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教父的人选
,1937全球速递
随着哥伦布日的日益临近,约翰不得不先把整理空降作战资料的事放到了一边。他还有另外一个“头疼”的问题要解决——帮小艾瑞克挑选一个合适的教父。
对于像约翰这样的家庭来说,为孩子挑选教父、教母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这两个人可不是在洗礼仪式上出现一下,扮演一回小艾瑞克的保护人,并赐予他教名就可以的了。也不仅仅是将来要负责小艾瑞克的宗教教育,协助他开始宗教生活这么简单。
在这个年代的美国,教父、教母的作用早已超脱了传统的宗教意义,变得非常世俗化了。很多时候,教父、教母最大的作用是利用自己的能力和资源,帮助他们的教子、教女改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他们不仅需要为教子提供精神指导,还要提供社会关系、甚至必要的经济支持。
早某些时候,教父、教母甚至等于孩子的备用父母。很多人甚至直接在自己的遗嘱中,将子女的教父、教母定为孩子的法定监护人。一旦他们因为意外身亡,孩子的教父、教母就能马上获得监护权。
在后世的美国,虽然宗教对日程生活的影响力日渐式微,但教父、教母制度仍然大行其道的,甚至一些犹太人也会为自己的孩子寻找教父、教母。
他们之间的这种情感和利益纽带关系更是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一些地方甚至明确规定公职人员在行使公共权力时,除了自己的直系亲属外,还要对自己的教子、教女避嫌。
不过到了约翰他们这个层次,给孩子找教父、教母更多的是出于另外一种考量。对于他们来说,教父、教母能够为孩子提供什么样的资源并不是最重要的。给孩子物色教父、教母,其实是另外一种“联姻”的手段,是拉进和巩固两个家庭间关系的重要方式。
所以,虽然约翰用不着像英国王室那样,一气给新生儿找上七八个教父教母,但在人选问题上也丝毫马虎不得。
其实,小艾瑞克并不缺教父的人选。做为约翰唯一的儿子,有一大帮人抢着要做他的教父呢。比如休斯那个家伙,已经主动探过约翰的口风了,只不过约翰没有接他的茬。他可不敢让休斯这个重度强迫症患者做自己儿子的教父,万一把小艾瑞克带歪了怎么办。
从约翰个人来说,他在这问题上并没有太强的功利心。反正能够做小艾瑞克教父的人,都不会缺少财富和地位。他更关心的是,这些“候选人”中谁会对小艾瑞克将来的教育、成长更有利。
前世,希拉里.克林顿曾经喜欢重复一句俗话:“培养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庄”。意思是说孩子的成长,不仅需要家庭,还需要一个社区的关怀,需要一些自己父母之外的长辈的指点。毕竟再好的父母,也有不足之处。而且像约翰这样的成功人士,平时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亲自照顾和教育自己的孩子,那就更需要教父、教母的帮忙了。
约翰的选择标准很简单:首先这个人的脾气秉性、道德修养要好。一个酒色之徒,或者有性格缺陷的人,哪怕他再有钱,再有权势也不能给小艾瑞克做教父。
其次,他所从事的职业最好要和孩子的成长密切相关,比如知名学者、大学教授这类的。
第三,这个人最好没有孩子,或者孩子的年龄和小艾瑞克差距比较大。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够在小艾瑞克身上投入更多的感情、精力和资源。在后世美国,单身妇女和男同性恋者都是特别热门的教父、教母人选。约翰前世就认识一个同性恋作家,足足有11个教女。
根据这三个标准,约翰从家族的众多亲朋好友中搜罗了一下,还真发现了一个不错的人选——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校长特洛伊·米德尔顿先生。
这个米德尔顿校长可不是一般的教书匠。作为一名参加过维拉克鲁斯登陆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陆军宿将,他在军界的影响力可比在学界要大得多。历史上,1942年美国参战后,米德尔顿又再度被请出山,在巴顿指挥下率领第八军横扫法国布列塔尼半岛,最后越过莱茵河一直打到了德国腹地。
约翰之所以会选择他,首先是因为米德尔顿完全符合他替小艾瑞克选择教父的三个条件。
