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还有那些藩鬼的火炮,两百五十年前、泰西藩鬼便开始制造出发射石弹的火炮,随着战争的发展,在大概在五十年前泰西出现了一种口径较小的青铜长管炮和熟铁锻成的长管炮,代替了以前的臼炮。还采用了前车、便于快速行动和通过起伏地。学生在泰西时曾经看见过一次藩鬼们的战争,他们将子弹或金属碎片装在铁筒内制成的霰弹,杀伤敌方大量的骑兵。 在万历年间,泰西的一些国家开始用药包式******,以此提高了发射速度和射击精度,还采取减轻火炮重量和使火炮标准化的办法、来提高了火炮的机动性。学生回来后便打探了一下咱们大明的火炮发展,值得欣慰的是咱们大明现在的“红夷大炮”和“大将军炮”与泰西藩鬼的火炮相比,虽然稍逊一筹,但是也相差不多,只是在铸造的工艺和管理上存在严重的弊端。 赵明听到这里,已经是抑制不住心中的狂喜了,来自后世的他可是知道的,今后火器才是国之重器,火器的出现几乎是改变了整个世界战争的模式。如今的大明帝国、火器虽然不少,但是管理和制造上的弊端让除了大炮以外的火器在这里的战争中、能发挥出的作用也不是很大。自己在这个时代的根基有限,也就麾下这一千个多勉强算是骑兵的属下,那这一千多的属下去欺负欺负少量的明军还行,若是与关外的建奴和草原上的鞑子相比,他麾下这一千多人,怕是连号都排不上。 比内不足比外有余,自己拿什么来复兴这即将沉沦的大汉民族,若是现在自己能掌握了一套完整的火器制造工艺,那情况可就不一样了,自己便可源源不断的造出火器,从流民中招募人手,以目前陕西的情况来看,只要有粮食,人——自己想招多少就有多少。 再以现代的队列之术训练军队,自己最多只要三个月便可训练出一支可以作战的火器部队。到那时候鞑子和建奴所谓的骑射之术在火枪的三段式、四段式的射击面前、都是浮云! 一想到此处,赵明看着吴瑞凡的目光更是炽热了几分,急切的问道:“吴公子可会那燧发枪的制造之术!” 吴瑞凡看着赵明那炽热的目光,心中也是无比的高兴,他知道这个将军已经看出了火器在战争中的作用,顿时就如同找到了知音一般,开心的道:“回将军,这燧发枪的制造流程学生倒是看过、也花钱与那些藩鬼匠师学习过一段时间,只要给学生一些优秀的铁匠和工人,学生定能在一个月内将其制造出来。” 赵明听完吴瑞凡的话,当即大喜道:“吴公子可否为赵明讲解一下这燧发枪!” 望着赵明那越来越炽热的眼神,吴瑞凡也是微微一笑道:“这有何不可!这燧发枪的原理之前学生便和将军讲过了,学生就不在此重复了,燧发枪射程能达到一百五十步到两百步之间,一般有效杀伤力在八十步到一百步之间,也就是说,手持燧发枪的士卒最多能杀伤一百步开外的敌军。” 赵明听到此处,眉头皱了皱,这燧发枪的射程比关外鞑子们使用的弓箭的射程要短了十来步了,以他自己的臂力来看,不提精准度,他能把箭矢射出大概一百五十步远。若是自己的部队装备了这燧发枪,鞑子一直徘徊在燧发枪的射程之外朝自己的部队射箭,那自己的部队岂不是要被鞑子吊着打。 一旁的吴瑞凡也看出了赵明心中的顾虑,自信的一笑道:“将军在担心什么,是否是因为燧发枪的射程比不上弓箭的射程而忧虑。其实将军不必如此顾虑的,将军不妨想想,能将弓箭拉起射至一百步开外,有多少士卒能够做到,别的不说,怕是将军外面那一千多的麾下、能做到将箭矢射到一百步开外的士卒、也不超过二十人吧,在学生看来,以将军麾下的战力在咱们大明,能比得上的也不多吧!还有那关外的鞑子和建奴、学生就暂且认为他们的战力要比将军的麾下更加厉害,一千人中能有五十人能将箭矢射到一百步,但是紧紧是这五十人射出的箭矢又能起到什么作用。”
“以这个比例来看,一万的鞑子军队也就有五百人能有此臂力的,但是这样的强度的弓,这五百人又能拉几次、怕是拉个四五次这些射手便会力歇吧!而火枪兵,只要是弹药充足,射上个三四十发绝对是没问题的。只要将军在火枪兵旁安排一盾手护持,那鞑子的箭矢怕是能伤到的人也是有限吧!” 赵明闻言,顿时豁然开朗,之前自己的确是没往这方面想,当即对着吴瑞凡点了点头道:“吴公子说得不错,是某想多了!” 吴瑞凡见赵明如此坦率,对于他就更是满意了,接着道:“将军只是一时没想到罢了!将军可知这火枪与弓箭相比,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吴瑞凡的这个问题自然是难不倒来自后世的赵明,他只是微微停顿、组织了一下语言后便道:“这火枪相比于弓箭,最大的优势自然是制造的成本和射手的培养!” 吴瑞凡听完赵明的话后,当即拍案道:“然也!将军果然聪慧,一张好的弓,就需要一名成熟的工匠花费大半年的时间才能制作完成,其中浪费的时间和资源不说,就这制作的速度和成本、火枪都能甩弓几条大街,还有就是射手,一名优秀的弓箭手的培养最少也要五六年的时间。而火枪cao作简单,易于瞄准,一名射手的培养最多两三个月便可形成战斗力,也就是说咱们只要训练一名两三个月的火枪射手就能抵得上一名鞑子弓箭手,咱们大明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现在外面的流民成千上万,只要将军有粮食,想要多少就有多少,而鞑子才有多少人口,他们那什么来和咱们拼。” 赵明对于吴瑞凡的说法也是深以为然,不由的赞道:“吴公子真乃大才也!朝中的那些个只会读圣贤文章的大儒与公子相比,简直就是一群饭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