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混在东吴吃软饭在线阅读 - 第十二章 蜀中

第十二章 蜀中

    建安十八年,七月。

    曹cao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了汉中之地,西川的刘备看不过去,趁着曹cao立足未稳之际,以张飞、黄忠为将,诸葛亮、法正为军师,直扑汉中,曹军将领夏侯渊、张郃固守阳平关,刘备军一时无法攻破。

    双方相持三月有余,却终不能见结果。

    十月,曹军进攻西凉马腾,形势却有变化。

    西凉之地毕竟贫瘠,虽马腾拥兵自重,但却无法长久,一旦与曹军相持,要不了多久,就会无法坚持下去。

    自张鲁大意吃败仗之后,相助于马腾的羌军,见已无利益可图,便心生去意,终于于十月,弃马腾于不顾!

    马腾失了羌人的支持,在兵力上少了大半,纵然马超天生神力,也是没有办法维持,马腾率众死守,以求曹军出错,但是曹军临战经验丰富,哪里那么容易出错,破城也只是迟早之事。

    如今的成都城内,除了商人们的买卖之外,还有另一件事情,那就是来自于汉中与西北的军情。

    在刘备的宣传攻势下,蜀中一带的民众,都将曹cao当做是蜀中的头号敌人,能够击败曹cao,是民众们最高兴的事情。

    当然,刘备军与曹军的征战,东吴方面并不感兴趣。

    对于东吴商会的主席吴湘来说,他最关心的,便是东吴的国宴是否能在成都城内继续的推行下去。

    这是吴湘来到蜀中之前,杨林特别嘱咐过的事情,杨林对吴湘说,东吴的国宴关系到东吴的气数,吴湘自然不敢掉以轻心。

    所幸的是,在与法正的交涉之后,西川之主刘备对于东吴的国宴,只是提出了一些警告而已,而东吴餐馆。能够继续经营下去。

    现如今,蜀中的大事,正是进攻汉中一役,连法正这样的重臣。也被派去了前线,因此,刘备对于成都城内的事情,无论是商人们的往来也好,还是东吴餐馆所使用的香料也好,都没有心思再过问了。

    而在柴桑城内,却是一片安静祥和的局面。

    东吴周边,没有任何的战事,整个东吴能够修养生息,这也是孙仁的基本国策。孙仁近些日子所公布的一系列的政策,都是有利于发展生产的。

    现在的东吴,正在一天天的强大起来,比起以往孙权当政的时候,其强盛的程度。可不止一点两点。

    在旁人们看来,这些都是主公孙仁执政有方,只有少数的人知道,孙仁的国策,实际上都是出于杨林之手,杨林才是真正的东吴繁荣的奠基者。

    不过最近杨林的日子却有些苦恼,因为他曾经夸下海口。向他人许下承诺,现在承诺的期限已经到了,杨林却没有办法给别人一个说法。

    当年杨林去荆州,将西川的地图献给了刘备,虽然以此为契机,杨林和刘备签订了互不侵犯的和约。但是对于东吴来说,杨林的做法,毫无疑问是一种背叛的行为。

    因此诸葛瑾对于杨林颇为不满,而杨林为了安抚诸葛瑾,才在他的面前许下了三年之内取下荆州的承诺。杨林还说,若是三年之内取不了荆州,便将自己的这条命交到诸葛瑾的手中。

    可是……

    “杨先生,当年正是建安十四年,而此时已然是建安十八年,三年之期早已过了,而如今,吴蜀已经联盟,怎能束甲相攻?东吴要夺取荆州,无兵马动作,如此下去,荆州还是在刘备的手中。”

    诸葛瑾旧话重提,但是对于杨林,也并没有加以要挟,杨林听得出来,诸葛瑾虽然明里是在说三年之约,但事实上,却是另有目的的。

    于是杨林说道:“诸葛先生,在下实在有愧于你,虽然许下三年之约,但是却不想世事难料,当下局势复杂,虽然也有所部署,但是要如愿以偿,却还需要花些时日,还请诸葛先生宽限几天。

    在下的性命,暂且记在诸葛先生那儿,若在下真的无法将荆州收回来,那就任凭诸葛先生处置!”

    杨林在说此话的时候,实际上也是知道了诸葛瑾的真实想法,诸葛瑾也并没有继续以三年之约来说事,而是转移了话题,道:“杨先生,虽然我并不知道你的计策,但是如今,对于我东吴来讲,却是最佳的取得荆州之地的机会!

