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苍穹下的帝国在线阅读 - 大汉名族主义的观点和成因

大汉名族主义的观点和成因

    现阶段的中国,*作出官方定义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共有56个民族,包括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民族国家在政治学上的常见做法——将民族的定义放在一个较广的范围上,用来阻止内部的分离主义运动对其民族国家属性的质疑。一般情况下这样的定义并不影响一个国家民族国家的特征。

    由于施政时宣传过分强调国家是一个了56个民族的总体,而忽略了人数的不同和“正统”思想,造成了许多掌权人士理解为当民族文化、利益冲突时,汉族作为平等地位的多数派民族要依照中国式的礼貌做出让步。政府宣布了民族平等的政策,大体上是基于维护少数民族的利益的考虑,例如,因为少数族裔的母语多不是汉语,而升学考试往往是用汉语进行的,在很多地方少数民族在此方面受到照顾。

    虽然这在很多发达国家地区也很常见。但是,在中国这则显得更表面化和僵硬:由于某些民族的汉化程度较高,他们看来与汉人没有任何区别,特别是居住在城市中的居民更是如此,国家仍然规定这些少数民族可以享受高于汉族的优惠,这种僵硬的民族政策变成了一个类似制造特权阶级的做法,造成了部分汉族人的不满。同时,因为实际cao作中,少数民族文化保护要求汉文化在一些以占领的领域自动让位,这使一些汉族民众觉得无法忍受。

    再者,*后,曾经在全国占压倒地位的汉族传统价值观(儒家和道家的价值观)破坏严重,中国试图建立一个将共产主义作为理想的价值观体系也难以实现,新的价值观也屡遭压制,导致了国人追求的丧失。汉族为中心的文化体系也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冲击。

    目前的情况是,大汉族主义者一般认为:即使在政治学中大多数现存的国家被看作是“民族国家”,新生代的汉族人也已经基本上认为自己的国家是剥离民族观念的公民国家而非民族国家,由于互相的不认同,地域取代了民族的观念,汉族身份对于他们来说已无任何意义,相反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越来越多的汉人将自己的民族更改为少数民族。

    大汉族主义者通常会为某些为当代服务的历史观感到担心,认为过分强调民族融合论会消磨国人的道德,使国人缺乏族群认同,进而使国家缺乏向心力。他们认为国家政权必须为汉族所掌握才能成为中国,他们害怕当国家的居民中大部分否认其民族认同,那国家的合理性就成了问题。一个例子是:在大汉族主义者看来,向元或清的征服者投降并提供帮助和向日本的征服者投降没有任何区别,因为侵略者都来自异族文化并且对汉族人进行屠杀,同时实行一定程度上的奴化政策。因此,他们将伪满州国的建立视为缺乏民族身份认同的结果。

    对于分离主义,大汉族主义者一般不主张在文化上将民族的外沿扩大,他们认为应该通过对其他族群的尽快汉化解决这一问题。

    大汉族主义者也会把社会中的欺诈和拜金视为汉族长期迷失,失去原本价值观和人生追求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