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4章 光明和阴暗,革新与守旧
大明整顿宝钞委员会的成员:会长夏元吉,荣誉会长朱高燧,成员有方醒、蹇义、杨荣。 人数虽然不多,可却阵容强大,几乎代表了朝的几股势力。 第一次会议在户部召开,方醒姗姗来迟,在门口还和门卫聊了几句天气,然后才被夏元吉亲自出来领了进去。 夏元吉的值房里坐着蹇义和杨荣,而朱高燧坐在窗户的侧面,光线照不到,白皙的肌肤显得有些阴暗。 “兴和伯的架子好大,最后一个到!” 朱高燧阴测测的话方醒当没听见――朝会每次最后到的是皇帝,朱高燧其心可诛! 夏元吉干咳一声道:“本次陛下下了绝大的决心,要把大明的宝钞彻底扭转过来,以为后世开太平。” 宝钞一旦稳定下来后,以后的大明货币完全成了信用货币,这个意义之重大,很难用别的来较。 蹇义眼睛微眯,好似在打盹,可方醒知道,这人深得朱棣的信任,在这个小团体里,是提供相应官员的信息,并监督他们的cao守和能力。 而杨荣显得很悠闲,他的作用是掌总,协调各部门。 至于把脸隐入阴暗的朱高燧,他的作用是代表朱棣监督,监督整个事情的走向不能出现偏差,有问题可以叫停,然后大家到御前去打官司。 夏元吉看了看众人,说道:“宝钞大家都知道,以前滥发的恶果大家应该也知道,近些年收紧了发放,与盐政挂钩,这才好了些。” 这是夏元吉的得意事,没有他的果断,宝钞早成了废纸。 “各位大人也说说吧,集思广益,把此事办好。” 夏元吉心有了些腹案,只是想着让大家说说看法,添补一些细节。 蹇义微微摇头,淡淡的道:“本官多年吏部,对财货无力。” 这位是不准备掺和吏部职能之外的事,深得明哲保身的精要。 杨荣作为‘首辅’,当然要发表自己的看法,他说道:“宝钞关系重大,与民生息息相关,夏大人说说大致的方略吧。” 夏元吉点点头道:“开宝钞兑换银子,以为信用。禁伪造,拿住全家流放,主犯斩首!” 听着很简单,可房间里的人眼睛瞬间都亮了。 朱高燧第一个问道:“夏大人,宝钞能换银子?” 这个消息一直没有外放,大家都以为大明内部不会学瀛洲等地,毕竟人口太多,宝钞的存量太多。若是放开兑换,第二天夏元吉得去吊。 杨荣是知道的,所以静默。 蹇义还是沉默,算是能兑换,以他的谨慎也不会去。 朱高燧的面色百变,朱棣可赏了他不少宝钞,数量之大,要是能先在户部兑换了,那岂不美哉! 方醒看了众人的反应说道:“此事与百姓不相干,至于兑换,方某以为,是时候让勋戚和官员们作出表率了!” 蹇义的目光一闪,犹豫了一下,还是没说话。 “兴和伯,若是他们不能兑换,那这个宝钞还有何意义呢?” 朱高燧讶然道,随即看向了杨荣。 老杨,关键时刻,该你了! 这个时候能看到各自的立场了。 杨荣犹豫了一下,说道:“那豪商呢?” 这才是最隐晦和最彻底的试探。 什么是豪商? 事业大,钱多! 可豪商会只是豪商吗? 当然不是,每一个豪商的背后都有权贵,甚至是权贵自己的产业。 所以一句话代表了豪商和权贵,实际也是在反对方醒的提议。 夏元吉看了方醒一眼,暗示他暂时不要反击,且等事情展开后再徐徐图之。 方醒看了这个眼神,他笑了笑,说道:“杨大人,方某还是那句话,豪商无国,此辈当压制!许其赚钱,但该收的税一不能少,不许其和官吏沟通,发现一起处置一起,连官吏一起处置,更不许其家人或是相关人等为官!” 这个反击来的又快又隐晦,杨荣的面色一变,看了蹇义一眼,可蹇义却眯着眼,仿佛没听到。 朱高燧小时聪明伶俐,当然知道大明抑商之策,他皱眉道:“兴和伯,可你家好像也是豪商吧?” 好! 这个反击更是凌厉,而且还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大家都看着方醒,想看看这人怎么回应朱高燧的批驳。 方醒笑了笑:“方某交税了,而且……方某家不差钱,第一鲜只有两家,至于四海集市,这个想知道的可以去问陛下,方某在此不复赘言了。” 交税了! 而且我家只有两个第一鲜,这哪里算得是豪商? 四海集市里有宫的份子,甚至第一鲜也有朱瞻基的份子,所以方醒的话出来,朱高燧竟无言以对。 “方某的家业怕是不及殿下的百分之一吧。” 朱高燧作为朱棣的爱子,赏赐几乎没有间断过,还有大量的田地,若说身家,方醒明面的财产真的差远了。 这年头田地才是硬通货,一个家族没有万亩好地,你别说自己豪奢。 而方醒住在城外田庄,城里也没有豪宅,土地少的差点养不活庄户,算是勋戚的‘败类’! 连庄户都养不活,这不是败类是什么? 朱高燧冷冷的看着方醒道:“那些勋戚都是大明的功臣,你说不兑不兑,闹出事情来,难道你来兜底吗?” 方醒挑眉道:“殿下不必扔锅,此事必然要做,否则大家现在可以各自回家,什么都别干了!” 杨荣道:“兴和伯,咱们一步步的来,先把勋戚这边撇开吧!” 这不失为一个妥协的办法,先从百姓开始动手。 方醒叹息一声,起身推开窗户,室内顿时大放光明,窗户边的朱高燧不适应的用手挡住眼睛。 方醒站在窗户边,指着外面道:“百姓能有几个钱?而且他们大多是铜钱,宝钞最低一百,几家愿意更换成银子?能换多少银子?换了之后,银子不能用,百姓可愿意?难道他们愿意去喝西北风吗?” 方醒无庆幸大明的百姓此时还不富裕,若是家家小康,兑换银子的政策是自寻死路。 “百姓早习惯了宝钞,瀛洲大批白银进入大明,交趾的铜源源不断,朝鲜的铜矿正在开掘,大明,不缺硬通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