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跳跃一千年在线阅读 - 第六十一节 回归东土的办法(下)

第六十一节 回归东土的办法(下)

    老罗有些笑意的看着这个从进了帐篷就很镇静自若的长老,他这会儿张大嘴巴的表情好像可以吞下一只鹅蛋。

    羊皮纸上面画的是老罗设想中的一种载具,或许是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东西。顶部设计用羊皮缝制的底端开口的大球,下面设置一个加热空气的东西,没错,就是热气球的原理,但是因为燃料的关系,可能做不到升空,没关系,反正恰好不需要这东西升到高处,用绳索挂住一个木质的类似围栏床的东西用来载人,前面弄出一个驾辕,调节好配重,反正这玩意儿只要离开地面一米高,只要两匹驽马,就足够拉动这个没了重量的东西。

    至于用途,当然是为了搭载那些老弱妇孺,估计即使本地年纪最老的李家长老也不会再有行路的顾虑。

    用手压住图纸,老罗开始比比划划的给有些呆滞的杜讷长老解说这个东西的用途,还有制作的要求,在老罗看来这玩意儿还真没什么难的,不需要升空太高,所以也就不用考虑制作材料的难度,或许制作起来可能会需要大量的有技巧的人力,但这个对于工匠营来说完全不是问题。唯一有一点难度的是燃料的获取和安置,恰好目前所在的地方就是巴库,这里可是一个最早开发的石油产地,没有后世方便制备的甲烷丁烷之类,暂时用石油来尝试一下也不错。虽然简陋了点,估计够用了,至于改进什么的,看将来的需要吧。

    嗯,还有一点问题,防火和安全是一个问题,这就需要人员培训了。

    老杜的脑袋有些乱,这个罗开先说的制作要求还有材料的选用,他都明白,但是这个东西,他完全没有想法,即使他是做了一辈子的金工和木工,但是能飘起来,他根本无法相信,“三郎,这个东西能飘起来不用轮子”

    “杜老,见识过孔明灯吧”老罗没法解释热气球的原理,只好用最能说明问题的例子。

    “听说过,书中有记载公输家有这样的技艺,但是从来没有见识过。”老杜现在只能说自己孤陋寡闻了,因为他真的不懂。

    老罗在心里感叹工匠营或许现在还不错,但是他们的知识短缺的也很厉害,或许是因为多年停留在这里人员损失造成的,或许是很多匠人都喜欢留一手,才造成了工艺缺失吧。他抽出一张空白的羊皮纸,找了一只炭笔,在上面一边画一边讲解给杜讷听,都说完了他才做了一个总结,“这玩意就这么简单,用毛纸和秸秆做外罩,里面放半截蜡烛就可以,杜老回去家里尽可以做一个试试看。”

    “就这么简单”老杜有些半信半疑。

    “没错,然后说这个车子,其实就是一个放大的孔明灯。”老罗也没多做解释,等这个执拗的老杜头回家试试孔明灯就明白了。

    “这个车子定个名字吧”老杜见罗开先那么肯定,也就不再迟疑。

    “嗯,就叫浮空车吧。”名字没什么好计较的,老罗随口就起了一个。

    “如果这个浮空车真的可行,那老弱妇孺们就不用担心长途跋涉的辛苦了。”老杜有些感慨,他发现自己可能几十年都没有在这两个时辰内的感慨多,难道自己真的老了

    老罗没理会杜讷的感叹,“杜老,这两种车子如果每样制作一百件,你估算一下大概需要多少时间”

    “需要先一步做出样车来,然后还要调试,材料都不缺,调动人手充足的话,应该应该不超过三个月。”老杜估算了半天,得出了这样一个结果。

    “三个月嘛,还要训练cao作的人手,也需要培养很多弓弩手,人够用吗”

    “偏厢车可以十辆一组,每车十个弓手,还要有十个护持的长矛手,总计需要至少两千人,这些人手应该不是问题。就看李张裴卫四家舍不舍得派出人手帮忙了。”

    “哼哼,不怕他们不帮忙,如果平民们都迁徙回东方了,他们去依靠谁大家族,呵呵”

    “三郎,听你的意思是对这几家有些不满”

    “算不上不满,我只是觉得他们的效率太低了,还偏偏有很多不切实际的想法。”

    “其实他们祖上也算是为工匠营做了不少事情的。”

    “杜老,您不用为他们解释,”老罗摆了摆手,接着说道,“我相信两百年的时间,只要齐心合力,几万人还回不到东土说白了还不是四个大家仗着自己的人手在这个池塘里争权夺利”