第一、米德尔顿在个人品行方面完全没有问题,就连眼高于顶,脾气暴躁的巴顿都服气,认可他是“美国最好相处……同是也是最得力的军长”。
第二、米德尔顿常年从事教育事业。在担任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校长之前,米德尔顿还曾长期在利文沃思堡指挥与参谋学院等军校任教。约翰相信一个大半辈子都在教书育人,没有理由教不好小艾瑞克。
第三、米德尔顿和艾尔弗雷德他们是同龄人,今年都51岁了。他至今膝下无子,只有三个儿女而且都还已经出嫁了。
光以上三点,米德尔顿就已经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绝佳教父人选了。更何况,米德尔顿在军内深厚的背景和人脉对约翰本人也很有帮助啊。
说起来,约翰最眼馋的就是米德尔顿在军内横跨各派系的庞大关系网。一方面他是军内保守派出身,跟一帮参加过一战的老将军们关系极佳;另一方面他又多年从事军事理论研究,学术思想很前卫,颇受军内新锐力量的尊敬。
1921年本宁堡步兵学校成立的时候,米德尔顿就是该校的首批教官,连马歇尔都是他的后辈。在军校任教多年的米德尔顿可以说得上是桃李满陆军。别的不说,光二战期间美军的34名军长里面,就有17个做过他的学生。
即便是在将来的太平洋战场,米德尔顿也有一大帮战友、同事和学生。甚至麦克阿瑟本人和米德尔顿也是老相识。1914年美军在墨西哥维拉克鲁斯登陆的时候,还是少尉的米德尔顿就在麦克阿瑟手下做过排长。
约翰唯一觉得有点遗憾的,就是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校只是一所普通的公立大学,全美大学综合排名只在百名左右,要是一所名校那就更完美了。不过,世上哪有那么十全十美的事。
况且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就在巴吞鲁日,和他即将要去的第82步兵师驻地克莱博恩兵营很近。正好借此机会,约翰还可以多与米德尔顿走动走动。真要下部队了,约翰正为自己对军事知识缺乏系统性认识而发愁呢,米德尔顿不就是一个现成的好老师吗?
只不过米德尔顿这个教父,还没教小艾瑞克呢,就先教起他这个当爹的了,怎么感觉有些怪怪的呢。
随着哥伦布日的日益临近,约翰不得不先把整理空降作战资料的事放到了一边。他还有另外一个“头疼”的问题要解决——帮小艾瑞克挑选一个合适的教父。
对于像约翰这样的家庭来说,为孩子挑选教父、教母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这两个人可不是在洗礼仪式上出现一下,扮演一回小艾瑞克的保护人,并赐予他教名就可以的了。也不仅仅是将来要负责小艾瑞克的宗教教育,协助他开始宗教生活这么简单。
在这个年代的美国,教父、教母的作用早已超脱了传统的宗教意义,变得非常世俗化了。很多时候,教父、教母最大的作用是利用自己的能力和资源,帮助他们的教子、教女改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他们不仅需要为教子提供精神指导,还要提供社会关系、甚至必要的经济支持。
早某些时候,教父、教母甚至等于孩子的备用父母。很多人甚至直接在自己的遗嘱中,将子女的教父、教母定为孩子的法定监护人。一旦他们因为意外身亡,孩子的教父、教母就能马上获得监护权。
在后世的美国,虽然宗教对日程生活的影响力日渐式微,但教父、教母制度仍然大行其道的,甚至一些犹太人也会为自己的孩子寻找教父、教母。
他们之间的这种情感和利益纽带关系更是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一些地方甚至明确规定公职人员在行使公共权力时,除了自己的直系亲属外,还要对自己的教子、教女避嫌。
不过到了约翰他们这个层次,给孩子找教父、教母更多的是出于另外一种考量。对于他们来说,教父、教母能够为孩子提供什么样的资源并不是最重要的。给孩子物色教父、教母,其实是另外一种“联姻”的手段,是拉进和巩固两个家庭间关系的重要方式。
所以,虽然约翰用不着像英国王室那样,一气给新生儿找上七八个教父教母,但在人选问题上也丝毫马虎不得。
其实,小艾瑞克并不缺教父的人选。做为约翰唯一的儿子,有一大帮人抢着要做他的教父呢。比如休斯那个家伙,已经主动探过约翰的口风了,只不过约翰没有接他的茬。他可不敢让休斯这个重度强迫症患者做自己儿子的教父,万一把小艾瑞克带歪了怎么办。
