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南宋之工业革命在线阅读 - 2.54 战船

2.54 战船

    从兰溪回到临安之后,李不伟对于钢铁材料的供应问题已不太担忧。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兰溪产出的铁、铜等金属矿,以及煤、水泥等生产原料完全可以满足临安的工厂之用。毕竟现在还不是整个大宋的大规模建设,近80%的工厂分布又都分布在临安附近。如果用于兵器与机械设备的制造,铜铁的供应暂时不是问题,更何况还有其它地方的生铁锭也源源不断地运往临安。

    近几日来,实验室与工厂的用铁量每天都保持在二十吨左右,而铜则是二至三吨。虽然这种需求比起以往大宋的全国日产量还要高出一些,但由于各种制造设备尚未到位,因此临安的工厂已积累了大旦的铜铁原材料。再加上几大矿山的改造,金属原料的生产供应问题已基本得以解决。按照此种发展速度,暂时维持两三年是不成问题的。当然,这也是因为朝庭将全部资源都投入到兵器与工具的改进上了,以至于连庙宇的钟也停止了铸造。

    不过,除了兵器与工具的改进之外,朝庭还特意下了一道旨意:临安附近、以及江南的城市及洲府,由各地方官府收回那些已损坏的农具,过一年之后再将新的农具发还给百姓。对于朝庭来说,此举看起来多少有些不花算,但李不伟却知道这正好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为了明年的大面积水稻种植而准备合适的农具,二是回收了几千吨铁材。宋时的铁器并不便宜,百姓几乎没有闲置不用的农具。对于那些已破损的铁锹、锄头等,也会交由铁匠加铁重新锻打,因为重新打造所付的工钱,要比买一把相同的农具少上许多花费。

    李不伟自然知道,回收废旧农具是出自户部的意思,也是出自机械实验室的建议。因为实验室已具备了常用农具的一次成功技术,又开始设计一些简易的农业机械,例如手动旋转式水稻收割机等等。虽然还要返给百姓全新的农具,但毕竟解决了这一年的用铁量,再加上兰溪的矿区资源,显然几年之内的发展已不是问题了。

    李不伟终于放下心来,因为只要解决了生产原料的供应问题,剩下的就是如何大干了。按计划,接下来的任务是解决舰船的动力与武器问题。

    理宗拿起李不伟的奏折看了一眼,微露惊讶之色,心想今日这封奏折的字迹怎么与前几次不太一样?然而他不动声色,又继续看了下去。这封奏折写得极为详细,虽然李不伟已当着众臣的面将奏折的内容讲了出来,但理宗仍是又详细地看了一遍,这才抬起头来,问道:“李卿所提的建议,众卿有何看法?”

    李不伟的奏折正是关于如何扩大几家船厂的规模、如何为船只加装蒸汽机作为动力、以及如何提高远洋航行能力等种种方案。当然,最重要的一点,还提到了如何在船上加装火炮。李不伟早就有了改造船只的想法,但在他的原计划中,应是首先改进远洋船队。不过这几日李不伟又改变了初衷,准备将战船与商船一同改造了。因为他知道再过两年,原红袄军首领李全便从山东发兵,在长江北岸集结战船攻打南宋。这一战自然是李全落败了,但南宋朝庭也损失甚多。如果此时不加紧改进战船,仅凭步兵的武器恐怕无法有效阻挡。当然,李不伟知道的历史自然是没错,但他却不知道现在的情况又与以往大为不同,自己的到来已将原历史改得面目全非。

    此时,众臣对于李不伟已不像刚开始那般有所陈见。李不伟主管的临安大学与实验室不断有好消息传来,而且众人在摆钟厂与自行车厂也有股份,再说李不伟的建议并未触动众人的根本利益,因此稍做议论,几位朝臣便有了结果。