    刘备自从与我东吴结盟之后,对于荆州一带的守卫,倒是非常的薄弱,荆州的城池,并无强将驻守,要取荆州,对于我东吴来说并不难。况且我东吴军士,当下士气正盛,再加上主公着力培养的近卫军,我军的实力,远胜于荆州军士!”

    ——这才是诸葛瑾的真正目的,他找杨林所说的三年之约只不过是一个幌子,其真正想说的,正是希望杨林能够说动主公进兵荆州。

    如今的东吴,民心思定,就连孙仁也曾在朝堂上和群臣们说,东吴在三至五年之内,恐怕并无战事,现在的东吴,应是刀剑入库,马放南山的时候。

    诸葛瑾知道,若是自己劝说主公对荆州用兵,只怕主公会立即反对,但是杨林是在主公面前说得上话的人,若是杨林劝说,主公说不定会回心转意的。

    当然,诸葛瑾劝说杨林,却并不一定能够成功,只见杨林苦笑了一声,随即说道:“诸葛先生,在下听闻你和蜀中的重臣诸葛亮是亲兄弟,既然如此,你为何不为你的亲兄弟想想,执意派兵进攻荆州,难道就不怕你们兄弟俩反目成仇吗?”

    诸葛瑾毅然道:“杨先生实在是太小看我了,瑾身为吴臣,受了主公的俸禄,自然会为东吴效力,至于胞弟,瑾听说是刘皇叔三顾茅庐请他出山的,刘皇叔对他有恩,他自然知恩图报,忠心于刘皇叔。

    我兄弟二人所走的路不同,但都是忠于其主,若真在战场上相遇了。当因公废私,更不会眷念亲情。”

    诸葛瑾的话,令杨林颇为感慨,无论是诸葛瑾也好。诸葛亮也罢,都是乱世的牺牲品,若天下归一统了,那么两兄弟,就不会反目了。

    不过诸葛瑾虽然忠心于东吴,但是对于东吴来说,现在却并不是进军荆州的时机,于是杨林说道:“诸葛先生,在下佩服你的忠心,但是对于进兵荆州之事。在下实在无能为力。

    在下与诸葛先生的三年之约,还希望诸葛先生能够再拖延些时日,取荆州的计策,已经部署下去了,需要时日。才能见分晓,若诸葛先生执意于三年之约,大可以现在将在下的性命取走!”

    杨林不顾自己的性命,在诸葛瑾面前颇为淡定。

    而诸葛瑾也无可奈何,就算是杨林如此说,他也是不可能去取了杨林的性命的。

    此次诸葛瑾来杨林府邸的目的,是为了让杨林劝说主公攻打荆州。杨林不肯,诸葛瑾也没有办法真的以三年之约来取了杨林的性命。

    诸葛瑾知道,杨林对于东吴来说,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失去了杨林,东吴就如同损耗了十万大军一般。而且若是杨林有什么危险,相信东吴的主公孙仁也是会过问了。

    于是诸葛瑾说道:“既然如此,瑾这就告辞了,虽然瑾不能让杨先生去说服主公取荆州,但瑾却是可以催促杨先生的。杨先生说,计策已经施行下去了,唯一需要的,便是时间,那么瑾就姑且再信杨先生一次,相信以杨先生的为人,是断然不会失信于人的!”

    诸葛瑾在临走前,又嘱咐了杨林两句,杨林除了苦笑,别无其他表情。

    所谓欲速则不达,当下时候还未到,荆州还不能够落入到东吴的掌管之下,当然,对于自己的计策,杨林也并不担心,因为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翌日,庞统从江北回来,来到了杨林的府中,与杨林密议。

    嫣儿奉上可口的茶水,但是庞统忌惮于这位杨林的丫鬟,因此对嫣儿所泡的茶水,庞统一口未喝。

    杨林笑道:“庞先生,常言道: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而布衣之怒,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庞先生可知道女子之怒是如何?”