从约翰个人来说,他在这问题上并没有太强的功利心。反正能够做小艾瑞克教父的人,都不会缺少财富和地位。他更关心的是,这些“候选人”中谁会对小艾瑞克将来的教育、成长更有利。
前世,希拉里.克林顿曾经喜欢重复一句俗话:“培养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庄”。意思是说孩子的成长,不仅需要家庭,还需要一个社区的关怀,需要一些自己父母之外的长辈的指点。毕竟再好的父母,也有不足之处。而且像约翰这样的成功人士,平时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亲自照顾和教育自己的孩子,那就更需要教父、教母的帮忙了。
约翰的选择标准很简单:首先这个人的脾气秉性、道德修养要好。一个酒色之徒,或者有性格缺陷的人,哪怕他再有钱,再有权势也不能给小艾瑞克做教父。
其次,他所从事的职业最好要和孩子的成长密切相关,比如知名学者、大学教授这类的。
第三,这个人最好没有孩子,或者孩子的年龄和小艾瑞克差距比较大。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够在小艾瑞克身上投入更多的感情、精力和资源。在后世美国,单身妇女和男同性恋者都是特别热门的教父、教母人选。约翰前世就认识一个同性恋作家,足足有11个教女。
根据这三个标准,约翰从家族的众多亲朋好友中搜罗了一下,还真发现了一个不错的人选——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校长特洛伊·米德尔顿先生。
这个米德尔顿校长可不是一般的教书匠。作为一名参加过维拉克鲁斯登陆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陆军宿将,他在军界的影响力可比在学界要大得多。历史上,1942年美国参战后,米德尔顿又再度被请出山,在巴顿指挥下率领第八军横扫法国布列塔尼半岛,最后越过莱茵河一直打到了德国腹地。
约翰之所以会选择他,首先是因为米德尔顿完全符合他替小艾瑞克选择教父的三个条件。
第一、米德尔顿在个人品行方面完全没有问题,就连眼高于顶,脾气暴躁的巴顿都服气,认可他是“美国最好相处……同是也是最得力的军长”。
第二、米德尔顿常年从事教育事业。在担任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校长之前,米德尔顿还曾长期在利文沃思堡指挥与参谋学院等军校任教。约翰相信一个大半辈子都在教书育人,没有理由教不好小艾瑞克。
第三、米德尔顿和艾尔弗雷德他们是同龄人,今年都51岁了。他至今膝下无子,只有三个儿女而且都还已经出嫁了。
光以上三点,米德尔顿就已经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绝佳教父人选了。更何况,米德尔顿在军内深厚的背景和人脉对约翰本人也很有帮助啊。
说起来,约翰最眼馋的就是米德尔顿在军内横跨各派系的庞大关系网。一方面他是军内保守派出身,跟一帮参加过一战的老将军们关系极佳;另一方面他又多年从事军事理论研究,学术思想很前卫,颇受军内新锐力量的尊敬。
1921年本宁堡步兵学校成立的时候,米德尔顿就是该校的首批教官,连马歇尔都是他的后辈。在军校任教多年的米德尔顿可以说得上是桃李满陆军。别的不说,光二战期间美军的34名军长里面,就有17个做过他的学生。
即便是在将来的太平洋战场,米德尔顿也有一大帮战友、同事和学生。甚至麦克阿瑟本人和米德尔顿也是老相识。1914年美军在墨西哥维拉克鲁斯登陆的时候,还是少尉的米德尔顿就在麦克阿瑟手下做过排长。
约翰唯一觉得有点遗憾的,就是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校只是一所普通的公立大学,全美大学综合排名只在百名左右,要是一所名校那就更完美了。不过,世上哪有那么十全十美的事。
况且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就在巴吞鲁日,和他即将要去的第82步兵师驻地克莱博恩兵营很近。正好借此机会,约翰还可以多与米德尔顿走动走动。真要下部队了,约翰正为自己对军事知识缺乏系统性认识而发愁呢,米德尔顿不就是一个现成的好老师吗?
只不过米德尔顿这个教父,还没教小艾瑞克呢,就先教起他这个当爹的了,怎么感觉有些怪怪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