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尘劫录在线阅读 - 第三十一章 秘窟

第三十一章 秘窟

    古诗云:心之所历,何异一窟,不知所往,不知所出。

    ※※※

    安定持统元年腊月,忠平王郕瑜在永泰,高市王郕琅在南定,同时举兵,以“正纲”为旗号,各起五万大军,南北夹击京都。丈人也在成寿响应,募兵一万三千,准备东去与忠平王会师。

    拥戴忠平王郕瑜为共主,称“靖国大将军”,然而高市王郕琅也称“安国大将军”,两个大将军,品阶相同,摆明了是暂时合纵,等诛灭大司马崇韬,大家还有后话。对于这种连小孩子都骗不过的把戏,我暗地里窃笑不止。

    忠平王给了丈人“西平将军”的职衔,丈人还帮我讨了个“北营校尉”——我莫名其妙地变成了武职,不过反正秩二千石,升官加俸,也没道理推辞。

    丈人出兵,肯定要留人守备老窝成寿,我当仁不让地领下了这个“重任”。我对打仗没兴趣,况且也根本没上过战场,不是这块料——丈人则不同,他是与西北强蛮多年鏖战,积累军功才做上太守的,因此两位大王都抢着要拉拢他。“西平、石府两郡若有兵来,全靠贤婿抵挡,使我无后顾之忧。”临行前,丈人这样嘱咐我。我唯唯连声,心里却在说:“你倒是把尉忌或者别的什么会打仗的家伙留下来呀,我怎么懂得守城?”

    当然,丈人是肯定要把尉忌这种猛将带在身边的,而尉忌得到上战场的机会,整张脸兴奋得通红如枣,我要是提议把他留下来守城,他定要恨我一辈子,没必要结这种怨仇。况且,我认为孤悬在西的西平、石府两郡太守,根本没胆子应崇韬的要求发兵救援京都,现在最重要的事情,还是赶紧派人去石府把父亲、jiejie他们接出来吧。

    丈人浩浩荡荡出了城。他在的时候,总喜欢拉着我闲聊,我虽然不耐烦,却不敢起意逃走。这下子倒松了一口气,可以安安静静做点自己的事情了。

    然而也无事可做。守城事宜我交给部下自去办理,回家看书又有点烦闷,想起来到成寿大半年,高航城内外的名胜古迹还没来得及观赏呢,不如趁这个机会游玩一番——可惜还是冬天,若那几个家伙等春暖花开再举兵,就更完美了。

    独乐孰如众乐,我邀请妻子同行——婚前她曾在成寿居住过数年,应该去过不少地方,也能做半个向导吧。妻子听了我的提议,用奇特的目光望着我,问:“父亲要丈夫守城,你怎有闲暇去游山玩水?”我“嘿嘿”一笑:“城防之事,自有典守,你认为我横插一脚,会把事情搞得更完美吗?”妻子也笑了起来:“丈夫倒有自知之明。”

    她向我介绍说,高航附近的名胜古迹并不多。城内只有寒云宫一处,肇建于景历祥福四年,有一百余年的历史了,不过最好逢年节集会的时候再去玩赏。城外则有阳濛岭、樵关遗迹和望秋亭三处名胜,不过她身为大家闺秀,以前是从未出城游玩过的,因此也都很生疏,无法为我做向导。

    不能做向导就不做向导,沿途问讯,自去觅胜寻幽,也是人生一乐。于是商量定了,找一个风和日暖的白天,我们带着小丫鬟雪念和三五名随从,出城先往最近的望秋亭去。

    ※※※

    据说威朝末年,群雄割据,高航一带是小国筹国的领土。当时筹国治理此地的邑宰名叫宽伦,为人严谨而仁慈。某年秋季来得晚,五谷迟迟不熟,眼看百姓们就要熬不下去了,宽伦在郊外视察,一时感慨,遂吟道:“望秋望秋,何秋之姗姗不至耶?”秋后百姓感念其德,就在他吟诵的地方建了一座小小的亭子,以纪念此事——这就是望秋亭的由来。