    杨林说得新奇,庞统道:“女子之怒,大概只是争风吃醋而已。”

    杨林则道:“庞先生所言,正是在下心中所想说的,女子之怒,皆因吃醋而起,因此,当女子发怒之时,却也并不需要忌惮,因为女子虽然生气,实际上她却是爱护你的。”

    庞统一听,立即就明白了。

    而在一旁立着的嫣儿也是冰雪聪明,一听就懂,杨林的话,顿时令嫣儿满脸通红。

    虽然与庞统之间的是非常机密的谈话,但是杨林却并没有回避嫣儿,而是让嫣儿在一旁伺候着,庞统也并没有在意。

    此次,杨林与司马懿密谋,让曹cao在自己的辖地内征兵,但事实上,前去应征的,却是来自于东吴近卫军的将士们。

    五千近卫军的军士们,都受到了杨林的刻苦训练,因此个个精神抖擞,他们去应征,自然就被挑中了。

    司马懿作为征兵的负责人,也向曹cao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因此曹cao便径直命令司马懿将所召来的五千军士用于战场上。

    原本司马懿所率领的五千步卒,曹cao对其并不抱任何的希望,曹cao命令司马懿率领五千军士进攻张鲁的侧翼,一方面是为了搅乱张鲁的阵势,另一方面,是因为曹cao并不看重司马懿此人,将司马懿和他的五千军士当做了弃子,就算司马懿战死,五千军士全军覆没也没有关系,只要能够扰乱张鲁的军队便可以了。

    但是事实的情况就是,司马懿忠实的执行了曹cao的命令,并且以军士的强横,完全将张鲁的部队给搅乱了,因此张鲁败象毕露,再也没有办法抵挡曹军的攻势,在退回汉中后,张鲁再无力抗衡曹军,只得选择投降。

    汉中已定,对于在此战中大出风头的司马懿和他的部众,曹cao也只是加以封赏,却不敢重用,因此在夺得了汉中之后,曹cao便立即命张郃和夏侯渊去镇守汉中的各处关隘。至于司马懿的五千兵马,曹cao只是令其在汉中休整待命。

    当然,司马懿觉得并没有什么关系,反正他所率领的这五千步卒。并不是忠于曹cao的,而是东吴的强兵。

    现在,帮助曹cao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这支军队如何使用,还需要向杨林请示一下。

    司马懿虽然答应成为杨林的帮手,但是他毕竟是曹cao的人是,所以与司马懿一同商议江北战事的任务,便由庞统接手了。

    庞统作为杨林的代表,也圆满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务,现在。他正是来向杨林复命的时候了!

    庞统一五一十的向杨林禀告道:“杨大人,多亏了司马大人的帮助,我军的近卫军混入到曹军的队伍中,并没有费什么工夫,现在。五千近卫军全都穿着曹军的军服,在汉中一带待命,若是杨大人有什么吩咐,大可传达给司马大人!”

    因为目的已经达到了,这五千近卫军,孤悬在外倒不是什么好事。

    近卫军可是杨林辛辛苦苦训练出来的一支强力的部队,若有什么损失的话。杨林一定会伤心的。

    庞统又道:“杨大人,依我的看法,还是将五千近卫军都撤回来吧,当下兵荒马乱,军士们逃窜倒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不过杨林却摇摇头,道:“近卫军是我东吴最强的一支军队。虽然让他们混入到曹军中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但这对于近卫军的军士们,倒也不失为一种历练,当下东吴并无战事,这可是难得的实战的机会。

    让近卫军的军士们打着曹军的番号。若东吴与曹cao间有战事,那么他们大可以成为内应,到时候,定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经杨林这么一说,庞统倒也颇为赞同,历朝历代,像这样用兵的将领,倒是破天荒的头一个,杨林派到曹军中的细作,足足有五千人。

    嫣儿也笑道:“杨大人,你果然是天纵奇才,像这样的计策,大概也只有你一个人能够想出来!”

    虽然是兵行险招,但是却对于东吴有莫大的好处,越是到了战争的关键时期,东吴安插在曹军中的五千军士,就越是能够发挥出决定性的作用。

    庞统却道:“不过,这对于我方在曹军阵营中的帮手却要求极高,这司马懿究竟是何许人物,杨大人只和他见过一次面,就如此信任他?若是此人将杨大人的计策全都告知了曹cao,那么我军的五千近卫军,可就会性命堪忧了!”

    杨林笑道:“庞先生不必多虑,司马懿既然答应了成为我东吴的帮手,他自然会说到做到,因为他和庞先生一样,所追求之物,在曹cao处并不能得到。”

    “……”

    庞统无言以对,不过他也知道,杨林识人向来是非常准确的,虽然庞统并不知道,杨林看人的准确,究竟有何种依据。

    想当初,杨林看出了自己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新奇的事物,因此庞统心甘情愿的为杨林办事,至于这个司马懿,大概也是因为杨林给了他所想要的东西,他才会死心塌地的为东吴做事的吧?

