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龙兴华夏在线阅读 - 第四百五十七章 逃兵的耻辱
翻页 夜间

第四百五十七章 逃兵的耻辱

    “这便是邓军门。”一名卫兵替邓世昌回答道,“是邓军门听到了岛上似有人声,所以才上来找你们的。”

    “多谢邓大人救命之恩!”李向天赶紧向邓世昌拜了下去,邓世昌和气地笑笑,伸出手扶起了他。

    “你平日里是做何等营生的?”邓世昌又看了他一眼,问道。

    虽然是随口一问,但李向天的心里还是咯噔了一下。

    “回大人的话,小人原是做马帮生意的,后来因为路上遭了匪患,折了本钱,只好改做跑海的生意,刚刚略有起色,这一次却又……唉!真是一言难尽啊!”李向天满脸痛苦之色的说道。

    “难怪,我见你身子骨甚是强健,你女儿也似久经风霜,想是吃了不少的苦。”邓世昌叹息了一声,望向黄峥嵘的目光充满了慈爱之意。

    “来,思竹,拜谢邓大人救命之恩。”李向天向黄峥嵘招呼道。

    黄峥嵘来到邓世昌面前,双膝跪地,恭恭敬敬的拜了下去,当她要再拜的时候,邓世昌伸手将她扶了起来。

    邓世昌又打量了一下这个女孩,女孩羞怯地垂着头,不敢看他。

    不知怎么,这个女孩给他的感觉,总是有些怪异。

    “大人方才听到小女名字,似有惊讶之意,不知何故?可是大人亲族之中,有和小女重名的?”李向天虽然知道这么问可能会引起面前有着赫赫威势的邓军门怀疑,但他急于知道李思竹的下落,是以还是大着胆子冒险问了一句。

    “那倒没有。”邓世昌站起身来,随口向身边的一位红衣海兵伍长问道:“我记得林大人的义妹,是叫这个名字,对吧?”

    “大人说的是,林大人的义妹,正是叫李思竹。我在林大人家中见过,是个大大的美人。”伍长笑着答道,“据说是林大人姑母的养女,已经指给了林大人做如夫人呢。”

    听到伍长的回答,李向天心头剧震,他知道不能再问了,便仔细的将这些信息牢牢的印在了脑海当中。

    “你们随我来,等上了岸,我资助你些盘缠,带女儿早些回乡里吧!”邓世昌对李向天说道。

    “多谢恩公!”李向天做感激涕零状哭拜于地。心中也是一块大石落地。

    他知道,自己的这条命,到现在算是保住了。

    而更让他感到欣喜万分的,是知道了李思竹的下落!

    从刚才得到的信息中,他已经能够判断出,那个李思竹,便是他苦苦要找的人!而且她现在不但好好的活着,还即将嫁得贵人,终身有靠!

    想到这里。李向天禁不住又悲又喜,他一时间真情流露,眼泪大滴大滴的掉落下来,让对面的那个“小李思竹”惊讶不已。

    不多时。中英两国官兵搜索全岛完毕,没有再发现别人,邓世昌于是下令收队,和琅威理一道各自返回了军舰上。

    当中英两国舰队回到大沽口港时。岸上人头攒动,聚满了围观的人群,而在人群之中。赫然站着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

    此时的威妥玛,看着一艘艘入港的军舰,不知怎么,心中的不安感觉越来越重。

    直觉告诉他,这一次英国舰队的示威演习,并没有达到他预想的效果。

    果然,他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便是英国舰队在停泊时,全都停在了一侧的位置,没有一艘军舰愿意和本来是舰队旗舰的“奥狄莎”号同泊!

    不久,两位英国舰队司令菲尔德和兰博特全都上了岸,看到两位舰队司令的脸色都很难看,威妥玛更是心惊不已。

    “发生了什么事?”威妥玛迫不及待的问道。

    菲尔德和兰博特对望了一眼,都没有说话。

    威妥玛的目光落在了孤零零的停泊在锚位上的“奥狄莎”号铁甲舰上,问道:“‘奥狄莎’号出了什么事?”

    菲尔德和兰博特异口同声的说道:“‘奥狄莎’号上出现了逃兵!”

