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楚氏春秋在线阅读 - 第六部 逐鹿中原 第四章 太平不平

第六部 逐鹿中原 第四章 太平不平

    “北疆大营又立战功了。”

    楚名棠将手中的战报顺手丢在案上,语气很是平淡,就如同随口说今天天气不错一般。

    “王明泰此举有些愈规了吧,”方令信道,“三万大军转战数千里,只在出征后才向朝廷补上一份秘报,这成何体统!”

    楚名棠不软不硬地顶了回去产:“相国大人,北疆之战初始,朝廷就给了北疆大营见机行事、全权决断之权,如今虽已事过境迁,但此命还未收回嘛。”

    话虽如此,可楚名棠心中亦有些不快。王家几位堂兄弟若论领兵之能,还是以王明泰为首,只是此人在北疆雌伏得太久了,现一跃成为大营统领,难免有些意得志满。但这般做法实在太过冒险了,胜了自然无话可话,可万一若败了,那就是万劫不复,谁也保不了他。

    华长风此时应该快抵达北疆了,楚名棠暗暗想道,他身上有自己写给王明泰的亲笔信,此人沉稳老练,有他在北疆大营,应可对王明泰有所牵制。

    “战果不错啊。”一旁成奉之看完了自己面前那份战报,呵呵笑道,“又歼灭秦军三万余人。照这般下去,用不了数年,我大赵便可统一长江以北中原之地了。”

    楚名棠和方令信亦是一笑,谁都知成奉之这话乃是戏言,两国之争若当真这么简单就好了。

    成奉之又道:“这份战功,除开北疆大捷。亦属北疆大营近十年来最大的战功了,朝廷不得不赏啊。可如何封赏王明泰。又是一件头疼之事。他是新任北疆大营统领,官职上肯定无法再升了。只能在爵位上作文章,可王明泰已是一等忠勇伯……”

    说到这里,成奉之叹了口气。楚名棠与方令信相互看了一眼,他二人明白成奉之为何显得如此为难。赵国爵位分为五等,王、侯、伯、子、男,其中只好皇宗族亲才可封王,臣子最高只能封侯。当年赵太祖建麾下众多开国功臣中。封侯者只有九大世家,其中一等侯仅董、谢两家。而楚家和王家是在平定了董程之乱后才由世袭二等侯升为一等侯,至于方家。至今也只是二等常乡侯而已。

    历代赵国君王对朝中这几大世家甚为忌惮,赵太祖驾崩后便有了个不成文地规定,凡已封侯者,其族人无论再大功劳都不再封为侯。因此,连樊兆彦还是北疆大营副统领的时候就已是三等侯。而南线和西线两大营地统领王明远和方令明却只是一个一等伯。

    成奉之见楚名棠和方令信沉默不语。知此事涉及到他二人,因此不便开口。便道:“我朝的勋爵制过于僵化,以前倒也罢了,可如今我大赵志在一统天下,如北疆王统领和南线大营楚统领等人日后定会屡建战功,有功不赏总非良策。因此下官建议,恢复前朝地六等勋爵制,即王、国公、侯、伯、子、男,方可解决类似今日之事。”

    楚名棠和方令信不由点了点头。

    “奉之,你将此事交于礼部先行商议,先拿出一可行之策来。”方令信看了楚名棠一眼,“最终如何定夺,还是等朝中这番风波平静下来再说吧。”

    成奉之苦笑一声。是啊,最近朝中的事是多了些。

    “名棠,你们楚家真不愧是逍遥侯,”方令信道,“朝中已为太平宫是否有权过问国事之事,闹得沸沸扬扬,你倒是好,对此总是含糊其辞,难道当真支持女子干政?”

    柔然诸可汗离京后数日,礼部侍郎梁临渊突然上一奏折,矛头直指太平宫,指责大长公主赵茗过多干预政事。此事不仅让赵应惶惶然,连方令信也没想到一向忠于皇室的梁临渊竟闹出这么大的事来。不过细想一下也不奇怪,似梁临渊之流讲究是的忠君,而不是所有的皇室中人,更毋论是一女流之辈了。

    虽然梁临渊此举甚为突兀,不过方令信对赵茗亦是深恶痛绝,不由心中暗喜,便指使方系官员从中推波助澜。短短数日,在朝中形成一股弹劾太平宫之风,有的官员甚至提出要将赵茗逐出京城。