    宣缯道:“皇上,李大人所言甚是。虽然步兵有了火炮与机关弩,但我朝与金国之间隔着长江,江北的大宋领土又与金国隔黄河而望。既然两国边境以河为界,如果水军不加以改进,恐怕作战时不能得心应手。”宋朝时,黄河从江苏与山东附近入海,金国此时占据河南一带,因此南有长江与宋相隔,北有黄河与蒙古相隔,东边却是南宋与蒙古两家共有的势力范围,因此要攻金,水师的组建自然不可轻视。

    其实这一年以来,朝中众臣的想法已有了大的变化。去年春天火炮刚造出来之时,众武将均想着凭此利器便可收复河南一带,进而将金国彻底赶回其老家。然而原北宋的大片领土已被蒙古占了一大半,再加上新的武器层出不穷,因此众臣已不满足于打败金国了,而是要彻底收复整个江北,甚至包括宋朝从未收复的燕云十六州。当然,此事大家心知肚明,却从未在朝会上正式商议过。因为目前的兵器数量虽然足以取得小规模战争的胜利,但要在江北全面开战,即使胜了,恐怕也会损失惨重。

    赵善湘站了出来,道:“皇上,大宋与金国、蒙古水路相通,而且从临安便可乘船直达金国都城汴京。倘若日后开战,李大人所说的战船改造势在必行。”赵善湘此人四十岁左右,现任大宋沿江制置使,主管长江沿线的水线防御,也可以说是整个南宋的第一道防御屏障了,他说出来的话,众人自然要好好考虑一下的。

    理宗道:“既然众卿都认为此举可行,朕自然也会准奏。不过丞相却另有提议,众卿不妨听听丞相的意思。”众人听得史弥远另有见解,一时都转头看向史弥远,看他如何说法。

    从兰溪回来的第二天,李不伟便与史弥远见了面,将兰溪的整个情况大概说了一下,又谈及了船只的改造一事。其实关于战船的改造,李不伟大可不必与史弥远商议,只是他觉得船只的作用不仅仅在于作战,更多的是为了商业贸易。而史弥远身为丞相,掌管着大宋的经济发展大权,自然要先听听他的意见了。

    史弥远站了出来道:“皇上,臣以为大型船只的作用不仅仅在于作战,更主要的是用于远洋贸易。我朝虽然富庶一方,但百姓这几年的生活仍是极为贫苦,比起十多年前大大不如。究其原因,乃是因为蒙古与金国交战,致使原来居住在江北的大宋百姓纷纷逃往江南。这些百姓大部分居住于淮南西路与京西南路一代,而这些地方又多为大宋重兵步防之地。百姓到了江南,自然也少不了吃穿,但由于这些百姓来的时间不长,立足未稳,又长久居住在宋金交界附近,必然影响到边境士卒的粮草供应。据户部统计,近十年间,从江北迁居过来的百姓,已达一千一百多万。”

    史弥远所说的自然完全属实,众臣听了一时沉默不语,毕竟逃过来的都是大宋的子民,此时蒙金交战,大宋朝庭自然不可将这些百姓再遗返回去。其实,《中国人口史纲》认为,在整个蒙金战争过程中,至少有三千万以上的人口逃到江南,这些人的大部分因生活无着而死亡。《史纲》所说的,多是参考一些历史资料,又综合南宋时文献所记载的粮食、布匹总产量所得出的数字。但事实上,至金国灭亡之时,总共逃到江南的百姓只有一千六百多万,其中更有两百多万是原金国、西夏的百姓。蒙金交战之时,死于战乱的百姓达两千多万,然而蒙古在修订史书时,为了减少其在北方所杀戮的数字,便将逃往江南的人数扩大了近一倍。等到后来入侵南宋之时,又声称江南的百姓大多逃往江北。后世的史学家多以此为据,所得出的数字自然有失准确,后人也就永远无法知道事情的真相了。

    理宗点头道:“丞相所说的朕也早已知道。只是丞相既出此言,想必已有了解决之法?”

