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龙起明末在线阅读 - 四百九十五章大凌河堡,崩溃在即(第二更)

四百九十五章大凌河堡,崩溃在即(第二更)

    “民间的火器?那有什么用,即使拿过来了,也不会是台湾大军的对手!”崇祯失望的说道。

    “皇上,台湾配备给民间的火枪非常的先进。据臣得知,即使是西洋的火枪无法与之相比,比之大明神机营的火枪更是要强上太多。比之弓箭什么的,威力更是大的不可以道理计。

    最为关键的是,那些民间的火枪我们大明拿过来,就可以自己大规模的仿制。”吴荣堂自然知道台湾配发给民间的火枪比之他们军中的落后很多,但即使是这样,也比大明的火枪要强上太多。

    而且最重要的是,关于台湾的最新火枪的情报,大明这边也得到了。弹药一体,不怕雨水天气,射程远,射速高,射击精度也不是普通的火枪所能比拟的。

    通过南部沿海的商人,大明也得到了几杆新式的二五式步枪。原本是想通过仿制来达到在装备上同台湾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目的,但是拿到步枪之后,那些大明的工匠彻底的傻眼了。

    这几杆枪的各个部件,大明工匠都能够在外形上做到仿制,但问题是,那些仿制的火枪,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总是会出现锈蚀的现象,从而是整杆火枪失去作用。

    这还不是最要命的,要命的是那种子弹。没有一个人能够看得明白那子弹是怎么点火的。更不用说,台湾的子弹全部都是用精铜所制,大明要想造这一颗子弹,那花费就能将大明的财政给彻底的拖垮。总之,虽然得到了台湾的最新的火枪,大明却始终无法仿制出来。

    后来根据得到的情报,这火枪的关键-子弹的制造用到了一种被台湾人叫做雷汞的东西。而这种东西还是贼酋萧明乾的一个女人弄出来的。

    现在在台湾,只有台北和基隆两地有子弹制造工厂。而能够接触到子弹制造的人除了工匠和工厂的管理人员之外,只有萧明乾,唐洪生等绝对的高层,其他人凡是想要接触子弹制造,必然会被台湾的内务部给盯上。而且,子弹制造工厂,更是有整整一个守备师看守,当真是防守严密。想要从台湾取得子弹的制造技术,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在这种情况之下,吴荣堂只能将视线投向台湾民间的火枪。毕竟这些火枪虽然在雨天会失去作用,但是在其他其后条件之下,对台湾的大军还是有些抵抗能力的。

    “而且皇上,这只是我们的短期计策,我不相信,我大明百万工匠会比不上一个女娃娃!只要我们弄出了那种叫做雷汞的东西,我们就能和台湾正面抗衡了。再过十数年,甚至可以将台湾彻底的消灭,尽取台湾万里之地。”

    大臣,特别是那些想要依托皇权做些事情的大臣普遍喜欢用大话忽悠皇帝,只有给了皇帝一个在他看来非常有诱惑力的景象,皇帝才会不遗余力的去支持他。

    王安石如此,张居正如此,袁崇焕也是如此,现在吴荣堂更是如此。不过,吴荣堂比较聪明,他没有像袁崇焕那样把牛皮吹得那么大。他将自己的策略实现日期提高到了十几二十年,而且短期策略还的确能够实现既定目标。

    在这种情况之下,别人根本就抓不住他的短处,同时他还能够借助短期的效果得到皇帝的信任和重用。

    第二天,崇祯便下诏,将徐光启招入内阁,并兼任工部尚书。同时也将吴荣堂招入内阁,同时兼任兵部侍郎。同时颁布一系列诏书,其内容均旨在仿照台湾对待工人的政策进行改革。

    这一番动作下来,是把那些混迹大明官场的官员是砸得头晕眼花。随之而来的是,铺天盖地的反对和弹劾。不过,在灭国的威胁之下,崇祯皇帝顶住了这些压力,力挺吴荣堂进行变革。

    当然,吴荣堂的变革只限于工匠和军队,崇祯皇帝不会同意他进行全面的社会变革,他的目的只是要将大明军队的战斗力提升上来。至少不能像现在这样,三十多万大军被人家围得死死的。

    至于吴荣堂已经进入了内阁,为何还只担任兵部侍郎。这是因为兵部尚书现在是被围困在大凌河堡的孙承宗,崇祯皇帝总不能在人家还在为大明朝拼命的时候,把人家的官职给下了吧。这怎么都说不过去。

    不过,即使是变革并没有触及到那些士绅阶层的经济利益,大明内部对这次的改革的反对声音还是此起彼伏,他们极大的牵制了大明投入变革的力量。使得提高工匠身份地位,几乎成了一句空话,虽然有些效果,但是根本不足以改善大明的状况。

    倒是吴荣堂所负责的建立装备新式火枪的军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在其后的数年时间里,大明总计建立了装备新式火枪的部队多达二十多万。在对内镇压反抗和对外抵抗台湾的过程中,起到了不俗的效果。

    不过,这种无法变革大明腐朽根本的变革注定只能对社会起到一定的启蒙作用,对打破儒家的思想统治有一定的作用,并不能实现崇祯皇帝的希望。

    所有的这些只是大明针对台湾的威胁而不得不做出的改变,但是这对于身在山海关的洪承畴和被台湾大军团团围住的三十多万大明军队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此时的大凌河堡内,军队的士气已经跌到了最低点。长达十八天的围困,使得大凌河堡内的粮草已经出现了短缺,普通士兵一天只能吃一顿用绿豆煮成的饭了。这种军粮淡而无味,如果是让台湾士兵去吃,他们根本咽不下去。

    但即使是这种东西,对于大凌河堡内的明军来说,现在也已经成为了最后的企盼了。每每站在城墙上,闻到台湾大军营地里飘出来的饭菜的香味,大部分士兵都觉得,似乎投降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如果不是有孙承宗的强力弹压,大凌河堡早就崩溃了。

    不过,被围了十八天之后,情况还是出现了些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导致了大凌河堡的崩溃和孙承宗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