    不多时,天津直隶总督署的府衙里,一个人飞步走了进来,递过了一张纸,薛福成接过后看了一眼,便急匆匆的来到了后堂,将电报交到了李鸿章的手中。

    “呵呵,英国人这一回的脸,丢得可是大啊!”李鸿章看完了电报,开心地笑了起来。

    “那威妥玛再来谈判,只怕便不会向先前那般神气了。”薛福成也笑了起来。

    “也许他今日便会找上门来,先将这个消息用电报发给总署,再给福州那边也发一道,知会林鲲宇一声。”李鸿章想了想,说道,“给郭筠仙也发一份。”

    “是,我这便去办。”薛福成点头应道。

    薛福成拿着信纸便去了设于府中的电报房,将信纸交给了电报员,并低声嘱咐了几句,电报员点头答应,先将信纸上的内容译成电码,然后便用电报机发了出去。

    看着电报员娴熟的动作,听着电报机发出的轻快的咔嗒声,薛福成的心中满是欣喜之情。

    现在想要传递重要消息,已经可以用电报这种快捷的手段了!

    想起这电报线还是托了日本人入侵台湾的福才得以举办起来,薛福成又禁不住发出了深深的叹息。

    中国远有两次鸦片战争的教训,近有日本侵台琉球入侵台湾的警示,使清廷不得不从战略的高度筹划海防。位居京畿重地,首善之区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在筹建海军,购造舰船,建设基地,培养海军人才的同时,开始了兴办电报的通讯革命。

    初设电报,与火车在中国的初始遭遇一样,受到种种困扰阻挠。这其中固然有维护国家权利的值得推许的一面,但也表露了国人中普遍存在的盲目排斥西方近代文明的愚昧态度。在一般人眼里,电报架线,也会像火车那样震动山川神灵,破坏庐墓风水,都是难以容许的。

    深谙国情民风的李鸿章,“于创办电线之初,颇虑士大夫见闻未熟,或滋口舌,是以暂从天津设起,渐开风气”。天津为直隶总督权力覆盖之地,举办阻力较小,成功把握很大。既便如此,他仍请谕令电线“经过各地方官妥为劝谕,随时照料保护,务使稍有阻挠破坏,以期事在必成”。试办初成之后,李鸿章在奏折中汇报了首次架设电报线的情况,“所有坟茔、树林、民房、均经让出,沿途舆情,毫无惊扰”。其实并不尽然,之所以让出坟茔、树林、民房、线路绕远,经费增加,实在是迫不得已,因为发生过舆情哗然,民众惊扰,民众甚至地方官阻挠架线,割断电线,砍断线杆的事件。李鸿章回避此节,是为了堵住反对的顽固派的口舌,获得朝廷嘉许,为大规模举办电报打通道路。中国自办电报,不仅需渐开风气,也因缺少cao作经验,需逐渐试办,稳中求胜,这也正符合清廷的意旨。早在1874年下半年,李鸿章于津沽塘试验性的架设了一条电报线,起自大沽,经北塘以达天津,长度近百里,连接各海口炮台,兵营,这是一条纯粹试验性质的军用电报专线,“号令各营,顷刻响应”。线路虽短,意义番茄,试办成功,使当事者信心倍增,趁热打铁,大展宏图。

    光绪元年,李鸿章奏请架设南北洋电报,线路由天津陆路,循运河以至江北,越长江,由镇海达上海,总线支线全长3000余里。工程自二月开工,五月即宣告竣工,速度之快,堪称罕有。津沪线是中国第一条长途陆路电报线,建成开通后,便“南北内外消息瞬间可通”,加之随后架设的苏浙闽粤线,打通了政治中心北京,北洋中枢天津与对外经济中心上海,南海重地广州之间的通讯壁垒,使南北洋贯通一气,呼应灵便,具有极其重要的国防军事价值。此两条长途电报线,其经营管理模式为官督商办,虽不在北洋官局之列,但系李鸿章所举办,故简略论及。这两条线路的成功架设,探索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成熟的雇聘外国电报公司施工的工程模式,建立了工程资金概算模数等,为电报在中国的推广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电报这一次之所兴办成功,主要原因,便是日本入侵台湾的刺激。日本入侵台湾之后差不多一个月,北京的大清朝廷才获知详情,而如果不是林义哲料敌在先,及时率船政水师出征阻止,消息到达北京时,只怕台湾已经被日军占领了。

    在得知消息传递得如此迟缓后,两宫皇太后勃然大怒,下令兴办中国的电报事业,李鸿章抓紧时机奏请架设电报,两宫皇太后马上批准,恭亲王和文祥以及醇亲王等朝廷重臣也都全力支持,调动大量人力物力兴办,是以仅在短短数月之内,电报便大功告成。

    当然,在得知兴办电报的消息后,一些清流言官们照例表示了反对,但由于台湾之役给朝野上下的巨大刺激,士林清议这一次也出现了分化,不再是一边倒的反对之声。一些人表示赞同,更多的人保持了沉默,是以中国的电报事业得以迅速的兴办起来。

    ps: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