刘辨显然过不过了自己这一关。他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帝都洛阳发生兵祸,而如今的洛阳,不仅仅是发生了兵祸,甚至还还直接教董卓给占领了去。从此以后,形势恐怕已经恶化到皇室颜面扫地,汉家威严已荡然无存的境地,国内诸侯和国外蛮夷只怕从此以后会更加肆无忌惮了吧。 但,看了看坐于一侧的董后与何后二人,见二人满脸风尘,眼中尽是哀戚之色,刘辨知道,眼下还由不得自己消极,还有家人需要自己保护,想要汉室再现荣光也要靠自己去争取。 其实汉室虽然堪危,不过比起历史上,形势还是有很大的改善的,起码自己手中有兵有将,文有荀彧、荀攸、戏志才、郭嘉、糜竺等,武有皇甫嵩、黄忠、徐晃、赵云、张辽、高顺、太史慈、甘宁、张颌、乐进、于禁等,其中卢植、曹cao等还是文武双全的帅才,还有马均这等能工巧匠,比之历史上的自己以及刘协,不知道要好上多少。 想到这里,刘辨稍稍感到一丝安慰。于是开口问众人道:“目下,京师已为逆贼董卓盘踞,以后当如何?还请众卿教我。” 袁绍立即道:“请陛下驾幸冀州,再召集四方勤王兵马共讨董贼!” 卢植道:“冀州为黄巾荼毒甚深,莫如驾幸徐州。” 皇甫嵩亦道:“除南阳郡遭受黄巾祸乱较深外,荆州其余郡县尚属安定,不若驾幸荆州。” 营内众人各抒己见,刘辨知道他们都是在为自己的安全考虑,不过自己却并不希望采纳他们的建议,于是问道:“亦即是说,不管朕逃到哪里,总之是要召集天下勤王兵马了?” 招勤王兵马进京,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或能轸灭jian党、重振朝纲,但若用得不好,只恐赶走一个董卓,又回来第二个甚至第三个董卓。 但是除此之外,眼下也别无他法,所以众人皆沉默不语。 刘辨又道:“朕明白,尔等是在为朕之安危在考虑。不过此事朕已有思量,朕就去陈留。” “不可啊,陛下,陈留离洛阳太近,西凉铁骑数日可至……”袁绍闻言大急,立即出言阻止。 “臣赞同陛下之见!”一直未开口曹cao却突然说道,言语中饱含中气。 荀彧亦道:“臣也赞同陛下之见。董卓初占洛阳,此刻正忙于稳定朝中形势,必然无暇顾及陛下。即便派人攻打陈留,兵力亦不会太多。相反,若陛下在陈留,则天下志士为陛下豪气所感,必然纷纷来投。” “陛下的安危才是重中之重,陈留着实危险……”鲍信、鲍忠兄弟还在反对。 刘辨摆手示意众人不必争吵,道:“朕意已决,卿等不必争论。” 众人好不容易才安静下来,不过从袁绍、鲍信等人表情上看来,仍是不赞同刘辨之意,刘辨续道:“不过,朕不能将希望全寄托在诸侯手中,因此,朕要有自己的军队。” 言罢,刘辨起身,望了望营中诸人,突然躬身下拜。 众人大急阻止,刘辨不肯起身,乃续道:“朕有一事相托,望诸位能鼎力相助!” 众人赶紧应诺,齐齐跪下道:“陛下但有吩咐,臣下等敢不以死效命!” 刘辨方起身,乃令道:“朕想将尔等派出分领各州郡刺史、太守,尔等上任后,抓紧招募壮士,前来陈留集合。” 此事虽然可能有些棘手,但不至于需要天子亲自行礼,众人不禁大疑。只有曹cao、荀彧等略有所悟。 董后明白刘辨心中所想,出言道:“望尔等念在世食汉禄的份上,忠心报国,勿生他念!”这句话刘辨却并不方便亲自说出来,不然就会显得他对臣下不信任,由董后来说,正是恰到好处。 众人自是赶紧宣誓效忠。 不过刘辨却并不打算将众人都派放出去,如皇甫嵩、卢植等人自然可以放心使用,不过袁绍、鲍信等人刘辨却并不十分放心。毕竟人的野心会伴随权力的增长而越来越大,他们手中有兵之后,是否会生异心呢?刘辨不敢肯定。因此他决定移驾陈留,也有出于对曹cao的考虑,因为历史上,曹cao就是在陈留起家的。
老天却似乎非要与刘辨为难。 袁绍率先请命道:“陛下,臣愿望河北募兵!” 答应还是不答应?答应吧,怕袁绍会一去不复返,不答应吧,又怕伤害臣下之心。 刘辨却不敢犹豫,因为犹豫也代表不信任,于是,短暂的挣扎后,刘辨同意了,而且还嘉奖了袁绍。 接下来又有鲍信、鲍忠兄弟等请命,刘辨也一一同意。 刘辨现在只求曹cao不要主动请命,但是…… 只见曹cao亦出列,跪下道:“陛下,臣愿与陛下一同往陈留,护卫左右!” 刘辨长呼一口气,嘉许的望了望曹cao,心中大定。 很快任务分配完毕,众人开始收拾行装。 ~~~~~~~~~~~~~~~~~~~~~~~~~~~~~~~~~~~~~~~~~~~~~~~~~~~~~~~~~~~~~~~~~~~~~~~~~ 北邙山下,众人即将启行,刘辨沉重地仰望着五营二坊,默然不语。 董后、何后及卢植、曹cao等一班文武立在刘辨身后,望着北邙五营二坊,也是表情凝重。 曹cao走至刘辨身边,沉默了半晌,才轻叹一口,开口说道:“陛下神文圣武,只三载间,竟能建起邙山这偌大的基业。” 许褚浑身缠着绷带,闻言哭道:“这邙山的基业,的确花了陛下极大地心血。” 刘辨心中凄苦至极,用痛惜的口吻答道:“是啊,只可惜,就要沉于河底了。” 甘宁恨恨地将手中大刀插进土里,恨恨道:“之前设伏之时,丢掉那许多蜀锦制的旌旗,某便甚觉心疼,如今要丢弃整个邙山大营,当真教人无法接受。” 马均在邙山所耗心血极多,在这里他的奇思妙想能得到认可,他早已把邙山视作自己的生命,听到刘辨、甘宁之言,终于瘫倒在地,痛哭起来。 糜竺扶起马均,摇头叹息。其实,站在这里的赵云、张辽、高顺、太史慈、戏志才等等等等,哪个不是把这里当成“家”来看待呢。 荀彧道:“陛下又何尝忍心将其沉于河底!前者亲手烧掉王府之时,陛下虽未说什么,彧却知道,陛下心中其实在滴血啊!” 是啊,心中在滴血呢。不过,这些东西更不能留给敌人。 众人尽皆叹息。 刘辨却突然道:“无妨,今后朕重归洛阳,必会重建五营二坊,届时,还要比现在的规模大上十倍、百倍!” 众人从刘辨话中感受到信心,只觉得胸中澎湃,许褚、马均等闻言也止住了哭声。 听着洛水隆隆的波涛声,众人带着沉重的心,离开了邙山。 刘辨等的计划能否得到顺利的实施呢?请看下章。 (第二十七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