    史弥远道:“回皇上,其实臣所想出的办法也并非完美,只能说是应一时之急了。臣的意思是:大宋的耕地、粮食、布匹、以及食盐、草药等必备之物,其产量在近年已有了大幅提升,用于养活这些百姓自然也不是问题。但如今江北战事将起,所有的物资都将首先供应将士作战之需,如此一来,供于民间的物品就要少上许多,到时百姓衣食成了问题,恐怕会在民间引起****。因此臣以为,既然耕地不会再增多,而且新式稻种也需要一两年才能普及,我朝便可以继续扩大与西方诸国的海上贸易往来。如今我朝出口的货物主要有丝绸、瓷器、糖、纺织品、茶叶、以及部分金属,进口货物有象牙、珊瑚、玛瑙、珍珠、乳香、没药、安息香、胡椒、等几百种。目前市舶司通过进口货物所得的税收,已占全国总税收的近两成。另外,我朝在与金国和大理的交界处设立的榷场,又将药材、茶叶、棉花、犀角、象牙等售出,而买进北珠、人参、毛皮、马匹等货物,这又是一笔可观的税收。与此同时,又使得临安成为一个极大的贸易中转站。”

    说到商业贸易,史弥远自然是大宋朝最有发言权的人,此时众人都静立在原地,听他如何继续说来。史弥远又道:“众位大人也知道,如今民间有着大量的走私贸易。由于我朝铜钱信用极佳,被大量走私到其它国家,甚至有些国家停用了自己的通货,而改用铜钱。硬通货的外流,必然导致整个大宋财富的流失。然而这一年以来,情况又有所变化。目前临安铜厂的产铜量已比去年提高近五倍,而兰溪又有新的铜矿区。臣听皇家实验室的学者说,等到发电机制造出来之后,便可以使用电解法制造铜材了。如此过上几年,我朝的十多家主要铜矿区都使用了此种方法,铜的产量将会以几十倍的提升。到了那个时候,硬通货是否能够回收,已显得不太重要了,反而是一些战略物资或百姓日常所需,这才是最重要的。因此臣以为,目前与外国商人贸易时,自然可以先用硬通货换取大宋的物品,但为了回收会子,也需要这些外国商人以会子支付,从而将民间的会子逐步回收。但再过上一两年,我朝将逐渐以战略物资作为商品的交换物,例如优质的造船木材或钢锭,甚至可以让大宋朝在其国内建造贸易码头,并且就地开设工厂,直接将成品的原料运回。如此一来,即减少了运输的成本,又省去了再次加工所带来的麻烦,毕竟运回一船成品的铁锭,要比运回一船铁矿石更为花算。”

    众人听得纷纷点头。理宗听了一时沉思不语,过了一会儿又道:“丞相所言极是。如果战事一起,战略物资自然要放在第一位,至于硬通货倒是其次了。依丞相所说,我朝应该大力发展沿海一带的对外贸易,其实朕也有此意。如今与西方诸国的陆路已无法通行,因此海上贸易才会发展起来,这也是情理之中。至于走私之事,朕也略有耳闻。虽说《舶条法》已出台多年,可仍然无法阻止民间的走私现象,看来此事需立时解决才是。”

    史弥远点头道:“皇上圣明。如果朝庭大力加强官办贸易,并且逐步降低通关税率,便能有效制止走私现象。如今我朝的当务之急并不是要在对外贸易上获得更多的税收,而是要鼓励对外贸易,将其它国家的战略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大宋,而对这些贸易国,可以直接支付硬通货,又或是以临安几家工厂所生产出来的新商品作为交换。”理宗点头道:“丞相所言甚是有理。如今我朝的铜、银提炼技术已大获改进,自然使得硬通货储备大增。再过两三年之后,大宋的硬通储备将是以往的几十倍之多,自然也不会在乎小批量铜钱的外流了。在开战前存储些粮食、木材、木炭、马匹,以及火炮所需的火yao,这才是当务之急。既然丞相将此事提了出来,便由丞相去办理对外贸易一事吧。至于商船与战船的改造,便由李卿负责,赵将军在旁协助战船的改进一事吧。”