    庞统在得到了杨林的示意后,便要立即过江去告知司马懿,因为事情隐秘,庞统只能够亲力亲为,不敢假手于其他人,五千近卫军的性命,可全在一念之间了。

    庞统告辞后,杨林便叫上嫣儿,前往蜀中一趟。

    这并不是因为诸葛瑾的催促才使得杨林去蜀中的,是因为杨林早已经打算,在让庞统去给司马懿带去了自己的打算之后,他就要去蜀中的。

    至于孙仁方面,杨林并没有亲自去请假,而是命人送了一封信,因为若是自己亲自去请假,说自己要到蜀中去,那么孙仁是断然不会允许的。

    杨林这一次,同样是微服出行,只带了两名近卫军随行保护。

    杨林此行的目的,自然就是成都,但是他却并没有径直前往成都城去,而是一路上走小路,饱览蜀中一带的景物。

    自入蜀之后,山川险峻,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尽皆展现在眼前,杨林瞧着一段段崎岖的山路,叹道:“昔日高祖皇帝被封为汉王,入驻蜀中,项羽只是因为蜀中地势险峻,才将蜀中一带封给高祖的;可是项羽却没有想到,蜀中并非一无是处,此处易守难攻,若高祖按兵不出,只是安于现状,那么纵然是项羽想要高祖的命,也不是那么容易了。”

    杨林一边说着,一边领着嫣儿向前走。

    在经过了一段崎岖的山路之后,眼前的景致,顿时豁然开朗。

    只见一片又一片肥沃的良田,粮食生长得极好,颗粒饱满,令人美不胜收。

    杨林谓嫣儿道:“蜀中地处盆地,被群山所包围,虽然入蜀的道路并不好走,但是当入蜀之后,成都一带却是平原,群山挡住了冷空气,使得成都平原一带,气候温暖湿润,正是粮食生长的风水宝地,再加上都江堰的建成,使得土地的灌溉更加的易如反掌,蜀中一带被称为天府之国,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嫣儿对杨林所说的话,听得一知半解。

    蜀中一带土地肥沃,不逊于江南水乡,这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嫣儿从小就知道蜀中一带适合于粮食生长,但是她并不知道其缘由,而杨林所说的这些原因,嫣儿也只听懂了一部分。

    此次前来西川,嫣儿原本以为杨林会径直去成都城内见吴湘叔侄的,可是万万没有想到,杨林却一路上游山玩水,现在,蜀中的奇山峻岭游完了,杨林又开始感慨蜀中一带的良田了。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杨林竟然开始吟诗了,虽然他所作的诗句并不工整,但是嫣儿却听得出来,他所作的是一首好诗,将蜀道的艰难非常生动的描绘了出来。

    又走了几步,便能够看见蜀中一带的农人们了。

    杨林又道:“嫣儿姑娘,你可知道作为我东吴的百姓,是多么的幸福!昔日刘璋骄奢yin欲,贪图享乐而大兴土木,使得民众们民不聊生,百姓们的赋税极重,而当刘备占了西川之后,百姓们原本以为刘备仁义,必定会减免赋税的,但是谁又能想到,刘备大义面前,以兴复汉室为重,为了强兵,刘备不但没有减免民众的赋税,反倒是多加收了。

    而我东吴的主公,却是凡事为民着想的。江南本就是鱼米之乡,土地肥美,粮食多产,老百姓并不愁吃穿,而在番薯推行之后,就连一些贫瘠的土地上,都能够种植粮食了,百姓们的粮食吃都吃不完,就有了结余,这些剩下来的粮食,他们可以拿来卖钱,或者是用来交换一些生活的必需品。

    当然,民众们所享受的地方,还不止这一点,如今主公又接连的见面东吴之地的民众的赋税,使农人们都过上了不错的生活,现在,东吴的财政来源并不仅仅局限于农业的来源,其更多的,是来自于商人们所缴纳的税收,农业和商业分庭抗礼,才是一个强国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杨林解释得非常的仔细,别说是嫣儿,就算是跟在杨林身后的两名近卫军,都能够听得很明白。

    的确,现在的东吴,与孙权在位时候的东吴不太一样了,也许这样的国家,才是能够让百姓们安居乐业的国家,才是一个最为强大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