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章 徐折并称
“这可不好。”徐卫的脸一下子垮了下来。 张浚虽说不是紫金虎的心腹,但跟随徐卫这么久,这促成宋辽结盟之事他也有参与,自然知道费了多少周章,更清楚宋辽结盟的意见,因此也道:“确实,下官听闻此讯,也大感意外。” 徐卫一时不言,听张浚所言,六哥和折仲古已经在『cao』办议和之事,也就是意味着,这两位宰相对于宋金和谈都没有异议。和谈这不奇怪,女真人为了喘上一口气,主动求和在他的意料之中,朝廷会同意,他也早料到了。 但是,作为盟国,单方面与女真人和谈这已经是不地道,更将摒弃宋辽同盟列入和谈,朝廷难道没有想过这样作的后果么?这几年,宋军连战连捷,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军力强大所致,但与契丹人结盟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攻灭西夏一战,人家辽军打的是主攻,战力不可小视。西夏一完蛋,女真人也没脾气了。难道这些朝廷不知道么?你这边倒是跟女真人和谈了,可另一头却得罪了契丹人!女真人是什么玩意旁人不清楚,我姓徐的最有数,转面无恩,全没信义,今天议和,明年就翻脸。到时候,南朝就是里外不是人!这叫好了伤疤忘了疼……宋阀800 见徐卫不言语,张浚道:“大王,是不是向朝廷上一本?阐明我等……”徐九不等他说完就摇头道:“没用,朝廷既然已经决定,而且事先也没有问过我等意见,那现在说什么也没用,已成定局。我们川陕还是想着怎么善后吧。” 张浚皱眉道:“依大王之见,契丹人一旦得知我朝与女真人单方面和谈,且摒弃与其同盟关系,会不会有过ji的反应?” “暂时应该不会,契丹人在这边兵力不多,面对西军,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再说,这也不符合他们的利益,但将来就不好说了。 ”徐卫沉声道。 “防人之心不可无,是不是命令沿边部队警戒?”张浚请示道。 “嗯,也有这个必要,我即刻传令环庆泾原两路帅司。”徐卫点头道。 七月,金国派出的使团就到达了江南,宋金两国正式展开和议。 可能是因为对女真人不满,徐良仅仅派出一名礼部的员外郎作为宋方代表。女真人当然也清楚,只不过眼下局势如此,也就不计较这些了。和谈的进度超乎寻常的快,因为事先耶律马五和刘光国就已经谈过了。 到了七月下旬,双方已经谈妥,正式缔结和约,宋帝已经御准,只等金国使团归国之后,报请金帝点头,就算正式生效。本来这件事橡并没有什么大不了,这是先帝赵*打下的基础,让当今赵官家坐享其成而已。 但一些见风转舵之辈却上奏给皇帝戴高帽子,说是自宋金开战以来,女真人从未如此卑微过。陛下登基不久,北夷就主动求和,送还土地,这都是陛下威灵所致。赵谨虽然不如其兄雄材大略,但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归功于先帝,不敢贪为己有。但心里确实暗爽了许久,在金使即将归国之际,他特地下令,举行盛大宴会,给金使送行。 升平楼,是行宫中专门举行宴会的所在。因为是宴请金使,所以宋方官员作为主东,早一步到了。除参与谈判的官员外,政枢二府的大臣悉数出席,自然包括徐良和折彦质。又因为后者是首相,所以就坐在徐六之前。这小小的变动看似没什么大不了,但明眼人也知道其中的意思。 皇帝还没到,金使也还在途中,朝臣们便互相说着闲话,唯独折徐二相,正襟危坐,完全没有交集。这倒不是说他俩人有什么过节仇恨,而是因为有人需要他们这样。而他两个,又都是明白人,所以, 都认真扮演好自己的角se。 门外内shi一声唱,金国使节们鱼贯而入。这次金国很重视和谈,派出了一正一副两位使臣,正使乃完颜充,女真宗室,副使萧裕,奚人。参与了这次和谈的宋方官员都知道,虽说这个完颜充是正使,可真正主导和谈的,却是副使萧裕。 原因何在?金国派出一名宗室子作为正使,显示和谈诚意,这只是门面而已。这个萧裕,从他的姓就知道,他不是女真人,而是奚人。 契丹人和奚人是辽国的两大族,基本上耶律姓的契丹人作皇帝,萧姓的奚人就要作皇后。 萧裕投金以后,最初只是个猛安,后来在当今金国丞相完颜亮的手下办事,受到了重用。完颜亮认为此人有王佐有之才,所以竭力推荐他担任副使。其实,也不过就是让他出来立点功,回去以后好重用,这一点宋金都一样。 这正副二使引领几名属官入内,因皇帝未到,也没有和宋臣们交谈。干等了片刻,听内shi一声喝,厅内宋金双方大臣全都起身垂首肃立,只见赵官家着褚黄常服,信步入内,目不斜视地直上御座。