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科幻小说 - 无限魔化在线阅读 - 做公益有创意

做公益有创意

    首先申明,以下内容为转贴来的

    1:做对一道题给非洲十粒米

    美国一个名为“免费大米”(FreeRice.com)的慈善网站,提供英语猜词游戏,网民每猜对一个生词的意思,网站就会捐出10粒大米给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这个既可改善英语水平,又可帮助全球饥民的网站,目前取得了空前成功,游戏推出仅一个月,就筹得10亿多粒即300吨的大米,每天能让5万人吃饱。

    Freerice.com是由美国网上筹款活动先驱布尔(JohnBreen)创办的,目的是通过向联合国捐大米,救助全球饥民。该网站购买大米的资金主要来自广告收入。现时,加盟的广告商包括美国运通、苹果公司、日本东芝等企业。

    你只需登入“免费大米”网站(freerice.com),每次从4个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生字词义即可,每答中一题,页面右边的盘子里就多出10粒米。网站会根据玩家对字词的认识程度调节深浅,最高为50级,最低为1级。

    WFP执行总干事希兰说:“每一粒大米对解决饥饿问题都至关重要。”他说,全球因饥荒而死亡的人数比死于艾滋病、肺痨、疟疾的总和还多。“虽然10粒大米并不算什么,但却有聚沙成塔的意义。”该网站10月7日建立当天,虽只募捐到830粒大米,但其后经YouTube等网站宣传,登录人数屡创新高,12月8日单日筹得2.9亿粒大米。

    类似的网站还有charityclickdonation.com,只要网友点击鼠标,观看广告,就能给慈善团体募集资金,虽然每次点击所能捐赠的钱很少,但是聚少成多,数额也相当可观。在该网页上还提供不同的资助项目供网民选择,比如“消除贫困捐赠”、“环境保护捐赠”等,每点击一下,网页就会感谢你“又为南美热带雨林的保护尽了一份力”,或者为“伦敦街头的无家可归者送去了一些面包和衣物”。

    2:手机积分、带薪假期都能变“善款”

    国内的公益事业形式也在不断推陈出新,比如近期中国移动推出的捐赠手机积分的“全球通积分公益行动”,全球通用户捐赠的积分,将“兑换”成善款帮助中西部中小学校恢复体育设施。

    在今年夏季的洪灾中,四川、重庆两地许多中小学校的校舍、设施损毁严重,数以万计的孩子没有了体育活动的场所和器材。而2007年10月8日至12月31日,所有拥有“可兑换积分”的全球通客户,只要将自己想要捐助的积分数额发送到10086,就可以为川渝两地的学校进行体育设施的更新、维护和补充,为孩子们打造他们的“奥运场地”。全球通客户每捐赠100万积分,就会有一所学校的孩子受益。

    不仅手机积分可以“兑换”成善款,在美国,带薪假期也可“兑换”。美国国家国税局曾于2005年宣布一项新的慈善项目,为卡特里娜飓风受害者募捐:谁的带薪假期或者病假没有休完,都可以拿出来兑换成“善款”,具体“汇率”将按照此人的薪水来定。国税局允许纳税人在填报纳税单时,扣除捐赠的数额。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2001年“9·11”恐怖袭击后,大批的人将自己的假期兑换成美元“捐赠”出来,因为他们知道反正自己一年到头也没时间去度假,不如捐出来做善事。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家医疗机构还允许员工捐赠更小段的时间,比如一个小时。

    3:慈善机构开“旧货店”

    玛丽·居里癌症基金会在英国有180多家商店,这些商店并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本着慈善的目的,里面卖的衣服、家具也都是好心人无偿捐献的。

    别以为慈善商店都是陈腐、老派,散发着一股霉味的旧货店,别以为这里卖的除了裂口的瓷器就是开了线的大号衣服。现在,许多慈善商店摇身一变,成了复古、怀旧的象征,成了弄潮儿寻觅经典和个性服饰的好去处。据该基金会介绍,目前英国的100多家店,每天出售的衣服多达8000件,每年收到的可重新利用的物品能装满12万个大垃圾袋!

    现在,二手店吸引的顾客也从逛不起百货商店的穷人,变成越来越不愿逛百货商店的中产阶级。在英国,这甚至引领了2007年的一场抢眼的服装潮流:穿旧货!

    大名鼎鼎的英国女演员海伦·米伦就表示过,自己喜欢在到外地拍外景时去慈善商店买衣服。去年年底,辣妹维多利亚在诺丁山的乐施会商店买了一套鸡尾酒裙。立刻,乐施会在年轻人的眼中也变得时髦起来。据说,辣妹到访后的那个星期,这个商店的营业额直线上升。

    海伦和苏茜是来自英国的姐妹俩,她们是典型的中产阶级:一幢房子、两个孩子、两部汽车。姐妹两人一个住在伦敦新兴的金融区,一个住在英国的后花园肯特郡,她们经常相约去对方镇上的慈善商店“淘宝”。

    海伦和苏茜回忆说,上中学的时候,镇子上的乐施会是所有女孩子不惜一切代价都要躲开的地方,让同学看到自己从旧货店出来,无异于“社交自杀”!

    但是海伦说,现在,和一群女伴坐在一起喝咖啡,花1英镑从二手店的处理品大筐中买到一条漂亮的开司米围巾,引来的不是同情,而是艳羡和称赞。

    海伦的邻居卡露和丈夫两人都是医生。卡露说,年轻时也曾疯狂地购物、疯狂地丢弃几乎全新的旧衣物,但现在这种做法让她觉得越来越“不安”。因为,她购物最大的“动机”是改善心情。如果花了钱、费了心,扔东西时还要小心翼翼生怕邻里议论,有什么意思?

    穿旧货,就仿佛戴上了一枚勋章,标志着你为慈善组织作了贡献,显示着你对血汗工厂剥削穷苦女工做法之不屑,代表着你拥有道德购物、绿色时尚的前卫意识。

    在英国,穿件旧衣服已然被提升到了以善待别人、保护地球为己任的理论高度。难怪有越来越多的人乐此不疲。慈善商店既起到帮助弱势群体的目的,又能节约资源,可谓一箭双雕。