    出高航南城门,走不上两里路,就来到了望秋亭。这亭子当然不可能是威朝时候的建筑,后人多次翻修,连样式都带有浓郁的本朝风味,看了实在无趣。若是春天来,想必四野一片青翠,或者秋季来,缅怀“望秋”之意,都还算不虚此行,但现在正当冬令,亭子周围到处光秃秃的,田中只有僵土,陇上枯草离离,一派萧瑟的景象——我实在后悔浪费时间到这种地方来。

    和妻子一起下了马车,进入亭中小坐片刻。雪念把携带的酒食端上来,我们随便聊聊,用点点心,准备过个一刻钟就回城去。那小丫鬟长得越发标致了,我不免多瞧了几眼,可是又怕被妻子发觉,不敢过于放肆。其实我毫无背叛妻子的意思,不过爱美好色,乃是男人的天性。雪念就姿容来说,当然要比我妻差得远了,但别有一种袅娜风味,所谓春花秋草,各擅胜场,便不狎玩,皆可远赏也。

    说起远赏,我妻这朵真正的解语花(她能看透我的心思,还不算“解语”吗?),我远赏了年许,至今还未曾沾身。虽然同屋而居,同榻而眠,但我们始终以礼自持(天晓得,那绝非夫妇之礼!),没出过什么事情。我就象衷心喜爱一朵玫瑰,但一则惧其刺,一则惊其美,不敢伸手去采撷——虽然有采撷的资格——这实在是大违本性的举动。但人生在世,谁又能真正看透自己呢?做出违背自己夙行的举动来,也并非罕见吧。有时候我甚至得意地想:没料到自己还真是个君子,有美同榻年余而不沾身的,恐怕普天下找不出第二个人来!

    不过,不会这才是我真正的品德吧,不会因此才被那老修道士看上,认为我有悟道的潜质吧?想到这里,我不禁打了个寒战,若就此发展下去,人生太也寡淡无趣了。最倒霉的是,因为一点点天良未泯,因为怕被妻子看穿心思,我连别的女人也不敢招惹——没有尝过女人滋味的男人,还叫什么男人?我不会以不算男人的男人之身,就此孤独终老吧……

    虽然明知道我妻能看透自己的心思,还是经常会忍不住胡思乱想。果然,我才在懊恼,妻子突然微笑了起来:“景致无聊,因此丈夫也尽想些无聊的事情。咱们不如归去如何?”我听了这话,不禁背上冷汗涔涔,急忙站起身来:“夫人说得是。且归,且归。”

    ※※※

    隔了两天,再往阳濛岭去。阳濛岭在高航城西约十里的地方,不算峻高,却很深幽。我们一行七八个人从辰末入山,延着石径慢慢向上攀爬,走到中午前后,石径就已经不见了,必须自己拔剑斩断枯萎的荆棘,开辟去路。

    瞥眼望去,雪念那小丫鬟皱着眉头,娇喘嘘嘘,似乎已经快要走不动了。我也觉得脚底有些发痛,小腿有些酸软,正想建议停步暂歇,我妻倒先开了口:“日已当顶,何不暂歇,用些干粮?”我吃了一惊,只怕她是看穿了我的心思,这才抢先提出要休息的,斜瞟了一眼,从她脸上的神情却看不出什么来。

    当下找了一处背风的崖底,铺上草席,仆役摆开丰盛的酒食。“若当夏令,此处必是古木参天,荫荫如夜,是避暑的好去处,”我们才坐下来,妻子左右望望,突然说道,“时不合景,景便褪色。再往深处去,料也无它,不如饭后便归去吧。”

    我虽然赞同妻子的建议,然而心中实在懊恼。好不容易有了出来玩赏山水的时间和机会,偏偏季节不对,接连两趟都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心情一低落,食物吃到嘴里也没什么滋味,只好一杯一杯地饮酒。

    饭毕,妻子微微一鞠,拉着雪念转到不远处一片光秃秃的树林里去了。我知道她是去方便,自己也觉得有些腹涨,不过男人当然不必避讳什么,面对崖壁就可解决了。甚想尝试用尿在地上划出字来,可惜没能成功——我之无聊,竟至于此矣。

