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谁与争锋
自从龟田与蓝氏兄弟被灭之后,上海滩名义上仍有三大家族,实际上尽在李翰旭的掌握之中,上海滩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平静。对于目前的现状,李翰旭有一种英雄无敌多寂寞的伤感,他感觉一切都来得太快,以至于他认为自己并没有付出,反而得到了巨大的收获。说白了,有点假。 早晨的太阳格外绚烂,照在黄浦江上,开出了美丽的花朵。李翰旭出乎意料地坐在了江边,有刘忠和李宗庆在一旁陪着他。 “爹,到屋里去吧,早晨风凉。”李宗庆说。 “是呀,老爷。”刘忠紧接着说。 李翰旭并没有理会二人的话,而是淡定地看着平静的江面,一根接一根地抽着烟。李翰旭向来是说一不二,有种让人胆寒的逼人气势,李宗庆和刘忠见劝解没用,只好静静地陪着他。 “阿庆,最近有没有什么大事发生?”李翰旭突然问。 李宗庆都快蹲得睡着了,他忙回过神来说:“爹,没有什么事啊!” “我说的是整个国内,不是上海滩。” “国内的事情多了去了,听说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在北平闹得很凶,还成立了个什么共产党;袁世凯死后,国民党在孙中山的带领下很有起色,听说就要北伐了,中国统一指日可待。”李宗庆高兴地说。 李翰旭虽然很少关注上海滩之外的事情,但这些他也是有所耳闻的,可对李宗庆的“中国统一”他马上提出了异议:“你说中国真能统一?” “对呀,爹,以国民党的实力,应该不在话下。”李宗庆说。 “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出在根本上,没有三十年是解决不了的,现在不是又出了个共产党吗?一山岂容二虎?即使中国统一,二虎之争也是必然的。”李翰旭摇着头说。 “那么哪一方能赢?老爷。”刘忠好奇地问。 “肯定是国民党,这还用问。”李宗庆抢先说。 “为什么?”李翰旭问。 李宗庆刚准备高谈阔论一番,忽然一阵汽车的喇叭声传了过来,几个人都认得那是三少的车。紧接着三少从车上跳下来,跑到了李翰旭跟前说:“爹,刘叔,大哥,你们干啥呢?” “阿少,今天怎么没去天地阁打理生意啊?”李宗庆反问道。 三少知道大哥在拿他开涮,便瞪大眼睛说:“你以后再敢说我,我就告诉大嫂,看她怎么收拾你。” “我在和你大哥探讨共产党和国民党哪个能统一中国,你也来听听。”李翰旭便对三少说,又接着对李宗庆说:“阿庆,先说你的。” “国民党有百万军队的根基,光靠这些足可以统一华夏。再看‘国民’二字,就是以民为本之国,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所以,国民党必胜。”李宗庆慢剖细解道。 “‘得民心者得天下’不是这么理解的。”三少不屑地说。 “那你说说,阿少。”李翰旭笑言。 “国民党的根基是牢固,这点没有错,然而大厦将倾,却没有牢不可摧一说。共产党虽然是萤火之光,但其‘共产’二字可远比‘国民’有震慑力,作为一个人,他先考虑填饱肚子,再考虑自身的权利。所以说,国民党胜在当下,共产党胜在以后。”三少说。 “那到底哪个能胜?”李宗庆急切地问。 “当然是得民心者得天下了……”三少笑言。 李宗庆被三弟说得哑口无言,但他心中最多的还是佩服,毕竟三少只有六岁。李翰旭看两个儿子皆是后生可畏,尤其是三少堪称胸中天下博古今,心中不免一阵欢喜。高兴之余,李翰旭又意味深长地说:“你们两个都说的对,但我们的国家目前面临的不是谁坐天下的问题。” “那是什么?”兄弟两个齐声问。 “除了内忧,剩下的只有外患了。就拿目前上海滩来说,外国人横行无阻、肆无忌惮地作恶,政府却没人来管。更可恨的是他们到处划租界,把个上海滩弄得四分五裂。”李翰旭说。 “对呀,爹。”李宗庆如梦初醒地说。 “一个国家的强大,最基本的就是她的领土完整,而中国不但不完整,却在继续任人宰割。”李翰旭接着说。 “外国人迟早会走的。”刘忠说。 三少早已看透李翰旭的心思,便插嘴道:“中国如同一只被束缚的狮子,其他各国就像是豺狼,为了以后的生存,他们怎么会轻易放掉这个唯一可以除去狮子的绝佳机会。世界各国现在最想做的是,如何瓜分中国,而不是简单地取得一点利益。” 李翰旭赞同地点点头,并且露出了迷茫的眼神,他仿佛看到了绝望,却又像死亡。 “爹,既然国家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我们是不是可以做点什么?”李宗庆忽然问。