    李不伟等几人连忙点头,又听史弥远道:“皇上圣明。不过既然要加大对外贸易,臣以为,不仅需要对已有的商船进行改造,甚至还要建造更大的商船。臣听李大人说,蒸汽机是可以用到福船之上的。因此臣认为要建造更大的远洋船队,现在正是时候。”理宗道:“关于远洋船队一事,李卿在奏折中已有所提及,与丞相说的也不冲突。既然如此,就先从临安与福州两家船厂开始改造吧。李卿以为如何?”他最后这句话,自然是问李不伟的。

    临安船厂,李不伟已经去过一次,其造船能力自然是非同小可。至于福州的船厂,听说是采用当地最适于造船的木材,因此也应是不错的选择。更何况两个船厂都临海,相互之间运送物品也极是容易。只是两家船厂显得稍少了些,倘若能再加入另外一家大船厂,便完全能够满足需求了。想到此处,李不伟忙道:“皇上所言极是。这两家船厂正是最佳之选。只是臣以为,水师的组建与改进绝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完成的。新的战船制造出来之后,水手要掌握新船的cao作方法,士兵也要学习船载火炮的射击技巧,更有锅炉工、机修工等都需要培训,因此臣想请皇上将镇江府的船厂也加入改造的行列。如此一来,便可以在短时间内装备一只新式战船部队了。”

    理宗笑道:“李卿的要求,朕自然是要答应的,就准了你吧。”李不伟连忙称谢。

    早朝散后,距离午饭时间尚有一段时间。李不伟匆匆向外走去,心中有一事颇不明白。昨天晚上,他已将美洲大陆的事情向史弥远简单提了一下,虽然未加以详细说明,但至少也让史弥远知道了在西边更远的地方,还有另一‘小’片陆地,那里虽然也有人居住,却大部分是以部落的形式散居于各地。然后他又多少透露了一些殖民的想法,但并未提及具体如何做法。今日早朝之上,史弥远对于美洲一事只字不提,只是说到加强与大食波斯等国的贸易,这让李不伟多少有些不解。也许是史丞相另有安排吧,李不伟这样想道。

    据考证,生活在美洲的印第安人,其祖先可能是是在大约两万年前从亚洲渡过白令海峡到达美洲的,又或者是通过冰封的海峡陆桥过去的。印第安人经过两万年的分化,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民族和语言,在历史上曾建立过四个帝国,最重要的是中美洲的阿滋特克帝国和南美洲的印加帝国,发明过玛雅文字,对天文学研究的造诣也相当深,又为世界提供了玉米、番薯、西红柿、烟草、可可等作物。

    当然,李不伟不会将这些内容全部告诉史弥远了,他只是略为提到西边有一小片陆地,又有些新的农作物。倘若将这些农作物引入大宋,过不了几年,便可一举解决了全国的粮食问题。史弥远当时并未问及李不伟的这些信息从何处得来,只是就此事又与李不伟谈了很长时间。李不伟原以为史弥远会在朝堂之上提出此事,结果却大出意料。李不伟此时又想起昨日告别时,史弥远说的那句话‘贤侄啊,关于贸易与新陆地之事,就由老夫来处理吧,贤侄只管改造远洋商船便是。”

    李不伟想得入神,脚步也不由得慢了下来。正在此时,忽然听到身后有人笑道:“李贤侄,过几天老夫要去西湖边上钓鱼,贤侄如有时间,便请一同前去吧。”李不伟忙道:“既是丞相有请,晚辈焉有不从之理。”史弥远点了点头,径直向前去了。