    “唉,没法子,没有一个能够凝聚人心的人来带领大家,自然就是一盘散沙了。”

    “算了,不说这个。杜老,等这几天我处理了格鲁吉亚人的麻烦,就会开始直接挂牌招人了,您辛苦下问问那四家到底都是什么意思,如果不想参与,我就带着招收的人直接回东方了,反正没有那么多的人员拖累,我回去反而更容易。”

    “好,罗三郎,我回去就召开长老会,看看这些家伙是否想在这个地方生根。不过如果他们要回去的话,过些天估计会要求你细谈的。”

    “我明白,杜老。真要全体都回去,也是需要协调的。”老罗松了一口气,总算把这潭死水搅动起来了,不是他老罗唯恐是非不多,只是这么点唐人留在这里纯粹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根本没有发展的前景,到头来恐怕唯一的后果就是融入这个地方成为一个中亚的少数民族,或者干脆在战乱中被拆分灭族。

    送走了杜讷这个让人尊敬的平民长老,,却没有允许他带走图纸,因为老罗不相信工匠营里面可以做到保密,仅仅是裴卫两家的表现就足以说明问题了,好在平民出身的杜讷对这个也是同样的看法。

    老罗一个人闷在帐篷里,在纸上写写画画,随着笔触在纸上飞舞,他的思绪也在不停的变化。没人可以对等交流,所以老罗只能自己客串武器工程师“闭门造车”了。

    通过和杜讷的交流,他觉得也许可以让回归的计划更完整些,比如利用本地的石油做一种类似喷火枪的东西,或者做一种用弓箭投射的,这两样东西用好了也许对付骑兵突击就更轻松了。不过喷火枪这种东西按照时下的技术即使做出来了,也很难有太远的射程,而近距离迎敌,难免会误伤自己,倒是可以未来用做守城工具或者布防工具。

    弓箭投射的倒是简便的法子,爆裂的武器设计对老罗来说完全不是问题,按照这个时代的工艺水准,这种东西应该不难制作,而且也许会有很好的片杀伤效果。当然如果能制作简易的火箭筒就好了,不过有涉及到火药这种东西,而且难免会泄漏一些技术,至少他还不想催化这个时代的技术演变进程。

    老罗画的偏厢车很像个铁刺猬,比之后世在书籍上看到的戚继光用的偏厢车更加凶悍,侧板用铁骨架外加厚木板做成,外侧面还包裹铁皮用来防火,上面还镶嵌这锋利的尖刺,顶部有盖板,用来抵御箭支抛射,内部站人,透过侧板上的孔洞来射箭,底端也有孔洞,那是配合长矛兵攻击用的,这东西差不多相当于冷兵器时代的装甲车了。也难怪见多识广的杜讷追问其中的细节,这东西在草原上没什么好保密的,因为草原部族没有成熟的冶铁技术,肯定做不到同样的工艺,同时他们有大量的马匹,探询偏厢车就是舍本逐末了。

    前段时间老罗勾画的连弩和小型抛石器的图纸没拿出来,实在是这两样东西要求的工艺有些高,他不能确定这里的工匠能否做出来。因为他设计的连弩是带着肩托和望山、多弦、扳机还有替换箭匣的复杂玩意儿,这东西至少需要标准化配件和材料的精密,另一样小型抛石器是可以安装在偏厢车顶部的,关键片簧的材料也是一个大难题,不过这个东西如果做出来相信不会差于回回炮之类的玩意儿。

    或许过些日子可以和工匠们讨论一下,按照时下的工艺缩小要求,做些调整,更换材料或者修改结构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不是用来攻城,野战抛石器的射程有五百米足够了,片杀伤的武器三百米也可以。

    武器是死的,战略却是活的。

    唯一重要的是战场节奏,掌握了节奏就掌握了战局。

    冷兵器时代,有了偏厢车在草原上做围垒,再配合弩弓和长矛,老罗不相信单凭骑兵突击可以破袭,若是数万人围攻,自己难道是只会挨打的吗撇除了地形优势,骑兵也就是在行军速度上占优势。至于偏厢车在山林地形会不大方便,那么骑兵同样不适合山林地势。

    届时狭路相逢勇者胜,老罗不相信有谁能挡住一群渴望回到故乡的人。

    未来的一段时间必将是忙碌的,整合人手制作器械是个繁杂的工作,训练合格的军士更是个复杂的事情,可是事情已经展开,如同箭在弦上,也就由不得老罗放手不管了。

    将至傍晚,老罗整理文件告一段落,帐篷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查探陶-克拉尔哲季公国底细的阿尔克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