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如果没有了国,何来的家?爹,我们可以参加抗战、抵制外寇。”三少接着说。 “外国人有枪有炮,还有军舰、火箭,就凭我们那几个人给人填炮眼都不够。”李翰旭无奈地说。 “放眼全中国,我们的实力确实微不足道,可是在上海滩,谁能与爹您争锋!”三少说。 刘忠和李宗庆对三少的说法表示赞同,而李翰旭也陷入了沉思:阿少说的一点没错,名义上我是个生意人,但实际上我却掌控着整个上海滩,即使是那有名无实的市长和公安局局长,也只是我手里的玩物而已。我现在的地位当真是谁与争锋吗? “爹,怎么了?”李宗庆问。 “阿少说得对,在上海滩谁能与我李翰旭争锋!但是对付外国人现在还不是时候,因为有郑氏兄弟在。郑仁的实力虽不如我,要是在我背后下手,可是会防不胜防的。”李翰旭说。 “那我们就先对郑仁下手。”李宗庆说。 “绝对不行,我们除掉了蓝氏兄弟之后,国民革命军已经注意到我们这边,若不是他们分不开身,早就派兵进驻上海滩了。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再除掉郑仁,肯定会招来麻烦的。”李翰旭说。 “那怎么办?”刘忠问。 “郑仁肯定会等不及的,只要他先动手,我们再顺势收了他,也不失上海滩民心。”李翰旭笑着说。 李翰旭说完,其他三个人都表示认同,三少也领略到了什么叫作姜还是老的辣。 “阿庆,还有什么新鲜事发生吗?”李翰旭又问。 “听说出了一些个以鲁迅等为首的文人,办了个什么报刊啥的,每天叫骂外国人,挺有声势的,说要维护我国主权……”李宗庆还没说完,李翰旭打断道:“文人?就算是那李太白再世,也未必是我儿李三少的对手吧!哈哈哈……” 三少虽然自恃“当世第一风流才子”,自领略了玉娇的天外飞仙之后,他认为一山还有一山高,其年少轻狂的个性也收敛了许多。听到父亲李翰旭如此夸赞自己,他也只是傻傻地笑了几声。
“阿少,你有何志向?作首诗来听听。”李翰旭说。 三少略微沉思了一下便吟诵道: 平地崛起一丈夫,仁勇侠义博古今。人杰己任救苍生,化作霖露润生灵。 众生感恩听遣令,气吞山河霸四瀛。桀纣德行去不复,我王天下更为民。 李翰旭万万没想到儿子会有“王天下”的大志,便高兴地问:“阿庆,三少的才华与志向,可是那些文人所能比的?” 李宗庆虽然不懂诗文,但“救苍生”、“王天下”之类的还是听懂了,于是笑着说:“他们比阿少差远了。” 李翰旭笑着又点燃了一支烟,边抽边体会着如此多彩的人生。李宗庆虽然也抽烟,但在父亲面前他一般是不敢太造次的,只有忍着烟瘾发作,体会着憋得难受的滋味。 经过一番高论,三少也才记起自己此行的目的,他便问李宗庆:“大哥,高夫子被蓝顾彪杀死了,你们为什么要骗我说他是因为体弱回家了?” “谁告诉你的?”李宗庆反问道。 “兰兰和娴娴,难道不对吗?”三少生气地说。 对于高甲的死,李翰旭是非常不愿意看到的,但是人死不能复生,谁也没有办法。为了不让三少伤心,李翰旭曾告诫过知道此事的人要守口如瓶。可能是兰兰和娴娴两个小姑娘误解了守口如瓶的含义,认为瓶子要过一段时间才能打开,所以就把真相告诉了三少。 从来都是纸包不住火,既然火已经烧毁了纸,李翰旭也就不想再瞒着儿子了。几个人于是就将高夫子的死因及死后如何料理的后事,全部告诉了三少。出乎大家的所料,三少并没有过多的悲伤之情,反而说:“其实你们早告诉我也没事,我不会因此而迁就其他人,更不会去杀了蓝顾彪解恨。我只想替高夫子上柱香,以感谢他对我的启蒙教育之情。” “阿少,你能这样想就好了。”李翰旭说。 “等你想去看高夫子了告诉我,我带你去他的老家。”李宗庆说。 “我知道。”三少说。 “你怎么知道的?”李翰旭问。 三少就将上次失踪之后,如何见到高夫子的弟弟高远的事讲了一遍。 “虽然你知道,但为了你的安全,我还是要陪你去的。”李宗庆说。 李翰旭也赞同李宗庆的说法,但三少就是不同意,还说只要有阿文带几个人去就行了。李翰旭拗不过儿子,也就没再强求,继而问道:“阿少,你今天就是为这事来的?” “当然不是了。”三少说。 “那为什么?”李宗庆问。 “柱子叔叔全家于我有恩,所谓知恩不报非君子。以前没提起,是因为柱子叔叔有伤在身,回去恐怕他的家人担心。现在过了这么多天,柱子叔叔的伤应该好了,我今天就和他去他家。”三少慢慢讲道。 “对是对,就不能晚几天再去吗?现在可能还不安全。”李宗庆问。 “没事的,就让阿少去吧!”李翰旭说。 “谢谢爹!”三少高兴地说,然后又问李宗庆:“大哥,柱子叔叔在哪儿?” “他在账房,我带你去。”刘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