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云庐征客在线阅读 - 第四十五章 尊六部

第四十五章 尊六部

    这一次为了表示公平,李戡示意五王子李浔先说。三人各自斟酌了一番之后,李浔率先开口:“我朝如今的战事共分为三处战场,一是潜州一带的海战,二是西南的蛮族事宜,三是和燕朝争夺益阳的战事。依儿臣看来,眼下我朝还是以安宁为要,因而微臣主张先行解决蛮族事宜。毕竟这一处sao扰我朝百姓已经多年,边疆军民都已不甚其烦。我朝以往对于这些凶悍的蛮族都是采取军事征讨,但是长此以往并未取得很好的效果,蛮族的叛乱仍是此起彼伏,不断和我宁朝军队对抗。以儿臣之见,不如对蛮族采取怀柔的策略,示之以恩才能彰显我宁朝的威德,蛮族慑服于我朝恩德之下,自然不会再起兵反抗。”

    “另外潜州一带的军务也是如此,我朝的海运并不发达,没必要一直集结重兵和海匪厮杀,我们只要守住海岸即可,这样可以省去我朝不少军备,这些钱财用来解决境内百姓的日常用度也是很好的。至于燕朝方面,我们还不具备一举将燕朝灭亡的实力,因而儿臣以为我们只要守住益阳即可,保住眼前的胜利果实就可以了,不必再急于和燕军大战。”

    宁朝本就是以文立国,李浔这一番颇为缓和的政策立时引来众多大臣的赞许,这些个大臣只希望安于现状,当然不愿意随便和凶悍的燕朝开战。不过几个手握重权的大臣却是脸色不太赞同,就连窦扬的眼神也是十分不好看,显然对于这番言论很不满意。

    一旁的刘绩也是看了清楚,心里同样不满的同时,当然也知道这几个人不满的原因。自古以来这些蛮族都是不服教化的蛮夷之辈,这位五王子居然妄想用天朝礼仪来教化他们简直就是一种可笑的妄想,若是这一招行得通,只怕早有人开始尝试了。这些蛮族即便有所服从也是建立在强大的武力基础上的,单靠嘴皮子功夫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三王子李渥不等李戡开口,便抢先高声道:“五弟此言差矣,为何对这些蛮族如此宽容?这些人不服教化多年,难道如今就能听命于我等?!依本王的看法,只有继续集结重兵彻底将这些人打怕了才是正理,让他们完全理解到我朝是不可挑衅的,他们才能自此安分守己的缩回自己的领地。”

    李戡此刻才露出满意的笑容,转而看了看,见一旁的李澈还是低着个头,他便笑着问道:“澈儿,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李澈走上前一步,这才高声缓缓道:“儿臣倒是颇为赞同三王兄的观点,只不过方法上却是要改进一二。如今我朝在西关前线的兵力已经不少了,对蛮族的战事也是经常获胜,为何蛮族还不服膺呢?不知这个问题诸位臣工想过没有?”

    不仅是诸多大臣,就是几位评判也有些振奋了精神,李戡笑道:“看来澈儿是有了什么办法?不妨说来给各位臣工听听,看看是否合理。”

    李澈缓声道:“我朝多年以来一直对于蛮族保持着极大的压迫感,这些个蛮族也一直处于劣势,为了避免灭族的危险,他们这才团结起来和我朝对抗。如果我们继续这样举重兵攻打,那么他们势必还会节节抵抗,那么战局很难取得进展。要知道那里穷山恶水,地形复杂,我朝大军很难攻占那里,到最后也只能落下一个两难的局面。”

    “因而儿臣以为,可以暂时放缓前线的压力,转而进攻蛮族的内部。西南方面的蛮族分为上百个部落,难道他们之间就没有什么矛盾?只不过是因为要对抗我朝,这些矛盾才暂时掩盖了起来,一旦我朝停止进攻,他们安逸之余立刻就会相互攻伐。到时只要我朝暗地里挑拨他们的内斗,让他们元气大伤的同时,在蛮族当中扶植一个听话的傀儡出来,那么蛮族自然是不攻自破。”

    “好。”李澈话音刚落,大臣中立时响起一阵欢呼声。这些大多是兵部的大臣和京营的将领,他们长时间经营军务,当然知道李澈这些见解的重要性。相比于李渥和李浔的办法,这个计策的可靠性和可行性无疑高出了不止一筹,他们兴奋之余哪有不助威的道理。

    主位上的李戡也是忍不住点头赞许,这一个见解可是落在了他的心坎里,当下继续问道:“那么对于燕朝的军务你又如何看呢?”

    李澈眼见李戡赞同他的观点,心里已经很是高兴,此刻忙高声续道:“刚才五王兄认为我们还不具备灭亡燕朝的实力,这一点我也是颇为赞同的。但是儿臣以为,益阳前线的战事仍然有必要继续。眼下经过父王多年的经营,我朝的国力已经远远高出燕朝许多,我们的财力完全可以支持我们继续大的战事,只要西南蛮族事宜处理妥当,我们应该可以回头打击燕朝。”

    “如今燕朝内部也不平静,他们既面对着北方草原人长时间的sao扰,再加之上次益阳战事的失败,国力已经大损,如今他们已经无力继续扩充军备。只要我们一直保持对富原的压力,他们也只能咬紧牙关继续死撑。长此以往下去,他们根本没有喘息的机会,到那时我们也就有了一举推倒这个王朝的机会了。”

    “说得好!”李戡忍不住赞了一句,堂下的诸多大臣也大多高声响应,开疆拓土的功勋对于一个君王来说是莫大的荣耀,虽然李戡如今身体不适,可能等不到那一天了,可是他还是十分愿意后辈子孙可以完成这件事的。