    李不伟此时也回过神来,心中又开始想着船只的改进之事,匆匆出了宫,约了赵善湘之后,直奔实验室而去。等他赶到实验室,范东来等人早已等候多时。当然,还有临安船厂的方稳,以及火炮厂的杨万景了。

    几人坐定之后,李不伟正待问一下蒸汽机的改进之事,便听范东来道:“校长,大口径蒸汽机的制作工艺已不成问题,反倒是锅炉无法按照设计制作。”范东来说此话时,先是一脸的兴奋,后又流露出些许失望。李不伟一时也有了兴趣,忙问道:“范大人仔细说说?”范东来点了点头,道:“目前的锅炉,所用的蒸汽压力并不太高,蒸汽锅炉等于是一个盛水的大直径圆筒,两端用球形封闭。后来我们又改用卧式锅锅,在锅炉内增设燃烧室,但因为锅炉的烟气散发过快,仍然无法充分利用热量。为了增加受热面积,新的锅炉将在锅壳中加装火筒,在火筒前端烧火,烟气从火筒后面出来,通过砖砌的烟道排向烟囱,并对锅壳的外部再次加热。如此一来,便可以同时对锅炉的内部与外部加热了,不仅利用了燃料燃烧时的热能,而且还有效利用了烟气的热能。如果这种锅炉体积不大的话,以目前的工艺也比较容易加工。”李不伟听他如此说来,又急问道:“如果大型锅炉呢?”范东来道:“如果是大型锅炉,例如蒸汽机船上所用的锅炉,则需要采用多火管的方式,即多个燃烧室,多个加热点。具体的做法是将一些火管装在锅壳中,构成锅炉的主要受热面,烟气在管内流过,便可将管外的水加热了。实验室的设计是:在锅壳的存水线以下尽量可能多地铺设火管,此种方法的热效率最高,但制作起来也极为复杂,而且火管与锅炉的受热程度不同,又以法兰盘与锅炉相连,恐怕会引起热变形,从而出现漏汽现象。如此一来,引发的事故将是极为危险的。”

    范东来所说的事故,是指蒸汽从锅炉中泄出,冲入木炭或煤的燃烧室,便会使水蒸汽与木炭高温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从而发生爆炸。李不伟自然也是知道此事,因此对于锅炉的设计与制造,他一直是极为小心谨慎的。

    范东来接着说道:“几日前,我们将铸造锅炉的材料与另一种锻造材料进行了应力测试,又与石大人经过了详细计算,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如果采用锻造或轧制钢板制作锅炉,不仅强度大为提高,而且其重量也能减轻一半,比起现有的铸造锅炉要好上数倍。只是如果要做大型锅炉的话,就无法一次成型,而其接缝处如何连接,显然又是个问题了。”

    李不伟听得点头不语,心想:钢铁的焊接目前还是个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不仅是锅炉,就是建造其它金属容器也将是个问题。但是目前又没有发电机,要实现电弧焊是不可能的。即使有了大电流,焊条或助焊剂又如何制作呢?这些知识我又不太清楚,看来回去要看看焊条的制作方法了,依依与香儿也又该抄写些东西了。不过,要是能制造出金属铝,便可以用铝粉进行熔接焊了。只是如果制造出铝,难道还愁电弧焊没实现么?

    想到此处,李不伟微微摇了摇头。范东来又道:“大型蒸汽机的制作本身并不困难,目前我们已具备缸径四十厘米的汽缸制作技术,又设计出了三胀式四缸蒸汽机模型,而且缸套与活塞环的配合精度也有所提高,再加上传动部分也进行了改进,因此蒸汽机热效率较以往又有了大幅提升。只是因为曲轴与连杆部分过到庞大,在没有锻压设备的情况下尚无法完成制造。不过球墨铸铁似乎也可以达到要求,这些天来,我们几人正在对其进行强度测试与计算。”

    李不伟听到大型锻压设备,不由得想起了那台锻造机。上次见到李广胜时,听说还有两个月才能完成整个厂房的修建,如今虽说只过去了一个月,但是冲床却生产了数台台,不知锻压设备又如何了?