等他坐定以后,宋金大臣都出来,行跪拜礼。 记得当年张通合作为金使出使大宋时,傲慢无礼,宣称“大国之卿当小国之君”拒绝向宋帝行跪拜礼。现在,连姓完颜的女真宗室也规规矩矩地跪在地上,真应了那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宋阀800 “平身,诸位都坐吧。”虽说不如先兄,但赵谨毕竟是皇帝,气派还是有的。一挥手后,大臣们都坐下。 说是宴会,其实酒菜都还没有上,各人面前都是一张空案。领导还没讲话呢,哪能开吃? 赵谨环视下面一眼,酝酿了一下情绪,方才朗声道:“如今南北缔结和约,休兵罢战,非但是两朝之幸,也是两国百姓之福。朕特设此宴,一则为金使送行,二则,也示宋金和睦之意。既为兄弟之邦,就应该像家人宴饮一团和气。 金使归国之后,务必将朕此意转达你主。” 完颜充三十多岁,别看长得五大三粗,颇有威仪,其实仅仅是因为宗室的身份得了个显爵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功绩,这次出使南朝,也是完全听萧裕的。因此,赵官家发话之后,他只俯首而已,却由萧裕接话道:“臣定当将陛下好意转达我主,唯愿从今往后,再无兵戈两家亲如兄弟,如仁宗旧事。” 这人倒确实是读书的,他说的仁宗旧事,就是当年宋仁宗和辽道宗在位时,宋辽两国保持了四十多年的和平。以至于宋仁宗驾崩,噩耗传到辽国时,辽道宗耶律洪基拉着报丧的宋使哭道:“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 赵谨自然清楚这段历史,听闻此言高兴道:“诚若如此,四海升平矣。” 场面话说罢,这才命传上酒菜,自然是宫中的御膳规格。倒不知习惯了大块吃rou,大碗喝酒的女真人是否吃得惯这精细的江南佳肴? 这宴会,尤其是国宴,可不能埋头大吃。得有许多讲究这首要的,就是祝酒,一般皇帝训示之后,就得由宰相出面祝第一杯酒。徐良故意等了一阵,想看首相折彦质是否有意,结果后者也稳坐不动,徐六这才端起酒杯起身首先捧向皇帝,然后转向金使们道:“金使即将启程归国,谨以薄酒预祝顺利,愿宋金南北,敦睦邦谊。诸位,请满饮此杯!” 厅里一片喝彩,众人都满饮一杯。祝酒之后,气氛就随便得多了,众臣自取再菜来吃,一边说些闲话。不外乎是女真使者南来的见闻感受,以及宋臣们对于女真好奇的询问。所幸,这次南来的金使中,除了完颜充以外,皆通汉语,交流起来并没有什么困难。 那萧裕尤其活跃,尽捡好听的说。席间,众人谈到宋金交兵二十来年,自然就不可避免地说起宋金的将帅们。女真战将给宋人留下赫赫威名的太多了,战争早期,几乎是一边倒,女真将士们摧枯拉朽一般扫dang着两河。 萧裕饮下一杯酒,朗声道:“陛下,臣此次南来,不辱使命,与南朝缔结和议,睦邻友好,原该是得偿所望。只可惜一件事情!” 赵谨听他这么说,放下杯子赶紧问道:“金使还有何事未能达成?只管说来!”萧裕答道:“此前,贵我两朝累年交兵,将士浴血疆场,生死搏杀,虽说各为其主,但南军却有几员大将,是我们金人也钦佩的!此番南下,便是希望能见上一见………” 话刚说到这儿,枢密院一签书笑问道:“且慢,萧副使且说来,是哪几员大将?”旁的宋臣都笑着有意看向折彦质,等着给金人一个惊喜,纷纷询问萧裕答案。 就连皇帝赵谨也催促道:“金使想见何人?朕定让你如愿!”萧裕很有点说书的潜质,还故意卖个关子,清清嗓子,这才道:“这头一个,便是贵朝川陕长官,徐郡王。” 此话一出,厅上一片大笑,大宋方面的谈判代表,那礼部员外郎道:“萧副使,徐郡王未及弱冠就已经投身行伍,转战南北二十余年,人称紫金虎,谁个不知?哪个不晓?” 萧裕一笑:“那尊驾可知,徐郡王这绰号,还是由我们金人叫出来的?”“哦?下官本以为这是民间和军中的俗谓,怎地还有典故不成?” 那员外郎问道。这也怪不得他不晓得,徐卫在紫金山浮桥一战成名,当时而言,确实是名震天下,只不过一来时间久远了,二来他后头所立战功远远超过从前,天下便流传着他近来的传说,倒把这成名仗给淡忘了。 萧裕遂大略地讲述了当年的紫金山一战,道:“此战之后,我军中当时有一书生辈,作词以记之,中有一句“桥浮流湍,虎拦紫金”传开之后,便称徐郡王为紫金之虎。” 赵谨听后对众臣笑道:“臣也听说徐卿hua名紫金虎,却不想还有这段典故。金使,可不巧,徐卿为国家长城,累年镇守西陲,你若是想见他,恐怕还得川陕走一遭!”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参知政事秦桧忽道:“陛下,却也无妨,宋军名将也不止徐郡王一人,且听萧副使还有何说道?”