    然而重新坐下,等了很久,却不见妻子和雪念回来。我知道女人麻烦很多,但麻烦到这种程度,还是第一回遇见,不会是出了什么事吧?想到这里,自己也觉得有些好笑,我妻是半人半灵之体,就靠那一半的苹妍,有什么猛兽甚至妖物敢来招惹她?不过久等下去不是办法,我一边呼唤了两声,一边往那树林中走去。

    才进树林,突然看到不远处树根下侧躺着一人,瞧服色正是雪念,我吓了一大跳,急忙跑过去扶她。小丫鬟本就轻灵俊秀,柔若无骨,现在晕倒在地,更是轻轻一托就抱了起来。往她心口拍个定心静气符,触手处绵软一片,惹人遐思——不过我马上紧张地四处望望,害怕妻子就在附近。

    “嘤咛”一声,小丫鬟缓缓醒转。我急忙问她:“发生何事?夫人呢?”雪念面色惨白,却满脸的疑惑,一指身旁不远处:“夫人往那洞中去了,奴婢执意跟随,夫人不允,突然一阵头晕,便倒在这里……”

    我心中更为疑惑,关照她去通知其他仆役,都到洞门口来等候,自己拔出佩剑横在身前,慢慢往那洞中走去,嘴里还喊:“夫人,夫人,你可在里面吗?”

    我妻八成是进了洞了。雪念怎会无缘无故晕倒在地?莫非是妻子用苹妍那一半施了什么妖法,使其昏睡?我不禁想起当年在百木村和钟蒙山中发生过的事情,使人丧魂不醒,原是她的拿手好戏。

    树林并不大,紧靠着山崖,山崖上的这个洞,看似并不甚深,走进去却突然一拐,黑漆漆的,远处隐约有一点亮光,似乎别有洞天。我一边呼唤,一边谨慎地慢慢向前挪动脚步,走出不过十多尺,突然身旁人影一晃,吓了我一大跳。

    睁大了眼睛,藉着远处的微弱亮光仔细观瞧,原来此人非他,正是我妻。看不清妻子的神色,但她的声音却似乎颇为凝重:“丈夫也进来了,此洞好生奇怪。”

    深山里一个山洞,有什么可奇怪的?我笑笑问她,妻子却回答说:“我也不知有何怪异,只是似乎听人在心中呼唤,招我进洞来。料知此事非同寻常,是以迷昏了执意跟随的雪念,自己进来勘察。”我才在想,你倒先和我打声招呼呀,况且,你是主人,雪念是婢仆,你严令她不得跟随就好,干嘛要迷昏她?妻子却突然开口问道:“丈夫心疼那丫鬟吗?”

    我吓了一跳,急忙分辩说:“一个丫鬟,有甚心疼的。只是此洞若有古怪,夫人孤身进来,我好生放心不下。”妻子微微一笑,牵着我的手,慢慢向洞xue深处走去。

    手握柔荑,心中不免一荡,随即宁定心神,对她说:“洞中甚暗,不如出去扎个火把进来。”妻子回答说:“无妨,我尽可看见。”我心中一想,也对,她是半人半灵之体,还害怕黑暗吗?

    往里又走了十几丈,远处那一点亮光逐渐接近,原来是个洞口,天光照射进来。此时四周已不大昏暗了,我心中也略微宁定了些——喜欢光亮,害怕黑暗,本是人的天性,不过这时候才想起来,自己完全可以靠道法燃起一点光亮来照路的,刚才怎么没有想到?

    洞外是一个小小的山谷,四面皆是高峻的崖壁,阳光从谷外投射进来,显得异常昏暗。谷中败草、枯树,倒并没有什么出奇之处,我们两人牵着手,左右望望,好一会儿都并无所得。我有些不耐烦了,招呼妻子说:“并无蹊跷,且归去吧。”

    转过身想要通过来时的洞窟回去,却见身后崖壁上只有枯藤残枝,洞口竟然不见了!我吓得打了一个哆嗦,目光沿着崖壁向左右望去,才发现洞口竟在身左十余尺外。洞是不会长了脚自己移开的,我们自从出洞,也并没有多迈过一步,难道此处竟然是个迷阵,易进难出吗?这里究竟是什么地方?!

    我妻也发现了这一奇特的现象,只见她轻咬下唇,紧了紧握住我手的柔荑:“既已来了,总须探个究竟。丈夫休怕,咱们且往那洞中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