    范东来似乎已猜到李不伟心中所想,又道:“锻压机的一些关键部件已完成制作,这几日正在检测气缸的密封情况。只是目前又面临一个问题,即使锻造机能够实现铁锭的锻造,却无法实现大体积零件的一次成型。如此看来,水压机就要加紧制造了。等有了这些大型机械之后,要生产出第二台锻造机或水压机,自然也不是什么难事了,这正如第一台车床与第二台车床的生产进度一样。”

    范东来说起机械制造的事,不由得两眼放光。李不伟看在眼里,却是另一番感受,心想:范大人果然是一个天生的机械专家,在任司天监一职的时候,便成天钻研天文仪器的改进,如今到了实验室又不断搞一些创新。不过也真是难得,实验室众学者所提出的一些改进思路,就是我也未必能够想到。如此看来,以我的知识,再加上这批大宋精英,要创造出奇迹也不是很难。造出蒸汽机船进行远洋航行,应该是时候了!

    既然已下定决心,接下来便是如何实施了。

    李不伟道:“今日一早我与赵将军上朝之时,皇上已批准了三家船厂开始改造现有的船只。本来改造船只不算什么大事,但此举涉及到军器厂的人手分派,又关系到原来的水师人员编排,因此最终还须赵将军提出建议,再由皇上定夺。不过此事既然已定,现在便可以考虑开始制造蒸汽机船了。范大人立刻便着手试制几种更大型的蒸汽机,分别在那种一万石、五千石、两千石的船上安装试运行。锅炉的制作可先以铸造方式来进行设计,等以后有条件实现锻造与铁板熔接,再考虑新的锅炉设计,到时候大不了换一个锅炉而已,只要将各个管线接口参数、以及主要定位装置设计得完全一样,估计也不是什么难事。至于造船厂,可先将一万石、五千石、两千石的船分别进行改造,留下推进器与蒸汽机的位置,还要考虑防水、防火的问题。具体的细节,方大人与范大人可以仔细商量。不过船帆还是保留着吧,免得蒸汽机坏了就没法航行了。”

    范东来与方稳听得不住点头,心想李大人说起来看似简单,可真正要做起来,仅是绘制船的改造图,以及与蒸汽机的匹配安装图,没有十天半月是不可能的。而且这只是粗略的估计了一下,等到真正开始安装又是另一番情景。二人自然知道此举并不简单,但一想到这种挑战,不免又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

    李不伟转向杨万景道:“杨大人,听说最近迫击炮的制作还算顺利?”

    说到迫击炮,赵善湘不由得神色一振,显然他对于此事极为关心。

    杨万景忙道:“大人过奖了。全凭实验室的设计精妙,火炮厂才有了如此成就。”顿了一顿,又道:“我们先是试铸了两门迫击炮,铜炮与铁炮各一门,后来经过试射之后,却发现其射程只有一公里,而且炮弹在空中会翻滚,显然与设计的数据相差甚远。过了不久,实验室又送来了两台炮管专用镗床,以及三台炮弹开槽用的车床,又为炮弹加了尾冀,这才使得射程大增。在无风的情况下,迫击炮的射程已能达到一公里以上,射出的炮弹有七成都能引爆。只是炮弹的单向导气槽环机构,加工起来却较为费事,目前一台车床每天只能生产三十发炮弹。”

    杨万景所说的单向导气环,是李不伟起的名字。当炮弹放入迫击炮时,必须有一定空隙,这样炮弹才能落入炮筒底部。在炮弹的******引燃时,炮弹与炮管间的空隙要封闭起来,从而使得炮弹能获得更大的初始动能,射击距离才会更远,要实现这个,就必须要那种单向导气环,也就是单向密封环了。杨万景此时已能制造出后期引爆的迫击炮弹,而且其引爆率也算不错,只是其发射方式仍然是以火绳点燃,再以炮弹内部的延时药捻引爆弹头。如此一来,炮弹落地时并不一定马上爆炸,而是等到引爆药捻烧尽时才会有了杀伤力。

