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仙侠小说 - 踏虹在线阅读 - 二六 功果与教派

二六 功果与教派

    林瑜放下一本经卷,有些痛苦的揉了揉脑袋,这些古籍实在太难看懂了。好多地方都在引经据典,这些经典好多林瑜都没有听说过,只好去翻原文来对照,运气好就可以弄懂。不过很多时候他的运气都不怎么样,不是找不到原文,就是原文中也用了其他的经典,所以他又得重复之前的过程。

    此外就是古籍中还有很多上古的文字,这些文字如今已经没什么人认得了。几千年来,统合了天下的儒家,几次对其他教派进行了彻底的打击,导致诸多文字典籍都已经失传。若不是因为几百年前鬼方入侵,大举摧毁中原文化,本朝开国之君对这些好不容易保存下来的古籍进行了保护,恐怕这藏经阁也早就不存在了。

    经过三个月的努力,林瑜已经看懂了不少古籍,也通过猜测对照,弄懂不了不少上古文字,也算是小有收获了。最容易看懂的还是诸如《道德经》《南华经》这样的典籍,这些典籍的内容以教化为主,讲的是天地之道,其中也没有上古文字,林瑜倒是看懂不少,只是其中道理太大,一时也体会不完。

    比较难的就是一些古代教派的典籍,比如他正在看的《鬼谷子》,这部典籍讲的是如何顺应阴阳,洞察天机的。这一部就相当难了,没人指点之下,林瑜不过看懂十之二三而已,而且,他自己还不知道自己弄懂的东西到底对不对。

    最难的是上古典籍了,似乎都是一些上古的教派流传下来的,都是上古文字。他看的比较明白的是一部《补天道》,讲的是一个以补天为名的教派的教义,这个教派奉行“天运有暇,以杀补之”的道理,以杀入道,倒是让林瑜大开眼界。

    林瑜最感兴趣的,还是一些杂文和古人手札之类的书籍,有一部上古流传下来的《山海经》,其中描写了诸多林瑜未曾听说过的地方和异鸟怪兽:有吃了便不怕雷击的飞鱼,还有吃了就让人不能作恶的怪鸟,林林总总,神异无比。

    古人的手札算是林瑜最大的收获了,虽然都是笔者一家之言,其中一本却有理有据的说明了功德与因果,另一本则说明了佛教与道教的区别,还有些则是散碎的记录了上古流传的各教派的特点。

    世人都爱金银之物,而练气士们最喜欢的就是功德与法宝了,喜欢法宝很容易理解,但练气士对功德的冀求还在法宝之上。

    何谓功德?顺天之事即为功德,天道运转,时有阻碍,去除阻碍使天道得彰,即为功德。

    功德对于寻常人来说有些缥缈,但是对修道之士来说极为重要。往大里说,如果功德足够,是可以立地成圣的:上古的天帝,造人的女娲都是如此。不过那样的功德只在传说中而已,对寻常修道士来说,功德能降低各种劫数的威力,如果一个练气士如果积累了足够的功德,升仙时便水到渠成的事情,只要修为到了,上天非但不降天劫阻挡,反而会降霞光来迎接。如果不怕浪费,功德还能在斗法之时还有护身的功效,可以降低法宝法术的伤害,当年那闹天宫的猴子,在入佛教前后的实力完全不同,就是因为之前有作为补天之石的功德护身,而入了佛教后,功德归入佛教,他再斗法便只能靠自身本领了。

    因果是与功德作用相反的东西,有因必有果,种了因必然得还了果,一个带了很多因果的修道士,会经常面对各种劫数,如果升仙,天劫会受因果牵引,威力剧增。

    功德与因果两相纠缠,想得到功德的同时不沾因果是很难的,所以世间的多数修道士都喜欢在深山中潜修,不沾因果,也不修功德,一味的修持真气法力,有劫数来时全靠本身力量抵挡。也有些修道士喜欢在世间行走,积累功德,偿还因果,虽然法力会比前一种修道士差,但是往往历劫的时候反而成功的可能性高些,毕竟单纯以人力来修炼对抗天威是很难的。

    不知道是不是太顾忌沾惹因果,道教中多数人就喜欢自行潜修,不理世间杂事。这种观念导致整个道教成为了一个相当松散的组织,而且道家传道收徒重机缘、资质,不重视传教,就连上清道君传教,也不过是将心得写成《道德经》,然后任其传播,如果不是他本身就是先天圣人,想靠教化之功成圣是不大可能的。道家的收徒方士使得各派弟子都比较稀少,有紧密关系的不过直接的师徒和亲缘而已。