    赵茗对此亦是措手不及。待到冷静下来,赵茗发现自己根本无从反击,大赵律虽然并无有关女子涉政地条目,但真有官员较真起来,参照历朝历代都是一条大不赦地罪名。各地的皇室宗亲也对她颇不以为然,平原城昌平王写给赵茗的家信里,劝说中更是暗含斥责。更重要地是皇帝赵应有了朝臣的支持,对她渐渐已不再唯唯是诺,虽然每天仍是早觐见晚请安,但对赵茗的训斥已有不服之意。

    在这场风波中,楚系的官员见如此热闹,不少人亦是心痒难挠,可楚名棠未曾明确表示,下面官员也不敢肆意妄为,只是时不时不痛不痒的掺合几句。

    因此方令信对楚名棠愈发不满,今日借此机会干脆直言质问。

    楚名棠当真无言以对。其实这场风流完全是他挑起地,起因就是儿子退婚之事。明里是由王老侯爷出面,暗地里楚名棠亦是为此颇费了番心思,想出了一计,派人来到梁临渊府上,假称是平原城昌平王府中人,将赵茗在宫内如何干涉皇上处理政事详细道来,并想请梁侍郎相助。梁临渊听了顿时怒不可遏,一口答应下来,当晚便写好奏折,第二天早朝便当众发难。

    楚名棠料定此人一心为君王分忧,定不会将平原城来人相求之事说于任何人知晓。只是现面对方令信地追问,楚名棠真不知如何回答是好。

    楚名棠正为难之际,忽眼睛一亮,笑道:“这不是郭怀嘛……奉之,快到门外看看,今晨旭日是否从西边升起,我大赵郭大元帅居然也来早朝了。”

    郭怀冷着一张老脸走了进来,听楚名棠如此说,脸色更是黑了三分,道:“楚名棠,郭某今日就是来找你的。”

    本太尉也在等你啊。楚名棠笑吟吟地想道。

    果然,凤鸣宫地太监总管孙得山亦出现在门口:“太后有旨,宣太尉大人、郭元帅觐见。”

    说完,孙得山对郭怀躬身道:“郭元帅,这边请。”他已经连续两天天未亮就等在宣仁殿外,今日总算见着郭怀了。

    郭怀还未答话,这边楚名棠已站身来,对方令信拱手道:“既是太后娘娘召见,今日早朝就拜托相国大人代为主持了。”

    方令信胸中郁闷,郭怀这般气势汹汹而来肯定是与朝中弹劾大长公主有关,而太后召见这二人说不定也是为此事,可自己却毫无办法,只得冷冷说道:“本相今日身体不适,奉之现亦是枢密院知事,就由他代为主持吧。”

    楚名棠呵呵一笑,向外走去。

    经过郭怀身旁,见他一动不动,楚名棠板起了脸:“郭元帅,太后召见你都无动于衷,难道想抗旨不遵?”

    郭怀强忍住粗口,低声道:“楚名棠,你到底意欲何为?”

    楚名棠亦低声道:“到凤鸣宫再谈。”

    两人大眼瞪小眼了一会儿,孙得山苦笑道:“二位大人,太后已经久等了。”

    一路上,郭怀始终与楚名棠保持一定距离。楚名棠见他如此,脚下忽紧忽慢,弄得郭怀烦不胜烦,忽道:“你那宝贝儿子呢?”

    楚名棠本想问一句你所指的是令婿还是铮儿,不过犹豫了下想想还是适可而止吧,莫要太过刺激这老小子了,便道:“本相有事需铮儿去办,他于前日已离开京城了。”

    郭怀不屑道:“什么狗屁事,你是别有用心吧?”

    楚名棠陡然停下脚步,两人差点撞到一起。郭怀正欲开口骂人,却见楚名棠亦是脸色不善:“下月初四是家父去世二十年祭日,你若不记得那也罢了,但请莫要出口秽语。”

    郭怀自幼丧父,楚老先生将他视若嫡子,这份恩情自然永铭于心。年初时郭怀就已想到此事,虽说北疆告急,但亦准备让儿子郭朴替自己回熊耳山祭奠,只是方才一时情急竟未想到。

    楚名棠自任太尉以来,父亲祭祀之日都是让身在平原城的长子楚轩代自己回老家,今年情形有所不同,为使楚铮避开朝中这场风波,便让他离开京城回熊耳山,与兄长楚原祭奠完祖父后再一同回上京城,毕竟下月底就是楚天放七十寿辰了。

    郭怀知错在自己,神情讪讪然,不再与楚名棠争执。两人这才太太平平地来到凤鸣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