    李不伟点头道:“迫击炮的炮弹一定要大量制造,因为这种炮本身就需要覆盖式轰炸,这样其杀伤力才最为有效。不过杨大人也不用太过担心,等到冲压机制作好之后,密封环便不需要车床加工了。”杨万景忙道:“下官也有所耳闻。目前我们已制造了几万只毛坯件,听说专用的冲压模具马上便可制造出来,到时估计每制造一台迫击炮,便可有近两百发炮弹制造出来。至于火yao,目前已基本不是问题。听说四川的硝洞已加派人手,硝石的产量比过去高出四五十倍了。”李不伟笑道:“这是当然。以前火yao的用量并不是很大,因此硝石的生产自然也不是最紧要的了。如今既然有了火炮,火yao的制造也要跟得上才对。”

    说着,李不伟又转向赵善湘道:“赵将军,如果要改造战船,还需得赵将军协助才是。毕竟以后cao作船载火炮及蒸汽机的都是大宋的水师将士,因此还请赵将军派出些士兵前往镇江与临安造船厂才是。”赵善湘笑道:“李大人尽管放心。我早已安排下去,不日便会有五百水军前往两大造船厂,等到时机成熟,还会有一千多名水军加入进来。”

    李不伟喜道:“如此就太好了,有赵将军相助,战船的改造必定会大获成功。”又转向杨万景道:“杨大人,三种规格的迫击炮制作图纸想必你已收到了吧?”杨万景道:“回大人,新的图纸在三日前便已收到。下官已安排下去,不日便开始大批量制造。以目前的铜铁存储量,足可以造出几百门迫击炮,以及几万发炮弹了。”

    李不伟点了点头,又道:“至于神武一号与神武二号火炮,杨大人也可以开始试制其身管了,等到液压式身管自紧器运抵火炮厂之后,再经过一番测试,炮管的壁厚最终也会得以确定。至于火炮所需要的齿轮、轴承、锣栓等零件,自会有齿轮厂、轴承厂提供。”又转向方稳与范东来道:“既然要将火炮装到战船上,船只的结构也要加以改动才是。直射火炮发射时会使战船倾斜或平移,木船能否承受火炮射击时所带来的冲力,以及是否要用钢梁加固舰船的大梁,几位就要费心了。”范东来与杨万景对视一眼,均想:李校长如此说来,像是准备将任务分配下去便撒手不管,看来这些天我等又要忙碌了。

    既然迫击炮已能够大批量制作,又有了三种不同的规格,李不伟也放下心来。再过一月,即使大宋卷入战争,也不会因为兵器问题而犯愁了。虽然火炮的数量仍然有限,但毕竟这种武器在当时来说极具威慑力,交战双方任何一方拥有此武器,都将zhan有绝对的上风。

    但是对于直射式火炮,李不伟仍然犹豫不定,因为他准备在火炮上安装液压式制退器。虽然炮口制退器也有些效果,但李不伟追求的是尽可能的完美。因此在没有试出制退器的效果之前,炮床、方向机、升降机、后驻锄都不急着设计。如此看来,液压式止退器倒是必须尽快研制出来了,而弹簧也要尽快制造出来,即使没有弹簧,手动式复位器也要安装到制退器上才是。

    当然,李不伟也知道,要制造出制退器的活塞与套筒,仍然要等锻压机与轧制机造出来才行,否则其加工难度过大,显然不能大批量生产了。不过,好在大宋军中还有另一种直射式武器,便是机关弩了。

    想到机关弩,李不伟转向范东来道:“范大人,听说明日一早便可以得到机关弩的所有参数,范大人可将船用蒸汽机的设计交与石大人,明日我们先将机关弩批量生产一事确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