    经过这一轮发言,孰优孰劣已经十分明了了,司马允高声宣布这一轮李澈观点最为合适。兵部众人振奋之余,三王党一派的脸上已经十分不好看了。如今三轮已过二,李渥的表现也算中肯,可是相比于李浔和李澈却是差上许多了,眼下也只能希望最后一题扳回劣势了。

    如何看待我朝如今的官制?这个问题刚刚出来,不只是诸位王子和一众大臣十分惶然,就连宣布题目的司马允也是满脸愕然,除了国主李戡淡然的坐着,其他人都有些措手不及的感觉。这可是一个要命的话题了,宁朝如今的这一套官制是先祖定下的,沿用至今已经有上百年了,国主现在提出这个题目来,是不是意味着他对这一套官制已经不满意了?

    众人不敢多想,全都屏住了呼吸,准备听一听三位王子的看法,一时之间大殿内难得的肃穆。李渥三人也是头疼的很,官制这个字眼平日里可没人敢于随便提起,要知道那可关系着朝中所有官员的利弊,一旦提出任何观点势必要影响其他人的利益。

    眼下已经是赶鸭子上架了,在众多大臣的目光注视了,李澈迟疑了许久,这才说出一句稳妥的话来:“父王。儿臣以为眼下我朝的官制并无不妥,毕竟如今我朝繁荣昌盛的局面就是一个佐证。”

    此时此刻这样的说法无疑是最合适的,众人都是松了一口气,不过李戡的眼神里却是闪过一丝不可察觉的不满。一旁的李渥暗骂李澈无耻,居然仗着先行答题的机会把这个答案强先给说了出来,原本他可是也想用这个说法来搪塞的。现在他也是没有别的办法,思量了许久,斟酌了用词之后,他才缓缓开口道:“父王,儿臣以为如今的官制确实应当予以改变。如今既然设有丞相一职,理当加强丞相的权威,形成集权的同时才能让丞相更好的辅佐主上。”

    一言已了,李戡的眼神里很是失望,一旁的司马允更是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恼怒。这番话不是明摆着捧司马允上火炉吗?!如今国主提出这个题目来可不是为了给他这个丞相集权的,而且这番话落入其他大臣的耳中难免会变了味道,大多数人会以为这是两人在一唱一和的相互配合。

    此刻司马允已经意识到失败了滋味了,眼下只能看看李浔的发言会出现什么状况。这时李浔的脸色却是十分郑重,似乎完全没有感到沉重的压力,而是精神抖擞的高声道:“父王,儿臣以为三王兄此言不妥。王权才是我朝的根本,依儿臣的看法,理当去掉丞相这个职务,而是以六部为尊,这样才能确保王权至上。”

    大殿内的大臣们似乎是突然之间陷入了巨大的震荡当中,这一番言论的冲击力实在是巨大的很,这样无疑是敦促国主解除司马允的职务,如此一来可就是面对面的硬撼了。诸多大臣立时分开了阵营开始相互争吵,三王党的人当然是极为恼怒,纷纷指责此言荒谬,五王党的人自然是认为此言可以采纳,一时之间争论不下。

    相反关乎自己的司马允则是淡定许多,此刻面无表情的看着眼前的场面,其他几个评判一时也没有什么表现。至于李戡则是挥手示意了一下,齐公公忙高声宣示肃静。场面即将平静下来的时候,李渥高声斥道:“五弟此言可是大谬,若是解除了丞相职务,那么何人才能辅佐主上呢?!父王能得丞相辅佐,尚且落下一个身体不适的结果,若是没有,岂不是更糟糕?!另外,没有了丞相存在,你就能确保吏部尚书不是大权在握吗?”

    李渥的这一番话还是十分到位的,此举既戳穿了李浔的用心,另外也道出了这个论断的缺陷,司马允不由感到十分满意。这时李浔却是不慌不忙的高声道:“本王既然提出这个观点,自然有应对的办法。朝廷日常事务繁多,君王当然不是事事过问,应当辅佐之人自然不可缺少,儿臣的看法是建立一个直属于王上的机构,里面可以留下几个没有品衔的人才帮助主上处理日常事务,这样既可以避免集权的出现,也可以缓解主上的压力。”

    “另外,刚才三王兄提到吏部尚书的职权问题。儿臣看来,可以用提高其他五部尚书品衔的办法进行应对,六部长官一应平等,一遇重大事务既有主上决断,此举应当可以限制吏部尚书的权限。”

    人群中的刘绩此刻也是心潮不能平复,这个论断他可是知道的。明朝时朱元璋提出罢黜宰相、遵六部的办法,而后永乐帝朱棣进行了完善,建立了文渊阁,用低品衔的文士来辅佐君王,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按道理这可是一项极为先进的办法,眼前这位五王子能够想出来可是十分不简单的。

    果不其然,李戡虽然没有做出任何表示,但是从他的表情可以看出对于这个观点还是十分认同的,其他官员当中也不乏赞同者。几乎没有经过任何讨论,司马允便有些无奈的宣布这一次五王子李浔高出一筹。

    李戡并没有就此宣布监国的任命,而是早早的表示经筵就此结束,百官们跪拜之后纷纷散去,但是众人心里很清楚,五王子李浔已经是不二的人选的。人群当中李澈不经意间看到了司马允的目光,两人眼神里紧张之余已经有了很高的步调一致的感觉,必须要停住五王党的步伐,不然这一次他们就没有任何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