    佛教则完全不同,佛教收弟子完全没有要求,如果说有区别,也不过是看这弟子身上的功德多不多,关系多不多这两样。佛教是个很严密的组织,进了这个组织的人,身上的功德以及以后得到的功德都会变成整个佛教所有,但是因果还留在自己身上。如果要调用教派的功德,那么要么自家已经成佛、成菩萨,也就是地位足够高了;或者就是上面地位足够高的人对你进行专门关注、培养。所以佛家传教喜欢到处拉人,反正拉进来一个人,就多一份功德,你干了坏事,因果是你自己的,有劫数自然也是你自己的,除非你攀上哪个大佬了,才有希望调用教派的资源替你挡劫数。这样的运行方式,导致佛家根本不重视资质,再蠢笨的人,只要调用功德加在身上,修起佛法来也是迅速无比。

    这就是佛教当日为什么费那么大力气,非得收复那个闹天宫的猴子不可的原因了,那猴子身上有补天的一小部分功德,说是小部分,那是跟女娲娘娘比,跟其他神仙比起来,可就了不得了。那猴子仗着功德护身才有本事在天宫闹一下的,不然就算截教众神放水,敷衍了事所发出的力量也不是这猴子能够抵挡的。

    按说佛教组织之力远胜道家,传教更是比道家卖力,但是佛教在中土始终未曾大兴,林瑜觉得有些疑惑,直到后面看到另一本记载儒家始末的古籍方才明白。

    儒家从上古一直流传至今,在古时诸子百家时代,儒家中也曾经有诸多大能,这些儒家练气士不修五行,而是以天地正气温养自身,炼出‘浩然正气’,以此成仙得道的不知凡几。在汉时,儒家威势达到巅峰,竟然意图独霸天下,罢黜天下诸子百家。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儒家大举入主朝堂,然后以朝廷的敕命为名,教中高手全体出动,将其余各教派歼灭大部,余者纷纷遁入山林或者逃离中土。可是这朝堂之地向来是最容易沾惹因果的地方,儒家全体入了朝堂之后,便再无一人成仙得道,不是死于天劫就是其他劫数,慢慢的连浩然正气的传承都失去了。毕竟只要不修道,便是沾了再多因果,上天也不会来惩罚,凡人的功德因果自有阴曹地府来奖惩,所以儒家修道之人越来越少,直至于无。

    如今的儒家已经成为一个名为‘士人’的阶层了,代表着天下间的官僚们,只有读书考取了功名才能成为其中一员,在修道界已经完全被除名了。不过在儒教几万年的传承中,在抵御外来教派,尤其是佛教的入侵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佛教虽然组织严密、有教无类,但是跟儒教这个本土的庞然大物一比,便完全不是对手了。无奈之下,佛教慢慢也分为数支,或留在西牛贺洲本土,或以禅宗为名进入中土,或以黄教为名进入北方蛮夷之地。

    留在本土的不去说他,进入中土的禅宗不以传教为先,只重修自身,收徒也以跟道家相似的方式,重视机缘,不重数量,慢慢在中土也有了一些影响。禅宗规模不大,儒家也没拿他当回事,得以留存。进入北方蛮夷之地的黄教则积极传教,迅速得到了绝大部分蛮族的信仰,此后得数万年中,多次鼓动蛮族大举入侵中土,借机强行传教。其中有几次几乎就在中土站稳了脚跟,佛家信仰也借机在中土传播了不少。所以,黄教这一支对于鼓动蛮族入侵中土乐此不疲,每千年中,必然有一次或多次蛮族大举入寇,每次入寇,必然有黄衣光头的身影在其中指点。这样的传教方式造成的是恶性循环,每次入侵,中土百姓变痛恨佛教一分,佛教在中土传教的难度就越大,到了最后,佛教中人都意识到,如果想佛教在中土大兴,必须得完全占领中土,否则绝难成事。几百年前,恰逢儒家彻底衰微,儒教中再无练气高手,黄衣佛教便派出大量高手带领蛮族鬼方大举入侵,占领中土近百年,最后还是隐世的道家各派出手,才将其赶出。

    当年被儒家险些赶尽杀绝的诸子百家,却因为远离了朝堂,反而将道法传承了下来,并且逐渐壮大起来。在流亡中,各派也都换了名字,原来的兵家改名为金戈道,墨家更名为天工派,阴阳家与纵横家合并为花间派等等。由于被儒家以大义驱逐,各派行事都甚为隐秘,所以修道界又将其合称之为魔门。

    拂拭了几下手中典籍的灰尘,林瑜心道,难怪这皇帝下旨募请修道士,只有这么几个歪瓜裂枣上门,原来却是这个缘故,倒是那个和尚得加以小心,口中慈悲,心中想什么又有哪个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