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宋朝那些事儿在线阅读 - 第三二章 御敌激战白马涧

第三二章 御敌激战白马涧

    在总结了太祖三次北伐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赵光义做了充分的战前准备。

    公元979年(太平兴国四年),赵光义召集群臣商讨用兵方略。

    曹彬说:“目前国家兵甲精锐,国库充盈,如果北伐,必定如同摧枯拉朽,一举攻克太原。”

    宰相薛居正道:“北汉有契丹的庇护,而且向来擅以太原城固守,先帝太祖早已将北汉边民迁入内地,北汉此时已经穷困不堪,就算攻下来,意义也不大。”他自诩“皇上的心思,略懂一二”,却没弄明白赵光义急于建立功勋的迫切心情。

    赵光义道:“曹爱卿所言极是。朕已决定发兵北汉。”

    赵光义当即遣潘美、崔彦进、李汉琼、曹翰、刘遇等大将,率各路兵马直趋太原。

    太祖时期曾与契丹订立过合约,此时辽国听闻宋朝起兵伐北汉,赶忙派遣使者来到开封。

    赵光义召见辽国使者,不想辽使牛气冲天,见面便问:“你有什么名义攻伐北汉?”

    赵光义大气不过,又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当即拍着胸脯说:“北汉不听朕的命令,正当兴师问罪。倘若你们契丹不派兵救援北汉,咱们两国的合约还是照常有效。否则,只有兵戎相见!”这话倒也说得硬气。不过,话好说,事却没那么好做,此后与辽国的敌对,便会证明。

    辽使只得灰溜溜地回去。

    之后不久,赵光义亲率禁军自汴京开拔,亲征北汉,太祖长子赵德昭也随军出征。

    赵光义出兵之前,已对进攻太原做了详尽部署。他命大将崔彦进、李汉琼、刘遇、曹翰分别领兵负责太原城四面的进攻,攻城器械以及后勤补寄都安排了专人负责。同时考虑到契丹一定会派兵援救,命令战斗经验丰富的大将郭进为“石岭关”都部署,领兵专责阻击契丹援兵,命田钦祚监军。

    起初一个多月,宋军各路兵马围攻太原城外围各处州县,处处告捷,战场形势一片良好。

    没过多久,辽军果然南下。

    郭进领兵驻扎在“白马岭”,以逸待劳,只待辽军到来。

    在此,有必要先交代一下郭进这个人。

    郭进自少年时代便在后汉高祖刘知远帐下当兵。因军功发迹。宋朝立国后,郭进一直被委以重任,独当一面,与北汉接境相持。郭将军虽有才干,却生性好杀,手下士卒稍有违令,往往便遭处死,甚至对待家中御婢也是一样。

    宋太祖了解郭进的性格,每次向派往河东的兵将训话,总是好生告诫,说:“汝辈一定要小心奉法,犯我手里可能会获宽免,犯在郭进之手想必难活!”

    有一次,一名小校得罪了郭进,逃入京城诬告郭进谋反,宋太祖派人把此人押送郭进处理。郭进对那个小校说:“你敢入京告我,真有胆气,我现在不杀你,放你还军,如果能破敌人,我马上荐你入朝为官;如果失败,你也可以投附河东得以求活。”那小校闻言,欣然领命,率一支队伍突出,果然击败一大股北汉军,斩敌甚众。郭进信守承诺,立即推荐他入汴京升官,太祖也答应了。

    正是这样一个性格的将领负责阻敌援军,没令赵光义失望。

    辽国翼王敌烈,大将耶律沙、耶律抹只率兵来到“白马岭”,见前路有大涧阻隔,耶律沙道:“对岸宋军严阵以待,我等当等待后军到来,一起出击,方可无忧。”

    敌烈道:“救急如救火,岂有闲暇等待后军?”当即领兵渡涧。

    郭进见辽军渡到涧半之中,涧水淹没了辽国士兵上半身,当即带领骑兵向辽军发起猛攻。

    契丹人深居北方,尽管骁勇,在水中却施展不开,在宋军骑兵的冲击之下,瞬间“找不着北”,死伤无数,涧水里尽是契丹士兵的尸身,契丹人的鲜血染红了大片涧水。

    郭进越战越勇,忽左忽右,时前时后,所到之处,手中双锏虎虎生风,便有契丹人倒下。他瞧见敌军首领敌烈倒在水中胡乱扑腾,当即纵马上前,拉起马缰,坐骑一声长嘶,人立起来,两只前蹄重重踏在敌烈背上,敌烈便即沉入涧水。

    敌烈的儿子华格急忙扑来相救,郭进双锏齐劈,一中头顶,一中右肩。华格喷出一口鲜血,眼见是不能活了。

    郭进率兵步步进逼。

    耶律沙、耶律抹只见士兵们伤亡大半,自身又被困在阵中,绝望至极,均想:“今日势必命丧于此了!”

    却在这时,漫天箭雨急遽而下。郭进挥锏格箭,抬头望向对岸,原来是辽国后军到了。

    耶律沙、耶律抹只乘机往岸边退回。

    郭进本要挥兵追击,契丹人的箭弩实在太过猛烈,无奈之下,只得退兵。

    耶律沙、耶律抹只捡回了一条命。

    “白马岭之战”可说是宋辽战争中宋军取得的首次大规模胜利,再一次证明了契丹铁骑并非不可战胜。

    此战之后,北汉再次向辽告急,辽军由于大败,短时间内无力再派出援兵。赵光义也因此获得了平定北汉的良机。

    郭进立下此等大功,委实是因为他的勇猛,以及对战场形势的正确把握。这样一位名将,本该让人顶礼膜拜,然而凄惨的命运正等着他,一个小人即将对他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