众臣七嘴八舌,纷纷称是。今天大名鼎鼎的麟王在场,就先不说徐郡王了。 萧裕饮了一杯,又道:“在徐郡王之下,便要首推一人。我朝粱王在世时,曾有言说,南军诸将,入我眼者,唯三人而已。其一,便是老种:其二,便是徐卫:其三,折彦质是也。”宋阀800 宋臣们都忍住笑,这金使好没眼力,折王如今就坐在厅上,他却不知!只是有眼不识金镶玉! 赵谨毕竟年轻,有些玩xing,故意不说破,问道:“怎地?折彦质在贵国也是好大威名?”“回陛下,徐折二帅,皆是威名暴于南北,在金境,向来是徐折并称的。”萧裕答道。 赵谨听罢点头,开起了玩笑:“朕不妨告诉你,徐卫虽远在西北,然折彦质就在这厅上,金使可认得出么?” 此话一出,金国众臣都吃一惊!折彦质就在这厅上? 萧裕也怔了一怔,下意识地望向了对面,目光在宋臣们脸上一一扫过,寻找着他认为可能是折彦质的面容。可惜的是,他的目光只在折彦质本尊脸上一瞄而去。也难怪,一来折彦质已过不huo之年,身材发福,看起来和虎背熊腰的战将形象不相符合:二来,折彦质人家是读圣贤书的,一派儒雅风范,萧裕走眼也就不足为怪了。 最后,他的眼睛盯在一人身上,问道:“莫非这位便是折帅?”被他看定那人四十多岁光景,坐在那处跟半截铁塔一般,面皮黝黑,满面虬髯,就这模样,简直是止小儿夜啼的良方!可那人却连连摆摆手,连话也不说! “哈哈,萧副使,此乃三衙步帅。”礼部员外郎大笑。所谓步帅,就是三衙之一的“shi卫亲军步军司都指挥使”的简称。 萧裕一捋须,又看一遍,心里没了谱,未防唐突,只得道:“这,恕臣有眼无珠,着实看不出来。、,为了避免稍后的尴尬,他还预先铺垫道“臣本以为,如折帅威名,其人当是身长八尺,豹头环眼,有喝断山河之气势。然对面诸公,舍步帅之外,皆书生风范,这叫臣如何认得出?” 赵谨笑道:“怪不得你,你只当折帅是当世名将,却不知,折帅可是进士出身,文阶之列。”萧裕闻言谗异道:“还有这事?却不曾听说。” “罢罢罢,朕与你引荐,这便是麟王,折彦质。”赵谨指向折仲古道。金臣们的目光齐刷刷一片『射』过来,这便是闻名天下的折彦质? 萧裕二话不说,端起酒杯就起身出来,走到折彦质跟前,又打量几眼,举杯道:“久闻大王威名,与在下咫尺之遥却认不出!这杯酒,当罚!”说罢,一饮而尽! 折彦质面带笑容站起身来,一把抓住他手,道:“远来是客,如何叫你独饮?我当作陪。”语毕,也是满饮一杯,对面金使们竟然都喝起彩来。 萧裕又满一杯,祝道:“往日只当大王能征惯战,不想还满腹诗书,文武全才,在下只有景仰了,请!” 折彦质脸上有自得之se,又饮一杯。 见他对麟王推崇备至,一众宋臣也感觉面上有光,好似当年金使见太上皇不肯跪,种师道一到,金使就不敢造次一样。 秦桧此时看向徐良,却不见有任何异样,面se如常。 赵谨在上头又介绍道:“接下来这位,想必你也知道,乃我朝右相,徐良。”听到“徐良”这两个字,那萧裕也没被“震惊”虽然他也听过徐良的名字,终究不如折彦质来得响亮,遂举杯道:“久仰三个字,跟对于折彦质的推崇比起来,高下立盼。徐良心里生不生气不知道,但面上却还是一团和气,与他对饮。 这时,有一宋臣补了一句:“徐相非但是辅弼大臣,亦是川陕徐郡王堂兄。 本来已经在往外后走的萧裕听到,又把脚收了回来,打量着这个中年发福的男人,再次道:“徐郡王既不在此,那这一杯,就要请徐相代饮了。” 徐良从容道:“徐卫不过是赖圣上威灵,将士用命,立了些微末之功,何足挂齿?”萧裕又称赞一番,这才作罢。 这回国宴,真个宾主尽欢,不醉无归。散席之后,金使自回馆驿,宋臣们送圣驾离去之后,也出了升平楼,三三两两往宫外去。 朱倬跟着徐良同行,二人都沉默不语。这和谈,原非徐良本意,只是局势所迫,不得不权宜行事。 出宫门时,朱倬道:“折王今日却是威风。”这句话终于挑起徐良的不快,道:“若论战功,我弟恐怕不输旁人,不过少一进士出身罢了。人家威风,就让他威风,中兴以来十大战功,人家独居前三,怎不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